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讲到来福建,很多人的首要选择是去厦门,那是一个浪漫、小资的海上花园城市。其实对于本土的福建人来说,福建最值得去的地方不仅仅只是厦门,相较于这座越来越客套的城市,我更喜欢同属闽南文化圈内的泉州和漳州。
在泉州这座孕育了闽南文化的城市里,你能感受到的是最真实、最地道的闽南风情。而在漳州,略显个性的闽南风情一样能够满足你欲望。同样,漳州的旅游也有一些不同的花样,相较泉州和厦门它更多样。除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也是漳州这块南方土地上保留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如果要把这个缩影具象化,那就是位于南靖的云水谣古镇了。好了,花上三天的时间,我们一起去看看这座南方滨海小城的花样魅力吧。
【关于行程】Day 1:入住云水谣平凡之家民宿,夜游古镇Day 2:云水谣、梅林古村、石桥村Day 3:月港古镇、漳州古城
夜访云水谣,入住景区内创意新民宿
坐上动车,历经近两个小时后我们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第一站,南靖。一出站,就坐上了之前经民宿老板联系上的包车师傅的车。兜兜转转1个多小时,抵达云水谣的时候天就已经快黑了。在平凡之家民宿放下行李之后,我们决定去一探古镇的夜色,再回到民宿拍房间。
的确,我们这样的选择是对的。入夜后的云水谣才有游人少见和向往的样子,古道旁的摊点早已收了摊,景区内亮起霓虹,远处哗哗的溪流声划破小镇的宁静,传入耳中。很多人认为云水谣是一个商业、拥挤的景区,我只能说你选错了时间。我们从民宿出来,没几步路就先到了怀远楼,然后踩着鹅卵石铺成的小道,一路走去了云水谣。正如一路所见的那样,村民在楼前叙说着家常,屋上的霓虹倒映在溪流上,没有拥挤的人群,也没有喧嚣的叫卖。这时云水谣的主旋律是虫鸣和水声。这一刻闭上眼,就仿佛回到了电影《云水谣》那时的古镇。
在溪畔的春燕饭店点了几道老板推荐的特色菜,饱餐一顿打发了一日赶车的疲惫感,于是准备回平凡之家,准备在这个网红旅拍民宿内好好拍几张照片。
正如我去到任何一座陌生的城市一样,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找一家温馨如家一般的民宿,这些年在路上早已厌倦了快捷冰冷的酒店,似乎只有在民宿内才能真的消散旅途的辛劳。这家民宿是之前在网上看到的,朋友喜欢她家的装修,非常适合旅拍。
民宿在一个独栋的三层小楼内,一楼是服务前台和泡茶的休息区,2-3楼是客房。在楼上除了每间精心设计和布置的客房之外,公共区域也被主人精心打扮了一番,真是感觉每个角落都是出片的点。我们预定的是“不止有爱”和“有点幸福”两间主题客房,除了倍感温馨的布置之外,独爱“不止有爱”那间的黄色冰箱。
除了喜爱的装修,随和的民宿老板也给我们在南靖的行程安排给了许多建议,他们就像邻家的大哥哥大姐姐,让本来对云水谣和云水谣周边并不了解的我们,有了一个详细的游览行程。
民宿内各类洗漱用品都很齐全,早上也有早餐提供。在民宿楼旁就是一个土楼,闲着有多余的时间也可以进去参观哦。【旅游提示】云水谣的平凡之家民宿全称是“平凡之家 USUAL HOME 网红旅拍[名称全称最后是美宿,不是民宿哈!另外,我想你帮我想办法植入我的微信号,让客人直接加我预定更优惠这样!]美宿”,在相关的预订APP上,可以搜索“南靖Usual Home创意新民宿”或“平凡之家 USUAL HOME 网红旅拍美宿”。民宿就在景区的出入口处,靠近怀远楼。民宿价格200多,有提供早餐,如果感兴趣可以和民宿主联系哦。
在清晨和傍晚,遇见真实的云水谣
记得初识云水谣是在2014年的盛夏,5个人一部车,大学同学的父亲在那一周的时间几乎带我们逛遍了漳州,而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南靖的云水谣了。
关于云水谣的初印象,也就是对客家土楼的的第一印象了。那时,只看到土楼的神秘和客家人血液里流淌着的对“家族”的理解。关于云水谣,让我这个初次踏足的人并未对其有太多的理解。这次到访,入住了景区内的平凡之家民宿,因此有幸身临云水谣的夜。在清晨,薄雾尚未散开的时候又一次和同伴一起走进云水谣,走在溪畔,也驻足在了古榕树下。
云水谣,真的是一个需要放慢脚步去感受的小镇,只有在游客较少的清晨和旁晚,你才有幸看到真实的云水谣。没有叫卖声,也没有拥挤的人群,有的只是在溪边洗东西的啊嬷,还有临溪笑谈的老者。在这样的时段游览云水谣,或许你能感受到陈秋水和碧云那段难以割舍的爱情。而你,难以割舍的则是这座小镇的质朴和安逸的。
如果你到了云水谣,别忘了在花前树下给心爱的人拍照,别忘了坐在古榕树下聆听涓涓细流留下的哗哗声响。总之,放慢你的脚步,悄悄的给怀远楼或和贵楼的屋主5块钱,登一次土楼。在一层仰望一次天,透过那或圆或方的天井,看一次有限的天空。在顶层俯瞰一次大地,从高处去看土楼内的生活百态,感受土楼百年的烟火气息。
从清晨的朦朦薄雾,到午后的晴空万里,在云水谣的一日仿若体验了两季,厚外套出门,薄单衣回到民宿。虽说薄雾中的云水谣最美,但蓝天白云下的土楼才能给人一种舒适感。毕竟福建的冬季,往往都是连月的雨,晒一次日光可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我们是在清晨游完云水谣之后去了周边的古村,在午饭后见天气放晴后回到的云水谣。
往往有人说开发后的景区就变了味,涌入的游客让景区变得商业、变得喧嚣。对于云水谣而言,《云水谣》和《大鱼海棠》让世人得知了它的美,许多老屋确实改变成了商业的摊点,但在入夜和破晓的时候,古镇仿佛回到了它本来的样子,质朴而又富有生气。如果你觉得云水谣不好玩,那你一定是玩错了方法,玩错了时间。留下吧,留出一晚的时间,静静的去感受这静静的古镇。
【旅游提示】云水谣景区位于南靖县的梅林镇,景区门票90元,部分线上购买的话是81元。外地的朋友前往云水谣,可以搭乘动车在南靖站下车,到动车站门口你可以选择公交车或者拼车前往云水谣,个人比较建议拼车或者包车,因为距离还是很远的,拼车的价格大概是40元一个人。在云水谣景区内,吃住购都很方便。
云水谣旁未商业化的梅林古村,有山有溪有土楼
在距离云水谣景区约5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尚未商业化的古村。在那里,有青山,有溪流,也有保存完好的客家土楼。如果你有时间,去古村里沿着溪流绕走一周,或许你禁才会感慨这便是大山里村落真实的样貌。梅林古村,就是一个没有刻意修饰,而又民风质朴而善良的所在。
云水谣住了一宿之后,在晨雾中再次领略了小镇的柔美。稍做休息,我们决定驾车前往5公里之外的梅林古村。梅林古村是一个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古老村落,元朝的时候唐代名臣魏征后裔在从宁化迁移至此。整个村落栽种了成千上百棵梅树,在冬天的时候梅花盛开,整个村庄宛如一片梅林,因此也被称为中国景观村落。
车子停在梅林镇上,从镇政府对面的小路走进去,就可以到梅林古村了。一到古村就能看到溪畔的妈祖庙,关于这座妈祖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数百名梅林农夫下南洋的故事。后来衣锦还乡的梅林人便在家乡建起了妈祖庙,这也是福建山区内较早的妈祖庙之一。每年,这里都会举行同妈祖相关的庙会活动,活动上也经常能看到来自台湾的香客。在妈祖庙的对岸,梅花林中便矗立着妈祖神像和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亲笔撰写的“客家土楼妈祖之光”
走过妈祖庙,踩在泛着淡淡青色的鹅卵石上,古街的左右是空空的古宅。这里原是一条商业街,历经百年风雨之后,虽然人去楼也空,但建筑本身依旧还在叙述着当年买卖来往的场景。蜿蜒的巷子,长长的椅,游逛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只看到偶尔过往的村民,却未曾见过一处商业售卖点。或许,这才是许多背包客心目中纯朴的老村子吧。
在古村里,还有一座终年不见蚊子的神奇土楼,南庆楼。土楼始建于1680年,主体是一个高四层、每层20间的方楼和一个二层高、每层30间的半环形半圆楼组成。从高空俯瞰,它们形如轿椅。土楼临溪而建,背靠大山,是屋主心中绝佳的风水宝地。土楼内几乎都是由鹅卵石铺成的,内内外外共有是十八扇门,头次进入或许还真的会有点摸不清方向。
四面环山的梅林村如今慢慢的开始被游人熟知,我也不知道曲梅溪两侧的古街古楼何时会在商业的冲击下换去模样,如果你曾向往,这个春节可以出发了。
【旅游提示】梅林古村在距离云水谣景区五公里外的梅林镇的镇区上,从云水谣过去有小巴车,车票4元(6路梅林线,在景区车站以及云水谣水车对面的桥边都可以上车),大概十分钟就可以到了。当然,如果你有车子的话,自驾会更加方便。镇子上有餐馆,但是很少,住宿的话也比较建议去云水谣那边住。对了,梅林古村没有收取任何的门票哦,春节前后去还可以看梅花。
到石桥才知道,世界上房间数最多的土楼在这里
说起福建的旅游,就不得不提起福建旅游的三张名片了。其一是声名在外的厦门鼓浪屿,而后便是拥有世界双遗产的武夷山和奇葩的传统民居建筑福建土楼。其实土楼在广东和江西地区也有分布,只是在当地更多人选择叫它“围楼”。相较三地的土楼,福建的可能是最为集中,也是保存最好的土楼群落。
在福建,土楼主要集中在闽西南地区的龙岩和漳州,而其中的代表则是永定和南靖的两处国家5A级景区。不过今天我们不去逛景区,而是选择包车前往南靖的石桥村,去这里一睹土楼中的“世界第一”。石桥村,位于南靖县西部的书洋乡内,它处在绿树如茵、山水环绕的山谷溪畔,和喧嚣的景区不同,这里多了一份静谧,也多了一份难得的纯朴。
如果你们问前往石桥村能看什么?那么有着吉尼斯认证的“世界之最”一定是“全村的希望”了。在石桥村,拥有369间房间圆型土楼顺裕楼被吉尼斯确认为“中国房间数最多的圆土楼(单圈)”。始建于上世纪初的顺裕楼背山面水,盘踞在天独厚的风水宝地之上,高达15米的外围土墙,和厚1.6米的外侧底墙,让它和其它土楼一样有着如虹的气势。
石桥村内居住的,几乎都是张姓,顺裕楼的筹建者便是张氏第二十代张启根。他小时家境贫寒,早早的就跟随父母到南洋去做谋生。1926年,才20出头的他带了钱只身回到石桥。见不得村里的萧条景象,他萌生了筹建一座大圆楼的想法,到了第二年他便将这个想法付诸了实践。顺裕楼是按双环的设计去建筑的,在一期时外层一圈只修了两层,后因资金不足也曾一度停工。为此张启根也只得二下南洋做生意筹集资金。后来直至1947年才将圆楼外层四层全部修建竣工,土楼的内圈也修起了四分之一,层高为两层。
如今我们所见的,便是1947年停工之后的顺裕楼。历经百年风雨,土楼已有些破败,如今土楼正在全面的进行着整修。其实在石桥村内,不仅顺裕楼一处土楼,在三团溪的两侧一共分布着近20座土楼,其中的振德楼和方形土楼永安楼就在村口的不远处,游览起来也很便利。
行走在石桥,从顺裕楼出来之后沿石阶下到溪边,清澈的溪水从山间流出,走过独木架起的简易木桥来到对岸便是方形土楼永安楼了。而后溯溪而上,振德楼便背靠着小山立在溪边。此时正值梅花开的季节,振德楼对岸的梅花也开的正艳。
虽说经过了百年的风雨,石桥村内的土楼大部分还有原住民住在里面。有些土楼保留着原样,有些也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发生了些许改变。即使如此,村内的张氏后人依旧世代居住于此,他们在此种豆种瓜,在此守护着先人开辟处的一方世外桃源。
【旅游提示】石桥村位于南靖县的书洋乡内,自驾前往比较方便。村内的土楼目前有开放的都是你没有收取门票的。村子距离云水谣景区不远,食宿可以推荐前往云水谣景区内。
月港,明朝海禁时期唯一对外开放的特区
闽南,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宋元时期的泉州是东方的第一大港,**波罗曾描述过它的繁华富庶。到了明代,由于受到倭寇的侵扰,泉州港慢慢的没落了,随之兴起的是闽南的另一个城市,漳州。漳州月港,处在九龙江入海口处,因其“外通海潮,内接山涧,其形似月,故名月港。”明宣德年间这里开通了“洋市”,在海禁的大背景下,这里是唯一对外开放的“特区”,被人们喻为“闽南小苏杭”。漳州月港,同汉唐时期的福州甘棠港、宋元时期的泉州刺桐港、清代的厦门港并称福建古代“四大商港”,是我国对外经贸史不可忽视的地方。
今天,经历了600年风雨的月港古镇逐步得到重建,新修的月港不再是往日繁忙的上钢,目前已经成为品味海丝文化的重要旅游地。古镇内的建筑,都是典型的闽南建筑,闽南家庙等建筑屋顶上的飞龙在这里也非常的常见。同其它的闽南地区一样,月港人一样信仰着佛教。沿着路边的指示牌前进,在月港古镇的街口,就是一处观音亭。就像其它的闽南佛寺,观音亭香火旺盛,就算不是重要的农历节庆这里也有些许烧香礼佛的人。
走过缭绕香烟的观音亭,踩在青石板铺成的小巷间,古镇早已难觅那些来自四海的客商。沿江而建的古街上人群三三两两,深巷间的犬吠、茶余饭后的欢言,生活在云帆远去之后变得如此安逸。穿过古街,阵阵江风从小巷间吹来。原来罗布在江边的几处码头早已难寻踪迹,江上依旧有来往额船只,坐落在江畔的望江楼是一座崭新的建筑。这栋钢构建筑,是近年新修的一处高楼,这也算是月港历史风貌区较高的建筑。在楼顶,能看到远去的九龙江水,能看见穿梭在巷间的月港人。
古月港的港口附近,是一座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八角楼,宴海楼。月港的繁华,引来了倭寇的侵扰,东洋倭寇劫舟夺货、焚屋杀人,造成东南海疆长期的不安宁,这才有了这座原系军事瞭望台的建筑。建造它的人们对它寄寓"波平海晏"的愿望,故而取名晏海楼。如果说晏海楼讲述的是一段抵御外侵的无奈,那么古港内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则为我们绘制了一幅解放鼓浪屿的宏伟画卷。厦漳战役期间,为协助解放军战士解放鼓浪屿,海澄人民为解放军划起强渡鼓浪屿的小船,为纪念在解放战役中牺牲的五位海澄人,这座纪念碑已经在此矗立了数十个春秋。
曾经月港的街道、码头、店铺、寺庙,聚集着四海来客,中东的阿拉伯客商,远渡大洋的欧洲商人,为了利润,商人们锱铢必较。在600年前,这里也一定上演了一幕幕尔虞我诈的商战大片。远航的香料,换回了满库银元,月港的繁华难以复诉。然而,这样一个繁华商港却能没逃过在历史中湮灭,在明清朝代更迭的战争中,月港逐渐变为一片废墟。步行在月港老街,听阿嬷在屋前诉说关于月港的点点滴滴。踏在石板路上,触摸着古镇里保留原始的古厝,你会发现无论是小巷还是码头,都有着浓浓的闽南生活气息。千年巨变,月港就像一位历经风浪的老船长,安静的守护在厦门港的身边。
【旅游提示】月港古镇在漳州市的龙海境内,从市区过去很方便。市区搭乘公交901路,坐到龙海公交总站下车,然后花10块钱叫个滴滴就可以到啦。古镇一样没有收取门票,周边小吃和餐厅很多可以在月港解决午饭,下午再坐车去漳州市区。
漳州古城,一座散发着闽南味的老城
在漳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里,市区的漳州古城是一个历史建筑、传统文化集中的区域,在这里有"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五大鲜明的特色。其实在历史上,最早开发台湾的一批人就来自漳州。后来,漳州和泉州等地的局面逐渐往台湾和东南亚其它地方迁移,这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下南洋,也是为什么如今的台湾地区,闽南语如此盛行的一个原因。
在漳州古城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古城里,最大的明星可能就是我国四大文庙之一的漳州古城。漳州文庙坐北朝南,最早是在北宋时期建成的,如今复建的文庙,是典型的明代木结构建筑,这片古建筑存有许多宋、元遗构,较完整地保留了宋代一来闽南古代木结构建筑特点,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融入北方建筑风格。
夜幕后的漳州古城可以说是这座闽南小城最繁华的区域了,往来如织的行人在这里找寻闽南的古早味,一家家传统的闽南小店吸引着四方的来客。如果一定要让我推荐,北京路上的松树干拌面和水仙花市场对面的水仙花园豆花粉丝是一定要去吃的。
除此在外,在漳州古城内还集中了漳州木偶头雕刻、布袋木偶戏、木版年画、芗剧、锦歌、蔡福美制鼓、八宝印泥等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片热闹的景区内还保留了约两万名原住民,这些原住民本身就是古城的活文化。在这里,能看到端坐巷口的老人,喝茶、下棋、叙古今,这些都是古城的日常。
【游览提示】漳州就在厦门的隔壁,如果你逛完古城想直接去厦门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从古城搭乘公交K1可以直接去动车站。从漳州站坐动车去厦门北站只要30分钟,即使是走高速也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漳州古城地处漳州市区,交通便利,在漳州市区有多路公交车可以直达。古城没有收取门票,建议可以在傍晚十分开始闲逛这里的街道,在各个街巷里都有一些地道的闽南小吃,比较推荐的小吃有四果汤、干拌面、卤面和豆花等。对了,漳州的片仔癀你们也要了解一下哦。
写在后面
漳州处在福建的最南端,和广东接壤,交通是非常便利的。如果你要去漳州市区,可以搭乘动车在【漳州站】下车,下车后有多路公交车可以送你去往漳州市区,可以下载一个掌上公交哦,漳州境内的公交线路都可以查。去南靖和云水谣古镇的话,可以坐动车在南靖站下车,然后从南靖站坐公交或者包车前往云水谣景区。如果你想要在南靖和云水谣周边像我一样玩两天的时间,那么你可以包车。漳州站和南靖站之间动车往返只需要15分钟左右哦。除了云水谣、漳州古城和月港,漳州还有许多值得推荐的地方。比如福建第二大岛东山岛,还有云霄的红树林和漳浦的火山岛都很值得推荐。当然,漳州去厦门那么方便,就一起玩吧。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