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渡海到瑞典
话说我们宜昌摄游团9月17日下午结束了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雨中漫步之后,再次登上渡轮回到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接着弃船登车疾行170公里,于晚饭前赶到位于芬兰西南端海岸的港口城市图尔库,在那里登上了一条更大的游轮,经过整整一夜的航行跨过波罗的海,于9月18日清晨到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还是中国厨师厉害,可以把中餐馆开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还是中国导游厉害,不管到了哪里都能将游客带到中餐馆就餐!这个酒家第一道汤就让人叫绝,笔者试问到:煲得此靓汤的厨师莫不是来自广东顺德?大厨师应声出场:俄就系广东顺德银啦……
皇家领地皇后岛
踏上瑞典国土的第一站,旅游大巴就把我们送到了位于斯德哥尔摩西郊梅拉伦湖畔的皇后岛。
导游介绍说,皇后岛景点其实包括皇后岛宫、宫廷剧院、中国宫和花园,因为我们时间有限,只能重点参观皇室花园和卓宁霍姆宫(即皇后岛宫)。
400多年前,瑞典国王约翰三世在梅拉伦湖的湖心岛上修建了一座名叫“石头房子”的宫殿,国王喜爱这里就像喜爱皇后一样,因此将这里命名为“皇后岛”,宫殿也称为“皇后岛宫”。1661年,“石头房子”在大火中化为灰烬,瑞典皇室遂聘请瑞典当时最有名的建筑设计师尼克姆德斯父子为其规划建造新的宫殿,并在两代建筑大师的不懈努力下建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新皇宫。因它的设计风格受法国凡尔赛宫的启发,故有“瑞典的凡尔赛”之称,是瑞典第一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建筑。
《拉奥孔》取材于希腊神话中的“木马计”传说。希腊人攻打特洛伊城十年,始终未获成功,后来建造了一个大木马,并假装撤退,希腊将士却暗藏于马腹中。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已走,就把木马当作是献给雅典娜的礼物搬入城中。特洛伊城的祭司拉奥孔识破了希腊联军攻城的木马计,并告诫特洛伊人不要将内藏精兵的木马拖入城中。一怒之下拉奥孔把长矛向木马掷去而触犯了暗中佑助希腊的雅典娜女神。于是,雅典娜派出两条巨蛇,将拉奥孔两个儿子缠死,拉奥孔为救儿子也被蛇所咬死。特洛伊人见拉奥孔死亡,认为是拉奥孔当初的警告触怒了神灵,于是特洛伊人更加深信不疑地将木马运进城里,导致了特洛伊惨遭屠城的灾难结局。公元前一世纪中叶,古希腊罗得岛的雕塑家阿格桑德罗斯和他的儿子波利佐罗斯和阿典诺多罗斯三人根据以上传说集体创作了一组大理石群雕《拉奥孔》,这组高约184厘米的群雕现收藏于罗马梵蒂冈美术馆。 皇后岛宫门前的这尊《拉奥孔》雕塑与原作并不雷同,原作主要表现拉奥孔在巨蛇缠身时的痛苦挣扎,而这组作品主要表现拉奥孔与巨蛇之间的殊死搏斗,笔者揣测,此作应该为后人在前作基础上的再创作。
诺贝尔奖宴会厅
作为一名普通中国人,在我的认知中能够代表瑞典国家形象的就是宜家家居、沃尔沃汽车和乒坛名将瓦尔德内尔,当然还有最重要的瑞典国家形象,那就是让全世界都敬仰膜拜的伟大化学家诺贝尔。 1833年10月21日,诺贝尔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他受发明家父亲的影响,将毕生精力都用于销化甘油引爆剂、雷管、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质炸药等的研究发明,从而被誉为“炸药大王”。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与世长辞,根据他的遗嘱,将其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创立了诺贝尔奖,作为奖励造福人类的科学工作者的基金,每年在诺贝尔的逝世日颁发一次,称作诺贝尔奖金。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也是全世界任何一个科学家都梦寐以求的荣誉。 瑞典旅行第二站,我们专程来到诺贝尔奖颁奖晚宴的举办地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参观。
之所以叫做蓝色大厅却没有蓝色的元素,我们的导游解说如下: 原来当年蓝厅的建筑师是个瑞典人,他想把所有的红砖都刷上蓝色,代表瑞典的海水,因为瑞典是个岛国,大海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大厅建好他来看的时候,发现原本的红砖墙面也非常的漂亮,于是决定就保留这个样子,可是蓝厅这个名字已经在媒体上广为流传,瑞典市民尽人皆知,改动名字反而更不合适,所以就继续沿用这个名字了。 除了诺贝尔奖晚宴之外,每一年还会有很多个活动在市政厅里面举行。据说蓝色大厅也对外出租,企业学校都可以租用在里面办年会搞活动,老百姓办婚事也可以租这个大厅来举行结婚典礼,租费大约是5万元人民币,还包含服务费在内呢
管风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从公元前3世纪起源至今,管风琴的发展跨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与此同时,管风琴还有着所有乐器中最复杂、最庞大的结构:多层的键盘,众多的音管、音栓,以及复杂的地声原理和操作技术,让管风琴成为了一架能发出美妙声音的巨型机器;它还有着其它任何乐器都无法比拟的丰富而辉煌的音响;管风琴能够模拟管弦乐队中所有乐器的声音。属簧片乐器族中的自由簧乐器,音域最为宽广,有雄伟磅礴的气势,肃穆庄严的气氛,其丰富的和声绝不逊色于一支管弦乐队,是最能激发人类对音乐产生敬畏之情的乐器,也是最具宗教色彩的乐器。
斯德哥尔摩老城
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首都,市区人口86.4万。地处波罗的海和梅拉伦湖交汇处,由众多桥梁连接的岛屿组成,因此被称为“北方威尼斯”。1463年,斯德哥尔摩被定为瑞典的都城,并逐渐发展成为瑞典的第一大城市。有瑞典王宫、皇家歌剧院、皇家话剧院、议会大厦以及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等中世纪的建筑。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位于“国王岛”,斯德哥尔摩老城则位于“城岛”,其他还有“船岛”、“圣灵岛”等等名称。我想这些岛的名称就相当于我们城市的“区”的名称,要想去到一个地方首先定位在哪个岛,找准了大方位,就不至于错得太远了。老城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3世纪,城内建筑深受北日耳曼风格影响,那些凹凸有致的圆石街道,那些狭窄弯曲的中世纪小巷,那些色调深沉的古老建筑,吸引着众多游客漫步徜徉。
瑞典王宫办公室
“瑞典”一词来自瑞典语“安宁的王国”的意思,是北欧最大的国家。瑞典自1611年至1718年期间,曾晋身欧洲列强之一,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宣布中立,是一个永久中立国。瑞典拥有自己的航空业、核工业、汽车制造业、先进的军事工业,以及全球领先的电讯业和医药研究能力。在软件开发、微电子、远程通讯和光子领域,瑞典也居世界领先地位。 瑞典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政权组织形式采用议会内阁制,国家结构形式为单一制,并实行多党制。国家元首为世袭国王。历史上,国王权力很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王权进一步衰落。1974年议会通过《政府文约》,取消了国王干预政府工作和参与立法等权力,国王实际上成为虚位元首,仅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在内阁主持下,代表国家履行礼仪性活动。 瑞典王宫位于斯德哥尔摩老城,是目前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大的皇家宫殿,所以我们姑且称其为“王宫办公室”吧,这样亲民一点。
北欧大湖维纳恩
维纳恩湖位于瑞典南部,是北欧最大的湖泊,也是欧洲第三大湖。关于该湖的形成,科学的说法是形成于一万年前的冰河时期,民间的传说却源于美丽的爱情。 相传古代瑞典有个叫戈尔弗的国王爱上了北欧神话中的女神吉菲昂,国王许诺女神可用一天一夜的时间从瑞典的国土上挖走一块土地,过时不得再挖。于是,吉菲昂女神就把自己的四个儿子化为四头神牛,用犁从瑞典国土上挖走了一大块土地移到海上。从此,瑞典的国土上留下了一个维纳恩湖,而挖出来的土地就是现在哥本哈根所在地西兰岛。令人称奇的是,从地图上看,西兰岛的海岸线和维纳恩湖的形状竟然基本吻合!这原本纯属巧合的自然现象却为爱情故事提供了素材依据,可见人心向美的力量。 离开斯德哥尔摩后,我们的大巴向着去往挪威的方向进发。下午4时许,我们来到了维纳恩湖畔的卡尔斯塔德,看到了著名的维纳恩湖。
瑞典这集就写到这儿,回头从挪威出来去丹麦,还得从瑞典经过呢,下集挪威见!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