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四次 大连 。大连 是飞飞读书的地方,我认识他的那年,他大三,我大四。如今我毕业一年零四个月,他毕业四个月。从9月初,我们就在商量10月末找一个地方去度假。看了 济州岛 ,也看了塞班,甚至还瞄了两眼 夏威夷 。但最终,我们哪里也没去,而是飞回了 大连 。飞飞说想去吃一吃 大连 的好吃的,我说想去看看 大连 属于今秋的最后一抹秋色。照例整篇游记里只有我,没有他。我负责在镜头前貌美如花,他负责做挑夫兼职摄影师。陪他回了 大连 ,下一次该他陪我回 苏州 了。
绿色·三寰牧场里的青青草原
说起三寰牧场还要感谢马蜂窝的嗡嗡功能,到了 大连 之后闲来无事,翻嗡嗡时发现有人分享了这个地方。原来在 大连 还有这么好看的一个地方。去完之后也确实被惊艳到,当天晚上的朋友圈,有人说像 新西兰 ,有人说像 瑞士 。既然这么美,就在游记里把这么个小众秘境介绍给大家。
三寰牧场并不是刚刚才开业的,但是是18年才刚刚对外开放。18年刚刚开放之时并不收门票,如今平日是30元,节假日是35元。门票比较良心,进去之后还可以BBQ,最主要的是还有羊咩咩和奶牛,可以喂的那种。
园区很大,最先能看见的是BBQ区域,往里走就是动物散养区。最先看见的,是羊驼,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草泥马。别的羊驼都围在栏杆边等着吃伸过来的胡萝卜,只有这一只,趴着晒太阳睡觉。
先来和羊驼合张影。大连 的秋天天气都很好,刺眼的阳光,湛蓝的天空,并不算寒冷的气温。只是这海风吹的脸颊生疼,吹的发梢凌乱。
突然发现这么一大群羊咩咩,激动的不行,赶紧冲上去拥抱。放羊的大叔说可以随便摸,各种拍照都行。在风中追逐,帽子都掉了,羊咩咩并不怕人,只是专心低头吃草也并不理人。用手摸一摸羊咩咩的背,确实很柔软,摸上去就很保暖。
一只落单的小山羊,以最快的速度追逐着自己的队伍,分外可爱。我们的脚步跟不上它,倒是相机留下了这追逐的身影。
这大概是我能离羊咩咩最近的时候。这些羊的羊毛在夏日都被剃过,现在才长出少许。而那些剃下来的羊毛也就成了很多加工品的原材料,成为无数人身上穿的,脚下踩的保暖物品。
这个季节的三寰牧场是最好看的,脚下的大片绿色草地配上背后的色彩丰富的树木,倒是给这里营造出了一幅秋日最美的模样。
大连 属于丘陵地带,这里的草原也就顺着山势高高低低的起伏。草地上可以随便行走,拍照起来很好看。
大连 的风很大,气温不算低,但是配上这不知道几级的大风,就会有冷的感觉。我很喜欢在这里的这组片子,发在嗡嗡上的反响也异常的好。
就这么席地而坐,晒着太阳,聊着天。
山顶有奶牛。平日里我们见过很多的耕牛,奶牛相对少见。这种很白相间的奶牛在山间,很是醒目。三寰牧场好像也还有生产一些奶制品,奶牛在这里倒是功不可没。
和奶牛合影就得离得远远的,放牧人会死死的盯着我们,稍微靠近一点就会被赶。奶牛看着力气就很大,感觉一脚便能踹飞我们。
大连 这个季节的草地还这么绿油油的,确实让人欣喜。不过周边的景倒是符合了季节的变化,路边的枯草、已经掉落树叶的枯树,以及远处黄黄红红的灌木丛。离开三寰牧场是下午的3点,去 旅顺 吃完饭出来太阳就落到了地平线以下,好在也就40公里左右,过两天再来一趟吧。
黄色·太阳沟两旁的银杏黄了
飞飞在十月初就跟我念叨着要去太阳沟看秋色。在此之前我是不知道这个地方的,就连 旅顺 ,也是6月来打卡 旅顺 火车站时,才真正了解的。网传十月末便是太阳沟最美的时间,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个季节银杏都黄了,周围老建筑的映衬下变得格外好看。
东北 的下午4点,太阳转瞬即逝。这一秒还能看见投射在墙上的暖阳,下一秒就什么光都没有了。所以这个时间拍照都是比较赶,最后半小时里也就拍了几张还算满意。
满屏都是爱你的模样。
太阳沟这一带属于 旅顺 的老城区,有些建筑都有百年的历史了,有一种前苏联式的风格。这一带以裸露在外的红砖为特色,配上八九十年代的窗户,观赏起来还是挺有味道的,不过实际居住应该就跟 上海 的石库门这种感觉类似吧。
这一条银杏大道,没有人也没有车。路两旁的银杏也没有全黄,只是这一场风一场雨的,叶子落了小半,铺在地面上,沙沙作响。
这一日的最后一丝阳光照的这条路金黄。路上没有什么人,我说,要在这里拍照。逆光下的人物有些朦胧,我却很喜欢这样的场景,有些温柔的美。
买了一束干花,这几日都随身带着它。紫色的满天心并不耀眼,满天心代表清纯、关怀、恋爱、配角、真爱、纯洁美好的心灵。有一种等待的小美好。
向阳的一片银杏已经黄的耀眼了,我捡了几片夹在满天心中,想着回来在银杏上画幅画。
路边拍照,箱子倒是成了一个很好的装饰品。自驾的好处便是任何东西都能丢在车上,需要的时候拿下来即可。拉着行李箱的我,是一个遥遥不知归期的过客。
离开 旅顺 的时候,天又暗了。经过 旅顺 军港时,售票处已经下班,可以直接进入。军港面对着海,水面并不平静,远处的夕阳和晚霞风光不错。军港边全是垂钓的人们,在冷风中,享受着属于自己的乐趣。
橙色·三十里堡的盛世枫叶林
位于三十里堡的绿源盛世枫叶林,是处于 大连 的 金州 区,距离市中心大约50公里,一般不开车过去是真的很不方便。能找到这里依然是要感谢强大的嗡嗡!真的爱死马蜂窝的这个功能了,实时查看当地风景,找到当地人推荐的小众秘境,简直棒棒哒。
上午出发,到达盛世枫叶林也已经中午了,路上买了橘子买了当地 普兰店 产的平台,还顺手买了一根糖葫芦,在 大连 的冷风里,酸酸甜甜的糖葫芦真好吃。停好车,入口处买门票。最近已经是赏枫的后期,门票都减半。园区里几乎不见人,除了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以外,天地都是安静的。
整理围巾的时候被偷拍,还挺喜欢这一感觉的。
盛世枫叶林最美的时间是10月20左右,也就是我来的一周前。那时候树木上叶子还没有落尽,地面上也已经铺了一层,踩上去依然沙沙作响。但我来这里的时候,树木有些光秃,地上的叶子也都有些干枯。
这一日是我觉得在 大连 最冷的一天。本来单穿的毛衣都要加上外套才行。躲在树林间,风更大了,一阵风刮来,周遭的所有树木都在呼应,叶子落了一片又一片。
伸出手,去挡住树叶间流露出的阳光。
很喜欢在天地间仰头拍照的感觉。蓝天映衬下金黄的叶子,这些树叶过几日都会凋零, 大连 的冬天,要来了。
和我的小黄排排蹲。山间头上来的光影,散落一地。
唔,没有看见最美的秋色,这两日的大风真讨厌。蹲在地上,郁闷一小会。
脚踩着的土地,因为雨水,有些湿软。上面铺落着的树叶,倒是遮盖了这些泥土。背着手,在这里奔奔跳跳,耗了一下午的时光。
当地居民,骑着自行车从银杏树下走过。再冷一点,自行车都要没人骑了。银杏黄的不多,背阳面还是绿的就落下了。
在树下,透过银杏,阳光洒进来,脸上一块块光斑。这一日只逛一个景点的日子,真舒服。
蓝色·西尖山上远眺星海大桥
第一次来 大连 的时候,在莲花山上看过跨海大桥的全景。据说那时候跨海大桥建成没有多久,莲花山上慕名而来的游客很多。这一次飞飞说,我们去莲花山的对岸看跨海大桥吧。我便莫名其妙的跟他来了西尖山,一个完全没有被开发过的山头。
车只能停在山下,顺着这条路一路向上就是了。山中无什么人,非常原始。飞飞说,这样的山在 大连 有很多,没有景区一说,所以游客也很少。
特别简易的指路牌,再往上是一条小路,台阶都被两边的杂草丛生遮挡,一路拨开一路向上。“你这带我爬的哪门子山哦”“你再往上走走就豁然开朗啦”“好吧,信你一次”
还未登顶时,就已经可以看见山下的模样和跨海大桥了。跨海大桥的造型还是很好看的,像海面上的一条璀璨的纽带。这座桥是为了缓解高新区这边的道路交通压力,所以通行是不收费的,特别良心呢。
登顶后,视野更加开阔了,山下的城堡,各种居民楼都仅收眼底。这些住在海景房的人,每日都对着大海醒来,想必心情也会变得比较愉悦吧。
倚在围栏上,以跨海大桥为背景拍两张照。山顶只有两三人,都是老年人,有坐着听收音机晒太阳的,有练太极的,非常自在。
大桥前的是黑石礁,以前很多人在这里拍照,后来大桥建起来之后,挡住了一部分的天际线,来这里的人便少了。我倒是觉得黑石礁上,拍婚纱照,应该还是挺美的。
大连 还是一个繁华的都市,沿着海岸线发展的很好,这种面朝海,背倚山的格局,是块风水宝地。
趴在栏杆上,听着 东北 腔调的话语,看着远处的风景,大海、帆船、流云已经遥遥相望的莲花山。时光真快,不知不觉已经一年半了。果然是岁月催人老。
灰白·渔人码头的渔船和礁石
第三次来渔人码头,春、夏、秋皆有到这里。第一次来这里,是夏季,那时候的天很长,下午5点多太阳还高高挂在天上。第二次来这里,雨天,阴沉沉的,带着夏日里独有的潮湿粘腻之感。第三次,也就是这一次,秋在这里并不明显,傍晚海也失了颜色,倒有一点灰白的既视感。
渔人码头停泊了不少的铁皮船,一般这些个渔船都在凌晨驶出去,傍晚都停在这里。渔人码头就热闹很多了,周围在修地铁,封了不少路,但依然抵挡不了人们的热情。
这束干花,是特地绕回辽师背后的花店买的,带来渔人码头,成为拍照最好的道具。
渔船上挂满了鱼干。靠海的地方就是这样,靠海吃海,除了我们常吃的新鲜海鲜,小鱼干和小虾米也是必不可少。
渔人码头边的礁石可以下去,脚下不滑,只要小心一点就可以。这里很适合拍照,背后是大海,一浪接一浪。退潮之时,海滩上的人很多,大多都是弯腰捡着小螃蟹小贝壳。
“嗨,大海”在礁石上听海风吹,看着天边泛起的点点晚霞。
大连 的滨海路的尾端,海边最适合拍照的地方。就算周遭都充斥着淡淡的鱼腥味,我也依然喜欢这里。
在渔人码头的对面,有一家猫的天空之城。这家店是最早做寄个未来的自己明信片的地方,也是最文艺的书店之一。总店在 苏州 平江 路上,上下两层楼,我很喜欢猫空,以前在 苏州 上学的时候就经常去,大三投简历实习的时候也投过他们家。目前猫空在很多地方都有分店,海边的这家我也很喜欢。
去年6月,第一次来渔人码头时,下午2点的太阳还有些刺眼,不适合拍照,我们一行4人便坐在猫空里,点了4杯饮品,听着海风聊着天。猫空一直都有很多拍写真的人前来,这次没什么人,正好适合我拍照。
坐在长椅上,背后的大红色邮筒还可以使用,把寄个自己或者朋友的明信片放入即可。以前走到各地都喜欢给自己寄一张,只是能收到的几率不大,完全看缘分。久而久之便不再寄了,所有的记忆,都用相机留存吧。
淡淡的晚霞出来了,映红了整片天空。晚归的渔船也快靠岸了,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味。这一日,又当结束了。
海的颜色·打卡黄渤海分界线
旅顺 ,是辽东半岛的最南端,它的名字代表着 中国 半部近代史。在这里除了街道上的殖民老建筑、老火车站、博物馆在静静地向人们讲述着故事外,再往南开,在山上还能看到著名的黄渤海分界线。从 旅顺 市区,驱车20分钟可到景区。门票30,看到分界线全靠运气。
去黄渤海分界线前,飞飞说,我们先去一趟滨海路,走跨海大桥去 旅顺 吧。我说好。十月末的滨海路没有什么人,再过两日旅游观光车也要停了, 大连 真的要到冬天了。
这一日的海水很蓝,堪比 三亚 三亚湾 的海水。风不大,阳光晒在身上暖洋洋的。滨海路上有几个观景台,纯木质栈道,周边可以停车,适合拍照。
海水一遍遍的拍打着礁石,身边只有几个来遛狗的老人。飞飞说,如果这是十一月末,那这里更加没有什么人了。大连 就是这样,或者说 东北 就是这样,一到冬天便无人愿意长时间出门。
拍完几张照,上车驶向黄渤海分界线。车行在跨海大桥上时,我们惊叹它的美“如果是步行就好了,可以拍拍照”“那明天来走走吧”“好”
一路好天气,到达黄渤海分界线的山下时,突然就天阴了。风也变大了好多。在售票处询问了今天能不能看见分界线答“不知道”山上有一指示牌,是世界各地到这里的距离。北京 的直线距离只有430KM,飞机一小时就能到,高铁却要7小时。
天阴沉沉的,海面都是同一种颜色。果然是运气不好,大概只能逛逛拍拍照了,打个卡而已。
云朵散开,太阳照射进来一些,远处依稀可以看见一点点分界线,黄海和渤海的颜色确实不一样。照片里颜色出不来,只能靠你们自行想象了。
站在台阶上向下行走。这里游客很多,基本都是跟团前来。
没有很明显的看见分界线,我有小情绪了。又一次回到了 旅顺 ,又一次去了小胖烧烤,去吃了他们家的炒蚬子和特色炒鸡架。原来 东北 的饮食也偏甜,还有就是, 旅顺 的烧烤也很好吃。
灰蓝·跨海大桥上的闲庭信步
前一日行车过来的时候,就惊觉大桥上风景很美。我们便决定在离开的这一日来跨海大桥上走一走,不走全程,就体验一段即可。
从 大连 野生动物园对面的步行栈道可以观赏跨海大桥全景,再往下便可上桥。这里的步行栈道原本是泥土路,不久前才修好,以后这里也会变成 大连 的小众秘境吧。不是上下班高峰期,桥上车并不多,零零散散的。
走过这座铁桥就可以到上桥口,上桥有南面和北面之分,我们要走北面的,可以看见海岸线边的建筑,以及一 方城 堡。
大连 的海还是挺清澈的,看浅水湾处最明显。
海对岸的一 方城 堡绝对是这海岸线上最独到的风景线。一直想要去一 方城 堡住一晚,感受一下面朝大海,在阳光照射下醒来,日子很美好。离开 大连 的这一日,又去了辽师,陪飞飞看了母校,去吃了 大连 特色的拌鸡架,又走在校园里做了一次学生。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珍惜,便好。
尾声
祝君都有一个自在的旅程。2018年的秋,在 大连 。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