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典型的城中之山
不堪囚于城市的雾霾,于是择机出逃,从沈阳驱车70多公里,来到本溪市郊的平顶山森林公园呼吸清新的空气。平顶山森林公园位于本溪市区东南端,属长白山脉余脉,海拔661.2米,是市区的最高点。从下面望去,山高而顶部平,故称之为平顶山,是一座典型的城中之山。 地址:本溪市天门路西50米。 门票:无。山顶停车场:10元/车。索道:20元/人(约25分钟)。
那里湛蓝的天空以及洁白的冰雪,无疑是这个季节的奢侈品,而且被我瞬间拥有——你,尽可羡慕、嫉妒,千万为要恨我啊!
站在山上,山下的城市一览无遗,不愧为“城中之山”!
从沈阳出发,一路上雾气重重,好生郁闷。但到达景区大门时,却又是一派蓝天如洗的景致,真是大感快意!平顶山公园大门的“平步青云”牌楼,在这里交费后私家车可“平步青云”地一直开到山顶。
山路已经被打扫干净,行走起来毫不费力。但路旁厚厚的积雪却更让我感兴趣。
平顶山以辽东军事要塞而著称,这个点将台据说的是后金建国第二年春天,努尔哈赤在这里指挥后金兵与明朝军队激战。望着高高的台阶,我却恐于湿滑不得不止步。
路过休息点,越过后继续前行……
路过玉皇庙,依然没停步……但我知道,它是平顶山原有的庙宇,在WG时被破坏,后来重修,香火较盛。庙前两棵大树,被称为树爷爷、树奶奶,树上被信男信女系上许多红绳。
踏雪觅史:日俄战争遗址
平顶山巍峨险峻,绝壁围绕,易守难攻。是过往沈阳、丹东、辽阳等地的咽喉要道,所以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至今尚有战争遗迹,让平顶山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令人痛心的是,当年这里不幸成了日俄战争的战场,百姓陷于战火而苦难不堪。 据史料记载:1904年,在日俄战争中,日俄双方在平顶山投重兵相争,打得异常惨烈,最终以俄国战败而告终,东北成了日本势力范围。日军司令部为日军中将闲院宫载仁亲王,在柴山顶(本溪望溪公园)树碑一座,以炫耀其战功。解放初期被炸掉,在其址基础上建立雄伟的革命烈士纪念碑。
万佛窟。是沿着古栈道开凿的洞穴,不过里面的佛像也是新的。这里身处绝壁,地势十分险要。栈道仅能容一人通过。据说清朝侠士神弹子李五晚年隐居于此,故中部有李五洞。
杜度祠最挨着上山处。杜度为清初名将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孙,当年曾在此率兵与明军激战。此时山林里寂静无比,墙背上的积雪与过往的历史一起压在了现时的世界。
台阶上的雪下面,其实有层冰,走在上面常常打滑。
林中游人甚兴,走在冰雪路上,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踏雪的吱吱声。
苍凉的石墙,却是一个兀立了百多年的战争遗址。
平顶山日俄战争遗址由前沿指挥所、碉堡及交通壕三部分组成。防守体系呈纵深排列,全长285米,共11个碉堡。如今,战争遗址多处已被战火摧毁,现存部分遗址以示后人,不忘国耻。
除了指挥所,这里不时出现的碉堡,也在提醒人们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抚云阁:登高望远可探云
林中不时有松鼠出没,可惜无法捕捉到它们可爱的身影。当寒冷的冬季来临,这里俨然是它们无所顾忌的嬉戏场地。
冬季游人罕至,钟楼的大门理所当然地紧闭着。
钟楼所在之处便是紫云峰了。紫云峰是山顶东侧的最高点,崖边的亭子寂寞地站立在寒风中,静候着偶尔上山的足声传来……
但在能见度好的情况下,在紫云峰可以俯瞰山城东部的大部分市区。
原路下来,重新回到主道上,阳光下闪亮的红门一扫刚才心中的阴郁。
原来,这是碑林。只是依然大门紧闭。我只能透过窄窄的门缝向里窥视……
那就继续前行吧!无所谓什么景点,路上的感觉真的不错——尤其是嘎吱嘎吱的踏雪声,听起来是那么的惬意。
人们在山上竖起孔子像,初一见真令人不明就理。印象中,孔子貌似与本溪这旮旯的平顶山没啥关系,明显是新增的人文景观,不过也未尝不可。
平顶山原来叫青云山,拥有三千都年厚重的历史,孔子像旁边的碑记对其渊源作了一番说明。
孔子像前面有座高高的亭子,它的名字很好听:抚云阁。放眼望去,真的像从云中生出。
走吧,一直走,不要往两边看……梦幻般的云朵就在前面向你招手!
抚云阁建在山崖边,从旁边的台阶(被称为云阶)下去,便进入一个玉树琼花的冰雪世界!
那就请屏住呼吸,不要惊扰了森林深处的白雪公主……
山林里,金光闪闪的佛像仡立在风雪之中,给跋涉的人们无限的温暖和宽慰。
仁慈的大佛,永远庇护着芸芸众生。所以,无论何时何地,让我们在前行的路上,继续坚持心中的那份执着吧!
无心惧风雪,一直前行,又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不远了……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