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馆印象
对山陕会馆印象比较深,是因为高中就在山陕会馆对面的聊城一中读书,天天放学都会经过山陕会馆门口,可是很少进去过。山陕会馆院落不大,但是有的人可以逛上一整天意犹未尽,有的人十五分钟半个小时就可以逛完。山陕会馆是一个需要品的院落,仔细去看一看石刻、对联、碑文,听一听背后的故事,揣摩几百年前商人们的心境,让时间慢下来。
会馆简介
聊城山陕会馆在城区的南部,运河西岸,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是山西、陕西的商人为“祀神明而联桑梓”集资兴建的,从开始到建成共历时66年,耗银9.2万多两。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整个建筑包括山门、过楼、戏楼、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关帝大殿、春秋阁等部分,共有亭台楼阁160多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全国现存的会馆中,聊城山陕会馆的建筑面积不算很大,但是其精妙绝伦的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却是国内罕见。会馆按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的基本格局排列各组建筑,强调中轴线两侧均衡对称,突出中轴线上建筑,通过屋顶的形式、面阔进深的大小、艺术构件雕刻的繁简等来区分建筑的主次级别。沿中轴线由东到西依次为山门、戏楼、钟鼓楼、南北看楼、碑亭、中献殿、关帝殿、春秋阁。从山门到春秋阁三个院落逐渐增高,错落有致,各单体建筑互相连接,布局紧凑。
游览建议
1、建议请导游,其中很多雕刻、碑刻之类的有很多很深的文化内涵(当然也可以蹭听的)2、游览完毕之后可以沿运河走一走,毕竟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呀3、因为会馆开门朝东,喜欢摄影的可以选择上午游览,光线适合拍照
不可错过的小细节
1、一定要登上戏台,注意看看后台墙壁上的墨迹,其中有好多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班主不满等的牢骚,看看没有微博、朋友圈的古人是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情的呢。 2、大殿前的木雕不要错过,大殿的3块木质透雕额枋,中间1块刻有老子和八仙人物。左边刻有“神仙传”故事,右边刻有“行孝图”,为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中的几个故事,自左向右依次为:《哭竹生笋》、《扇枕温衾》、《怀右遗亲》、《为母埋儿》、《闻雷泣墓》、《恣蚊饱血》、《卧冰求鲤》。额枋的上方,还绘有6幅《西游记》故事工笔画及木雕牡丹花12朵为装饰,非常精美。 3、建筑的柱础、雕花等都需要细细品读。大殿前的柱廊非常美,一定要记得自己亲身体会一下。
交通攻略
因为山陕会馆位于运河边上,没有公交车直达,需要步行,虽然会馆附近有停车场,但因为附近有学校,放学时间极易拥堵,且运河边交通情况复杂,自驾需谨慎。1、公交(旅游爱好者可选择)①公交1路到闸口桥站或傅斯年陈列馆站下车沿运河向西南方向步行1千米左右可到达,中途经过运河大码头、小码头遗址②公交7路、16路等可在闸口站下车,步行前往。2、出租车(推荐)市内一般地点打车到山陕会馆十元以内(较近的7元),一般最高不会超过15元。3、自驾 可由柳园路闸口位置向西后沿运河石板路向西南方向1公里左右即可到达,会馆附近有停车场(收费),自驾要避开学校放学时间(上午十一点四十左右,下午五点半左右),此时周边交通会陷入瘫痪。4、水上巴士 山陕会馆附近有水上巴士站牌,网络有沿运河水上巴士的开通信息,但在游览时并未见到,附近居民也不知具体情况如何。
附近饮食
山陕会馆附近有针对学生的文具店和小商店,可以购买到水、面包等一般食品,到闸口附近有各个档次餐馆。学生放学时候会有食品摊。纪念品:①文化爱好者可购买碑拓等作为纪念品(记得讲价),烙花葫芦等价格会比较高,建议在景区外购买。 ②吃货的话,在闸口桥下车的地方有一家熏鸡店,推荐购买。自己吃的话,直接买普通的,送人的话可以买真空包装的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