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环线之缘起
《 中国 国家地理》在2005年第10期做了一个 中国 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几百位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的帮助下,对 中国 17种自然景现进行选美排名。
结果出来后发现上榜的自然景观在滇川藏交界的横断山区最密集。封面是藏地神山 梅里雪山 缅茨姆峰(神女峰)。单 云南 境内就有: 梅里雪山 、 金沙江 虎跳峡 、 怒江 大峡谷 、 澜沧江 梅里大峡谷、白马雪山高山杜鹃林。2018年11月有幸作为领队,和丽江滇行国际旅行社(某宝搜)的小伙伴们一起开辟一条线路,欲将这几处代表中国最美的自然景观串联起来。想去的小伙伴,或者需要安排定制行程的小伙伴可以加我V:ALL4411。丽江 -- 虎跳峡 --小中甸-- 香格里拉 --白马雪山--红坡寺-- 梅里雪山 --茨中教堂--碧罗雪山--南几洛-- 塔城 滇金丝猴国家公园--长江第一湾-- 丽江
我们称之为“梅里环线”
为什么叫梅里环线?1、环线形式避免了常规线路的走马观花和不得不走回头路的枯燥与重复。2、为什么不叫滇 西北 环线、 香格里拉 环线? 梅里雪山 是藏地神山,也是整个行程的中心。我无法描述一座山在一方人心中的地位,或许你只有亲自走一遍才能理解其中的分量。
此次旅行关键词
核心关键词:体验深度体验滇 西北 ,亲历至少2种宗教文化、3个少数民族、6种自然景观。世界级的美景、传承数千年的人文、虔诚的信仰、原始的纯粹。
彩云之南真的有七彩祥云,这里有我们一切有关美好的【向往】!
牛铃、鹤鸣,天边泛起的鱼肚白...有没有唤起你梦里的那个【田园】!
在圣山亲手升起一道经幡为挚爱的人祈福,心境从未如此的【干净】!
和姑娘小伙儿们跳一段原始舞蹈,这或许是你从未体会过的【纯粹】!
亲眼见证藏地神山的“ 日照 金山 ”圣境,你或许能感悟到信仰为何能如此的【虔诚】!
在浩瀚的星空下, 敬畏之心升起,人在大自然面前依然是如此的【渺小】!
如果你来自人情冷漠的地方,这里有幸福的密码——【朴实】!
公用装备:两辆三菱越野车(如果要去南几洛的话,一定要四驱)车辆救援装备、车载或手持电台、医用氧气瓶、急救包和常用药、户外折叠椅等个人装备:冲锋衣、抓绒衣、太阳镜、徒步鞋;洗漱用品、防晒、补水用品;高热量食品, 比如 糖、巧克力、肉干;以个人情况携带个人常用药品。
D1(10月26日):丽江→纳帕海
【第一天】和伙伴们转动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为至爱的人祈福。丽江 → 虎跳峡 →小中甸→ 纳帕 海→独克宗古城里程:181公里住宿:高山别庄亮点:小中甸狼毒花、 纳帕 海日落
在 丽江 吃完早餐后,出发为期1周的旅行。原本每天都是晴空万里的季节竟飘起了小雨,早起加上下雨,一上车大多人都选择了睡觉。
中午到达 丽江 和 迪庆 州交界的 虎跳峡 。在世界最深、 中国 最美的峡谷之一—— 虎跳峡 ,1个半小时的 金沙江 江边徒步,体验的就是江水奔流的气势磅礴和心惊肉跳。阴雨的天气配上只有咫尺的咆哮的江水,感觉很酸爽。
午餐在 金沙江 沿岸的饭馆子尝一尝地道的江边风味
彝族人多数住在山上,所以这里叫彝族山寨。我们没做停留,因为更多更美的风景还在后面。从这里开始,美景就开始一路伴随我们的旅行了。附上2张以前在这里拍过的人像照片。
这里是小中甸,我们已经进入藏区。这里的藏式民居和草甸让人想生活在这里。走在漫山遍野的红红的狼毒花花海里,就像进了一幅幅醉人的画儿里面。
纳帕 海在 香格里拉 城外,属湿地生态类型保护区,AA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每当秋季来临,许多飞禽便光顾这里,如黑颈鹤、黄鸭、斑头雁在草原上空高飞低旋,情景颇惹心喜爱。
草原上的黄昏,内心会被洗成一片空白,自由而宁静,或许是因为它抚平了心底的不安。
当地的朋友为我们安排了正宗的藏餐,牦牛肉火锅和青稞酒。今天的天气不好,大家也都没High起来,主要是风景照片,准备看明天活过来的小伙伴们的表现吧哈哈
独克宗古城,也就是 香格里拉 古城。酒足饭饱之后,从草原上驱车来到古城, 上海 的Angle姐和吴姐一路都在念叨晚上的牦牛肉真好吃,说明天还要吃。可是明天吃了鸡之后,就没再提牛肉,变成天天吵着吃鸡了。登上大佛寺,和小伙伴们一起合力转动世界上最大的铜质转经筒。转经筒高达21米,总重60吨,每转一周,相当念佛号124万声。如果你来一定也要转上三圈,尽管会吃力,但大口的呼吸让你仿佛呼出所有的不快,吸入满满的能量。果然,明天就开始一路的好天气了。
在 纳帕 海草原上,有一家依山傍水的酒店——高山别庄,晚上我们住在这里。图片是早上和晚上的酒店外景图。可惜从古城回去已经很晚了,没有拍酒店的环境。
D2(10月27日):纳帕海→云岭
【第二天】亲手烧制一件传承千年的古法黑陶器;穿越秋色最浓的白马雪山纳帕 海→尼西→白马雪山→云岭里程:190公里住宿:云岭宾馆亮点:尼西黑陶手工作坊,白马雪山秋色
清晨的草原上炊烟袅袅,在晨光照射下格外迷人,有没有唤起心底的那个田园梦。
牛铃、鹤鸣,天边泛起的鱼肚白...因为拍日出和婚纱照,没有到远处拍黑颈鹤。放大照片可以看到远处成群的马儿和飞鸟。
附上一张之前朋友拍的鹤。
其实天不亮就起来拍照了。上面这张手机拍的也这么美
顺带花5分钟给耗子和秋香拍几张婚纱照,嘿嘿
在酒店用完餐之后,我们又出发了。
彩云之南真的有七彩祥云不善言辞的队员分享,希望你能看懂:某种情感,每人都有,但被各种...磨灭了;某种忽略的东西、欠自己的、压抑了的,苦于各种...,不能成行;其实,给自己一次机会,抛开各种体验,哪怕只是看看一路的风景,雪山、寺庙、教堂、村寨等;也会撬动内心中的感动…还记得《舌尖上的 中国 》里讲述的“隐藏于藏族厨房的烹饪器皿—黑陶”吗?
纳帕 海往 德钦 方向20公里,一个幽静的山谷里,百十户人家依着平缓的山坡地,俨然世外 桃源 。我们前往在尼 西乡 汤堆村,探访有着“民间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名号的孙诺七林老师的家。
诺桑恩主老师现场教学,带领大家亲手制作黑陶。
刻上自己的名字,待烧制成型后就可以邮寄到家。
做完黑陶器,品尝下黑陶炖的松茸尼西鸡,其实我们的旅行也是一次一群吃货的探寻美食之旅。从此,吴姐就把昨天的牦牛肉火锅给忘了,直到行程结束的6天一直吵着吃鸡。你可以想象我们对土鸡产生了不友好的念头。
人的一生漫长而曲折,能够专心去完成一件事难上加难。我们常常面临着太多的选择,太多的诱惑。但是所谓的“坚持”,或许并不是永不动摇;“坚持”,大概就是,你犹豫了,退缩了,纠结了,可还是依旧往前走。在这里,向所有历史文明传承人致敬。老熊:记录片《寿司之神》中小野二郎先生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做寿司;已故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诺七林先生一辈子也只做了一件事:做黑陶,他们始终谦卑 平和 充满着力量,他已经去世了,所幸是他的儿子 洛桑 恩主继承了这一切。旅行不应该只是一场耗费金钱、时间、精力的肤淺路过,我们选择出发是相信旅行能指引我们寻找到那些丢失殁尽的东西,那才是我们内心一直在找寻的答案。耗子:玩泥巴是一种本能,要是把泥巴玩成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就牛逼了。
初生牛犊不怕虎!
离开尼西,继续朝 德钦 方向进发。中间要穿过奔子栏干热河谷、 金沙江 第一湾。然后就进入了白马雪山在雪山群的山路十八弯中穿梭;除了连绵起伏的雪山,映入眼帘的还有红红黄黄绿绿的秋色白马雪山高山杜鹃林,与秋日的层林尽染不同,在每年春夏之交,山花盛开,漫山遍野的高山杜鹃花,又是另外一种奇观了。
见缝插针拍几张婚纱
继续午后的秋色里穿越白马雪山
风马旗,也叫经幡,在藏民心中有着非常神圣的意义。如果有心,可以亲手升起一道经幡,为挚爱的人祈福。
白马雪山垭口,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穿越白马雪山垭口时有几个小伙伴轻微高反,晚上8/9点终于达到云岭镇上,在一家小饭馆吃了晚饭,或许是因为大家都太饿的原因,都认为做的非常好吃。为了参加红坡寺一年一度的法会,我们没有住在 德钦 县城,而是住在最近的云岭乡一家宾馆。云岭因风成名,晚上妖风阵阵,好多小伙伴都没睡好,哈哈。
D3(10月28日):红坡寺→飞来寺
【第三天】红坡寺一年中最大的法会; 梅里雪山 的晚霞和星空里程:10公里用餐:早餐寺庙,午餐寺庙,晚餐 德钦 住宿:高山别庄 德钦 精品酒店亮点:红坡寺跳神法会、 梅里雪山 晚霞和星空
一早从云岭镇驱车到山上的红坡寺。红坡寺又名:噶丹羊八景林寺。在白马雪山主峰果腊的西麓,在海拔4000 米的山林里,一座藏传佛教寺院静谧地隐藏在神山峭壁之下。
寺庙外临时搭起来的棚子里,每人一碗米线,棚子上面还在漏水哦
上午,来自各地的信众、周边地区各个寺庙的活佛纷纷来到这里。信仰虔诚带来的对心灵的冲击,或许能让我们这些阴阳缺失的人有一些触动。
扎巴活佛,在当地备受尊敬,甚至是整个云岭乡信众的精神支柱。作为一个有妻室的活佛,他仍然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他的居所就在坡下不远处,和附近其他村民住宅相比,他的宅子并不算出众,甚至还很简陋。他的打扮和普通信众无二致,如果不是法会,你可能不会察觉他活佛的身份。我们一个小伙伴就和活佛在一间屋子坐了许久,后来却问我活佛在哪儿。扎巴活佛有着传奇的人生,也曾经历了很多的苦难,有机会分享给大家。同时作为一个仍在亲历普通人生活的高僧和年迈的老人,也许更容易理解每一个信众的喜怒哀乐,并能用最简单的话语传达智慧和慈悲的佛法。
红坡寺大殿并不大,但是内部各个佛陀、 菩萨 一应俱全,金碧辉煌。原本寺庙里禁止拍照,因为法会盛世,我们得以允许拍摄,以期日后作为寺里的影像资料。这里就不公开了。
中午在寺庙旁边的操场用餐,周边的村民自带食材和餐具做菜免费提供给来参加法会的人们吃。让我们困惑的是,原本以为要吃斋饭,谁知全是肉食,几乎没有蔬菜。
红坡寺处于一座秀美的山林中,午饭后到林子里散散步
下午,跳神法会正式开始。在大殿的前面有一块平整的青石板广场,这是红坡寺每年举行大型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
跳神法会,是藏传佛教寺院一年中最大的盛会,由喇嘛僧侣表演的一种宗教仪式舞蹈。跳舞时带假面具,穿长袍,佩彩带和刀盾。伴奏的乐器有舞钹、牛角号、唢呐等。藏传佛教跳神的目的主要是显示佛法的威力。跳神时出场的法王和马首金钢等护法神,皆呈愤怒狰狞之态,做出各种降妖的舞姿,表示以武力消除佛教徒们修习正法时的种种不正确方式,降伏一切危害佛教的邪魔外道。魔有内外之别,鬼怪、行为不善者,可视为外魔;心存不轨、凡心未净、体内生病,可视为内魔。护法神对内外魔均有镇慑作用。跳神面具那恐怖的外形,给人心灵以震动,给品行不端者以警告,给体内生病者以刺激,同时唤起相关的愤怒,以战胜疾病。佛教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净化人的心灵为终极目的。寺庙法会是能量最强的时间,附近的所有人都能吸收到正气,驱散邪气。
从红坡寺离开,前往 德钦 县城旁 梅里雪山 的最佳观景点——飞来寺。接近傍晚的时候,在马上到达飞来寺的一个弯道,车子一转过弯,瞬间一座巨大的雪山群出现在眼前,所有人都发出了“WOW!”的声音。
在一家 四川 饭馆的楼上等待晚霞和晚餐。
有小伙伴说这是见过最美的晚霞。
你已经想到了,今晚还是土鸡火锅。饭后消遣一下,Angle姐把自己用来拍照的大袍子借给成代穿。还记得当时最火的梗吗?蓝瘦,香菇。
沿着唯一的一条公路开出去2公里,这里没有灯光。你猜要干嘛?一群二逼坐在车车里看星星。
你见过 梅里雪山 的星空吗?你见过星空下的 梅里雪山 吗?你有没有用肉眼直接看到过银河?能看到 梅里雪山 的晚霞和璀璨的星空,你会满满的感动。这也是为什么在明天大家没有看到最最期盼的 日照 金山 之后,依然怀有感恩而并没有太过失望。
美丽冻人^_^正值新月,正式看星空的最佳时间。
我们住在飞来寺观景台的旁边——高山别庄 德钦 精品酒店。这是酒店的官方图。
D4(10月29日):飞来寺→茨中教堂
【第四天】见证藏地神山 梅里雪山 的“ 日照 金山 ”圣境(然而并木有)里程:91公里住宿:茨中民宿拍摄重点:梅里 日照 金山 、茨中村庄、教堂内外
早上6点起床等待,可惜云一直没有散开,并没有看到 日照 金山 。最后从云层的缝隙中看到了云层上方被 朝阳 打成金色的梅里,不远万里来的几位已经被感动了。我想,如果他们看到了日出时的 梅里雪山 时,也会像我一样落泪吧。
这一大早...雪山终究没有漏出来。难免有些失望,不过,还是玩起来吧!旅行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当面临不如意时,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大家都表示,这么神圣的壮景,不会这么轻易就让我们见到的,我们肯定要再来!
放几张上次和朋友拍的 日照 金山 ,让大家过过瘾吧。用心见证 梅里雪山 的“ 日照 金山 ”圣境。短短5分钟,这是唯一一个让我主动放下相机,只是默默的用心享受这一刻并记在心里的胜景!我无法描述一个人爱上一座山的感受,我想我会不止一次再来看他,或许当人生再次遇到困惑时,一定会来瞻仰他的胜景。
在酒店用过早餐,云层已经散开,“战神”显身——主峰卡瓦博格烧香炉也燃了起来
排队啪啪啪,你在前面拍我,我在后面拍你。等村长家的三个傻儿子抽完烟,我们就要出发了。
刚开出去没多远,发现酒店钥匙没有还。回来酒店却发现了如此美景,莫非是雪山之神想让我们回来再看他一眼,道个别。然后我们就要沿 澜沧江 一路南下。一路涉足、一路留恋、一路回望。感受过 日照 金山 的壮景,继续前行!
中午过后,我们来到了 澜沧江 沿岸的茨中村,入住在退休英语老师热情好客的张老师的家里。我们认为,极致的旅行体验,一定要住纯粹的民宿。
一过来就把张老师后院自己种的葡萄摘来挥霍了一通。
张老师亲自为我们做了一桌饭菜。这几天舟车劳顿,这会儿时间比较宽裕,于是午饭后在院子里打会儿牌,然后睡个午觉。下午4点左右,休息过来的小伙伴们一起到村子里的茨中教堂。
茨中村,这是一方多宗教、多民族融合的土地。从一百多年以前的互相厮杀到现在的其乐融融,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
茨中天主教堂。在一个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的地方怎么会有一个西洋教堂存在呢?要知道这里以前几乎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啊,这里曾经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
已有百年的天主教堂,当地的老百姓每个星期天都会停下手中的农活走进教堂虔诚的做礼拜。教堂是中西式结合的建筑,正面为高大的钟楼,钟楼的上部是中式亭阁,中式飞檐瓦顶,但顶端的十字架标记,还是印证了它西式的身份。
1851年,一个名叫Reuno的 法国 人怀揣着一个几乎不可能的梦想来到了滇 西北 ,他的梦想是把天主基督沿着 澜沧江 传到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的 西藏 。如你所料,这有点异想天开。他历经艰辛直至1863年去世,也没有把他的事业推广到更远的藏区,但他播下的种子在偏远的滇 西北 发芽生根至今。其中的一颗种子落在了 澜沧江 岸边一个小小的村落——茨中。茨中村位于 梅里雪山 和碧罗雪山交界处的处 澜沧江 峡谷地带,住着藏、汉、傈僳、纳西、白族、怒族等七种民族。主要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七种民族,三教并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诸神安宁祥和。所谓的净土,大致就是这样的吧。
教堂的窗台下就是大片的葡萄园。当年 法国 传教士还带来了 法国 独有的葡萄品种和酿造葡萄酒的精湛技艺。这种名为玫瑰蜜的葡萄,比市面上贩卖的品种要小的多,大概只有指甲盖那么大。小,却丰满,酸中带甜,鲜嫩多汁。在远离故土几万里之外的茨中村,气候似乎异常适合玫瑰蜜的生长。如今,这个品种的葡萄在 法国 已绝迹,但在异国他乡却依然硕果满枝。
这是片神奇的土地,从当时的宗教纷争,到现在多民族多宗教的融合,人们生活的其乐融融,一片祥和。如果给你一天时间,早上跟教堂的神父喝杯法式葡萄酒,下午跟藏传佛教的活佛参禅解惑……一天体验同一民族的两种不同宗教信仰。这种文化的冲突和信仰的虔诚带来的对心灵的冲击,或许能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产生对生活更多的感悟。
回到张老师家,准备晚餐中,吴姐下乡体验生活,呵呵
因为特别喜欢张老师做的一道菜,热爱生活、喜欢美食的客人Angle和吴姐,跟张老师学做当地菜想不到的是,她们回去之后还真尝试做了,发来照片给我们看。队员分享:住在这样的藏民家里,一桌子小院种的蔬菜,一杯自家的葡萄酒,听张老师讲讲民俗,听姚神父讲讲故事,这才叫旅行,这才叫生活!
D5(10月30日):茨中→南几洛→同乐
【第五天】经历世界级美景南几洛;跟傈僳山寨的姑娘小伙子跳一段“阿尺目刮”里程:90公里住宿:同乐民宿亮点:茨中教堂弥散、南几洛湖泊群、同乐傈僳族山寨、阿尺目刮篝火晚会
喝一杯茨中教堂的葡萄酒,共同见证天主教的重要仪式——弥撒。传教士们当年带过来了葡萄种子和酿酒的技术,巧合的是此处的阳光、空气、土壤等都无比接近他们的故乡 法国 ,于是这种叫玫瑰蜜的葡萄种子愉快的在这异国他乡的小村庄生根发芽了,而我们就这样和这百年的法式浪漫在这边远山村狭路相逢了。教堂的姚神父,是一位矮而微胖的中年人。有宗教活动时,他会身着神袍为信众受洗、忏悔、主持红白喜事,而在工作之余,他也会和当地百姓一样照看打理着葡萄庄园。
这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用藏语唱诗的地方恰逢周末,看着他们身着藏袍做弥撒,感觉是种十分奇妙的场面。你有没有听过藏语版的“献着给主的赞美诗”?他们用藏语唱诗宛如天籁,这也许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用藏语唱诗的地方。很想知道,在西南边陲的一个小山村里的藏民欢度圣诞节,是怎样一个情景?
从 澜沧江 岸边一路爬坡,穿过如童话般的秘境山林,直到四千多米的碧罗雪山环绕的高山湖泊群,这就是绝少人到的世界级美景——南几洛;刚开始上山时,几个妹子一个劲儿的喊害怕,特别是坐在副驾的Angle姐姐,不由自主的踩了一路刹车,脚都抽筋了,据说后背都被汗湿透了,哈哈。我们几个长期生活在 云南 的人笑了他们一路。慢慢的她们忘记了害怕,而是被窗外近在眼前的景色给深深吸引了,甚至还不时把身子探出窗外拍照。爬了2个多小时之后,到达一条瀑布旁。身处被秀美的山林环绕的瀑布边,风吹过,林子里树上的红叶缓缓飘落,伴着瀑布的水声,让人心动不已。再爬44道拐,就到达了南极洛湖泊群。对了,昨天晚上我们提前联系了一个当地的向导。
这里的一切,都是它最原始的样子,让人无法脱身的地方。这是车能到达的地方,要看见更过,接下来我们需要徒步前行。
也感谢徒步,才能看见只属于我们的风景。
一坨心形的粑粑
我们向导的女儿,才五六岁。我想说:她已在路上,你需要选择出发。
翻过一个山坡,休息下,吃张老师给我们准备的干粮,解决午饭问题。
队员分享:没有抵达南几洛之前,我断定 云南 的大好河山都尽知心里。然而在大自然的面前啊,人类还是那么的渺小,总有那么多世外 桃源 被藏在山川河流的那一面。“当我来到南几洛的时候就已经对 稻城 亚丁 不感冒了。”
又花两个多小时下得山来,继续沿 澜沧江 南下,在傍晚时分到达了同乐傈僳族山寨。同乐是 中国 最古老最大的傈僳族山寨。
山寨的乡亲为我们安排了傈僳特色但又干净舒适的房间。
回归本真,在陌生的地方,发现久违的感动。很荣幸,同乐的相亲为我们安排了傈僳族的篝火晚会,你一定要跟山寨里的姑娘小伙子们围着篝火一起跳一段原始舞蹈——阿尺目刮(傈僳族民表达快乐地方式,已作为最高艺术价值的民族歌舞载入《 中国 舞蹈集成》)。载歌载舞,喝酒聊天, 成功 在异乡一醉方休。在睡梦里都能听见山民们的歌声。原谅小伙伴们都喝多了,没有拍到跳完舞赛歌的照片,录的视频也一塌糊涂,声音全爆掉了,就不放了。
队友们分享:“在这片多彩的地带,傈僳族民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快乐而充满希望,简单而充满向往。”“这趟旅程,留下的不仅仅是一时的新鲜和新奇,更是在未来的岁月长河中,流露出不经意的一丝丝感动。”“比起以往的那些以盈利性为主的民族表演,这次阿尺木刮舞则是大大不同。它让我们真实的融入到了傈僳族的民族风情和同乐村的日常生活之中,围着火堆唱歌跳舞喝酒聊天,没有到过这里的人,可能这一辈子都无法体会。”
D6(10月31日):同乐→哈达村
【第六天】旅行就是要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啊--探访纳西民居里程:150公里住宿:哈达民宿亮点:同 乐山 寨晨光、哈达村田园生活原本打算下午到达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并住在景区接待处,但因为公园在早上才会投喂,下午看不到猴子,所以改为先去哈达,第二天早上一早过去。
和同 乐山 寨的人们一起,伴着黎明的曙光起床。
在山寨用过早餐,继续上路。
中午在 塔城 镇上吃饭,下午三四点达到哈达村。这是我们经停的最后一个村落。如果你来自人情冷漠的地方,是时候打开心扉,用心的去亲近眼前的一切了。这里有善良好客的人们,还有他们质朴的微笑和原生态的美食。
旅行就是要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啊走访七圆的纳西民居,光明正大的偷摘家里的柿子、板栗:-D。
七圆要为我们准备了乡村烧烤,山里原生态的食材和最接地气的吃法。趁着下午天黑前跑到哈达村后山上溜溜,今天的行程比较轻松,活过来的小伙伴们又High起来了~
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又是一个围着篝火喝茶聊天的夜晚,互相说说各自的旅行故事
D7(11月1日):滇金丝猴→丽江
【第七天】比大熊猫还要珍贵的滇金丝猴哈达→滇金丝猴→石鼓→长江第一湾→ 丽江 里程:196公里亮点:滇金丝猴、 石鼓镇 、长江第一湾。
一早来到 塔城 镇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各色的野花,各种的野果,没有其他国家公园的人潮涌动,这里无处不透露着自然界和谐的气息。
滇金丝猴,仰天鼻和性感红唇是它们的标准脸谱,珍贵程度已经直追大熊猫,贵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没有觉得小的猴子好萌啊
中午到了 石鼓镇 ,已经回到 丽江 的地界了。镇上各色农家手工制品在街边上卖,当然要挑几件喜欢的啦。
石鼓自古也是 丽江 的粮仓,因为海拔较低,临近 金沙江 ,更适合各类作物的生产。当地有一个很有名的小吃鸡豆凉粉,比起 丽江 古城卖的要正宗好吃多了。
最后一顿鸡火锅,哈哈
石鼓镇 往 丽江 方向不远的地方,爬上江边农家后院的山头,就可以俯瞰长江第一湾。金沙江 大部分时间是浑浊的黄色,冬季到春季会呈现蓝色和绿色。当时还没有变蓝,加上马上要回到 丽江 了,大家归心似箭,就没有爬上山去看。附上一张朋友之前拍的全景图。金沙江 自 西北 而来,到了 石鼓镇 后掉头急转朝 东北 而去,形成一个巨大的拐弯,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三江 并流唯有 金沙江 通过这一弯改向留在国内成就了我们的万里长江。
再次回到大丽高速上,这次难忘的旅程即将结束。
放几张 丽江 的照片。美好的旅行从来不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这一路上所有的遇见都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