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美景
慕尼黑啤酒节
两只眼里只有重金属,酒精和黑暗反应的化学博士去 德国 会干什么?当然是。。。研究啤酒,和 德国 人!平日一本正经的 德国 人,在十月的某几天,会在酒精的鼓动之下书写许多故事,等待我们慢慢品味。。。如果你在深夜来到啤酒节现场,你就仿佛来到了大型秀场。有手舞足蹈的,有走路歪斜的,有倒地不起的,更多的是男默女泪,一路上,不停的看到男生捧起女生哭泣的脸。没错,在这样热闹到近乎疯狂的节日之中,陌生的,在酒精催化下迅速相识,熟识的,在酒精的摧残下变的陌生。啤酒在 德国 无以伦比的地位见以下评论:台湾 博主说:德國有三寶:啤酒、豬腳和香腸百度百科说: 德国 有三宝:啤酒、果糖和果酱大学广告说: 德国 有三宝:啤酒、面包和火腿可见无啤酒不 德国 !作为一个严(ai)谨(cou)求(re)真(nao)的旅游博主,了解德国啤酒的最好方式,当然是。。。去慕尼黑啤酒节现场!!!从上午10点开始,气氛开始活跃起来。第一部分是啤酒厂的马车进场仪式从十点半一直持续到十二点。我们来看看啤酒厂马车进场吧。第二天的花车游行是最盛大的节目,不光有啤酒节帐篷的马车和鼓号队,还有 慕尼黑 各个公司的花车,简直就是骏马选美比赛。当然,作为以汽车工业为傲的 德国 ,不会忘记给他们的大众,奔驰,宝马甚至拖拉机进行宣传。
啤酒节有14个大帐篷,里面销售的啤酒均来自Augustiner、Hofbräu、Löwenbräu、Paulaner、Hacker-Pschorr、Spaten-Franziskaner这六个 慕尼黑 酒厂。
自驾攻略
驾照要求这次德奥之旅一如既往的自驾游,选择了租租车作为租车平台。自由行+租车的优势就是绝对自由,想去哪里去哪里。比如说今天起的很早,可以早点出发多玩两个景点。再比如一些小众景点,公交车一天才一两班,你没有办法在一天之内玩超过两个好玩的小众目的地。自驾的化,准备好驾照,驾照公正件(不一定需要,中国驾照租租车能办公正)就好。拿美国驾照的看这里,在德国直接用美国驾照就好了:https://travel.state.gov/content/passports/en/country.html
预订步骤ThriftyCompact, 4-5 Door, Automatic, Air Group M CDAR (M) Volvo V40 Aut. or similar价格:穷游X租租车网站预定, 306欧元。
慕尼黑机场取车
欧宝MOKKA X驾乘体验
美食攻略
德国猪肘猪肘该是 德国 最声名远播的美食,我们 中国 人对猪手猪脚猪肘本身就是大爱,红烧煨汤烘烤香炸不停歇,所以 德国 猪肘,光听名字就觉得很好吃的样子,来了 德国 总归要尝一尝啦。吃了两次,总体感觉嘛,还算好吃,不过没悬念,依然不能我们大中华的烹饪媲美。每次吃完猪肘,都很想把厨师拖到 中国 ,让他尝尝咱们随便哪家川菜馆里类似做法的香辣猪手,或者 周庄 的万山蹄也行,看看他们是何感觉。其实猪肘并不是街头巷尾寻常可见的小吃,如果想吃到的话还是得进特定的做 巴伐利亚 菜的餐厅,当然啤酒节这类盛大的集市也不会少,不过也只是几家会做哦。在德国的第一顿猪手,是在巴特迪克海姆(德语:Bad Dürkheim)的葡萄酒节(Wurstmarkt)上吃的,味道很好,感觉胜过了慕尼黑的老店。肉嫩,入味,焦香十足,不足之处在于皮烤的有点硬了。总体感觉,跟 美国 人喜欢吃的烤火鸡有点异曲同工之妙。九刀一大个,相当便宜啊。
德国香肠这次尝了两款香肠。一种是巴伐利亚特色的白香肠,是参观啤酒厂是佐酒用的,肠衣需要撕掉,口感有点类似于我们的鱼丸,至于味道,各种不熟悉的香料味恕我接受无能。对于红香肠,感觉就好了很多,集市上的烧烤铺子,熊熊烈火之上,挂了个巨大的圆盘,上面各式各样的香肠都有,选了一根半米长的,小哥一切两半,夹在面包里。表面脆脆的,口感比火腿肠略有嚼劲,肉香还算十足。
生肉汉堡这个听上去很黑暗的料理,尝起来要光明的多。头一天还在天方夜谭一般听新娘的爸爸讲述这款生猪肉 汉堡 ,第二天就见到了,不仅见到,还买了,还尝了,给自己鼓掌。生鱼片长吃,生牛肉,生马肉,不少人是不是有点发憷了。可是 德国 人做的,是生猪肉,还是生猪绞肉,哈哈哈哈。黑暗料理是不能阻止吃货的,吃货要做的就是在黑暗里寻找光明。下定决心买了一个,不贵,4.5欧,一口下去,口感还不错呐,跟 夏威夷 的poke,也就是生鱼片 沙拉 味道有点像,淡淡的洋葱味完全掩盖了猪肉的腥味,综合评价:能吃下去。
烤鸭慕尼黑 啤酒节吃的, 德国 人的食材果然比 美国 丰富了很多。除了明晃晃的烤鸡,还有大一号的烤鸭,味道还真不错。表面焦香,肉已经酥烂到可以随意撕扯了,两个人半只,13.8欧,吃的饱饱的。
鱼这是一家专门卖海鲜食物的连锁店,十分符合我的口味,在罗滕堡吃的,后来萨尔茨堡和慕尼黑 都看见过。各种铁板炒菜放在橱窗里,选好之后当场现做,有大虾,龙虾,海鲜杂烩之类,虽然没尝,至少酱汁看上去十分浓郁。买的是它家的生鱼 三明 治。本身就很爱生鱼,它家的鱼片腌制入味,没有一丝鱼腥,冷鱼配着酥脆的 汉堡 ,口感很好。 罗滕堡很美,坐在室外,看着行人踏着青石板路来来往往,十分小资。
土耳其烤肉都说这的土耳其烤肉比传统德国菜还好吃,似乎没错。 德国 的肉肉们都很具有视觉冲击,猪肘烤鸡香肠,一个个都是明炉,黄灿灿油滋滋, 土耳其 烤肉也不例外。一大坨肉串在竖直旋转的金属棒上,火炉贴近棒子,用网罩着。几圈转下来,表面就变的焦黄。这时候师傅就开始熟练的把表面的肉刮下来,看客的口水也就随之流下来了。。。 土耳其 烤肉算是街头小吃,即买即食。在 萨尔茨堡 街头吃过一顿,脆脆的面包裹着薄而多的肉片,加上蔬菜淋上酱汁,再来一杯汽水,坐在餐车旁的露 天长 椅上大快朵颐,3.9欧,好一顿平价美味。
甜品德国 的甜品真是美味,造型精致就不说了,价格还便宜。跟 美国 的比起来,含糖量一半都不到,完全没有负罪感啊。在 乌尔姆 大教堂旁的甜品店,买了一个六寸的芝士蛋糕,居然只要六欧,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芝士依然浓郁,只是香气上没有 美国 的芝士蛋糕重口,比较清爽。两个人完全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吃了半个就消化无能了,拎着它一路爬上了乌尔姆大教堂,最后在塔顶解决了,罪过罪过。
美酒攻略
一杯啤酒品人生,两杯啤酒窥人品,喝啤酒不光是自我享受,更是价值观的体现。做事要优雅,使用一杯倒Four Loko之类的东西属于作弊。不过说到Four Loko,那就是几个 美国 大学生弄出来在兄弟会干坏事的浓咖啡因饮料(浓缩红牛再加浓版),也就只能帮你一天,想用它混一辈子还要靠品味。作为一个 励 (bu) 学 (tai) 敦 (kao) 行 (pu)的化学博士,科研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一个化学女博士&化学男博后的共同科研过程~ 德国 啤酒品味之行前前后后一共品了102种啤酒,还好有两人,这样每种每人只需要喝半瓶,把上厕所次数 成功 减少了一半。毕竟德国上厕所是要五毛钱的~啥很便宜?那是五毛欧元~家中一部分空瓶子的集体照。
啤酒大头贴,拼的好累,版权所有,盗图必究~
选择合适的酒具精致生活从认真的态度中体现出来,喝啤酒就是要选择合适的酒具,这里给大家一点推荐,不必买十几二十种玻璃器皿,这里选择的七种酒具便可以囊阔所有的啤酒种类。左一,Shaker Pint 波士顿 雪克杯。常常用于低到中酒精度的啤酒和一些特殊的佐餐啤酒, 比如 上图的Old Bay Summer Ale,专门用于和 马里 兰蓝蟹搭配。左二,Snifer 闻香杯。用于香味充沛的酒体, 比如 过木桶陈化啤酒。上图的SeaQuench Ale是一种Leipzig Gose风格啤酒,香气复杂,草药,香料,果香和花香在此杯中可以很好的诠释。左三,Tulip 郁金香杯。常用于 比利时 风格的兼具色彩和香气的啤酒。上图的Christmas Ale是一种Quadrupel(四料)啤酒,有漂亮的红宝石色彩,有突出浓郁的辛辣味和丰富的麦芽香。左四,Pilsner 皮尔森杯。 常用于德式和波西米亚风格皮尔森。突出皮尔森的金灿灿的色彩。右三, Willi Becher 威利杯。常用于突出口味和啤酒, 比如 这款Blackbeard's Breakfast 美国 帝国波特,有浓郁的焦糖和可可味。右二,Nonic Pint 无暇品脱杯。万能杯,什么啤酒都可以,主要的优势是有一圈突起,增加手部的握持。右一,Weizen Vase 小麦啤酒杯。杯身细长能够减缓二氧化碳逃逸速度,所以喝起来很爽,不光适合小麦啤酒,美式拉格等那种要爽爽的喝的啤酒都适用。
关于我
关于活猪子:博士旅美博主,小众奇景猎犬式搜索达人。美国 Top15名校 圣路易斯 华盛顿 大学博士毕业,留美八年,步履不停,不是追寻小众秘境,就是探索人文奇景。 美国 旅行地心深度po主,走遍 美国 45个州和周边国家,自驾48万公里,现居 美国 费城 。
第一天 菲森
德国人的婚前晚宴今天的重中之重,是好朋友的rehearsal dinner,婚前晚宴,和她的 友谊 从十三岁延续至今。到场的女士都穿着 巴伐利亚 的传统服装,鲜艳的背带裙加上白色的泡泡袖衬衫,美不胜收。男孩子们则是活泼的背带短裤,简直是减龄利器。 德国 的小青年们还是很开朗的,大家相谈甚欢。晚宴是餐厅提供的自助,最棒的一道菜便是烤乳猪,做的不柴不干,相当入味,胜过 夏威夷 的星级酒店,树莓蛋奶布丁也很棒。
婚宴结束,还有传统的砸盘子仪式,取辞旧迎新的吉祥之意。宾客人手一个新郎家的“古董”器皿,盘子,碗,杯子,哐哐哐砸到地上,响声此起彼伏,碎片空中横飞,相当热闹。然后就是新郎新娘的劳动时间啦,小两口那是相当给力呀,两把扫帚刷刷刷,很快扫完了。
宿菲森Hotel Fantasia Ottostrasse 1这是一家民宿,位于 福森 的市中心,有停车位,房间非常温馨,除了大床以外还有上下铺,喜欢它的床具和灯具。Fuessen, Bavaria 87629Germany+4983629080
第二天:菲森
天鹅堡购票须知天鹅堡属于 慕尼黑 大热的景点,所以攻略都推荐提前网上订票。如果不定,不妨当天早点前往。早上下雨,我们的特派员在七点五十到达,排了十个人就买到了票,选的9:30高天鹅堡,11:30新天鹅堡。十点再看,队伍也不长,到了下午两三点天放了晴,发现买票的队伍已经扭成了麻花,大概有一百号人。
去天鹅堡的那天,大雨倾盆。九月的 慕尼黑 似乎经常这样,让人无奈。先爬高天鹅堡,步行大概十五分钟,强度不算大。票上标注的是9:30,号码是151号,我们9:33到达城堡门口。幺蛾子来了。看到门口聚集着十几个游客,有类似于国内的地铁入口栏杆把门,却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屏幕闪烁着151。我们心想是不是晚到了三分钟,151号团队已经进去了,只能在门口等候。等了十五分钟,屏幕突然闪烁152号,呼啦啦一批人自己刷票进去了,跟着刷,发现刷不进去了,才知道刚才傻逼了,硬是等到了门票过时。老老小小又折腾下山,去售票处换票,开始得到的答复是不退不换。我十分生气,告知原委,售票员觉得匪夷所思,十分好笑,请示了领导之后,同意换到下午。最后因为时间原因,还是作废了。原来 德国 的景点入园是这么玩的,长知识。。。高天鹅堡
新天鹅堡高天鹅堡早上没进去,那就先去新天鹅堡啰。它是迪士尼城堡的原型,是周杰伦婚照所在地。新天鹅堡建在悬崖峭壁,崇山峻岭之间,显得遗世独立,奢华神秘。城堡的主人也有一丝这样的色彩。路德 维希 二世搭建了这个梦想中的乌托邦,却还没来得及把内部修缮完毕,就死于非命,留下一段故事给后人评说。
马车爬到城堡门口需要不少体力,带着一家老小,还下着大雨,最方便时乘马车上山,不仅省时省力,还别具浪漫色彩。 欧洲 的马匹体型高大,毛色漂亮,真是马中的佼佼者,好喜欢。跑起来的时候真的很想拍一下马屁哈哈。上山7欧,下山3.5欧,价格可以接受。
进入城堡,戴上中文的语音导览器,你就来到了路德 维希 二世的世界。眼前,是代表着君权神授的精美壁画和雕刻,而耳中,则是路德 维希 二世王权受限的史实讲解,理想与现实有这天壤之别,怎么能不让人感慨和唏嘘。第一次看 欧洲 城堡,看国王奢华的起居室,卧室,办公室,很新奇。这座城堡有360个房间,可惜仅仅装修好了14个,国王就殒命了,否则,这座城堡该是多么无与伦比的艺术瑰宝啊。城堡里有很多天鹅造型的雕塑和绘画,跟它的名字一样,浪漫至极。国王路德 维希 二世和音乐家瓦格纳的亲密友情,也为人津津乐道。走到城堡露台,烟雨之中的深山旷野令人迷醉。
玛丽安吊桥拍摄天鹅堡一个著名的角度是玛丽安吊桥,从天鹅堡快走十五分钟能到达。看多了蓝天之下的天鹅堡,阴雨云雾之中却是另一番风味。
下午的婚礼在湖边的大剧场进行。室外的大草坪上,天鹅堡在远处遗世独立。
宿 乌尔姆 Comfor Hotel
第三天:乌尔姆
乌尔姆大教堂乌尔姆 给人印象最深自然是 乌尔姆 大教堂。
之所以印象深,是因为爬了七百多级楼梯才爬到顶,有一种死去又活来的感觉。它的旋转楼梯不仅多,而且窄,两个人交汇基本一个人要压扁在墙上另一个人才能通行。所以,强烈建议大家不带背包,减少负重,体力不好的就别爬了。
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高塔挺拔,雄伟,内部装饰是淡黄色,非常典雅。
教堂门外的广场相当热闹,正在进行消防科普教育。用救火车的云梯运人到高处看风景哈哈。
就连唱诗班的座椅下面,都刻着各种萌系头像,有猴子啦,鸡啦,大家都在一个个拍过去。这座教堂断断续续建了五百多年,我跟金猪同学讨论,建筑师知道此生看不到它建成,还要坚持建造,而且祖孙三代持续接力,这是一种怎样的信念。虽然这些建筑背后,不知道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却也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欧洲 的城市之所以张张如画,也多亏了这些大教堂。 乌尔姆 还是爱因斯坦故乡。
乌尔姆市政厅涂鸦精美的市政厅,大钟是标配。
宝马警车。
司徒加特明显 大城 市,现代化很多。当天周日,基本找不到超市开门,啤酒花园依然热闹。
晚上到 海德堡 旁边的巴特迪克海姆住下,这里正在进行盛大的葡萄酒节。Mercure Bad Duerkheim an den Salinen
第四天:海德堡
巴特迪克海姆葡萄酒节在巴特迪克海姆的香肠市场葡萄酒节(wurstmarkt)大棚里坐下,啃一只大猪蹄子,来一杯当地特色的葡萄酒或是葡萄汁,欣赏大叔们的乐队演奏,跟友好的小镇居民相视而笑,美好。题外话,在 德国 听街边演出一般要付小费。
海德堡 城堡海德堡可能是所有 德国 小镇中我最喜欢的之一。山间的红色城堡,便是曾经的王宫遗迹,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纪。这里是俯瞰全城的绝佳地点。
海德堡 老城老城是 海德堡 的精华,穿过复古的街道,摩登的店铺,便走到内卡河畔。对岸的房子,是历史超过600年的著名学府— 海德堡 大学,这是 德国 第一所高等学府,黑格尔曾在此任教。歌德爱 海德堡 ,因为他爱的姑娘也在这里。即使没有姑娘,我也要说一句跟歌德一样的话: 海德堡 ,我的心为你沉醉。
China Restaurant Shangrila in Heidelberg晚饭很没出息的又去吃中餐了,这次是自助,还行吧。
Villa Mittermeier Hote 晚上宿 罗滕堡 ,非常小资的一家民宿,从外观都内饰都极其用心,墙上的国际象棋X格满满,客厅还有毛皮沙发,好评。
第五天:罗滕堡
罗滕堡如果 德国 哪个小镇能和 海德堡 媲美,那一定是 罗滕堡 。罗滕堡 是 德国 中古世纪风貌保存相当完好的古城。中世纪,在 欧洲 的历史中指的是5-15世纪,始于西 罗马 帝国的衰败,终于文艺复 兴和 大航海时代的开始。爱 罗滕堡 ,一爱它的青石板道路,二爱它规整的五彩屋,三爱它斑驳的老城墙。从现代穿越到中世纪,只有一步之遥,穿过城墙之中那道拱门,典雅却丰富的色彩就扑面而来了。
淡粉嫩黄的墙面,红砖的屋顶,阳台上如瀑布一般倾泻而下的花朵,猝不及防的映入眼帘。跟星许许多多的 德国 小镇一样,窄小街道的尽头是一座漂亮的钟楼。而爬上城墙,整个小镇便可尽收眼底。跟 乌尔姆 一样,这里的民居全部是红瓦,红红一片煞是好看,也一定会有哥特式尖顶教堂点缀其中,形成 欧洲 小镇独特的美。走到市集广场,能看到哥特式加文艺复兴风格的市政厅,还有圣 乔治 屠龙雕像喷水池。
雷根斯堡雷根斯堡 老城雷根斯堡 也是中世纪古城, 德国 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它的看点在于多瑙河上的古桥和 圣彼得 大教堂。
多瑙河终于亲近了传说中的多瑙河,它隐藏在阴影之中,似乎并非蓝色,可以被称作黑色多瑙河吧。
第六天:帕绍
三河 交汇处帕绍 与 海德堡 、 罗滕堡 并列我最喜欢的 德国 小镇前三名。它位于多瑙河、因河和伊尔茨河 三河 交汇处,河上有不少大型的邮轮,整个镇子也热闹了许多。如果你在空中俯瞰,会发现很神奇的一件事。因河和伊尔茨河色彩完全不同,一墨绿一深蓝,就这样交汇在一起。
圣斯德望主教座堂这里的教堂很值得一看,与 乌尔姆 看到教堂外观上有很大不同。首先是圣斯德望主教座堂,Dom St. Stephan,洋葱状的绿顶,已经揭示了它的巴 洛克 风格。
圣保罗 教堂此外,便是规模较小的圣 保禄 堂Stadtpfarrkirche St. Paul,外观是粉色单塔,内部的配色相当与众不同,神坛为黑色镀金,显得压抑而神秘。
艺术家小径Artists’ Alley是女生凹造型的完美地点。青石板路上有彩色的涂鸦,无论是忧伤或是明媚的走来,都是一幅画。
招牌纪念品,会打鸣跳舞转圈圈报时的钟表。
米拉贝尔宫然后便穿越过境,来到 奥地利 的 萨尔茨堡 。 萨尔茨堡 是 奥地利 第四 大城 市,是音乐家莫扎特,指挥家 卡拉 扬的故乡,也是著名的音乐剧-《音乐之声》的拍摄地。先去瞻仰音乐之声的取景地之一—米拉贝尔宫加花园。这是 萨尔茨堡 总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的宫殿,是为他的情妇建造的,修建于1606年。 奥地利 的建筑多巴 洛克 风格,这座宫殿也不例外。不过它外观方 方正 正,朴素低调,后来也成为过行政办公地点。
米拉贝尔花园值得一看的还有它的花园,完美的几何对称,《音乐之声》电影里小朋友们合唱哆来咪的片段就是在这里拍的。那时候 欧洲 的园艺应该是登峰造极,所以 美国 各大植物园的前主人们,建园时都纷纷效仿,例如密苏里植物园的亨利·肖和长木花园的杜邦。
莫扎特故居从米拉贝尔宫走到大教堂,再经过莫扎特故居。萨尔茨堡老城最后在萨尔察赫河边徜徉,品尝美食。发现 奥地利 的麦当劳都卖提拉米苏,幸福。
COOEE alpin Hotel Dachstein晚上开到 哈尔施塔特 附近住宿。这家酒店给人印象很深,从内到外都是乡村田园风格,跟 奥地利 湖区的美景完美融合。酒店外观和房间内饰都是木质,早上拉开窗帘,群山环抱之中,便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还有它的欧陆早餐,各种糕点,火腿,果酱,跟这里的比起来, 美国 所有的欧陆早餐都是个渣。
第七天:哈尔施塔特
哈尔施塔特哈尔施塔特 是 奥地利 一个很有名的旅游小镇,因为坐落于 奥地利 湖区,濒临 哈尔施塔特 湖,有了世界最美小镇的称呼。这里自古就盛产盐矿,就连纪念品商店里的小礼物都是一包包盐。
小镇的房屋大多依湖或依山而建,以木质的居多,屋顶也不再是 德国 民居传统的红色,而是黑色。阳台的花艺还是一如既往的美丽。湖光山色之中,长颈的天鹅在水面游弋,更增添一份诗意。
小镇走一圈大概两个小时。总体玩下来,觉得风光上跟我们 中国 西南地区的沿湖民居有些相像,尖顶的教堂给这个小镇增色良多,明信片的经典画面由此诞生。
这里97年被评为世遗,估计从那以后游客暴增,居民也十分苦恼,房屋上随处可见请勿喧哗的告示,除了英文还专门用中文书写,让我有点玻璃心。小镇停车不易,一般是沿着高速 开远 一点,停在收费停车场,然后步行到达小镇。这个东西挺好吃的。
萨尔茨堡萨尔茨堡要塞下午回到 萨尔茨堡 ,登上山间那座面积宏伟的城堡— 萨尔茨堡 要塞Festung Hohensalzburg,从山下爬到城堡入口处大约二十分钟,需要不少体力,也可以乘缆车上山。爬山途中,会经过 阿尔卑斯山 北部地区 最古老的修道院—侬山修道院,这是一座女修道院,也是《音乐之声》的取景地。
到达城堡入口,需要购票入内,再爬一段坡,才到中心景点。
可以去info center领取中文语音讲解,然后参观城堡的一间间房屋。第一间屋子是二十几个大主教的画像和城堡的修建模型,在他们的执政期间,城堡不断的扩建,加固,可谓易守难攻,固若金汤。之后会进到刑具室,比较残忍的一件刑具是一个悬挂在墙上用来砸人的大轮子。这让我联想到了加州的爱的城堡酒庄,专门按照 欧洲 中世纪城堡风格建造,连刑具室也照搬了过去。
而游览的最后,游客都会登上城堡的露天塔楼,看 萨尔茨堡 全城的宫殿、教堂。这座城堡是 欧洲 最大的中世纪古堡之一,走在城墙之间,随处可见精美的浮雕、彩绘。
萨尔茨堡啤酒节下山之后,恰逢 萨尔茨堡 啤酒节,整个场地热闹非凡。
第八天:国王湖
结束两天的 奥地利 之旅,今天又回到 德国 境内,游览国王湖- 贝希特斯加登 国家公园。这里的湖水清澈见底,仿佛通透的翡翠一般,成群的小鱼儿就在眼前游过。坐上电动船,行驶在 阿尔卑斯山 脉的群山包围之中,虽不见雪顶,也已经足够美丽,会路过 德国 的第二高峰 瓦茨 曼。这艘电动船停靠两站,我们先坐到尽头欣赏美景,折返时再到圣巴尔多禄茂站看教堂。
返程途中,先在圣巴尔多禄茂下船。圣巴尔多禄茂教堂是国王湖的标志性建筑,明信片上全是它。
第九天:慕尼黑
慕尼黑王宫下午来到玛丽安广场。先去 慕尼黑 王宫参观。珍宝馆买了大皇宫和珍宝馆的联票。打算今天看珍宝博物馆,顾名思义,它是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的珍宝库,里面全部是皇室的古董收藏,主要是 希腊 - 罗马 晚期和中世纪的藏品。这里有英文的语音讲解器,基本每一个物件都有解说。于1565年由阿尔伯特公爵五世(Duke Albrecht V)建立。国王巨大的纯金宝石皇冠,王后镶满了钻石的项链,每一个都亮瞎双眼,这时候你就知道为什么自古至今富豪都不能免俗的爱珠宝。因为的确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些物件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即使蒙上了尘埃, 上面的宝石依然熠熠生辉,光亮如新。
新市政厅慕尼黑 的建筑之中,最喜欢的便是它的新市政厅。广场上的鱼嘴喷泉也很有历史了。新市政厅建于1867-1908年,用了超过40年。市政厅也是哥特式建筑,规模恢弘,正面有无数生动的人物雕塑,非常有意思,其中有 巴伐利亚 国王,圣人,英雄。到了11,12,17点,高处的木偶大钟就会开始上演木偶大戏,相当好玩。
登塔的门票在市政厅一楼的资讯中心购买,2.5欧,很便宜。跟乌尔姆的大教堂不同,这里总算是有电梯了。顶楼的空间并不大,风却很大,记得多穿点。你可以对照着地图和指示牌,把 慕尼黑 的布局看个大概。近处是老城区,屋顶黑红相间。 德国 的老建筑很有趣,不少都是四面楼房包围着天井,有点像老北京的四合院。巴洛克或是哥特式的教堂鳞次栉比。远处,则是奥林匹克公园, 慕尼黑 工业大学,宝马总部大楼。
玛丽安广场的夜晚上在玛丽安广场周围逛街,令我诧异的是衣服之类居然比国内还便宜,设计上比美帝高了不知道多少档次。一眼望去每一件都很好看,而 美国 商场,一眼望去经常找不到一件好看的。在这里发现了不少国内喜闻乐见的品牌,原来Only,黛安芬,ESPRIT之类的, 欧洲 都有,不过完全没有进驻 美国 。
第十天:慕尼黑
慕尼黑王宫慕尼黑 王宫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巴伐利亚 王国六百年的历史在此一一铺陈。王宫由维特尔斯巴赫王朝(Wittelsbach dynasty)在十四世纪初建,后来历任君主都住在这里。跟珍宝馆一样,先领取英文语音讲解器。王宫里面开放参观的房间就有数十个,有国王的起居室,卧室,画廊,宴会大厅,简直逛断腿。
印象最深的是古物馆(Antiquarium)。它建于1568年至1571年之间,收藏的古董属于阿尔伯特公爵五世(1550-1579)。它的拱形大厅是 阿尔卑斯山 以北最大的文艺复兴大厅,绘画遍布了整个拱顶。而窗边,则放着错落有致的人物雕塑。
另一个少见的建筑就是贝壳宫殿,一进入就觉得风格由些许诡异,仔细看,所有的装饰和雕塑都是贝壳拼接而成。
王宫花园这个花园也是 慕尼黑 王宫的一部分。花园中央这个亭子建于1615年,属于法式的圆庭,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上面还有一座雕塑,1594年建造,描绘的是 巴伐利亚 。
阿桑教堂慕尼黑市区还有几个值得一看的教堂。非常喜欢的阿桑教堂,跟传统大教堂庄严肃穆的雕塑和绘画比起来,它的风格光怪陆离,却有一种别样的吸引力。阿桑教堂的外观就很不同,跟两旁的雕花楼房融为一体,要不是那个明显的巴洛克 绿色尖顶,很容易错过。
圣母教堂圣母教堂可谓相当的好找。在 慕尼黑市区真是随时能看见它标志性的两个绿色圆顶。原来, 慕尼黑市区的建筑是有限高的,每一座都不允许超过99米,确立了这个99米双塔教堂唯我独尊的地位,哈哈。这座教堂是 慕尼黑 最大的教堂,建于1468年,也就是15世纪,原本是哥特式教堂,随着建造时间的推移,等到修建双塔时已经变成了15世纪,这时候 欧洲 建筑的流行风格已经从哥特式变成了文艺复兴式,于是,现在的标志性圆顶就出现啦。内部淡雅宏伟,白色的廊柱视觉冲击很强。
圣彼得大教堂这个地区最古老的教堂,有文艺复兴的尖塔。屋顶壁画令人印象深刻。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