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州古城让你重温儿时的记忆
令节清晨煮粥忙,炊烟风散万家香。儿时的记忆中,一走进腊月, 便仿佛闻到了浓浓的年味。长大了,那种感觉还在吗?肇建1439周年的蔚州古城让你重温儿时的记忆!腊八粥,社火,剪纸窗花,盛大的开城仪式……2019年的春节就从这里开始啦!
经常听人说:“年味越来越淡了!”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年味?是全家围坐的团圆饭?是门上的春联、窗上的剪纸?还是热闹的花会、燃放的烟花、冬季的冰雪?亦或是热闹的大秧歌和处处欢腾的气氛呢?
寻找年味,来张家口蔚县就对了。蔚县古称蔚州,为“燕云十六州”之一。蔚州古城北枕壶流河,南扼飞狐峪,占地1.6平方公里,2018年5月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火红的蔚州,红火的年。被誉为“最具民族特色节庆”的蔚县民俗文化旅游节自2011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九届,一举叫响了“中国北方年节文化之都”、“中国春节民俗名片”、“中国十大最具年味的地方”三大品牌,年俗文化之厚重、之浓郁蜚声海内外。地秧歌、高跷戏、大鼓书、冰雪、烟花、社火、灯会……这个千年古城汇聚了最正宗的年味,满足你所有对年想象。从腊月初八开始,到农历二月二,历时56天,整整两个月,天天变着花样过大年。
随处可见的年味
打树花,看花灯,点旺火,摆灯碗,喂门环,吃腊八粥,品年夜饭,送万民伞,巡游古城,州官点睛,州官开笔,州官填仓……一幕幕最本土、最地道、最民间的过年场景,充满喜庆祥和,仿佛穿越古今。置身在民俗风情浓郁、简约大气热烈的氛围中,春节的喜庆在蔚州古城的每个角落里飘荡。
年味在美食里
蔚县的年味在美食里,甜甜的麻糖一直甜到心田,酸酸甜甜的冰冰糖葫芦唤醒儿时的记忆。在蔚县吃年夜饭不只是鸡鸭鱼肉,餐前小吃有江米条、油果子、杏干,再加上盐炒杏扁、骡马拼、葱花酸菜等精美开胃凉菜,打住了心慌后就是主菜蔚州八大碗了,这都是平时饭店菜单里看不到的美味!
蔚县的年味绽放在社火里
蔚县的年味绽放在社火里,蔚县社火是劳动人民庆祝丰收、欢度节日和寄托美好祝愿的民间娱乐活动。社火的形式大约有22种,最震撼的当属打树花,在蔚县盛行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蔚县还有许多古老的村落,至今仍保留着许多独特的民俗活动:如除夕午夜祭冰灾等。在这些民俗中最隆重的要数元宵三天拜灯山,这种敬神的方式可谓举世罕见。此外还有:蔚县秧歌、逗火龙、摆灯阵、蔚州大鼓、活马舞、划龙船、灯影戏、高跷戏等等。
张家口人称蔚县高跷戏为“蹦蹦戏”,也叫“打坐腔”,口外人叫“玩艺儿”。蔚县高跷戏短小精悍、风俗活泼、通俗易懂,唱词别具一格,唱腔丰富,多为一剧一曲,专曲专用。
早先时,蔚县高跷戏表演者脚踩三至五尺高的木拐,走上街头,围着高桌边扭边唱,演唱时管弦乐队伴奏。后来表演形式改为不蹬拐在舞台上和其他戏剧一样说唱表演。到清末民初,蔚县高跷戏进入鼎盛时期,除了在当地,还在张家口、张北、沽源、崇礼、赤城、龙关、赵川一代广泛流传,被誉为“塞上一枝红梅”。2011年,蔚县高跷戏被列入河北省非遗!
蔚县大鼓书堪称一绝,表演者一人弹三弦伴奏,一人左手持铜板自击,右手拿鼓槌敲鼓,开唱讲书。受电视机时代冲击,蔚州大鼓一度销声匿迹。近年来,伴随着蔚县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沉寂了30年的蔚州大鼓被挖掘出来,并迅速获得了新生和发展。如今,蔚州大鼓已经有了第五代传承人,蔚州大鼓多次参加全国巡演并获奖,多部大鼓书被恢复,新的大鼓书也被创编出来并受到群众欢迎。
秧歌是汉族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它在各地各民族花会中广为流行。蔚县地秧歌以秧歌舞队为主要形态,数十人组成的舞队身着大红大绿、色泽鲜艳的衣服,脸上涂满油彩、丑角扮相,根据角色的需要手持相应的烟袋锅、鸡毛掸子、扫帚疙瘩、拐杖、鼓、钱鞭等道具,在锣鼓、唢呐等吹打乐器的伴奏下尽情舞蹈。舞法奔放、动作狂野,视觉冲击力十足,有的威武雄浑,有的柔美俏丽,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年味在灯会里
蔚县的年味在灯会里,农历腊月初七,2019蔚县红红火火中国年灯会已正式亮灯迎客。本次灯会以非遗彩灯技艺融合声、光、电科技手段,创意表达蔚县非遗民俗、历史典故、馆藏文物、农副产品等题材。将蔚县中心城区打造成灯的海洋、艺术和民俗的世界,展现蔚县发展新气象,描绘全民奔小康新蓝图!
中国梦,中国年,中国味。欢欢喜喜过大年,红红火火闹元宵。触摸文化,重温乡愁,体验民俗,置办年货,走街串巷寻年味,长城脚下逛庙会,张家口年俗文化就是这么High!如甜甜的麻糖一直甜到心田,如美味的八大碗带来的乡愁。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