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龙游,一座拥有2000多年建县史的小城,因拥有千年历史的龙游石窟,而被全国人熟知,龙游石窟甚至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还有龙游民居苑,鲜活的古建筑博物馆,吸引不少游人前往,而我更想说的是这座小城给我带来的惊喜,一种遇竹林深处人家,栖息在自然山水间的妙趣。
说说自驾游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随之提高,其中表现在旅游方面就是不在满足于单一的国内跟团游,而是多了游轮游,自驾游等多种方式,其中自驾游在当下则是越来越火的旅游出行方式之一。
自驾游最大的优点就是自由与灵活,符合年轻一代的心理,不受拘束,可以玩得更畅快。主要有轿车、越野车、房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等,以私有为主,也可以采用借用、租贷及其他方式。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出行,去附近周边游,都会选择私家轿车自驾出行。尤其是去一些不远的热门景点,私家轿车出行既方便自由,又省了很多交通转换的时间,有时候花费甚至还更省。当然,对于一个旅行摄影爱好者来说,自驾旅行能拍到更多视角的风景,也是热衷自驾游的一大理由。
关于衢州龙游
目前"全球游 衢州 ":自2018年1月2日开始,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双休日以外,每逢周一至周五,全市13个参与景区(烂柯山、药王山、天脊 龙门 、 龙游 石窟、民居苑、江郎山、仙霞关、廿八都、清漾村、浮盖山、三衢 石林 、根宫佛国、钱江源)向海内外游客免费开放。全年共计免费日243天。此次免费的免费对象包括海内外所有游客,按照今年的门票标准,游客单次游览所有免费景区可节省门票支出915元。现在去衢州玩,真是很省钱了。
龙游 美食很多,最具代表的就是龙游发糕: 龙游发糕产生于明代,每逢过年过节, 龙游家家户户会蒸制发糕,祭拜先祖,或馈赠亲友。传闻乾隆当年下江南 ,品尝了龙游发糕,对其色香味形大加赞赏。
龙游葱花馒头,最独特的就是它的酒酿馒头胚和炒制葱花馅,发酵后的面团显得圆润饱满而又弹性十足,用手一捏就成了一小团,松手,又能恢复成原样,咬起来嚼劲十足,绝不粘牙,还带着一丝酒的甘甜味。这个馒头是松软的外壳,里面加入自己调制的馅料,一般由竹笋干、豆腐、肉末等等,除去外壳的香软外,馅料烹制的好不好是关键所在,如今这道菜也逐渐成为高档宴请场合的一道主食,可见其美味。
D1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是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它的存在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2年,是至今被发现到的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底人造建筑。
真想不到这么一个名头金光闪闪的建筑奇迹就在龙游这座小县城里,而且现在平时参观都是免费的!
在外面经过两个石窟,还未开发完全的,没有抽干水,能看到有鱼在石窟天然积水里存活,自由自在游来游去。
龙游石窟是一个谜团百结的地下建筑群。在方圆0.38平方公里的土丘上似有规律的分布了大小24个洞窟,每个洞窟的面积从1000-3000平方米不等。每个洞窟从矩形洞口开始垂直向下延伸,高度约30米。顶部呈漏斗型,洞窟内科学地分布着3-4根巨大的“鱼尾形”石柱,与洞顶浑然一体。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洞壁、洞顶和石柱上都均匀地留下古人似乎带有装饰意图的凿痕。
走进石窟,宛若时光倒流,回到千年之前……这里的每个石窟就是一座宏伟的大厅,呈倒斗矩形状,一面陡峭,一面按约45度角倾斜,四壁笔直,棱角分明,凿线整齐划一,凿痕排列规则有序,纹理分明,还有人物凿刻,栩栩如生,可谓鬼斧神工。
五个石窟紧挨着,排列工整,布局呈北斗七星的形状。每个石窟均有石阶通向洞底,石窟内的石柱根据洞的大小1到4根不等,其布局符合力学原理,洞与洞之间的间隔,有些仅50厘米。在石壁上,有神秘的图画,刻有马、鸟、鱼、数米长的闪电状刻纹。在这五个石窟周边1公里范围内,类似的石窟共有24个,沿衢江北岸还分布着更多的石窟,这是一个庞大的石窟群。
五号谜窟规模较小,仅700平方米左右,该谜窟进口处有大量的土石未排出,梯道也埋在土石堆下。旅游者可从窟底一人工开凿的横门由四号窟进入。该窟呈矩形,三根擎柱呈南北向排列,矩形水池在东北角。
二号谜窟比一号谜窟大3倍,地面面积约900平方米,也近正方形,靠北边尚有小部分未完工(或有意留下),因窟顶支撑面大,有四根立柱,其中三根鱼尾形柱尖头朝北,靠东一根尖头朝东,矩形方池南壁中部。四根柱子中最粗的柱横截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297cm、274cm、155cm,高约10cm。 该谜窟光线较充足。 进口处(天井)下方窟壁上有一些明显的极不规则的凿痕,有人辨认为象形文字中的“正”、“伏”两字。
三号谜窟较之二号谜窟要大,约1200平方米,但高低相差悬殊,窟顶呈45度斜面从南延伸到北壁,地面几乎也呈45度斜坡伸到北端,给人以深邃阴森的感觉。 该谜窟呈长方形但东北角尚有很大一部分未挖掘,因而呈缺角矩形,是掘凿者有意不挖除,还是因故停止挖掘留下,乃不解之谜。其转角处从顶到底有螺旋状刀痕,笔者认为是一条巨型机械的进刀痕。 该谜窟有三根擎柱,呈一字形南北向排列。矩形水池在西北角,阶梯在西壁沿伸而下,西壁有极少量的深水,据介绍一壁之隔尚有个巨型石窟未开发,渗水系隔壁窟中之积水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渗透过来。
四号谜窟是工程最大的一个谜窟,进口先为一平台,右侧为陡峭石壁,左侧是盘壁而下的石阶,石阶与前几个谜窟一样的锯齿状。原阶距长达三米,从窟口到窟底深达 20余米,阶道达50米以上,窟底较;平整,面积约2000平方米,三根擎柱呈三角形分部,矩形方池在窟底中部。 矩形方池可能因窟规模大,也相应比前几窟大多倍。
它是七个谜窟中最小的一个,地面面积约300平方米左右,呈近正方形,地面平整,矩形方池在进口处下方。因支撑面小,只有 一根擎柱。窟顶分高低两层,相差约50cm,就像擎柱顶着大梁而把一间大厅一分为二一样。该洞窟进口处与竹林禅寺仅一墙之隔。离窟口不远处有一鱼、马、鸟三种动物雕刻图,这是在已抽干的7个谜窟中唯一的图象雕刻。
因着龙游石窟的独特建筑,张纪中导演,邓超主演的《倚天》还在这里取过景。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时,明教全体教众撤入地道,以及光明顶激战前张无忌在后山秘道中练就“乾坤大挪移”的场景就都是在龙游石窟拍得。可以说,也是追寻金庸笔下的江湖到此一游了。
地址:龙游县小南海镇周红坂村门票:节假日85元/人,目前平时免费。交通:龙游火车站乘2路公交车直达,票价2元。自驾杭州方向:走杭新景或杭金衢高速直达。行车约2.5小时;上海方向:走沪杭、杭金衢高速直达,行车约5小时。客运汽车衢州市长途客运中心与杭州汽车西站间每天有16班快客往返;从衢州到上海的车,每天有12:30和18:30两班。上海到衢州,每天12:00,14:00,18:05三班长途汽车(客运总站,经停南站)到衢州,全程5小时。
竹林禅寺
竹林禅寺始建于唐贞观七年(公元632年),迄今有1300多年历史。 竹林禅寺就在龙游石窟一号洞窟出口处,主殿“圆通宝殿”郁阁重檐,黄琉璃顶,飞檐翘角,造型精美,带有浓厚的古刹神韵,是竹林禅寺一大景观。
门票免费,竹林禅寺有两种船,第一是坐船到达河对岸有骑马和跑跑卡丁车等一系列的娱乐设施。第二是坐船到达民居苑,都需要另外买票。一般都是先坐船去河对岸玩,然后返回竹林禅寺再买票至民居苑。
龙游民居苑
从龙游石窟到民居苑,差不多6公里路,十来分钟车程,能看到马路边上的银杏树叶子黄了,经过一座大桥,没多久就到了民居苑。
民居苑同龙游石窟一样,也是平日参观免费,节假日才收费,不过这个进景区还是需要刷身份证的。
民居苑位于龙游镇南郊鸡鸣山,是龙游乡间部分缺乏就地保护条件的明、清古建筑集中迁移至此而形成的。
除鸡鸣山原有的鸡鸣塔外,由原址迁建于此古建筑有“高岗起凤”、“翊秀亭”、“巫氏厅”、“汪氏民居”、“邵氏小厅”、“灵山花厅”等六座。
踏着粗粝结实的青石板,寻访一座座有故事的老房子。这里的一切都保持着原汁原味,一砖一瓦、一个斗拱、一个屋檐,都值得带着放大镜去扫描。
清代建筑“灵山花厅”,建于晚清,迁建的是原建筑第三进主体,雕刻艺术粗湛,仅龙图就近百处
“高冈起凤”厅是元代建筑,门楼飞檐翘角,气势刚健,如大鹏展翅,傲视蓝天。
“巫氏厅”是龙游乡贤、著名书画家余绍宋写字作画的场所,这座建筑的价值在于它梁斗共体的结构,具有独特的防震功能,国内罕见。
明代建筑“翊秀亭”,建于明万历年间,青石仿木构;
鸡鸣塔在县城东南郊鸡鸣山上,明嘉靖年间建。六面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21.4米,基座条石砌成。各层腰檐均以4道菱角子叠涩组成。塔身收分明显,顶上二层尤甚。各层檐下均砖制一斗三升斗栱,各层转角处皆砖砌倚柱,倚柱间额枋相连。底层东北、东南、西南面拱券门,二层以上层面有壶门。塔刹无存,东北向各层塔檐损坏严重,塔身裂口多道,是县级文明保护单位。
“汪氏民居”的最大特点是前厅与后楼的建筑风格迥然有异后楼为主人居所,梁柱规格不大,无木雕装饰,而前厅梁柱粗可合抱,且砖雕、木雕、石雕一应俱全。
龙游民居苑,古建筑各有特色,依山傍水,错落有致,这里是古代江南传统建筑的还原再现,更是一座鲜活的古建筑博物馆。
地址:龙游县宝塔路门票:节假日50元/人,平时凭身份证免费参观。
竹栖谷
从民居苑出来差不多下午四点了,不走高速,到龙游竹栖谷民宿有近34公里路,往灵溪方向开,走S50、曙光路。一路上能看到很美的云杉树道,染上了深秋的黄,这些云杉树很高大,树龄至少有几十年了。
竹栖谷位于溪口镇庙下乡严村村,是民宿主老房子改建而成的精品民宿。竹栖竹栖,意为在“竹林山谷间栖息”,民宿也的确就是如此,依山而建,隐于竹林深处。
一块大石头上刻着竹栖谷太极养生几个碧绿色的大字,引游人拾级而上,得见这户竹林深处人家。
山里比县城里冷的多,民宿主热情招呼我坐下喝茶,暖暖身子,还同我闲聊了几句,关于民宿的发展,关于他对民宿未来的希冀等。
民宿里的成员每天都会做一些拉伸动作,有时候还会打太极拳,练太极剑,蔚为一道风景线。
民宿主手指向前方的一大片空地,说不久就会在那里建个太极岛,那附近的居民和入住民宿的住客就可以在那练太极了。想象在竹林间,众人一起练太极的画面,也是很有意境了。
夜黑了,露台上的灯亮了,晕黄色的灯光,很暖,映称着墙面上的装饰品,更显精致神秘的韵味。
竹编的帽子,篮子,灯罩,就连热水瓶上都罩着竹编,也是同这片家门前的竹林相得益彰了。我很喜欢这些装饰品,也有陌不相识的游人兴奋地指着她拍的照对我说,这些装饰品怎么这么好看,果然,越是美的东西越能让人有共鸣。
厨房里的阿姨正在做晚饭,阿姨是当地村子里的,民宿主请来帮忙做饭的,手艺不错。她的孙女应该是放学了,就来民宿的露台做作业,还同民宿主一起玩折飞机,熟稔地就像是一家人。
民宿在灯光点缀下,温馨宁静,看得出民宿主很喜欢木家具,露台的凳子,桌子,客厅的茶座都是老木头材质的,还有木质的小木马凳子,很有怀旧的年代感。当然也不乏欧式元素的加入,小资的秋千椅,正对竹林,若是天气好,坐在秋千椅上看书晒太阳,也是极惬意的了。
晚饭是同民宿主一家一起吃得,都是阿姨做的家常饭菜。衢州应该是浙江最会吃辣的地方了,从寻常餐桌上的菜肴到街头小吃,辣味无孔不入,民宿家的饭菜自然也不例外。
不同于川菜湘菜明晃晃的辣相,直接刺激的辣味,衢州菜的辣是含蓄的,菜只是零星点缀了几粒红的青的辣椒,一开始吃不会觉得很辣,等你吃得津津有味时,辣味早侵入到嘴里的每一个角落,直辣的你呼哧呼哧,但不妨说,这种辣真的很爽,尤其天冷时,吃点辣都不觉得冷了。
冬天在龙游吃得最多的就是冬笋了,应季时鲜,混着肉和咸菜炒炒就是一盘鲜味。还有就是豆腐了,民宿主家就有豆腐坊,很多吃得豆腐都是自己家磨打出来的,外皮脆焦,入口滑嫩,特好吃。
烧鸡块的鸡是附近农户家养的,青菜是农户家新鲜种的摘的,就连我吃得以为是牛蛙,其实也是农户养在田里的田鸡,吃得相当自然新鲜。
玩了一天有点累了,吃完晚饭便去房间休息了。房间没有电热水壶,民宿阿姨还特地送来热水,十分暖心。
入住的房间同家里的布置差不多,简单温馨,挂着竹节的钥匙很有心思。木家具很古朴,像是小时候在奶奶家见的老家具。
布置虽简单,不过细节处的装饰很用心,床头的灯具摆设,角落里的干花装饰,卫生间的绿植,书桌上的小猪储蓄罐等,让这个房间充满了家的感觉,是有人住的活的暖的窝,不是冷冰冰的空洞好看的房间。
卫生间同床有帘子可以隔开,空间蛮大,沐浴洗漱等都是分开的,洗漱用具齐全,用的是seven plus牌的,品质还不错。沐浴间的热水出来的很快,洗个热水澡,躺在温暖的大床上,超舒服。
山里很安静,可以听到流水声,房间里没有电视,也不想玩手机,难得那么早睡觉,真好。
D2竹栖谷
凌晨四点多听到鸡叫声,看了下时间继续睡,山里的早上真很冷,就不怎么想起床,一直赖在暖和的被窝里,到早上九点才起床。
早餐很丰富,有龙游特产葱花馒头和发糕,还有荷包蛋,鸡蛋,南瓜粥。南瓜粥甜甜的,很糯,配上咸菜豆腐吃,特别好吃。吃了好多发糕和一个葱花馒头,相当饱。
昨天到民宿已经很迟了,没好好参观民宿,今天吃完早餐,便随民宿主好好参观了一回。
竹栖谷目前有六间房对外经营,其它还在扩建施工中,完工后将有40个房间可供入住。
这是一栋独立的民宿,有三个房间,可以单独入住,也可一家人或朋友组团租下整栋房子。
客厅里陈列摆放了很多民宿主从各地收集来得“宝贝”,湘夫人竹篮,泰式装饰品,一大圈树根做成的灯饰,明清时期的洗漱台,少数民族风的装饰画,还有堆满柴火的壁炉,冬天有人入住,就可以围在壁炉边取暖,整个客厅都是很暖的。
楼上三个房间都是阳台观景房,拉开阳台门,就能坐在露天阳台椅上看满山的竹林了。
房间有三种房型,大床房,双人床房,loft房,可供住客多种选择。
看得出房间是由设计师精心设计的,从空间布置到细节装饰,从家具摆放到灯具灯光,都很精致有美感。当然,最大的美,还是躺在床上就能看到阳台外的那片绿吧。
从这栋独立民宿出来,旁边露台对面是一个60多平方的“豆腐坊”,这是一个公共厨房,入住的客人可以自己购买食材烹饪佳肴,体验当地生活。
民宿有时也会举办活动,给外来的游客体验做豆腐、打麻糍、打年糕、做发糕等民间传统美食制作活动,尤其是夏天,人多,很是热闹。
可见民宿不单只给游客提供“住宿+餐饮”,而是更多利用当地生态资源,融入乡村元素,为居住在城市里的人来这里,提供一种“归园田居”的生活体验。
除此之外,竹栖谷目前建成的还有一个健身房,就在那栋独立民宿前,沿着青草台阶往下走几步就是。
健身房的设备很齐全,可以说完全不逊色于一些五星级酒店,哑铃,跑步机,举重,拉伸机等等都有,甚至还有麻将桌,健身累了还能打打麻将,哈哈。
就这么走走看看拍拍,就到了中午。 吃午饭时,民宿主说起自己建民宿的初心,我以为是同很多民宿主或者我们这类年轻人向往田园一样,厌倦城市生活,回归田园罢了,他摇了摇头,望向我身旁一起吃饭的老奶奶,说不全是。
原来,我身旁的老奶奶居然是民宿主的母亲,听民宿主说,他母亲生了八个孩子,如今陪在她身边的却只有他一个。 老人家年纪很大了,身边没人照顾,民宿主不放心,便回到老家开民宿好陪伴老母亲。
老奶奶人很慈祥,总是一脸笑意地对着我,说着不标准的普通话,让我多吃点,问我冷不,我要走了还跟我说再来玩,目送我走。
看得出老人很幸福,有民宿主在她身边,跟她聊聊天,一起看看电视,乐呵呵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有些陪伴要及时。
民宿主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将家里一百多平方的老房子进行改造,赋予了老屋新的生机与活力,不仅给前来住宿的游客一个温馨的“家”,更是给了自己母亲一个温暖的家。
离开,返程,结语
离开民宿走的是高速路,经过灵溪和龙游高速收费站,走龙丽温高速公路,比较省时间。
两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家不过睡觉看电视刷手机出门逛街看电影就过去了,而出去周边走走,去山里度个小假,就可以得到一场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慢旅行,岂不更美?小时光慢旅行,龙游,值得一去的地方。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