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荡村
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的高荡村,犹如群峰上托着一口锅,布依语称“瓮座”,汉语意为“高荡”,故得名于此。这里生活的村民为布依族,山多石优,村民们就地取材,依山就势建造房舍,成就了贵州“八大怪”之一的“石头当瓦盖”。
走入寨中,眼前的房屋都是以木为架,石头为墙,石片为瓦,层层叠起的石片给人一种踏实感,怪不得说这里是“石头建筑的博物馆”。
沿着石板路拐入巷道,手指触摸着那些饱含岁月积淀的石块,数不清的时间里阳光无数次经过的温度是否还留存呢?许是存在的吧,要不为何让走在其中的我感受到难言的温柔。
择一处歇脚,拾阶而进,能看到由低到高纵深的三层。底层为牲畜圈舍,二层为居室,三层是作为居室兼仓库。因此这样的房子不仅冬暖夏凉,隔热驱湿,还不怕火灾。
高踞在山头的古堡,守护高荡寨子几千年,也暗示着这里曾是军事驻扎屯兵的重地。入口窄小的古堡,碉楼、围墙处凿有大小不等的观察孔,那是火枪、弓箭的射击孔。而如今这些孔成了游客观光取景之处。从垛口眺望出去,高低错落的石屋莫名给我一种和谐感,像是地上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风带来的籽,时间和水分让它成长,于是石缝间漏出杂草野花,弹指一挥间,是静默无言。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充满布依族浓浓历史味的寨门、石拱桥、古井、学堂,也不是妇女们巧手制作,工艺精美的蜡染、织锦、刺绣,而是那一处小小的“瓦罐花”。
石墙缝里插进铁丝用以固定瓦罐,而瓦罐则用来养花。各色的花朵由形状颜色都不尽相同的罐子捧着,盛开在石头墙上。不仅此处,矮墙头、石阶边、屋后排水处,都排列着“瓦罐花”形成的独特的“围栏”。布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情就在这些细碎的地方静静蕴积,让走过的人感到淡然和舒适,可稍一注意,那生命本真的气息便呼之欲出,留人心醉。
展开全文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