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相约西藏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原以为国庆跟随旅行家的队伍初涉西藏后,“进藏”的欲望会淡化,没想到闺蜜的一句“今年我一定要去西藏”的话语再次勾起了我对西藏的向往。原来在我的认知里,林芝不能代表西藏,没有看见雄伟的布达拉宫,没有近距离触摸雪域高原的雪山湖泊,没有沐浴到高原特有的阳光浴,没有深刻体会到高反中那份带着疼痛的执着........这怎么能说自己已经进藏了呢?于是在三闺蜜的策划下,一个月后我再次踏上了进藏的旅程,这一次我们直飞拉萨,再赴一场“西藏之约”
当航班降落在世界海拔第九高的拉萨贡嘎机场后,我的西藏之旅再次拉开帷幕,3600米的海拔让一出机舱的三个闺蜜都稍稍感觉到了身体的不适应,在我想快步跟上出舱的队伍时感觉自己的心跳突然加快了,于是放慢脚步调整呼吸,待心跳平缓后再走
不愧是日光城,出机场已经是傍晚6点半,这时候的贵阳天色早已暗下来了,国内其他中部及东部的城市应该早就日落了吧,而此刻的贡嘎机场还有阳光,虽然温度不是很高,但看着这阳光却莫名地觉得好温暖
本次西藏之行一共8天时间,先说一下我们的行程安排:Day1:贵阳飞拉萨,藏航TV9918航班15:00—18:15,入住位于大昭寺(八廓街)附近的西藏唐卡酒店Day2:睡到自然醒后溜达到罗布林卡游玩,返回酒店,去八廓街寻找心中的玛吉阿米Day3:预约并游玩布达拉宫,逛大昭寺Day4:驱车日喀则,走浪卡子方向,沿途游玩羊卓雍措(98公里,行车2小时)、卡若拉冰川(《红河谷》取景地)(86公里,行车1个半小时),到达日喀则(166公里,3小时),入住维也纳国际酒店(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吉林南路店)Day5:早上游玩扎什伦布寺,中餐后前往定日县(237公里,行车4小时),入住定日迎宾馆Day6:早餐后驱车珠穆朗玛峰(115公里,行车2个半小时),经停珠峰观景台到达珠峰大本营。游玩出来后返回日喀则(338公里,行车7小时),入住维也纳国际酒店(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吉林南路店)Day7:睡到自然醒,上午餐后返回拉萨(走318国道,283公里,行车6小时),入住拉萨维也纳酒店(布达拉宫公园店)Day8:早上八廓街再溜达,中餐后前往拉萨贡嘎机场,拉萨飞贵阳,藏航TV9917航班16:25-18:50,回家醉氧去......想知道我在拉萨都见到了什么风景?先来个初步的了解吧
西藏的御和园,夏宫~罗布林卡,这里绿树成荫,园林式的建筑风格的确是一个夏天避暑的好地方
八廓街的玛吉阿米,终于在这里圆了我靠近仓央嘉措的梦,化名为宕桑汪波的他温柔多情又风流倜傥,当时是八廓街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住在布达拉宫,我是持明仓央嘉措,住在山下拉萨,我是浪子宕桑旺波”
大昭寺,当初是松赞干布为尼泊尔公主带来的8岁释迦摩尼等身像修建的寺庙,目前是八廓古城中的最热闹的寺庙,是众多信徒朝拜的场所
雄壮的布达拉宫雪域城,拉萨乃至整个西藏的标志建筑,走到它的面前忍不住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这里面曾经居住过多少雪域的王,仓央嘉措也是其中之一
拉萨城里到处都有的转经筒,而布达拉宫围墙外的这一圈应该是触摸人数最多的,每天只要路过这里都能看见手持念珠的藏民们在这里转动它们,我也来转转~~~
由于行程较长,本帖只记录在拉萨游玩的3天时光,想了解从拉萨前往珠峰的情况,请关注我的下一贴:【我与西藏的缘】挑战西藏,从拉萨一路朝拜到珠峰若想知道我在林芝看到了什么,可关注我的上一贴:【我与西藏的缘】打卡西藏,游离于藏地江南林芝https://you.autohome.com.cn/details/112849?r=0.02898848593750447
拉萨市
【游在拉萨】美丽的夏宫~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始建于七世达赖当政时,当时这里还是一片野兽出没,杂草、矮柳丛生的荒地,也是拉萨河故道经过的地方。七世达赖参政后因患腿疾常来此处用泉水洗浴,当时的中央政府听说了七世达赖的情况,便命驻藏大臣在泉水附近搭设一些帐篷,供达赖休息和诵经之用,也就是罗布林卡的起源
屋檐修建得相当精美,进去看看,这夏宫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进得门来回望罗布林卡大门,脑海里突然想起了去色达时小哥哥唱的歌曲《罗布林卡》,现在我居然就在歌词里面,蓝天白云下白墙红顶金边的藏式建筑格外美丽,难怪小哥哥当时那么喜欢唱那首歌,我想他一定是想到了罗布林卡的美景了吧
阳关透过树叶撒向屋檐,我忍不住低哼歌曲的旋律,只可惜歌词全部是藏文,只有“罗布林卡”这几个字能听懂
藏式建筑的窗户基本都描着黑框,在白墙上特别显眼,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一直以为描黑色是庄重的意思,没想到第二天再布宫,罗布老师给我解开了谜团,一是为了辟邪,黑色有“地下神”—“黑年神”的寓意,二是表示庄重,三是为了保暖,很惊讶吧
走了一早上了,那么大的园子肯定走不动,直接选择观光车,另外每人“带”个导游走,不然除了看热闹,都不知道该看什么了
最早由驻藏大臣修建的宫殿为鸟尧颇章(凉亭宫)。公元1751年,七世达赖在鸟尧颇章东侧又建了一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三层宫殿--格桑颇章(贤劫宫),内设佛堂、卧室、阅览室及护法神殿、集会殿等观光车第一站途径这里,我们三实在太累了,么有下车,车揽一下咯
车子继续沿着明黄的围墙行走,阳光透过树叶照射着墙面,在墙上打出一幅幅剪影,一种暖冬的感觉油然而生
再次看见这白墙上大大的黑色窗框,貌似所有建筑的窗框都是这一个造型,仔细研究了一下,就是水泥框上涂上了黑色的涂料,很奇特
这里是金色颇章(十三世达赖宫殿),建于1926年,是一位名叫金色坎布的富人专为十三世达赖修建的,现仍称为“金色宫殿”。
进入金色颇章后是一个铺满石块的院落,院子里绿树成荫,被称为“金色林卡”,种植大量花、草、树木,夏天到这里还能看见各种花,而冬天只能看见还没有落叶的这一片绿色了。不过隐约透出的蓝天白云让这个院子没有了冬日的萧条
院落的尽头是一栋三层楼的建筑,大殿内设有十三世达赖喇嘛宝座。大殿的周围还有各种车马辕,院子西面走廊下有2台原来达赖喇嘛用过的汽车,据说当年是拆散了运过喜马拉雅山的,现在已经只剩残骸了。
达旦明久颇章建于1954年,1956年竣工,是专为十四世达赖兴建的新宫,在藏语中意为“永恒不变宫”,是一座现代建筑,但外观上依然沿用传统风格。
新宫高两层,由佛堂、护法神殿、修行室、经堂、会客室、卧室、浴室等40多间房子组成,既有寺庙建筑的特色,又有宫殿、别墅的艺术风格,是罗布林卡所有宫殿中最豪华、最核心的宫殿。
新宫的建筑、壁画和装饰是西藏各大寺庙、宫殿、楼宇精华集成,有人甚至说,参观了新宫就犹如浏览了全西藏的建筑物,在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卧室里还能看到沙发、收音机等等现代的痕迹。只可惜,十四世达赖放着这么好的房子不住,要叛变政府流亡海外,不知道期间的他有没有后悔过?
经堂外小小的天空,我很喜欢在院子里仰望天空的感觉,而这西藏的四方天仿佛离天更近了一步。在新宫南殿的墙上有一组连环画形式的再现西藏整个历史的精美壁画,绘制于1954年,301幅画从藏族的起源开始,描绘了西藏的发展历史以及以寺庙发展为主线的藏传佛教兴衰发展史,只可惜不能拍照
达旦明久颇章的对面是准增颇章,这是八世达赖把旧有的水塘开挖成湖,按汉式亭台楼阁的建筑风格打造的园林式建筑群,同时还在湖心建了龙王庙和湖心宫,两侧架设了石桥。整个罗布林卡最漂亮的地方就在这里了
树林中的这栋小楼不知道叫什么,白墙红顶的小房子掩映在树林中有一种避世的隐居感
旧时水塘挖成的湖,有水的地方顿时增加了一份灵性,11月的拉萨晚上的温度已经降到了零度以下,可这个湖面居然没有冻上,难道是白天的阳光太过热烈的缘故?
湖心宫是罗布林卡最美丽的地方,主要建筑物包括湖心宫和龙王宫,达赖喇嘛常在此会见和宴请僧俗官员。这一座是湖心宫,这是一座三间歇山顶的汉式建筑殿宇,平面方形,前有宽阔的廊庑,下有高大台基和四围栏干衬托。建筑体量虽然不大,却显得稳重。殿顶饰以金色神像和金幢筒,表现了汉藏建筑艺术的相结合
龙王宫是一座方形三间周回廊亭殿,重檐四角攒尖顶,殿顶采用了莹顶形式,铜瓦、金脊饰,檐下施斗棋,屋顶飞檐翘角,汉藏建筑艺术结合得也非常融洽。
除了宫殿楼阁,林园中大部分是天然林卡景区。藏族民间有“逛林卡”的传统习俗,在我们离开罗布林卡时,陆陆续续还有不少人进来溜达,其中不乏当地藏民。在西藏最热闹的节日就是“雪顿节”了,那时是罗布林卡最为热闹的时刻,一夜之间这里摇身一变成为一座色彩鲜艳的“帐篷城市”,有兴趣的可以来看看
罗布林卡
【游在拉萨】环形朝拜路~八廓街
八廓街又名八角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也是拉萨本来面目保留得最完整的街道。八廓街呈圆形,从高空中俯瞰仿佛是一座巨大的时钟,而大昭寺就是它的钟轴,街道最初是藏语“帕廓”的音译,意思是围绕大昭寺的街道,藏族人则称它为“圣路”。按西藏佛教徒的说法,以大昭寺为中心绕一周称为“转经”,以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的释迦牟尼佛之朝拜,因此八廓街还是藏传佛教信徒转经的最主要的线路,每天都有磕着三步等身长头的人来到这里,他们到大昭寺前朝拜佛祖,在光滑发亮的石块道上投下了一道道长长短短的影子。 而我对八廓街的概念则完全起源于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这个雪域最美的爱情传说,“在那东方山顶,升起皎洁月亮, 年轻姑娘面容, 渐渐浮现心上”为了纪念他与玛吉阿米在此相遇的场景,仓央嘉措曾在此地写下了《在那东方的山顶上》,我最初对拉萨的念想就是去八廓街的玛吉阿米坐坐,体会一下那“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感叹。 【游玩信息】八廓街是拉萨的宗教、经济、文化、民族手工艺乃至西藏的风土人情的集结地,也是旅行者到拉萨必去之地。去八廓街溜达没有门票,只需要带上身份证即可,因为走八廓街需要从大昭寺广场进入,进去时要刷身份证检查。整条街道由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组成多边形街道环,周长约1公里多,街内岔道较多,有街巷35个。沿街有很多商铺,大多是卖小工艺品的,喜欢藏族工艺品的可以去溜达一下,至于时间嘛,根据个人喜好安排咯,白天可以逛商铺,晚上可以看信徒们围着大昭寺顺时针方向的磕头朝拜。
由于我们入住的酒店就在八廓街旁边,从罗布林卡回来后两闺蜜累了就先回酒店休息了,而我则毫不犹豫地去八廓街寻找玛吉阿米。围栏里就是大昭寺广场,进出都要通过这个小房子,需要刷身份证进入。在拉萨甚至在西藏,身份证一定要随身携带,很多地方都需要刷身份证检查的。
酒店旁边的路上看见这么一座小房子,忍不住拍了下来,藏式建筑确实有它独特的魅力
通过安检房后就进入了大昭寺广场,这里果然是拉萨最热闹的地方,广场上人头攒动,尤其大昭寺门口的人最多,大多都是来这里磕长头的
看看这些虔诚的信徒们,不过今天我是来寻找玛吉阿米的,就不在这里做停留了
跟着大家按照顺时针方向进入八廓街,右边的高楼内是大昭寺的所在,左边就是藏族民居的风格了
晒着暖暖的高原阳光,看着养眼的蓝天白云,跟着涌动的人群,我开始在八廓街闲庭信步
民居的顶上几乎都插有经幡,随着微风吹过,经幡在高空中飞扬,这是风诵的一种形式
沿街的小商铺可谓是琳琅满目,如果你有兴趣,可以一家家看过来。不过大多数店铺里的商品都是大同小异吧
这位藏族老奶奶坐在自家店铺门前,淡然地看着身边的人来人往,不知道心中是否在默默地叨念的经文呢?
我依旧随着人流慢慢溜达,沿街房子的窗户上都有一个小小的花台,只是没有看见摆放鲜花,是不是已经进入冬季的缘故?若夏天前来,是不是变成了百花齐放的模样?有点小期待哦,因为在我的认知里西藏是单一的色彩,无法想象五彩斑斓的西藏是什么样的
这个是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应该是一座上了年份的建筑吧
这一栋色彩鲜明的是一个酒店,叫“热萨酒店”,想要深度体验八廓街风情的可以选择在这里入住哦
八廓街的建筑大都是白色的,只有东南角的这一栋是涂满黄色颜料的两层小楼,这里就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密宫“玛吉阿米”。相传仓央嘉措为了寻找至尊救世度母、跋山涉水走遍了藏区。有一天在拉萨八角街一个小酒馆休息、门外一个月亮般娇美的少女掀帘窥望,两人就在这里相遇相爱了
在青藏高原上这个充溢着信仰力量的时空里,年轻人的生活与其他地方并无不同。许多年前这栋不起眼的黄色小楼就是拉萨城里最热闹的地方,歌者云集自由无拘,青年男女争相前来此地狂欢。流浪而来的诗人即兴创作了诗歌,并用浑厚的声音吟唱了出来,玛吉阿米翩翩起舞合之,烛光摇曳人影朦胧,诗人即宕桑汪波
进去坐坐是必然的,一楼已经是对外的门面,沿着狭窄的楼梯上到二楼,昏黄的灯光让这个小小的空间顿时暧昧起来,这里的陈设与别处并无两样,只是多了许多年轻情侣们温暖的笑脸,就像许多年前,诗人宕桑汪波也曾经和玛吉阿米默默相对,四目交错,温暖地笑着……
墙边一溜都是餐桌,斑驳的墙上贴满了无数路过这里的游客的留言,各种颜色各种字体各种语言,写满了世界各地旅游者的感受和告白、恩爱秀和炽热烫手的爱情宣言,这滚烫的爱情絮语看得人心也跟着一起热乎起来。曾虑多情损梵行 / 入山又恐别倾城 / 世间安得双全法 / 不负如来不负卿
书架上更是铺满了留言条,不知道这留言条有没有被留言的对方发现过?缘分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诠释。一如我在拼桌时遇见了三个藏族帅哥,བོད་ཁྲག་སྨྱུག和ཝེར་མ།།Wilma,有谁知道怎么读吗?虽然我也不认识这些文字,但在我的微信好友里却由此增加了藏族同胞那阳光般的笑脸
继续上三楼,这里是一个露台,随着冬天的来临,露台上搭上了明黄色的帷幕。不过总有那么一两块地方是没有遮上的,毕竟外面有风景可以欣赏
阳光照射在窗台边的花盆上,我傻傻地分不清这究竟是鲜花还是工艺花,只是觉得她很美很美,仿佛是等待仓央嘉措的玛吉阿米的身影........执子之手,陪你痴狂千生;深吻子眸,伴你万世轮回。执子之手,共你一世风霜;吻子之眸,赠你一世深情。
从露台可以清楚地看见八廓街,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这里眺望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身影?
朝拜的人络绎不绝,虔诚的步伐、虔诚的眼神、虔诚的心灵,一切的虔诚都凝结在手中的转经筒里,随着转经筒的轻摇把祈福的声音传向佛主
找个靠窗的位子坐下来歇歇,喝一杯酥油茶,品一块玛生,一边看窗外的风景,一边咏一段仓央嘉措的诗: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收拾好心情踏上返回酒店的路,夕阳照在经柱的顶端,明晃晃的
我算是围着大昭寺转了一圈,回到寺庙门口,小广场上全部是朝拜的人群,看着他们虔诚的身影我不禁沉默了,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一如我千里迢迢来到拉萨,第一个愿望就是去玛吉阿米坐坐,这种信念支持着疲惫的我竟然没有选择回酒店休息........
八廓街道
【游在拉萨】雪域高原的标志~布达拉宫
“住进布达拉,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游荡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对布达拉宫的认知我依旧源于仓央嘉措,他的这句经典句子,成就了他“世间最美情郎”的称号,也让世人再次相信——布达拉宫,这座建造在神山上的宏伟宫殿在雪域高原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布达拉宫是松赞干布为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我国唐朝文成公主而兴建的大型宫殿,始建于公元7世纪,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17世纪重建后,它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同时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布宫气势雄伟,依山而建,坐落在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上,由999个房间组成,总面积达到9927平方米。宫殿高200余米,外观13层,内为9层。布达拉在藏语中是“普陀”的意思,因为在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民心中,这座小山犹如观音菩萨居住的普陀,是座神山。同时,宫殿里因保留着大量的珍贵历史文物和佛教艺术精品,被藏语称赞为“赞姆林坚吉”,意思是价值抵得上半个世界! 【门票信息】旺季(每年的5月1日至10月31日)门票200元,淡季(每年的11月1日至次年的4月30日)门票100元。此外还有单独景点需要收费:金顶门票10元,珠宝展10元,灵塔殿10元。布达拉宫实行预售与限售结合的卖票制度,每天参观人数限制2300人(散客票约700张),每天下午5时后预售次日以后门票,每人限买4张,必须提前一天排队领取购票凭证,而且必须提供身份证号码,根据排队的先后,购票证上标明次日的参观时间,在布达拉宫的正大门持身份证购买门票进入。领号地点在布宫西门。 【游玩信息】除节假日及重大活动外,布宫每天 8:00-16:00 对游客开放。整个雪域城游玩下来走马观花需要两小时时间,若想细细参观游玩,顺道朝拜一下,那半天时间是肯定需要的。 布宫对面的药王山观景台是拍摄布宫的最佳角度之一,观景台的开放时间,夏季是6:30—22:00,冬季是7:00—20:00,上观景台要收费,每人两元,我们赶上免费政策当然是不收费啦。 另外布宫广场上的夜间音乐喷泉表演是另一道不可错过的风景。布宫在晚上九点开灯,而喷泉在8点或者8点半(推测时间,具体时间不明,而且并不是每天或者是全年都会有表演的,具体的安排可以询问广场安检处的工作人员)开始表演。音乐喷泉结束后,喷泉池旁遗落的水滩,能够倒影整个布宫,爱摄影的摄友们可千万不要错过哦。到了凌晨,布达拉宫便开始关灯了,关灯的方式是一座一座宫殿的“熄灭”,有种谢幕的感觉,这也算是一道震撼的风景吧。 据说在布宫后面的宗角禄康园林公园也可以看布宫的外景,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就没有前往了。
看过许多的宫殿和寺庙,都没有产生如此的感动,只有矗立在拉萨的红山之上的布达拉宫给我超凡脱俗的感觉,她依山垒砌,气势不凡,山是她的背景,城是她的庭园,她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她与整个城市以及山脉融成一体。
去拉萨之前听很多朋友说过,布宫的门票一定要提一天预约,即便这样,也很有可能没有票,因为参观的人实在太多,而每天700张散客票即使凌晨几点过去排队也不一定能排上,基本都被价值几百甚至上千的黄牛票垄断了。我们的运气确实相当好,既赶上了淡季可以当天预约门票,又赶上了免票政策。
离参观时间还有两小时,这个时间可不能浪费,上布宫对面的药王山观景台去看看吧,人民币50元上的背景图就是在这个观景台上拍摄的。药王山和三座白塔在最早以前是和布宫连为一体的,后来是为了修路而分开,为了保持它们的联系,三座白塔用铁链连在一起并延伸到布宫
据说布宫门前的这段石砖大道也很有讲究(离开布宫后两端都是柏油路),因为车轮从石砖上碾过时,会发出拨弄佛珠的清脆声。布宫是藏传佛教朝圣的地方,汽车从这里飞驰而过,就像朝圣者一般送去佛珠声音从这个角度看看,是不是和50元人民币的背景图有一些相似?
拉萨城处于周边群山中的一块盆地中,红山是拉萨老城的最高点,气势雄伟的布宫沿着红山依山而建,像一个王者俯视着周围的芸芸众生。在夏季每天早上6点和晚上9点是观景台游人最多的时候,清晨,人们在这里等待照射布宫的第一缕阳光;黄昏,则在这里守候霞光中慢慢亮起灯光的布达拉宫.......
接近参观时间,我们又回到布宫的正门,作为散客,参观布宫是从正门进入的,但如果跟随旅行团,需要从布达拉宫宫墙的东南角门核实身份证进入我们就是在这里遇见了罗布老师
进入大门后布宫离我又近了一步,布达拉宫不仅具有宫殿的雄伟,更有着一种优雅、灵动的不俗气质,首先在色彩上体现出一种优雅不俗,以米白色为主体,赭红色镶边,少量黄色点缀。米白、赭红、黄色,三种颜色都有黄色的底子,自然、和谐又养眼,醒目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宫殿的山脚下是一个叫“羌仓”的地方,羌仓是十七世纪重建布达拉宫时向宫内护法神进献神饮所建,后来逐渐演变成酒坊。布宫里喝的青稞酒都是在这里生产的。
现在的羌仓已经成了布宫特有的文化产业展示以及游客休憩的地方,在这里可以品尝青稞酒、酥油茶、各种藏式点心等等
从侧面看布宫又是另外一种美,绝大多数的宫殿都是以对称、方正来体现其威严。布宫却是具有不对称美的宫殿,她层层叠叠,峰回路转,富有变幻,这是其他宫殿所没有的。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造型,正所谓“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布宫山下的整个区域成为“雪城”,在藏语里“雪”是指山上城堡正下方才村庄。雪城主要有三个功能,一是原地方政府的办公用房及附属建筑,二是僧俗贵族及官员的住宅,三是低等职员、工匠、农奴的住所以及相应的服务型设施。这栋白色的小楼就是雪城里的税务局所在,农奴交粮计数就是在这里核算的。
按照税务局计算好的数量后,农奴们就背着自己上缴的粮食沿着这条路背到雪城的粮仓里去,据说很多影视剧里藏族农奴背粮上坎的场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脑海里顿时浮现出电影里那背着粮食笨重地挪动步伐的场景,在这么高海拔的地方这样负重爬楼比平原不知道要辛苦多少倍呢
还好我们的参观线路没有这么辛苦,虽然也要往上走,但不用爬楼梯,这条路是以前官员前往布宫车马走的官道,少了走楼梯的辛苦,不过在这个地方走坡道也是需要体力的,带着一种信念我们继续前行
宫宇叠砌,迂回曲折,整个布宫同山体有机地融合,在建筑结构上,布达拉宫体现出了她独特不俗的一面。
尽管在用色和造型上如此的大胆和迥异,但在气势上依然毫不逊色。正是这种不对称的大胆,才体现出一种生动和巧妙,达到一种美的极致。这种因色彩和造型独特传递出的一种灵气,仿佛呼之欲出,随时可以凌空翱翔。
由此扶梯而上经达松格廓廊道,便到了白宫最大的宫殿东大殿,才算正式进入布宫,里面是禁止拍照的,所有相机手机都要收起来,一旦被发现就要被没收。进入那重重殿堂,我耳边仿佛响起了仓央嘉措的吟唱,那沉静而略带忧郁的音调透出一种无边的空灵,吟唱着宁羡鸳鸯不羡仙的情歌,让我回味
走进布宫如同进入迷宫,数不清的庙殿,房间里套着房间,走不完的回廊,陡峭的木楼梯,巨幅厚重的帷幕,悠长且隐秘的甬道,还有就是一扇扇沉重的木门……最让人记忆深刻的要数红宫的达赖喇嘛灵塔殿,存放着五世至十三世达赖喇嘛法体的八座灵塔均安放在这里,布达拉宫红宫顶部闪亮耀眼的金顶,就是这八位达赖喇嘛的灵塔。八座灵塔金碧辉煌,塔上嵌有无数黄金珍宝和彩色壁画,富丽堂皇,价值连城,这些灵塔前摆放着哈达和各种贡品。 在这八座灵塔中,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却不在其中,布达拉宫红宫最高处的建筑叫萨松朗杰,身世扑朔迷离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曾就在这里居住。
在布宫里跟着罗布老师了解很多关于布宫、关于西藏的历史沧桑,看了不少佛祖坐像、珠宝珍藏和达赖灵塔,非常感谢罗布老师详细的讲解。不过在参观中我心里还在关注仓央嘉措,他是唯一灵塔不在布达拉宫的达赖喇嘛,但是他的灵性却附着在布达拉宫,使这座宫殿充满了浪漫的色彩和飞扬的诗意,更加超凡脱俗
从布宫参观出来,走到马路对面准备打车去大昭寺,无意中发现了我朋友圈里说的最好吃的“钟阿姨酸奶”,酸奶摊子很简陋,就搭在拉萨百货大楼的北门口,在拉萨邮局的正对面,看见酸奶的那一分钟我浑身的疲劳顿时消失了
钟阿姨原本是福建人,好像是跟着家里的长辈援藏建设到的拉萨,1987年开始做酸奶在这里售卖,据说还上过电视台的美食报道
布达拉宫
【游在拉萨】藏人心中的佛地~大昭寺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唐贞观21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尼泊尔尺尊公主带来的8岁释迦摩尼等身像而建造的,目前寺内主供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是文成公主入蕃带进的,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 与这座佛像有着密切关系。大昭寺殿高4层,整个建筑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碉楼、雕梁则是西藏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呈现尼泊尔和印度的风格特点。寺内有长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还有两幅明代刺绣的护法神唐卡,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供奉的密宗之佛中的两尊,为难得的艺术珍品。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 相传1300多年前,这座拉萨古城的所在之地是一大片由拉萨河水长年冲击而成的平原,大昭寺所在地原先是一处天然形成的湖泊,名叫卧塘湖,当时松赞干布想给尺尊公主修建行宫三次到这里考察环境,最后用投戒指的方式确定了位置,当时戒指投下的地方还浮现出了一座白塔。可是修建过程并不顺利,多次搭建多次坍塌,最后文成公主依据唐代《八十种五行算观察法》,发现雪域拉萨的地形犹如一位罗刹魔女仰面朝天而卧,而她的心脏部位恰好就是那处卧塘湖,湖水便是罗刹女心房涌动的血液,因此她认为只有改变风水,用上千只白山羊拉土把卧塘湖填平,震慑魔女,才能顺利建起佛殿,长久地利益雪域众生。 藏族人民有一个“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的说法, 最早拉萨不叫LASA,古文书上都是RASA(即“惹萨”),RA是山羊,SA是土地,意思是山羊建的地方。后来因为修建了这样神圣的佛殿,里面供奉了佛祖的像,有佛经、佛塔,还有四面八方的信徒来这里朝圣,大家都认为这个地方是佛地,所以又改称拉萨——LA在藏语里是佛的意思,SA是地。 【游玩信息】门票每人85元,开放时间是9:00-18:00,在每年7~9月的旅游旺季,大昭寺的开放有一些限制,早上8:00~11:30主要为教徒开放,不接待10人以上的团队,11:30以后则是为游人开放的。大昭寺里有很多佛像还有很多典故,若自己参观基本不知道看什么,早上在布宫门口无意中偶遇罗布老师,后来才知道他以前是拉萨导游的老师,于是在听了他对布宫的完美讲解后,我们又邀请他到大昭寺继续讲解,和布宫的讲解费用一样,大昭寺的讲解也是每人50元。整个参观加讲解加室外拍照室内拜佛看喇嘛辩经,我们一共用了近三小时的时间
阳光明媚中我们再次来到大昭寺广场,这次我不再是为了八廓街而来了,而是专程到大昭寺走走,看看藏人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存在
金顶是大昭寺的象征~鹿向法轮,中间是金色的法论,旁边的两头鹿朝它仰头轻触,鹿与法轮之间的空间是属于膜拜的距离。金黄色的法轮象征着权威,是宗教不可亵渎的永恒存在,鹿却是生灵对宗教的极度渴盼与最纯洁的向往。在藏地碧蓝的天空下,金黄色的殿顶雕塑传递出一种神秘的膜拜力量
在大昭寺门前,总会聚集着很多人在这里朝拜,从早到晚,日日夜夜,从不间断。这些信众们,大多经过艰苦的长途跋涉,从全藏各地来到这里,再磕上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个长头,以实现自己内心长久以来的夙愿。
在全世界藏传佛教信徒的心中,大昭寺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圣地,在他们心中,来大昭寺见佛祖等身像就如同见到了佛祖本人,是他们一辈子的心愿。能实现一辈子的心愿是幸福的,而有时候我们经常会听见某人说自己不幸福,是不是因为心愿太多了呢?
忍不住将镜头对准这些虔诚的人们,不知道在传达她们虔诚的同时能否也表达我的虔诚?
罗布老师说,如果我们能听懂她们祈祷的话语就会发现这些虔诚的人总是先为大千世界祈祷,一直祈祷到最后才是为自己,佛祖的大爱在祷告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朝拜小广场的右边的这个小门厅就是进大昭寺参观的售票处,买票后直接从这里进入大昭寺
进入寺庙,没有了外面的朝拜声,周围的空气似乎安静了一些,这里应该是偏殿的位置,周边的小房间是僧人们居住的地方,不知道今年2月份曾经的大昭寺起火在哪个位置呢?
这是大昭寺内烧水用的大锅,每年大昭寺都有不少的节日,人多时门口的广场上包括寺内都堆积的不少人,广场上有烧水的场地,而在寺内就是在这里了。继续往里走就进入的大昭寺的室内部分,本着对佛祖的尊重以及墙上壁画等文物的保护,我把相机和手机都收了,用眼睛看,用心感受
大昭寺的布局方位与汉地佛教的寺院不同,其主殿是坐东面西的。主殿高四层,两侧列有配殿,布局结构上再现了佛教中曼陀罗坛城的宇宙理想模式。寺院内的佛殿主要有释迦牟尼殿、宗喀巴大师殿、松赞干布殿、班旦拉姆殿(格鲁派的护法神)、神羊热姆杰姆殿、藏王殿等等。寺内拥有各种木雕、壁画。一路走来罗布老师一一给我们做了很详细的解说,让我们在大昭寺里了解了更多关于拉萨、关于佛祖、关于雪域高原的很多故事,而对于店内的各式佛祖我们也一一朝拜过来。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释迦摩尼12岁等身像调换隐藏的经历,也许正是被藏人这种对佛祖的虔诚感动,世上仅有的三尊等身像(8岁、12岁、25岁)只有这尊在大昭寺完整的保存了,而我们三很幸运的把自己的饰品在释迦摩尼殿里的12岁等身像前开了光,看来我们三的诚意也感动了佛祖哦.........
跟着罗布老师走走看看拜拜两小时,我们来到了大昭寺的3楼平台,这里就是金顶所在的地方了,看着蓝天下这一片明晃晃的金顶,再一次被他的庄严神圣所震撼,正好咱们也走累了,屋檐下随意找了个台阶坐下来歇歇,顺便仰视着这金顶,在心中默默地为远方的亲人祈祷,虽然我没有那么大爱,至少不是我自己了
从平台往下看是一个天井式院落,这是藏传佛教中“格西”(藏传佛教中的高级学位,相当于博士)的产生地。公元1409年,黄教开山鼻祖在大昭寺创立传昭大法会并将之确立为藏传佛教界最大的法事活动后,黄教从此声名鹊起,法会期间各大寺庙的僧人云集此院,观看被寺庙推选出的杰出僧人进行激烈的辩论
每天下午,寺内的僧人们都要在这里进行辩经,听不懂他们辩论的主题究竟是什么,我只能从动作上得知辩论的程度很激烈
这个动作究竟代表什么意思?我个人理解是“你同不同意”,谁知道的出来解释一下?
这两位看起来比较友好,应该是共同探讨吧?看辩经对我来说纯粹是看热闹,不过能感受一下这种氛围还是挺有意思的
再次回到大昭寺前,在这里不论白天黑夜,不管男女老少,总有那么多虔诚祈福,原地磕长头的信众,看着他们虔诚地朝拜着,我突然之间有一种灵魂的悸动......
大昭寺
【住在拉萨】充满藏文化特色的唐卡酒店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唐卡的颜料在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制作而成,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因此被誉唐卡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大昭寺的旁边有个西藏唐卡酒店,当初在网上预定住所时考虑到逛八廓街方便,就在附近搜索,跳出来的酒店名字直接让我和西藏的瑰宝联系起来,再加上酒店还有三人间,正好适合我们三闺蜜住在一起,于是毫不犹豫地就预定了。 酒店就在大昭寺广场旁边,从酒店走路到大昭寺和八廓街不到5分钟,步行到布达拉宫广场也就15-20分钟,应该说在拉萨市区游玩时一个很方便的住所。酒店有自己的停车场,由于就在大昭寺广场附近,为了避免交通堵塞,一般情况下酒店外面的那条马路是不允许车辆进入的,但只要说了去唐卡酒店住宿,值班的保安还是会放行的。 由于酒店就在八廓街旁边,想采购一些西藏特色的物品还是很方便的,酒店有自己的餐厅,周围也有不少川菜馆,门口的宇拓路直通布达拉宫广场,临近广场的路口有一个拉萨百货大楼,还有一个肯德基,所以住在这里吃住行都很方便。某程预定价格家庭房(三张床)每晚592元,由于我们担心高反,在房间里增加了供氧,每晚加200元
进入宇拓路靠近大昭寺的路段,就能看见鲜亮的唐卡酒店的招牌
穿过招牌的楼房进入一个小天井就看见了酒店的大堂,外面大昭寺的热闹及马路上车水马龙的喧闹声顿时没有了,真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方大门就有了藏族的特色,门楣上挂着藏族特有的门楣帘,屋顶飘动着彩色经幡,风吹动经幡,就象在念诵经文
大堂里有个金光灿灿的球,基座点缀的山羊头,是否有什么寓意呢?
每一层的走道上都有唐卡的画像,有些人物的表情看起来还非常的逼真生动。本着对佛的敬重,我就不拍正面照片了
标准的三张床,虽然房间的过道稍微窄了一点,但能三个人住在一起已经是最大的便捷了
即使房间再窄,窗边还是有一组沙发可以坐坐,我们相当满意
卫生间比较简单,但是干净整洁,就是洗漱用品只有两套,由于经常出门,我们都习惯了带自己的洗漱物品,所以少一套貌似也没什么影响
洗漱台的旁边还有一个浴桶,不是说到西藏一是要少洗澡,二是即使要洗也要快速洗完,那这个浴桶有什么作用呢?貌似有点鸡肋哦

西藏唐卡酒店
【吃在拉萨】川菜在拉萨
到拉萨的第一晚我们选择了一个比较清淡的喝粥的地方,餐厅的位置在布宫的附近,是西藏的朋友带我们去的
开始还以为是广东一带的喝粥的口味,看见门口那两张川剧的脸谱我终于确定,这家的口味是以川菜为主的
环境还不错,由于我们到达的时间是晚上9点过,早就过了饭点,餐厅的人不多
点了一份养身类的粥,味道还不错,生煎包、肉包一样来点,只是到最后我只吃了其中的一种
小菜还是要来一些的,进藏的第一餐怎么都不能太简单嘛,都是地道的川菜,让我们有了一种没有到西藏的恍惚感
后面的几餐基本都是在八廓街解决的,在八廓街的路口有一家川菜馆,味道不错,早餐中餐甚至罗布老师带我们吃的下午餐尽然都在这家,看来这家川菜馆在当地的口碑还是不错的
餐馆位于八廓街步行街的入口处,面对大昭寺广场,右手边路的尽头就是这个川菜馆,招牌非常醒目
说实话我是被这几根大油条吸引过来的,第二天一早出来觅食(酒店的房费是不含早餐的价格),走到路口就看见了这几根大油条,顿时联想到了热腾腾的豆浆。11月的拉萨清晨温度还是有点低,来碗热豆浆暖暖
多多担心豆浆油条吃不饱,毕竟接下来还有一整天的活动,于是又来了碗面条,看起来不错,吃起来味道也很好
后来又来这里吃了顿正餐,有一天还打包了几个菜回房间吃,大厨手艺不错,每道菜都是色香味俱全
蔬菜是必不可少的,在拉萨一定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多补充维生素。在川菜馆的对面有一个水果店,即使不吃晚餐,每天晚上我们也会尽量保持吃一些水果
布宫的夜景很美,可是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竟然都错过了,这还是第一天晚上小刘带我们去喝粥时路过布宫在车上抓拍的,没想到这居然成了我在布宫拍的唯一的一张夜景照片,这应该是我在拉萨这几天唯一的遗憾吧.......
拉萨市
【预告片】下一站珠峰大本营
在拉萨期间,我们在大昭寺内转了一圈,算是“囊廓”了吧?在大昭寺外墙转了个圈,应该算是“八廓”了吧?参观布宫及预约门票时在布宫及周围的药王山转了半个“林廓”,这次的拜寺基本还算圆满 接下来我们将自驾前往珠峰大本营,一路上拜山拜湖拜寺,一直拜到珠峰脚下,将我们的诚意带到那座圣山,想知道我们一路上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吗?敬请期待我的下一篇游记 【我与西藏的缘】挑战西藏,从拉萨一路朝拜到珠峰
珠穆朗玛峰大本营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