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甬城】绕不开的亲密邻居
生活在舟山,就得聊一聊美丽的邻居 — 宁波。舟山与宁波仅有一桥之隔,剪不断,理还乱;在外的舟山人,难免会碰到一些地域类的尴尬。“你是哪里人呀?”“我是舟山的啊”“喔,你是宁波人啊”“厄。。。。。”更离谱的会说:“哦,你是普陀舟山人啊......”一曲好听的《凉凉》送给舟山人民。舟山人在外,为什么总被误解成宁波人呢?那好,我们沏上一杯茶,坐下慢慢聊。从地理上讲,去舟山若不选择船或飞机,怎么也绕不开宁波;舟山和宁波一衣带水,因为跨海大桥的入口就是宁波镇海区。
从语言上讲,不属于宁波的舟山和宁波语言是最接近的,属于宁波的慈溪、奉化、余姚等地则是一口明显地方音,而象山区和宁海县两地的方言则完全属于台州市的语系。舟山人在宁波生活,如果不自我介绍,基本会被默认是宁波本地人。而走出浙江,一口舟山话出去就已是“你从宁波来”,辩解都是多余。
从风俗上讲,宁波与舟山同根同源,同宗同族。舟山群岛,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属于宁波,直到1987年1月,它才正式设为地级市。因此,两地民间风俗和餐饮上都大体相似。
从合作角度,历史遗留加成本考量,舟山很多机构和企业都属于宁波管辖。很多企业牌匾上挂的都是舟山分部,人事派遣、招聘和培训则由宁波完成。两地的合作也非常紧密,最引人注目和成功的,莫过于宁波舟山港了,2018年已把宁波—舟山港中间的横杠去掉,标志着一体化进程更加紧密。
【宁波旅游】华东旅游线上的明珠
宁波,简称甬,是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历史文化名城。它连续五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是中国著名的院士之都。宁波人文积淀丰厚,历史文化悠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它是大运河南端的出海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
宁波市的东侧,有浙江省第一大湖 —— 东钱湖,相当于4个杭州西湖,人称“西子风光,太湖气魄”;
宁波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 —— 天一阁,楼中摆放着古籍与书案,处处弥漫着厚重的书香气息。
宁波有蒋介石难以割舍的故乡—— 溪口,街街角角,都充满了蒋氏家族生活的痕迹。
宁波,还有一座五大佛教名山之一 —— 雪窦山,露天弥勒大佛像,是溪口风景区内最显眼的地标。
除了这些,宁波还有其它很多丰富的旅游资源,月湖公园、老外滩、河姆渡等,更是别具特色和底蕴。
【推荐美景】悠久的老外滩
老外滩,是坐落于宁波三江口北岸的一个港口。它于1844年开埠,比上海外滩还要早上二十年。1992开始作为旅游项目开发,已成为宁波的城市景观。
1842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宁波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各国商人蜂拥至宁波。英、法等国推行一系列洋化手段,把宁波港扭曲成半殖民地性质的港口。1844年正式开埠后不久,江北岸便发展成为英、法、美三国侨民居留区域。它是中国最早的“外租界”之一,历史上也曾称为“外滩”,是中国最古老的外滩之一,直到上海口岸崛起,它的地位才被削弱。
如今,老外滩仍保存着大量的欧式老建筑,是宁波的地标之一。它们大多改作成小资的酒吧和餐厅,形成一片颇有情调的休闲区。
宁波老外滩和上海外滩有些相似,又多了几分精致,来这里走走逛逛,拍拍老建筑,或者找家小店坐下来喝点东西,很惬意。这里白天很安静,三三两两的游客在街上闲逛,到了晚上,街上热闹非常,时而飘出婉转的歌声,韵味十足。走到江边,欣赏着三江口迷人夜色,和爱人一起散步很是浪漫。
周末的时候,我们开着车经跨海大桥来到宁波,前后行程只需一小时左右,即可到达老外滩。叫上两杯咖啡,慢坐着,感受幸福时光的流淌。
老外滩的建筑也是一大看点,虽然都不能进去参观,但仅是外观也很有味道。旁边的断壁有几分圆明园的影子,是老外滩的主要标志。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南面的哥特式建筑江北天主教堂都是游客的焦点,周边有和德坊、和泰坊、紫林坊、宏昌源号、江北巡捕房,都是很有特色的老建筑。
另外值得一看的,是位于中北路口的石库门朱宅,这是西式雕花和宁波传统民居的完美结合,相得益彰。梅雨红石做的门框配上黑漆厚重的木门和一副铜环,非常别致。
【推荐美景】溪口蒋氏故居
位于宁波奉化的溪口镇东靠武岭,南濒剡溪,北靠雪窦山,水绕山环、景色秀丽。这里因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故里而引世人瞩目,是首批国家5A级旅游区和“浙江十佳美景乐园”。2017年春节前,我带着老爸老妈游玩溪口古镇,前后玩了两天,包括古镇、雪窦山和雪窦寺三大区块,非常尽兴。直到现在,爸爸妈妈还经常跟我提起溪口,他们非常喜欢这山水如画、人杰地灵的地方。
舟山距离溪口古镇130公里,大约两个小时的自驾路程。上午9点,当我们驱车进入溪口镇界内,一幕幕山水画卷映入眼帘。虽然天气转凉,可这里的山还是那么的翠,水依然那么清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幸福指数一定是别样的高。
春节前的这段时期,溪口古镇街区冷清,游客稀少。当地居民都在繁忙地张罗着,镇上都挂起了红灯笼。武岭门是入蒋氏故居必经之地,原来是个小庵堂,蒋母常来念经,后改建。
蒋氏故居的景点都是沿街而建,只需按顺序游玩,非常方便。武岭门→文昌阁→小洋房→武岭学校→丰镐房→蒋氏宗祠→玉泰盐铺。从武岭门进门后,左手边就是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小别墅---文昌阁。
小洋房建于1930年,结构小巧,建筑材料是“洋灰”,固得名“小洋房”。1937年4月份,蒋经国从苏联留学回国,老蒋特意把他安排在此住读,一边补习中文,一边反省在苏联留学时打下的红色烙印,给儿子“洗脑”。
武岭学校,1929年由蒋介石遵母遗嘱创办,蒋介石亲任校长。能为溪口穷苦子弟举办义务教育,此事彰显蒋母的慈爱与高尚。
玉泰盐铺是蒋介石出生的院子,为蒋介石的祖父蒋斯千于1871年开设,后由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继承。蒋肇聪去世后兄弟分家,盐铺归蒋介石的胞兄蒋介卿经营。蒋介石出生后,盐铺曾两次失火,一次遭受白蚁腐蚀。现存建筑为蒋介石在1948年时改建,大门额上书“清庐”二字。
我们游玩蒋氏故居全程大约3个小时,通过游览更深入地了解蒋中正的生平阅历。
【推荐美景】佛教名山雪窦山
溪口风景区通票,每人280块,包括所有小景点门票和缆车、小火车票,比较划算。雪窦山还是挺大的,游玩全程大约要4小时,所以午饭肯定要在山沟里解决了。出发前,我们在溪口古镇上买了蛋糕、火腿、牛奶、水果以备用。
游玩雪窦山一定要从山顶开始一路下山,搭配缆车和观光小火车,这样会节省很多体力,少出好多汗水。我提前研究了攻略,参考网友建议。游玩顺序:景区车到山顶→三隐潭→观光小火车→缆车→妙高台→千丈岩→雪窦寺。
徐凫岩入口处,这个景点需要爬山耗能太多,为了照顾爸妈而放弃了。
三隐潭的第一个潭水---上潭,筑石阶216级,石阶如天梯,图中有老妈蹒跚的身影。上潭水,冬日水流不多,以幽静见长。瀑布循崖倾泻,高有30多米。
中潭以清秀取胜,浓荫盖在涧水上。
自中隐潭下行500米,便是下隐潭。这里巨石成堆,其中有个石笋峰,高达20多米,石笋峰在潭上;两个崖口构成两个天然瀑布,当地人称为“鸳鸯瀑”。鸳鸯瀑布很美,但因深居山涧,光线较暗。
游完三隐潭,会到达一个山坳平地,这里也是观光小火车的上车点。
告别瀑布,下行五分钟到达缆车乘坐点,爸妈是第一次乘坐缆车,我们顺山而上前往妙高台。蒋介石第二次归隐后,就在此隐居,暗中指挥百万大军。
于妙高台,可以远眺山下湖全景,眼前湖光山色,融为一体。
继续往山下走,到达千丈岩景点,可以俯视瀑布全貌。“千丈岩”三个红字有点模糊了,要仔细看才能看清。
继续下山,会经过张学良将军的幽禁地,由于爸妈体力消耗太大,没进去参观。绕道前往雪窦寺。雪窦寺,全称雪窦资圣禅寺,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寺。兴起于大唐,明代列入“天下禅宗十刹五院”,雪窦山于民国期间跻身“五大佛教名山”之一,雪窦寺还是弥勒佛道场,内有雪窦山弥勒大佛。
弥勒宝殿为佛门独创,宝殿建筑面积为1218平方米,重檐歇山顶,覆盖黄色琉璃瓦。殿正中,供布袋和尚像,像高五米,端坐于青田石雕九龙图案之须弥座上。
蒋氏家族信佛,所以家族与雪窦寺关系密切。蒋母王彩玉,一生茹素信佛,常至雪窦寺敬香礼佛,蒋也常随母前往。
【推荐美景】古村风情丹山赤水
丹山赤水位于余姚城区西南45公里处,属于四明山的一部分。这里因“红岩印溪水”而得名,景色非常美,山中还有不少道教遗迹。最好的时节是秋冬之际,不仅有满山红叶,也是吃柿子的时候,不少周边游客借周末的时间自驾过来,体验农家乐趣。
景区有两个入口,主入口靠近山下的柿林村(余姚方向),柿林村是丹山赤水的食宿大本营,游人通常吃住在这里。夏天在溪上可以玩漂流,柿子熟的时候在村里买柿子非常实惠。这里的柿子都是自然熟的,只要几块钱一斤,天然好吃又便宜。
其它值得一看的地方,譬如古井路上的同心古井。走在狭长的小巷中,时不时能遇到在路边闲聊的当地人,感觉很清静。这个小村庄全是石头垒砌的房子,含有徽派建筑和江南古风,让人眼前一亮。里面有不少农家乐,也都是石墙青瓦的老房子,条件虽不如城里的宾馆,却别有一番风味。
如果要去爬山,可进入景区大门后直接往左,走不远便是赤水桥,过桥即是山门入口,悬崖上刻着“丹山赤水”四字,可拍照留念。
景区内群峰斗妍、古树参天,竹木蔽日、溪水潺潺。在这里,我们可以享受自然山水风光、品味山乡风情。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