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2018.8.20.上午我们一行四车八人从云南大理古城出发,沿怒江大峡谷而上途径六库,最后住宿于福贡县老姆登教堂旁的一家民俗宾馆。第二天(8.21日)顺便游览了原怒江州府故地--知子罗村!然后,继续沿大峡谷而上,晚上在贡山县城宾馆住宿(接下来的行程在下一个帖子中相告,敬请期待!)。 自从下高速进入怒江公路后,我们沿怒江的峡谷而上,沿途的道路正在全面修路,虽道路坑坑洼洼,一路走走停停,可有一路美丽如画的风景相伴,一切疲劳都被化为乌有咯! 我们随便问了修路的工人,他们告诉我们:这条路修路工期为2-3年,期间一般轿车行走艰难,SUV走起来也不爽!当这条路两年后修好了,再走这条路就爽歪歪啦! 当您看到这里,就敬请您继续欣赏下面的精彩内容。谢谢您的光临指导! (注:本帖图片为华为p20pro手机拍摄,发帖为PC端,特此说明。)
怒江大峡谷简介
怒江大峡谷位于云南西北部怒江州境内,呈南北走向,是从雅鲁藏布大峡谷继续向东南,在云南境内又是一处地理奇观之所在。是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险奇和最原始古朴的大峡谷。 怒江大峡谷位于滇西横断山纵谷区三江并流地带,峡谷在云南段长达300多公里,平均深度为2000米,最深处在贡山丙中洛一带,达3500米,被称为“东方大峡谷”。峡谷幽静深邃,怒江奔腾咆哮,令人震撼。沿峡谷的泸水、贡山、福贡等几县境内生活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给怒江大峡谷增添了不少乐趣! 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经云南,由北而南流入缅甸(在缅甸境内称作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全长1540多公里。 峡谷特征:怒江在怒江州境内全长310多公里,由于江东有碧罗雪山山脉(4000米以上高峰有20余座),江西有高黎贡山山脉(也有4000米以上高峰20余座),怒江奔腾于这两山之间,两岸山势雄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谷幽深,河流落差大,水急滩高,形成长310公里、深2000—3000米的大峡谷地段,与科罗拉多大峡谷、雅鲁藏布江杭底峡合称世界三大峡谷。 怒江大峡谷的上段——齐那桶纳卡洛段,两岸雪山高5000—6000米,江面海拔高2000米,高差达3000—4000米,由于山体雄浑,江流湍急,人烟稀少,此段峡谷显得异常幽深、异常神秘,成为探险旅游的绝佳去处。 怒江州的高山峡谷和温暖潮湿的亚热带山地气候,极利于动植物的生存繁衍。森林覆盖率达44%,有大量珍稀名贵树种。其中仅中草药就有356种,兰花多达140多种,野生动物474种,如齿蟾、戴帽叶猴、灰腹角雉,只产于怒江州内,特别珍贵。 从六库镇出发沿着怒江北上。“V”字型大峡谷的谷底,几乎没有一点点平坦地面,柏油公路的多数地段是在江边石壁上开凿出来的。 冬天,怒江江水是蓝色的;在雨季,江水就是混浊。江面宽约100多米,满槽江水汹涌澎湃。江面在怒江州北部最高处海拔1400米,南部最低处海拔仅700米。北高南低,落差极大,江水以每秒6至7米的流速奔腾咆哮而下。有万马滩、尖山滩、阎王滩、勐姑滩等70多处急流险滩。有些江段,浪高1米多。在茨开镇等地,涛声轰鸣昼夜不息,好像连降暴雨的声音。在稍微平缓的江段,由于江底暗礁作用,江面连连呈现巨大的环形波纹和旋涡,有些吓人。 怒江州的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三大峡谷中,怒江大峡谷最为壮观。双纳瓦底至大兴地之间,有一段傈僳语称为“腊玛登培”,意思是“老虎跳”。峡谷更窄,陡峭石壁高1500米,两岸距离最窄处只有10米。江边怪石嶙峋,有一块黑色巨石稳立江心,虽常受激流冲撞,却傲然不动。在丙中洛以南4公里处,有气势磅礴的“怒江第一湾”。江湾台地上有层层农田、房舍和桃树林,恍如世外桃源。
怒江公路沿岸行车堵车及风光随拍!
远眺近游老姆登教堂及周边景色!
关于《怒江老姆登教堂与老姆登村》
怒江老姆登基督教堂 在怒江峡谷沿岸,只要有村落的地方,我们都可以找到以前法国传教士建造的教堂,并且至今仍在被村民们使用来做礼拜。虽然在峡谷里,居住着怒族、傈僳族、白族、汉族、藏族等,但是他们绝大多数对基督教的信仰却是一致的,只有极少数的人保持着原始的信仰,如傈僳族的东巴教和藏族的藏传佛教。 老姆登村位于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东边。“老姆登”是怒族语的音译,意思是“人喜欢来的地方”。一座建在悬崖边上,红白相间的房子,就是怒江流域最大的基督教堂--老姆登教堂。走到教堂前,看着远山近草,那种乡村教堂的朴素和自然真的会让人心静如水。红色十字架直指天空,“神深爱世人”,字体鲜艳。 该行政村隶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地处乡东边,距乡政府所在地13公里,到乡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 距县公里。东邻兰坪,南邻知子罗,西邻棉谷,北邻沙瓦。辖红卫、防干等12个村民小组。据相关资料显示,全村国土面积45.21平方公里,海拔1850米,年平均气温13.8℃,年降水量1163毫米,适合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413亩,人均耕地2.27亩,林地55289.1亩。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8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39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近游老姆登教堂!
穿越丙察察线第二天(8.21日)游览原怒江州州府旧址-知子罗村!
知子罗村游记
知子罗村简介:在云南有一个村庄,被为记忆之城,至今保持七十年代模样。它坐落于碧罗雪山西麓海拔2023米处的山梁上,一千多年前,氐羌的一支乌蛮部落后裔,从澜沧江越过碧罗雪山,到达怒江之上的知子罗繁衍生息,他们称为“怒苏”,是碧江怒族的起源。往昔从古南诏国(现大理)经知子罗再翻越碧罗雪山到达高黎贡山只需一天就可以进入缅甸。 自此知子罗成为古老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和集市之一。由于它的特殊地理位置从1912年,云南地方政府派遣怒俅殖边队进驻这里,设知子罗殖边公署,1916年改为知子罗行政委员公署,1932年改设碧江设治局。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一度成为怒江流域的核心城市,怒江州府和碧江县府都设在这里,成为怒江州最繁华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由于地处山腰,发展空间有限加之怒江江边公路开通后,知子罗的命运就此改写。1974年,怒江州府下迁到六库。1986年,碧江被撤销县制‘被拆分为两部分,分别并入泸水县和福贡县,昔日辉煌的碧江就这么从地图上消失,只在原址上留下的所谓的“废城”——知子罗。它还保留着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房屋建筑,这里仿佛将小城的历史定格哪怕沧海桑田他仍好像活化石一般的存在,来到这里都会找到逝去的童(少)年记忆和历史遗痕,因此很多经历过城市大变迁的都市人们都会不辞辛劳的来到这里追思怀旧,吊古寻幽,因此这儿被称为“记忆之城”。 该村隶属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地处匹河乡东边,东邻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南邻普洛村,西邻架究村,北邻沙瓦村,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匹河怒族乡政府所在地19公里,距福贡县县城44公里。该村下辖知子罗村、色坎折村等13个村民小组,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21人。全村国土面积45.33平方公里,海拔2030米,年平均气温13.8℃,年降水量1163毫米,适合种植玉米、核桃等农作物。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知子罗村--贡山县城的路上随拍!
《后记》
大理古城--贡山县城这段路我们用了两天时间走完了,虽然由于修路一路堵车,走走停停,我们一行四辆车平平安安的走完了!不仅欣赏了怒江大峡谷的沿途风光,重点参观游览了老姆登村、知子罗村。它让我们看到了边境与民族地区的现状与变化,也看到了他们为了改变现状而勤劳奋进的精神,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想:随着怒江这条旅游公路的修建完成,她会给这里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为还没有游玩这里的驴友们带来更大的便捷!怒江大峡谷美景会展现在更多人面前,让大家流年忘返!。。。 。。。 发帖完毕,谢谢观看!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