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悟
广东天气真好,天天都是大太阳; 广东养老真好,尤其是惠州梅州; 广东小吃真好,有的好吃到爆,有的外地人一头雾水。问:“鲎粄”怎么念(不许查字典)?什么做的?味道如何? 广东各城市老城区味道真浓,重庆的老城基本上快要找不到了; 广东城市管理有好有撇,体会后真心为重庆司机礼让行人点赞。
二、筹备
计划行程是10天,途经开平—梅州—土楼—潮州—南澳岛—汕头—惠州环线游,共计1700公里,定位是避寒(真心的)+悠闲(真心的)+文化(假巴意思的)+吃(真心的)。广东不愧是发达地区,重庆能直飞的机场就有广州、深圳、珠海、潮汕、惠州五个,结果网上来来回回抢了几天低价票,再综合考虑租车价钱,最后确定重庆珠海往返。
三、开平
12.22,大清早四点起床,走到机场才四点五十,飞机六点二十五准时起飞,八点半抵达珠海金湾机场。九点钟,神州租车办完手续,朗逸1.6自动,10天租金2000(含不计免赔),出发。 全天计划是:重庆—珠海—自力村碉楼、立园140公里—赤坎8公里—开平15公里,住开平大厦酒店(点评:十分值得推荐,就在潭江边上,开平市中心位置,吃饭购物都方便。车停酒店马路对面人行道的专用停车位,不收费。房间比较陈旧,很干净,热水很大。楼顶的早茶号称开平第一,吃的人很多很多)。 碉楼是一种特殊的汉族民居建筑,因形状似碉堡而得名。在中国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其形成与发展是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综合地反应了地域居民的传统文化特色。在中国不同的地方,人们出于战争,防守等不同的目的,其建筑风格,艺术追求是不同的。其中,最具特色的碉楼有藏区高碉和广东江门开平碉楼。开平碉楼景区因遍布华侨自建的中西结合式碉楼建筑而闻名,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林之间,可近观,也可登高远眺,非常值得前往。景区主要包含立园、马降龙古村落、自力村三大部分,三个景区之间有穿梭车来回。自力村于道光十七年建立,2005年获选全国历史文化名村,《让子弹飞》大多数取景于此。自力村由安和里、合安里和永安里三条方姓自然村组成,村内传统民居和15座风格各异的碉楼错落有致,村中池塘荷花点缀,独特乡村韵味使得其成为诸多电影取景地。立园距离自力村大约四公里,是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创建于20世纪初期的花园别墅群。立园巧妙将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元素糅合,但绝不唐突,反而呈现混搭之美,在中国华侨私人园林堪称一绝。综合网上多篇游记、路书归纳,决定游自力村和立园。 十一点到达自力村,由于是淡季加上时间还早,村子里游客满打满算不超过20人,非常清静,可以悠闲自在的在冬日暖阳中闲逛。我理解这些就是乱世时代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产物(后面要看的客家围屋、土楼都属一类),时代性地域性特色极为鲜明。
中午在自力村吃饭,鳝鱼煲68(一大钵足够三个人吃)、炒青菜28(好贵)。鳝鱼煲做的相当到位,就像《舌尖上的中国》里描述煲仔饭说的,上面一层是渗透鳝鱼肉汁的香味,中间一层是原汁原味的米香,下层是恰到好处的饭锅巴糊脆香,真正的美味。
下午继续到立园溜达,在景区门口,一个老太太在卖剥好皮的柑橘,5块一大兜。知道的是陈皮是中药、广东名产,不知道的是陈皮的价格,过几天看电视才知道,2年陈皮200一斤,4年陈皮400一斤,15年陈皮2000一斤!真的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扯回来再说立园,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修这个园子,既要有钱,又要有文化,还要有见识,外表能够把中西的东西混搭在一起还不感觉突兀别扭,内饰则是精美奢华实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口彩色地砖、西式壁炉,漂亮的天花板等等,无一不是实力的表现。
游完立园,准备前往赤坎镇。赤坎镇位于开平市中部的潭江之滨,毗邻市区三埠,距开平中心城区12公里,面积61.4平方公里,人口4.6万,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达9万多人。赤坎沿潭江而建,南岸是乡村,北岸则是城市,清一色的骑楼,远比开平老街庞大的洋楼群。沿江的堤东堤西路,里面与之平行的中华路,夹在两条大路间还有一条叫“二马路”的小路,这是与江平行的三横,还有许多纵马路与它们交叉形成城区的路网。赤坎镇有一番中西合璧的古朴味道。因此有"中国第五名古镇"之称。赤坎镇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广东省中心镇、广东省教育强镇、江门市十大特色镇街。 由于照相频繁,手机电量剩下不多,加之过分相信路标路牌,结果一不小心走错了路,直接走上了开往开平市区的国道,想想这一天起早贪黑跑得辛苦,就直接去宾馆了,赤坎拜拜,留下念想,有机会一定再来。
四、梅州
12.23,开平到梅州,全高速520公里,住梅州迎宾馆单间240(点评:十分值得推荐,位置就在剑英大桥边上,过桥就是著名的梅州老街,后面还专门介绍;出门左转不远江南路上有不少地方特色饭店和商店;房间干净整洁,热水大;停车方便)。 早晨七点半,上开平大厦十七楼旋转餐厅吃早茶,据说这是开平最正宗最火爆的早茶之一,八点过后人就很多了。点了皮蛋鱼片粥(非常好吃)、油条(好吃)、咸鸡角(一般)、凤爪(非常好吃)、牛肉丸(好吃)、米粉(好吃),一壶功夫茶,花费90元(点多了,油条和咸鸡角可以不点)。
早茶慢悠悠吃到九点,退房发车前往梅州,全程520公里,一路还好,就是过广州绕城高速时车多堵车,现在看应当走G94珠三角环线高速,多绕三十多公里,避开白云机场那一段。财迷想节约,结果欲速则不达。 下午四点到达梅州,天黑找饭吃误打误撞走到了黑灯瞎火的梅州老街,看见一个坐满人的小店,只供应四样东西,蒸饺、炒粉、皖鱼肉丸汤(百度了一下皖鱼就是草鱼)、汤粉,照着周边的人依样画葫芦点了皖鱼肉丸汤和炒粉,四十米,等了足足四十分钟后饭菜上桌,果然美味,鱼汤鲜,鱼丸弹,没有鱼腥味,炒粉既是蔬菜又是主食很对胃口,可惜胃口太小,两个人没吃完。
12.24,梅州一日游。 在宾馆吃早餐就开了眼界,梅州迎宾馆的早餐是梅州著名小吃,每人一小碗梅州腌面(就像不放花椒辣椒的宜宾燃面),一小碗三及第汤(肉片、猪肝、猪肠、枸杞叶,味道清淡,微微有点苦),味道好,就是没有吃饱。 上午看中国客家博物馆,进一步认识了解客家历史。 看博物馆是我的爱好,一个博物馆就是一座微缩的城市,一部提炼的历史。 中国客家博物馆不大,一个多小时就转完了。其实更让我感叹的是客家博物馆本身,它是新建的主馆和两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历史建筑达夫楼、先秦楼两个附馆组合而成,这种混搭本身看起来就很有意思、很有韵味。达夫楼由毛里求斯华侨黎达夫穷毕生积蓄兴建,风格中西合璧,先秦楼则是典型的客家传统民居,2005年建设客家博物馆时由市政府收购。目前两座楼分别是客家博物馆的客家匾额馆和大学校长馆。
午休后逛梅州老街。梅州老街离迎宾馆很近,过剑英纪念大桥就到,包括凌风路、中华街、油箩街、泰康路等几条街道。走完梅州老街,我体会与那些著名的旅游城市的古镇老街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游—客,全—是—当—地—人;听不到外地方言,全—部—说—广—东—哇;没—有—旅—游—商—品,全—部—卖—日—常—生—活—用—品。你能想到当我拿着相机在老街闲逛拍照时,一个小伙子会用方言问我事情吗?你能想到我准备买梅州小吃,老太太居然听不懂普通话,要靠别人翻译吗?正因为这个区别,当你走在狭窄的街道,仰视两边陈旧破败但风韵依存的连片骑楼,耳听四周听不懂但韵味十足的话语,你真的有穿越回了80年前的感觉,只是当年的富庶与繁华、恩怨与情仇都过去了,剩下这条老街在年年月月天天的述说。 后面我还去过的潮州老街(崭新)、汕头小公园(正在维修,乌烟瘴气)、惠州老街(还算好)等相比,我最喜欢的还是梅州老街。只不过梅州老街也开始维修了,估计再过半年也会是乱糟糟一片。
五、土楼
12.25,梅州至福建土楼,一路游仁厚温公祠、叶剑英故居和纪念馆、松口古镇,全天行程180公里,住漳州感恩庄园(点评:值得推荐。酒店位置极佳,就在山顶上,开车到四菜一汤2分钟,白天夜景都看到了,车停门口很方便;宾馆中规中矩,该有的都有,卫生也不错。老板一家十分热情,一群游客在大堂喝茶聊天其乐融融的)。 一清早又吃腌面、及第汤,退房出发。 梅州再见,你在我心中留下的都是美好,我还会再来的,真的会再来。
这一段是我从百度抄来的: 仁厚温公祠始建于明朝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是唯一收入中国建筑学会编撰的巨著《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的客家围龙屋。仁厚温公祠有三堂、八横、三围龙,拥有480多间厅堂、房间,当地村民温伯告诉记者,仁厚温公祠在上世纪70年代,曾同时居住了500多人,一座屋住了当时的2个生产队。仁厚温公祠由堂屋、横屋、围屋、化胎、池塘五部分科学地组合而成。中间的堂屋有上、中、下三个厅堂和48间住房,光中厅就可摆20台宴席。堂屋的两边各有四行横屋共“八横”,共有240间房。这使整座建筑显得宽阔庞大,气势宏伟。堂屋和横屋的后面是三层弧形的围屋,又有房102间。围屋形似长龙,美如彩虹。在堂屋和围屋之间,长着两株400多岁的华南苏铁树。堂屋、横屋的前面是一口半月形的池塘。整座建筑坐北朝南偏向东;中间有一中轴线,两边平行对称;后面的围屋与前面的池塘使全屋的外形呈椭圆形;屋内天街、巷道、走廊如脉络相连,四通八达。 介绍十分美好,当我跟着导航七歪八扭开到时,大失所望,整个公祠在全面整修,到处乱七八糟。只是从外面和里面勉强能看到的地方还是能感觉到客家围屋的整体构造和宏大气势。跟卖票的老人聊聊,其实现在住在里面的只有20多人,大部分都搬出去了,修缮完毕会有住宿等配套的东西。20分钟参观完毕,直接前往叶剑英纪念馆。
看完叶帅纪念馆,直奔30公里之外的松口古镇。 松口镇是梅州第一大镇,古时岭南四大古镇之一,地处闽粤赣三省的交界处,拥有1200年历史,保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松口港过去曾是广东内河港的第二大港口,铁路、公路贯穿该镇,是历史上商业贸易繁荣之地,也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并且属于华侨之乡中的华侨之乡,松口最繁华时期每天有上百条船只停泊在此,人们在这里登船前往广州,再下南洋,因此这里深深刻上了南洋文化的烙印,见证了历史上华侨漂洋过海的生死离别、悲欢离愁。松口古镇的名胜古迹有元魁塔、文昌阁、四百岁的世德堂、孙中山曾住过的爱春楼、始建于康熙年间的五龙桥等等。元魁塔是一座九层高的砖石建筑,始建于1619年,登临塔上,看茫茫梅河水、远处青山绿竹、悠悠白云,视野所及之处尽是世间美景。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古街道,当你漫步在松口古街上时,依然可以感受到当时古镇的繁华,街道上随处可见异国风情的商业建筑,各类店铺林林总总,在当时这里被冠以“小香港”的称号。而今松口镇约7万人,而旅居海外的侨胞有8万多人,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之一。 中央电视台报道过,松口真旅游从2014年才开始起步,基本上是自驾游客,现在松口也在整修道路、房屋,能看到的东东不太多。
在松口吃了极为正宗的地方特色菜:甜羊肉、炸芋球。讲真,甜羊肉外表看象红烧羊肉(其实就是红烧羊肉),但一尝味道,欧麦高,不是像江浙沪一带那样的微甜,而是真TM甜,简直无法下咽,用重庆人的观点看属于味道和内容极度扭曲,没法子咬牙吃,自己造的孽自己了断。炸芋球是将芋头切成丝,裹成球后油炸保存,食用时蒸热,倒是不错的美味。
松口出来,直奔土楼。原计划只看南靖土楼的“四菜一汤”和“东倒西歪”两个土楼,结果高速出来后先到了永定土楼景区,看见时间还早,临时买90的门票多看了土楼王子振成楼。
六、土楼至潮州
12.26,土楼至潮州,游土楼、云水谣、东山风动石,住潮州宾馆(点评:十分值得推荐,位置好,房间好,服务人员热情专业,早餐精致可口,餐厅价格合理味道不摆了,当地人很多来吃。要注意的就是小心驾驶)。 一早起来,看见初升的太阳,吸着清澈的空气,心情大好。 按计划看了“四菜一汤”、“东倒西歪”两个著名土楼,途中又在观景台瞟了一眼塔下土楼群。 游后感:土楼分成永定和南靖两大景区,永定景区既可以分景区买票也可以买联票,南靖景区只卖联票100米。以我的观点,土楼主要看外观,里面大同小异,文化我们又不大懂,建议各位以后要来主要看南靖的四菜一汤(外面和里面)、东倒西歪(外面和里面)和塔下(外面看)就行了。
看完土楼,时间还早,按照LD要求临时增加了云水谣景区。这个原来叫长教镇的地方因为拍了电影《云水谣》就更名为景区,给我的感觉就几颗大榕树还挺震撼,至于风景在南方地区一般般。土楼有一点点意思,特别是和贵楼值得一提,整座土楼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在3000平方米的沼泽地上建起,宛若陆上“诺亚方舟”,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保存完好。
由于增加了一个云水谣,到东山县看风动石时间就有点紧张了。偏偏这段路走起来又有点复杂,先省道再高速再省道县道再高速再高速,具体就是云水谣走省道—南靖—上福诏高速—平和灵通山收费站下走省道县道—云霄县常山收费站上G15沈海高速—东山县下道。 平心而论,东山县真是一个很不错的旅游地点,靠海,县城边上就是风动石和马銮湾(风动石旁边就是一个大渔港,进进出出的渔船好多哟),总体看游人不算多,接待能力应该不错,直观感觉比北海、阳江清爽的多,比我后来去的南澳岛都好些。只是这次时间太紧,就在风动石溜了一圈,算个小小的遗憾。
看完风动石已经下午五点,上高速直发潮州,到潮州六点半,天全黑了。 下高速到潮州市区还有十几公里路,跟着导航前往预定的潮州宾馆,这时我终生难忘的景象出现了,不管在市区什么地方,不管路是几车道,只要你等红绿灯,你的前后左右都会很快堆满摩托,就算前面是人行横道线,前面一样会有一大堆(真的是一大堆)摩托,等到绿灯亮起,摩托大军喊杀声一片鱼贯而出,再跟对向左转的大军这一混合,气势逼人,气势吓人,我这个久经战阵走南闯北的老司机都战战兢兢的。 看着天色已晚,就在宾馆自己的食府吃晚饭,半只手撕盐焗鸡,一份梅菜扣肉、一份炒青菜、一盘豆沙包、一瓶青岛啤酒,没吃完还不到八十米,四星级酒店哟。瑕不掩瑜,潮州交通混乱,美食却是杠杠的。
七、潮汕
12.27,潮州到南澳岛,住南澳观澜阁酒店(点评:值得推荐。就是海边的公寓式酒店,阳台上就能看见日出日落,地下停车库免费,房间简装,挺干净,吃饭购物要走大约一公里到到县城,城里吃饭购物方便)。 潮州宾馆的早餐很有特色,就是一迷你版的广东早茶,三种粥、四五样小菜,四五样茶点,色香味俱全,精致可口,不愧为美食之都。 早饭后出发看潮州西湖、广济桥、牌坊街,具体大家百度。只是运气不好,正好遇上中央台在广济桥、广济楼拍摄春节戏曲晚会,这一片都关闭,只好远远拍了几张走人。牌坊街倒是挺有意思的一条旅游街道,街上的20多座牌坊每个都有故事,诉说了历史上众多潮州英杰的丰功伟绩。整条大街崭新整洁,吃喝玩乐都有,看得出用足了心。其实街边的几条小巷子更有看头,很多房子都是当年的大户人家,现在看虽然破旧,但虎死不倒威,仍有豪门的气势。
午饭后前往南澳岛,一路顺利,就是全长近10公里的南澳岛跨海大桥有点咬人,过路费96米。 因为我不会游泳又对海鲜过敏,来南澳岛纯属陪LD打酱油,没啥说的,只把住宿解释解释:南澳岛住宿一般在后宅镇(县城)、青澳,还有云澳三个地方,主要是前面两地,后宅靠近县城吃饭购物最方便,但只能看日落,日出要升到山上才看得到;要看正儿八经日出的最好住青澳,但青澳是新开发的,就一个北回归线纪念碑和一片沙滩、一片新房子,没有后宅热闹方便。
12.28,上午环岛游,由于南澳岛环岛公路大规模整修断路,在岛上就玩了地质公园、风电景区、青澳湾等,转完直奔汕头,住汕头新华酒店(点评:一般般,下次来希望能换一家。优点:位置很好,前台热情,门口有一家鹿鸣驿肥牛火锅强烈推荐,当地人多。缺点:设施陈旧,停车场很小,估计停不到十个车)。 由于南澳岛环岛公路大规模整修,从后宅到青澳的滨海路断路,在岛上就玩了地质公园、风电景区、青澳湾等,转完直奔汕头。
到汕头住下已是下午一点,出门找吃的。在小巷子里看见一个客人不少的小店,进去,服务员地上菜单,一看,欧麦高,基本不认识。鲎粿,粿条,无米粿,都是些什么东东?闭着眼睛点了一份鲎粿(读hou四声 guo二声),服务员端上来一看,一盘像红烧肉一样有皮有肥肉无瘦肉、颤颤巍巍的东东,尝尝,不是肉,味道也怪怪的,再问,服务员用半普通哇半广东哇解释半天,听懂了,是用绿豆粉和木薯粉蒸熟然后怎么弄出来的。 吃完饭去著名的汕头老城小公园。汕头小公园是汕头老市区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是汕头老城的核心地标和文化标志。狭义的小公园,指位于小公园片区核心的中山纪念亭。广义的小公园,涵盖中山纪念亭周边的街区,包括安平路、升平路、国平路等等,统称小公园历史文化区。小公园片区的骑楼和街路,基本仿造巴黎街区样式,呈扇形放射状分布;加上两侧的旧街坊“四永一升平”,东部的旧“盐埕头”、北面的红亭、南面的“汕头港”,形成了具有20世纪30年代建筑特色的繁华商业区、居民区。片区内的百货大楼高7层,前身是1932年华侨集团集资创办的“南生公司”,为解放前汕头第二高楼,是老汕头的标志性建筑及小公园的象征之一。 描述得这么美好,兴冲冲走拢一看,china(拆啦),一大片建筑拆的只剩下外壳,里面正在整修,脏乱不堪,加上摩托、汽车和人混在一起打搅搅,顿时没了游玩的兴致,照了几张相片撤退。
八、惠州
12.29,吃完早饭向惠州进发,中午十二点半到达惠州君豪大饭店(点评:强烈推荐。宾馆就在惠州西湖边上,位置极好,房间大,停车方便,宾馆的早茶、海鲜餐厅在惠州都很有名气)。 下午晚上和第二天都在惠州西湖转悠。 惠州西湖堪称是我国西湖中的个中翘楚,惠州西湖林木茂盛,继承了岭南独树一帜的自然景观特征,与杭州西湖的烟雨江南印象相比,显得更加清爽直白、端庄素雅, 因而又有“浓抹杭州惠淡妆”之说。惠州西湖的景观由“五湖六桥八景”组成。五湖就是指形成西湖的5个湖区,即菱湖、鳄湖、平湖、丰湖及南湖,平湖是5个湖区中最大的,西湖的主要的核心景点也大多集中在这一带。湖北面环绕着平湖堤,沿着堤坝可参观丰渚园和元妙观,丰渚园很适合夏天来,荷花开得很漂亮。平湖北面的下角东路和下角中路是惠州最老的生活区。 西湖最有标志性的建筑泗洲塔在平湖西侧,西湖八景“玉塔微澜”中的玉塔指的就是泗洲塔。当年苏东坡寓居惠州时,在其著名的《江月》诗中对湖光塔影有精彩的描绘:“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正似西湖上,涌金门外看”,玉塔微澜一景由此流传至今。 孤山在平湖西侧,山上建有苏东坡纪念馆,这也是八景中的“孤山苏迹”所指。孤山山脚有一段九曲桥,与点翠洲相连接,点翠洲上有一座留丹亭,取留取丹心照汗青之意,为纪念辛亥革命中战死的惠州烈士而建立。这些合起来就是八景中的“丹心点翠”。点翠洲北面有一座小桥通往芳华洲和荷花亭,夏天的时候这里常常聚集着一大群摄影爱好者捕捉荷塘景色。 真心羡慕惠州人民,安逸生活需要的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占齐了。从天时看,惠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从地利看,惠州既靠大海又近深圳,经济发达底蕴深厚;从人和看,惠州是全国文明城市,城市干净,市民素养相当高,对人热情,汽车主动让行,房价又比深圳低得多(2—3万,我有大学同学在惠州退休收入1.2万),是个过日子的地方。
连续两天都在君豪饭店喝早茶,也别说,那个功夫茶整了几回,动作熟练了,也还真正假巴意思的有那么一点感觉。
九、吐槽
12.31,惠州至珠海,顺路游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中山孙中山纪念馆,珠海飞重庆。 一路顺利,但有两件事不得不吐槽一下: 一是虎门的脏。鸦片战争博物馆边上的东引运河和东莞运河脏得令人不敢直视,臭得令人掩鼻而过,完全没想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口号喊了多年的情况下,发达地区还是这样。 二是孙中山纪念馆的挤。平心而论,在12月31号车多人多的情况下,中山方面的组织引导还是有序的,没有大规模的堵车堵人现象。要吐槽的是免费。馆外大排长龙、馆里人山人海,到处是老老少少、拖儿带女的一大家子在游荡,让真心想参观学习的我无所适从。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