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现存最大的石牌坊
今天周日,下午闲着没事开车外出转转,转着转着就来到万古长春坊。这个景点在至圣林正南约一公里处,是孔林神道的起点所在。坊额上刻“万古长春”四字,是中国著名的牌坊之一。这座牌坊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是曲阜现存最大、最精致的石牌坊。万古长春坊始建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清雍正十年( 1732年)七月重修。不过从现存情况来看,当初没有一点重修的痕迹,只不过是在石坊南面刻下了“清雍正十年七月奉敕重修”的字样罢了。
万古长春坊高10米,宽22米。在讲究礼制、等级森严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对建造牌坊的规格有极为严格的规定,只有帝王的神庙、陵寝才可建六柱五间的牌坊,一般臣民最多只能建四柱三间的牌坊,但因为孔子是“圣人”,其地位非同一般, 因此作为孔林神道牌坊的“万古长春坊”,破例地建为六柱五间五楼,这表明孔子在中国封 建社会中享有帝王般的地位和待遇。
牌坊为庑殿顶,顶下的硕大座斗上,承托二层简化斗 拱。6根柱子的下部,正背两面都夹有抱鼓石,抱鼓石上圆雕生动活泼、形象逼真的小獅子, 石鼓的鼓心上雕刻有高浅浮雕结合的转角莲。由于牌坊为6间,宽度很大,因此,6根柱子 和10根额枋上,均有用高浮雕、浅浮雕技法精细雕刻的盘龙、舞凤、麒麟、骏马、斑鹿、团花、 祥云等图案,主额枋上雕二龙戏珠图案,两旁雕有丹凤朝阳纹饰,整座牌坊造型优美,气势 宏伟,雕刻精湛。
明间匾额上镌刻有“万古长春” 4个楷体大字,其意是喻指孔子的儒家学说将流传百世,永葆青春。“万古长春”四个大字在文革后期曾被石匠凿平。现存的这四个字,万、古、长三字全部被凿,春字一半被凿,只不过在红漆的掩饰下,一般人不留心是看不出来的。
东、西两侧的明代碑亭
在“万古长春”坊前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碑亭。东亭内立《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道碑》,此碑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冬十一月,山东巡抚郑汝璧、巡按连标立石款。碑亭为方形,明间南面洞开,东、西、北三面设立石栏,重檐绿瓦歇山顶。西亭内立《 阙里重修孔子林庙碑》,碑文为明万历年间礼部尚书、 东阁大学士、东阿人于慎行书。此碑立于明万历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二日。两碑亭分别建于万历二十二年和二十三年。虽经几次重修,仍保持明代的建筑风格。
万古长春坊后孔林神道
万古长春坊是孔林神道的起点。孔林神道长达1266米,中间是步行道,苍桧翠柏,夹道侍立,龙干虬枝,多为宋、元时代所植。孔子思想历两千年而不衰,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直到今天,人们还一直吸取孔子思想的养料。“万古长春”坊正对孔林大门,寓意孔子的思想犹如松柏长青,万古不衰。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