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游侠记》全特么是坑!”跟我同行探险的嘉宾赵逸君小姐姐几乎每天都要嚎这么一句。每每听到这句,我都想大声疾呼:冤枉啊,我特么也不知道这里面有这么多坑!为什么?因为这片土地是完全陌生的。
在进入海子山之前,我找资料找了很久,但是很遗憾,所有的文章、图片和视频都是在理塘到稻城的S217省道(现已升级为G227国道)上记录的,关于海子山深处的记录,完全是一片空白。这引发了我的好奇,这里面到底啥模样?跟我们在S217省道上看到的一样吗?把一个地方的地理地貌真实地呈现出来,不是搜资料、买照片就能做到的,我们的选择是:用自己的双腿把它走一遍,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所以,我得亲自去看看。
其实我是有野心的,因为一旦我带着团队进去拍摄,那么我们就是第一个徒步穿越海子山的团队,我们的节目就是目前唯一一个记录海子山深处地理环境的影像资料!想一想都振奋得快要飞起来!所以,虽千难万险,吾往矣。但是,这也注定了这是一条“全是坑”的旅程,没有GPS轨迹、没有攻略、没有路况参考……你根本不知道坑在哪儿,坑有多大。
到底有几个海子山?
海子山是一个容易把人搞得头昏脑涨的山。很多走过318国道的人,关于海子山印象最深刻的是从理塘往西刚刚进入巴塘县境内的海子山姊妹湖,也就是下面这个画面:
而到过稻城亚丁的人,对海子山印象最深刻的是从理塘往南进入稻城县的“古冰帽”海子山,也就是下面这副景象:
但是,这两个同样叫海子山的地方,完全是在两个不同的方向,直线距离相隔达到100多公里,而且中间还隔着若干个高山。
那么,到底哪个才是海子山?或者,究竟有几个海子山?事实上,这两个地方都叫海子山,都是属于大海子山范围,这个大海子山范围从巴塘县东北部的措普沟一带开始,向南穿过理塘县西南部一直延伸到稻城县东北部,绵延约200余公里,总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可以称之为“广义的海子山”。上述两个相隔上百公里的海子山可以分别叫“巴塘海子山”和“稻城海子山”。“巴塘海子山”的最高峰是哈塞拉峰(又称:夏塞峰),海拔5833米,而“稻城海子山”最高峰叫果银日则,海拔5020米,两座最高峰直线距离约160公里。
除了这两个海子山外,还有两个海子山需要分清楚,一个是“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是“海子山风景区”。这一张图是四川省自然保护区分布图,红色虚线圈定的部分就是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根据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定义,这个保护区的范围在东经99°33′00″—100°31′48″、北纬29°06′36″—30°06′00″之间,总面积459161公顷,跨越了理塘、稻城两个县,北缘靠近理塘的毛垭草原,南缘涵盖稻城的“古冰帽”海子山,连大名鼎鼎的“四川第三高峰”格聂山也包含在这个保护区内,是一个跨度极大的范围。我们没有找到官方准确的海子山自然保护区地理范围图,但我们根据经纬度、覆盖范围以及上图中的大致轮廓,勾勒出了这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致范围”(特别提示:此图非官方范围图,仅供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318国道旁那个姊妹湖所在的“巴塘海子山”并不在这个保护区范围内。“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3在理塘县范围内,1/3在稻城县范围内;而“海子山风景区”则1/3在理塘县,2/3在稻城县。“海子山风景区”就是从理塘到稻城的S217省道穿过的那一片山,分为南、北两个部分,中间被一条长长的尼青曲(金沙江北岸支流水洛河上游)河谷分开。北端进入海子山范围的典型标志是萌萌哒的兔儿山,南端则在稻城县城的北部。
而在这个海子山范围内,还有一个范围更小的“海子山国家地质公园”,也就是海子山南侧的其中一块区域,全部位于稻城县境内。
《荒野游侠记》这次进入海子山进行徒步穿越探险,是进入“海子山风景区”,从北部兔儿山进入,纵穿海子山腹心区。
海子山到底是不是个山?
当我们站在海子山深处一个没有名字的4700米垭口,放眼眺望四周,眼前无数个山头绵延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线。嘉宾小姐姐问:这么多山,哪个才是海子山呀?这是很多人的容易犯迷糊的地方,关于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是:不识海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没错,当时我们脚下就是海子山。
跟其他山峰不同,海子山并没有一座高耸入云的标志性山峰,比如像贡嘎雪山、四姑娘山那样的“地标”。海子山是由无数的山头、山脊组成的一个广袤区域,这些山头、山脊的相对高度并不高,很多甚至只能算是丘陵,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海子山。也就是说,海子山并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块区域。从卫星地图上可以看出,海子山其实是川西高原的一个隆起地带,这个地带内部虽然略有起伏,但整体上是一块相对平整的区域。这个区域平均海拔约4500米,面积达到3287平方公里,中部的宽度达到60公里。
那么,这么大一个区域里面最高的山有多高呢?海子山的最高峰叫“果银日则”,海拔5020米,如果以海子山的平均海拔4500米来算,这个“最高峰”的相对高度仅有500余米,放在相对高度动辄数千米的横断山脉来看,它的个头实在可以忽略不计。这也是站在海子山里面很难找到一个“地标性”山峰的原因所在。
一路都是“坑”的海子山
进入海子山穿越探险,除了第一天和第二天,后面几天几乎每天鞋子是湿的、裤子是湿的、背包是湿的、帐篷是湿的……所以,参与拍摄的嘉宾小姐姐每天都要吐槽:《荒野游侠记》全特么是坑!
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因为之前从没有人徒步穿越过海子山,没有任何关于海子山深处的资料,我们的路线也仅仅是根据卫星地图和等高线地图制作的,至于地面的路况如何,鬼知道。
恰好我们徒步的时间是雨季,情况就更加糟糕了,雨季加陌生的路况,行程的艰难程度可以想象。但是,路况的复杂性还是超出了意料。其复杂性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一路都是“景”的海子山
当我决定徒步探索海子山并且把它拍摄成节目的时候,一些户外圈的朋友纷纷劝阻我:那地方多没意思呀!那么荒的地方拍出来有啥看头呀!大哥,拍节目要落差悬殊的地方拍出来才好看…………对,这就是很多人的误解,因为他们都从公路上看到过海子山“蛮荒”的景象,心中一定有这样一个感觉:这地方走一天跟走十天看到的没多大区别吧?!但是,当我们深入进去后才发现,海子山内部并不像我们在公路边看到的那般单调,而是潜藏着丰富的自然景观。
7、其他景观除了上述最具看点的六大景观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独特的景观,话不多说,直接看图。
最后打一波广告:《荒野游侠记》第三季“你所不知道的横断之心”已全网上线,你可以在各大视频平台搜索咱们的节目,也可以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荒野游侠记”,每周四晚八点准时更新。如果你想直接跟我交流,可以关注我的新浪微博@荒野那个游侠,咱们可以私撩。谢谢各位一直以来的支持。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