夜观千户苗寨
众所周知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但这些年来,虽然因为景点过度的商业开发,步入景区后,各种的高价消费,低质服务吓跑了一些游客,但贵州这两年对旅游业的扶持,针对性地给游客提供的门票优惠,仍然保持住景区的游客量。曾经还能通过各种渠道把车开上景区的自驾客,从今年开始,再也没有特供通道了,车辆必须停在景区以外,景区提供了两个大停车场,分别是西门停车场(山上)和北门停车场(山下),我们在出发前,因为还不知道取消了特供通道,一心想着把车开上景区,所以,预订了靠近北门停车场的一家客栈,曾经卖三四百元的客栈,现在正值旅游旺季也只是卖140元/晚。本来还可以预订山上的客栈,观景房也只卖三百多,但因为一直不太想来这个景点,一直拖到下午才决定,当天的房间已经卖完了,所以,临时将就着预订了140元/晚的房间,只图可以把车开上去,毕竟我们吃喝拉撒的用品全在车上,只要车跟随人进景点,我们都方便。结果,到了景点后,才知道取消了特供通道(就是托客栈老板带路能进去的方式),而停车场又是区分商户停车场、游客停车场,设置得特别乱,现场还没有指示牌,咨询工作人员,被指得绕上绕下绕到脑仁疼,后来,直接把车停在加油站,本来提供加油服务的加油站,因为靠近景区,特劈出特殊业务,收费停车,有专人看管,50元/晚。停好车后,为了让大家轻装上阵,我们只带轻便的行装,毕竟还有个四岁的娃得背背抱抱举高高呢。景区售票窗口很空荡,不用排队,直接走到售票员跟前,交上身份证,广东人民享受门票半价优惠,两个孩子未满14周岁,享受免票政策,所以,一家四口门票只需100元,外加购买三人四程车票合计60元,悍马免车票。第一程车票用于北门至客栈,后来才知道,路程很短,如果白天,没必要坐车,可以步行,还能沿路欣赏风景。
客栈老板娘热情地守在观光车下车点,接我们前往客栈安顿好,并指引我们前往就近的餐厅吃饭,晚餐点了一份酸菜鱼,里面就是一条约一斤大小的鲫鱼配点豆芽、酸菜、辣汤,98元/份,还有一份西红杮炒蛋,外加一份青菜,餐巾纸5元/包,虎哥打趣问道:茶水加水需要加费吗?饭后,天色已暗,景区里灯光明亮,游人不减,大家说说笑笑往观光车集合地靠拢着,观光车的点是固定的,沿路倒是很多当地居民的乘车点,而观光车的乘坐点只能走到风雨桥之后,设置得不太合理,小悍马一路靠哄地走走停停,到了风雨桥,索性停下来不走了。
抱着小悍马通过风雨桥,终于看到观光车的乘坐点了,又是排队候车,与一群旅行团的游客挤堆了。到了山顶后,才知道,其实走上来,也没多远,所以,来千户苗寨游玩的亲们,如果平日有日行一万步的习惯,这车票是可以省掉不买的,又或者进了景区后,需要乘坐的时候再按需购买。到了山顶,有许多游客租借苗族服饰在千户灯夜景的景色前摆拍,这样的夜景,在城市里看灯光久了, 自然也就不稀奇了,在城市里随便找一高楼,远眺到的夜景都能秒杀眼前的一幕。所以,千户苗寨主推的千户灯夜景于我是毫无吸引力的。
西江千户苗寨梯田
西江千户苗寨最吸引游客的景点景观是吊脚楼、风雨桥、千户灯夜景、苗寨歌舞,而这些,全是我不感兴趣的,倒是曾经在圈里看过这里面的梯田地貌深深地吸引了我。第二天早早醒来,推开木窗户,看到窗外淅淅沥沥飘着细雨丝,再看看熟睡的三个男人,我轻手轻脚地洗漱完后,便带上相机、手机悄悄下楼了,细雨丝时降时停,为了减轻负重,干脆连伞也不带了,迎着飘飘洒洒的细雨丝,踏足于青石板铺垫的道路上,出门前问好客栈的老板娘,沿着路便往梯田的方向出发。
在2008年以前,西江千户苗寨本来是有五座风雨桥的,后来加建了两座,那两座风雨桥暂时还没有资料,这五座风雨桥都分别有苗族的名字:1、哿嗡僦(jia weng jiu)风雨桥又叫“龙潭桥”。因苗语中“嗡”为“龙”,故有“头桥”,即第一座桥的含义,当地人习惯直称其为一号风雨桥。2、嘎铥僦(ga diu jiu)风雨桥 。苗语中“嘎铥”为“螃蟹”,意即“螃蟹桥”,当地人习惯直称其为二号风雨桥。3、僦哟妃(jiu yo fei)风雨桥。意为青 年 男 女用 情歌对唱的方式进行感情交流,互诉爱慕之意。当地人习惯直称其为三号风雨桥。4、僦岽乧(jiù dōng dǒu)风雨桥。又叫“学子桥”,“僦”是苗语,意思就是“桥”的意思,“岽乧”就是“读书”的意思。桥的对面,以前是西江民族中学,山娃娃能不能变成金凤凰,看来这座桥是关键了。当地人习惯直称其为四号风雨桥。5、僦餸嗡(jiu song weng)风雨桥。苗语中“餸”意为“拦截”,“嗡”为龙,取截留住龙以期能龙佑西江,风调雨顺,人畜安康之意。当地人现在称为七号风雨桥。从半山腰的观光车乘坐点下来,第一座就是一号风雨桥,一直到山下按顺序数下去,就是对应的几号风雨桥。
梯田在往观景台的观光车乘坐点对面,往观景台的方向,经过风雨桥的左手边即可看到大片田园风光,但游客们都驻足于田园风光前,不再往高处爬坡了,我背着相机,一个人独自穿过金黄的稻田,一根根即将被结满稻谷压沉的稻穗轻轻划过我裸露在外的小腿,我顾不上抹淡小腿肌肤上传递上来的痒感,脚步未曾为之停留,我的目光始终盯着山上,我在搜索往山上的路。
途中,几次深陷稻田迷宫中,找不到上山的路,所幸遇到几位当地早起农耕的大叔大婶,有的指路,有的顺手拉我一把,将我从一层梯级拉升到另外一层梯级,直接飞升,不需要再找路的感觉真爽。说真的,网上很多评论说当地人已经受到各种诱惑,变得不质朴,这话其实不太正确,在商业街上,大部分的商户都是外地人,当地人,很多还是保留这种农耕生活,他们憨厚耿直,不太懂得言辞表达,但诚心对待每位游客。
清晨,也许游客还没醒来,或者,游客都为博物馆、长桌酒、风雨桥之类的景观驻足不前,于是,这片梯田有点被我包揽的感觉,没有一个像我这样的游客,所以,山路上,只有偶遇到当地早起农耕的大叔大婶,所有照片靠自拍了,自拍杆落在车上,手的长度有限,角度只能拍出大头照,于是,我鼓起勇气找一位大叔帮我拍张照片,大叔赶紧把他肩上挑着的木桶放下,两只手放在衣服上搓拭了好几遍,然后才恭恭敬敬地从我手上接过手机,像拿着绝世珍宝一样小心翼翼的。我示范教导了半天,然后摆了半天的POST,大叔也是笑容可掬地、特别认真地帮我拍着........然后,我发现,折腾了半天,原来大叔一张也没拍成功,当大叔问我:拍得可以吗?我真诚地盯着大叔的眼睛,说:拍得很好,谢谢!看着大叔乐得像个孩子一样离开,我心安了。
快爬至山顶时,听到稻田中有窸窣声,我担心是蛇或者其他野生动物,此刻的我,是手无寸铁,我原地站定,半天,终于发现,声音是来自两位年轻人的,一个男孩带着女孩也来爬山了,女孩在凹造型拍照,身体的移动带响了稻草,发出了响声,恰好,他们也发现了我,我顺带把我的手机递过去,请求他们为我拍张照片,也恰好化开彼此的尴尬。
CJ同学与孩子们都醒了,在客栈里等待我的归程,我们准备粗略游览一下苗寨风光,然后即将踏上返程了。
返回的路上,经过一家卖饼的小店,我又忍不住驻足观赏店家的表演,显然,穿着黄条纹衣服的我,也许站在人群里格外醒目,我吸引了他的注意,他冲着我吆喝:相机准备好了没有?我迎着他的目光,这才回过神来,赶紧拿起相机回应着:准备好了!我没有告诉他,我拿着单反当傻瓜机用,但还是能捕捉到他表演的这幕,然后,愉快地离开了。
回到客栈,行装基本不需要费时间打点,给小悍马换上衣服,我们一家四口即可离开客栈,然后漫步在铺设着青石板的大街上,街头各种吆喝声响起,游人如织,我恍然从仙境回到人间的错落感,此刻映入眼帘的,已是人间千遍万律大抵雷同的民俗文化街了。当然,我仍然是凡夫俗子里最平凡的一枚,当逛至小吃街时,我又满血复活了,虽然有价格昂高的陷阱食物,但也有价格实惠的凡间食品,我最喜欢这家烤肉串,10元8串,足够多的孜然粉,烤得又香又嫩,一口咬下去,肉汁还满满地锁在肉里。还有10元4串的小笋尖,又脆又辣,味道相当好。
当然,午餐不能让孩子跟着我这个专吃不健康食品的娘亲混,我们在一家吊脚楼餐厅点了当地的小炒肉,三鲜汤,还有虎哥最爱:西红杮炒蛋,外加青菜,共计108元,比起昨天一条鱼的价格,今天这餐厅算是良心价格了。饭后,在餐厅门外,有一位大叔挑着野生蓝莓在兜售,10元/盒,我买了两盒当饭后水果,结果因为太甜了,虎哥要求加单,又买多了两盒带回车上。不得不说,这蓝莓如果遇上,一定不能错过,10元/盒,份量相当多。
千户苗寨一行,到此结束。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