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和自然博物馆
都知道北京天桥有着当今相声界的第一社团:德云社,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德云社的对面有一个自然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的名字实在让人倍感亲切,谁都想亲近自然,谁都想拥抱自然,谁都想回归自然。可是真正到自然博物馆走一遭之后才发现,这分明就是个标本馆。除了水生生物馆的鱼缸里养的有点活物,恐龙公园里有点恐龙的仿生模型,满馆就都是标本了。好在,自然博物馆不用花钱买门票,提前一天在网上凭身份证申领就可以,第二天到场直接刷身份证就能进去。好在,自然博物馆的交通还算便利,坐地铁到7号线珠市口站出来,跟着导航走个一站地的距离,就到了目的地。
恐龙化石
关于恐龙,我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游记:走进北京中国古动物馆,解读这世界曾经的最强王者。那是带着女儿到中国古动物馆第一次看到恐龙化石,震撼!无比的震撼!可是来到自然博物馆之后发现,原来在古动物馆花20块钱门票看的恐龙化石,在这里几乎都能看见。巨大无比的马门溪龙,凶狠残暴的驰龙,展翅高飞的翼龙,自由遨游的黔鱼龙。自然博物馆里陈列的恐龙骨化石,让我们看到了古动物的强大,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渺小,好在这些巨无霸没有和人类生活在同一时代。不然,还真不好说谁才是大自然的主宰。
恐龙公园
看完了恐龙骨化石,再往下走地下室有一个可采光的恐龙公园,孩子们最喜欢的恐怕就是这里了,里面全是仿生恐龙模型,它们的头和爪子可以动,再结合着音响模拟的恐龙叫声,让你感觉仿佛走进了侏罗纪世界。
生命起源
“无脊椎动物的繁荣”展厅,重点讲述了化石的形成、生命的起源,寒武纪大爆发,无脊椎动物的繁荣等重大历史事件;清晰地展示了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到多细胞的后生动物,又历经二胚层阶段、三胚层阶段最后到脊椎动物起源的生命进化历程。里面不仅有很多精美化石,还使用了高科技的声光电技术再现亿万年前的远古世界。精美的地层褶皱展现地壳运动的威力,多媒体动画展示《化石的形成》,米勒实验解释生命的起源。游客通过参与展品互动,可以见到地球上最早的氧气是怎样从叠层石中冒出来的,精美的珊瑚化石和色彩斑斓的复原景箱,让我们看到了远古时期无脊椎动物的繁荣。
动物标本
除了化石和骨架,自然博物馆还有一大特色就是里面有数不胜数的动物标本。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凫的草颗里蹦的。几百件体型各异、姿态优美的馆藏珍贵动物标本,集体亮相。金丝猴、东北虎、大熊猫、北极熊,以及各种鸟虫鱼兽应有尽有。走进“动物——人类的朋友”展厅,俨然走进了一个动物王国。“动物——人类的朋友”陈列是以进化论为主线,展示了动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过程,以及在相应的生态环境下,各类动物生存的真实景观。橱窗里陈列的那些珍贵动物标本,制作水平非常的高,毛皮色泽光润、体态造型完美,再现了动物体生前应有的姿态和容貌。
人的由来
”人之由来“分为两个展厅,分别从观众所关心的“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两个问题来设计展览内容。为了更清晰的展示这两个问题,两个展厅又分别命名:“认识你自己”和“现代人之由来”。在“认识你自己”展厅中,展览从“作为个体的人之由来”、“人对自身来源的探索”、“人是动物”、“人是特殊的动物”和“作为特殊动物的人之由来”五个方面与观众进行交流与探讨;而在“现代人之由来”部分,展览则讲述了从“托曼”至现代700万年间发生的故事,以及这700万年间曾出现过的各个阶段的人类代表、这些代表所制作的石器和所创造的文化艺术等。
情迷非洲
在自然博物馆“神秘的非洲”展厅,展览采用360度环形全景画展示技术,地面地形与背景画的自然衔接展现无限透视的原野效果,配合开放式动物景观这一新颖的展示方法,通过里面陈列的各种非洲珍贵动物标本,向观众展示恢宏震撼的非洲原野。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