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没去阿里等于没到过西藏”,而我之前四次进藏,皆与阿里失之交臂,尽管我非常向往它,但听了太多关于阿里的故事,诸如又苦又累又脏极为自虐这些我是不怕的,我知道要收获阿里美景,身体必须入地狱,唯一纠结的是两车八人有部分队员需网上招慕,这来自五湖四海的八人能不能顺利度过磨合期这才是最重要。为了队伍的顺利,我要求所有队员必须有高原经验。对于路线设计,行程加上了亚东的部分及岗巴和吉隆沟。当初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考虑到阿里的行程太单一,加上这些非阿里景点,就是想让我们能够看到多元化的景点。只是有点遗憾,亚东、岗巴和吉隆,在九月中去时间不太对头,如果能先走北线,把亚东、岗巴和吉隆放在行程的最后,那就完美了。但是,如果一开始走北线,那里高海拔、没有正规医疗机构,实在没有这个勇气。感谢上天,一切顺利。20天纯包车,跑了阿里南线和北线,也转了冈仁波齐神山,除却收获美景,还结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旅友。
关于阿里路线设计
从拉萨到阿里(狮泉河)有两条线,北线1760公里,南线1190公里。阿里旅游线路主要包括:阿里南线、阿里小北线、阿里大北线,阿里小北线和大北线又可称阿里环线,也就是把拉萨到阿里的二条线合并全跑了。阿里南线:南进南出,札达县为终点和折返点。阿里北线:南进北出,以狮泉河为折返点。北出又分为小北线和大北线:小北线从措勤、22道班与南线汇合返回拉萨,大北线则从安多、当雄回到拉萨。其实阿里这些线都是常规路线,具体怎么走,还得看各个队伍、你自己的需求。从拉萨起点走南线,即走国道308(起点为上海,终点为西藏友谊桥,全程5476公里)到拉孜,再走国道219(起点为新疆叶城,终点为西藏拉孜,全程2342公里)到狮泉河,全程柏油公路。从狮泉河起点走北线,即走省道301到那曲再到拉萨。但你在设计行程时,可以不按照常规路线来走阿里,比如南线部分,再往边境方向还有很多分支路线,比如亚东、岗巴、定结、定日(珠峰)、陈塘沟、吉隆沟等等,这些脱离南线的分支线,路况很差,砂石路、搓板路、坑路、草甸车辙路、水路都有;北线部分,“一错再错”大都集中在亚热-措勤-尼玛-班戈这一段,如果按部就班走301省道的话,会少看不少风景。我们队伍的南线设计,加进去了亚东、岗巴、珠峰、吉隆沟等非阿里元素。北线设计,则放弃狮泉河,同时也放弃了狮泉河127公里外的班公措,改为原路折返霍尔(此段折返百来公里,国道,路况好),从霍尔往北走进北线,在我们看来,狮泉河只是一个地理坐标,很多队伍安排狮泉河纯为进北线的大休整,我们则把休整地安排在札达县的札不让村,在牺牲班公措的同时,我们获得了霍尔的“神山圣湖下的牧场”景点,而狮泉河-雄巴段的200多公里,几乎没有什么风景,且路况极差。
本集为阿里环线包车第一部分。这条路线的设计,放弃了通天大道318国道,也放弃了日喀则,加上了亚东的部分及岗巴,包括多庆措、岗巴雪山、萨迦寺等。路况基本就是国道和省道,以及小部分乡道(含县道)。行程如下:D1 拉萨→羊卓雍措→浪卡子县→卡惹拉冰川→拉满水库→江孜(白居寺,宗山炮台远观)→多庆措日落→帕里住宿D2 帕里→上康布→普针→岗巴县→萨迦县住宿D3 萨迦寺→嘉措拉山口→白坝→鲁鲁检查站→久乌拉山口→绒布寺→珠峰大本营D4 珠峰大本营日出→岗嘎(老定日)
第一天 拉萨→帕里镇
行程:拉萨→曲水县城→羊卓雍措→浪卡子县→卡惹拉冰川→斯密拉山口→拉满水库→江孜(白居寺,宗山炮台远观)→康马→多庆措日落→帕里住宿景点:聂塘大佛、羊卓雍措、卡惹拉冰川、拉满水库、白居寺、宗山古堡(远观)、多庆措。每天的行程我们都抓一二个重点。这一天的重点为多情措,它的精彩之处是日落时分,再结合我们队员都是多次进藏,拉萨附近的常规景点也差不多去过,于是敲定,前面的景点必须以多情措到达的时间(18:30)来安排游览时间。注意:跑20天长线,肯定要进行大量的物资采购。我们在前一天专程安排了半天时间进行物资采购,买了包括苹果和梨子各一箱,军用肉罐头若干,小面包等零食若干,每人配置四支1:2的浓缩葡萄糖针剂口服液,每车配置一个枕头式氧气袋、高原气罐,等等。
聂塘大佛,8:40
位于318国道旁,距离拉萨市中心约二十公里,是西藏较大的一尊摩崖浮雕造像,主像为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降魔成道的坐像,其高9.83米。浮雕以矿物质着色,历经数百年依然鲜艳,仍保持原有的形象、神采和光泽。TIPS:1、地理位置: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 ,318国道旁。2、如果要去看聂塘大佛,不能走机场高速,需走318国道。3、公路旁有路牌,但大佛已被路边高大的树丛遮得严严实实,需要特别注意。4、聂塘大佛已经被围起来,有人看守,有一道不起眼的门,可以进入参观,不需要门票。
羊卓雍措,10:50
翻过4900米的岗巴拉山口,就可以见到美丽的羊卓雍措。老天爷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雾锁羊湖。一路过去,除了浓雾和前面近距离看到的柏油路,啥都看不见。雾里看湖湖不语,可怜来人已忘言。 下了山,忽然云开雾散,羊湖就这么毫无保留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车子越往下开,雾越来越稀薄,羊湖就越来越清晰。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都不能看到羊卓的全貌。湖水蜿蜒在群山中达130多公里,只有从高空拍摄的图片,你才能惊喜地发现她犹如耳坠,镶嵌在山的耳轮之上。没有阳光的投射,这次就拍不到羊湖层次极其丰富的蓝色,周围雪峰连绵的场景也无缘相见。羊湖梦幻般的感觉,我在2001年来西藏的那次就感受到了,一次足亦。算来我也来羊湖三次了,欣赏了羊湖三次不同的景观。2001年第一次属“艳丽型”,羊湖在蓝得不象话的蓝天下变幻莫测,美丽无常;2010年第二次属“梦幻型”,蓝天几乎被云层所遮,透过云层的阳光一点一点投射在湖面及湖畔上,美伦美幻;这次属“平静型”,没有蓝天没有阳光,羊湖宛如素面朝天的美人儿。
羊卓雍措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距离拉萨不到100公里,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较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面积678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441米。从拉萨到羊湖需要翻越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小贴士:羊卓雍提摄影攻略:冈巴拉山口观景台,不仅可以拍摄到层次变幻的蓝色湖水,还可将盘山公路纳入构图。从山口向下的几个拐弯处也是不错的拍摄点。交通:从拉萨往南行100公里,约2小时行程,可包车或乘班车前往。
卡若拉冰川,13:50
从羊卓雍错出来后,跨越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后,就来到了卡若拉冰川的冰舌下。巨大的冰川从山顶一直伸展到离公路只有几百米的路边。气候变暖,卡若拉冰川正在慢慢后退。当地人说,前几年冰川还有山脚下,现在已经后退到半山腰了。卡若拉冰川就在浪卡子县和江孜县交界处,距离江孜县城71公里。冰川就在公路边,冰舌前沿海拔5560米,观看卡若拉冰川的地方海拔约有5400米。卡若拉冰川是整个西藏离公路最近的冰川,由于长年受公路上的车尘的覆盖,此冰川整体呈黑白分层形态。从拍摄的图片可以看出,雪山离公路实在太近,长年受车尘覆盖,已经失去了其晶莹剔透的本质。再加上山峰上云雾飘缈,我感觉好像来到了天界的尽头。小贴士:1、景点位置:日喀则地区江孜县与浪卡子县交界的307省道上,距离江孜县城约70公里。2、在公路上就可以看到,不需要门票。
满拉水库,14:50
亦行亦趋,雪山离公路越来越远,依然是云雾弥漫整个天空。离开卡若拉冰川,沿着山谷,约半个多小时,我们进入了满拉水库。满拉水库有“西藏第一坝”之称,位于海拔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下的峡谷之中,与羊卓雍错的蓝不同,这里的湖水颜色泛着通透的石绿色,不染一点儿人间的烟尘,象温润的碧玉,却多了几分蛋清样软嫩。说真的,原先对这个满拉水库还真不当一回事,它不是自然形成的湖泊,在西藏的众多圣湖中,它名不见经传。我们还正陶醉在羊湖的蓝色遐想、卡若拉冰川的冰雪世界,满拉水库满眼的绿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充盈到我的眼里。没有蓝天没有阳光,它居然还能这么绿,这才是真正的绿。不知还能有什么词来形容它的绿了,“绿波”、“宝石绿”、“翡翠绿”……在它面前都是那么的单薄。它静静镶嵌在岩石裸露的山体中,没有一丝皱缬,像极不食人间烟火般。我除了欣赏它的绿之外,更欣赏那斑驳风蚀的高岩。如果不是行程很紧,我是很想坐在这裸露的岩石上,让思绪溶入这清纯脱俗的绿里。小贴士:1、地理位置:位于斯米拉山口下的峡谷之中、江孜县龙马乡年楚河之上,距江孜县城28公里。2、不需要门票。
江孜宗山古堡,15:30
江孜县还有二个大名鼎鼎的景点:白居寺、宗山炮台。江孜宗山古堡位于西藏雅鲁藏布江支流年楚河北岸的江孜县白居寺背山顶上,距拉萨市307公里,地处去亚东的交通要冲,是1904年西藏人民英勇抗击入侵英军的地方。宗山并不高,只有100多米。但江孜周围地势平坦,宗山就显得鹤立鸡群,很有军事意义。加上江孜的海拔已经超过4000米,爬上宗山并不容易。所以,很早就在宗山上修筑城堡,建立江孜宗政府,作为拉萨的门户。小贴士:1、地理位置:江孜县白居寺背山顶上2、宗山城堡下有遗址公园,公园里有一个纪念碑,纪念碑上有碑文。3、建筑是后来重修的,里边没有什么值得看的,上去的话要爬一段山路。站在宗山古堡可以俯瞰整个江孜县城。4、宗山炮台摄影攻略:一是在江孜的十字大街上,二是在白居寺的塔顶上,三是在去日喀路边的青稞麦田里(适合拍日落)。
距江孜古堡约1公里的白居寺之前去过了,这次做路线没安排这个点,直接在外面到处晃荡。其实,如果时间给一把的话,还是很想再进去,单那个“十万佛塔”就很值得一看。白居寺始建于十五世纪初,是藏传佛教的萨迦派、噶当派、格鲁派3大教派共存的一座寺庙。这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各教派和平共存于一寺,这种情况在西藏其他寺院尚属罕见。寺院为三层平顶藏式建筑,平面为坛城(曼荼罗)模型,由大殿、法王殿、金刚界殿、护法神殿、道果殿、罗汉殿、无量宫殿和转经回廊等建筑单元组成,形成一座宏伟巨大的寺院建筑群。小贴士:1、地理位置:日喀则地区江孜县城西北约1公里处。2、门票:60元,十万佛塔另外拍照需加收10元。
多庆措,18:30
多庆措位于亚东县堆纳乡,距亚东县60公里。湖水面积达150多万亩,是冰雪融积湖。多庆措四周都是喜玛拉雅山脉,湖畔东岸由北向南分布着七座高峰,当地藏民传说这七座雪峰是喜玛拉雅山七仙女,被称作“七仙女”,其中最南边那个峰很高,叫卓姆拉日峰,海拔7314米,是喜玛拉雅五座神女锋之一,当地百姓称之为圣女峰,与珠穆朗玛峰是姐妹峰。多庆错还有一个浪漫的名字,叫“多情措”。摘自网上一摄驴对它的评价:“与纳木错不同,那里的雪山离湖太远了一些,而这里雪山与湖更为接近更为亲呢;与珠峰的冷傲不同,珠峰的脚下是戈壁和冰川,她昭显的更多是矜持与清冷.....”我行前做了很多功课,对它是重之重点。它甚好的季节是湖水满盈的时候,如果是旱季,比如五月六月,那时湖水是干枯的。我们这个时间段去,经过七八月份雨季的积蓄,水位应算是高的,应该能欣赏到蓝天、白云、雪山在湖中的倒影。而它甚好的时间,是夕阳西下。七仙女峰在湖的东边,金色的光线正好可以打到七仙女峰,并且洒满整个湖面。咂咂咂,想想都美滋滋的。可是今天的天气实在是变化多端,从拉萨出来,阴天,有雾,到了江孜却是艳阳高照,一过康马,翻过山,又是阴天,还飘着细雨。18:30就到多情措了,依然细雨蒙蒙。我们等了约半小时吧,看这沉重得快掉地上的云层,知道毫无希望了。我终于没看到我想看的景,就连七仙女的尊容也没瞧着。我们的越野车静静的停在路边,像个顿号,欲言又止。 但我潇洒的一笑置之。多情措小贴士:天气好的话,建议在日落前至少1.5小时到达多情措,在天未全黑前离开,如果行程是继续往亚东或岗巴定结一线,则住宿帕里;如果只是纯游玩多情措后回拉萨,则住宿康马。
曲美雄谷抗英英雄纪念碑,19:50
穿过苍凉壮丽的帕里,这图腾般的建筑就是曲美雄谷抗英英雄纪念碑,纪念碑后面有碑文:“1904年3月31日,1400余守关军民在此阻击侵华英军,英军屡攻不克,以阴谋得逞,凶残杀戮我同胞。千余军民英勇不屈,慷慨就义,气贯长虹。树碑铭文,以昭后世。”分别以汉、藏、英三种文字阳文雕刻。 曲美雄谷位于亚东县堆纳乡。
入住帕里,21:00
原计划住帕里,但又想留个希望给明天的多情措日出,就住多庆村吧。次仁司机把车往村里开,问了好几位藏民,反馈回来的信息是:全体队员必须分散的住在藏民家,这里没有旅馆。一个团队必须是一个整体,还是按原计划去帕里镇住吧。帕里镇海拔4700米,在阿里未开发前是“世界第一高原镇”。因到的晚,天已经快黑了,由司机次仁随便找了一家旅馆入住,条件很差。小贴士:帕里的住宿条件不好,无水无厕,可向老板要一壶热水。一间二床,每床30元,无司机房。
第二天 帕里镇→萨迦县
行程:帕里→(走乡道)上康布→普针→洛脚→吉汝→岗巴县→萨迦县住宿这一天的行程虽没有什么出名的景点,但一路都是风景,恍若外星球般的地形地貌、延绵不绝的岗巴雪山、迷人的高原草甸及沼泽风光。景点有岗巴古堡及莲花生大师路过的曲登尼玛及冰川。另外,还有非常好吃的岗巴羊。从帕里镇往南走,就是大名鼎鼎的亚东县,设计行程时,考虑到亚东县在这个时间段也没有什么看点(秋天的亚东很美),而从帕里往西到上康布之间有一条乡道,一直到岗巴县,这一路全是大场景,较重要的是,能给我们的阿里行程节约一些时间。但有点小小的遗憾:我们是在九月中走的这条路线,如果是在一场雪后,或者是春天雪未融化之时,那就更漂亮了,估计那场景可以拍星球大战。
路上风光——如星球大战场景,10:15
从世界第一高镇帕里出来,一路天气依然不好。到了十点多,勉强有透过云层的霞光,所以,这一天是10:12才开的镜头,可惜了这奇特的地貌。我们车的阳光一直说呢,这地貌真不错真不错。试想想,如果这些地形地貌铺上一层雪,像不像星球大战的场景?当然了,现场看更为壮观,一望无际的大场景,相机只能拍出它的一个小角。
岗巴县城吃岗巴羊,15:00
约13点到岗巴县城。 吃岗巴羊,是我们今天的重头戏。岗巴羊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膻味三大特点,在西藏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是历代班禅堪布厅指定的贡品。我们按攻略上写的,去找“县公安局旁边的那家岗巴县甚好吃的羊肉汤锅店”,结果是此店消失,又问了公安局门口的同志,他推荐了一家。岗巴羊果真名不虚传啊,9人吃了一锅不解馋,又加了一大盘羊肉。此餐一共吃了430元。你问我店名啊,我急着吃,忘了记录了,哈哈。
岗巴雪山,16:30
吃完岗巴羊,自然是去看岗巴雪山了。 岗巴,藏语意为“雪山附近”,位于喜玛拉雅山中段北麓,紧靠珠穆朗玛峰,绵绵雪山环绕。全县海拔在4700米以上。按攻略上说,岗巴雪山比阿里的雪山更有看头,它有二大特色,一是延绵不绝,二是离我们距离近。我也看过驴友在傍晚光线柔和时拍的相片,确实具有吸引力。设计行程时,有考虑这一天住岗巴县,正好也可以游览岗巴县的曲登尼玛寺,但队伍的原则是阿里行包车绝对不能超过20天,只能牺牲小我的贪婪吧。曲登尼玛寺:曲登尼玛寺位于岗巴县西南部约四十余公里处的喜马拉雅山腰,已有一千二百年的历史。据藏文经书记载,公元八世纪中叶,印度高僧莲花生应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之请,到西藏传播密教,返回印度时路经曲登尼玛,在岗巴县的确姆约姆钦和康钦甲布雪山脚下的山洞里修行,当地有个牧羊人拜他为师,学习了密教。不久,修建了牧人塔、牧妇塔、蕃王塔,取名为“多吉曲登尼玛”,意为金刚石太阳塔。后来人们习惯称曲登尼玛。曲登尼玛寺信奉红教。如今寺里有6名尼姑,全是岗巴县人。
入住萨迦宾馆
车子跑完乡道,不知不觉上了盘山公路,盘啊盘啊,出了盘山公路,直奔萨迦县。 晚宿萨迦宾馆,距离萨迦寺很近,条件也可以,有独立卫生间。然而很不凑巧,当晚全县无水。价格:220元/标间
第三日 萨迦县→珠峰大本营
行程:萨迦寺→嘉措拉山口→白坝→鲁鲁检查站→久乌拉山口→绒布寺→珠峰大本营主要景点:萨迦南寺、嘉措拉山口观整排雪山、久乌拉山口观五座海拔八千米以上的雪山、珠峰日落。这一天的重点为萨迦寺及珠峰日落,必须在日落前一个半小时到珠峰大本营(珠峰日落比日出好看),前面的行程就以此为基准点安排游览时间了。
萨迦寺,9:00
萨迦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日喀则西南130公里处的萨迦县城里,是萨迦派第一座寺院,由萨迦的创始人昆·贡却杰布于公元1073年创建。寺中艺术珍品浩瀚,文物价值又极高,因此被人们称为“第二个敦煌”。萨迦寺分南北两寺,以仲曲河为界,北寺修在北岸苯波山前,规模宏大,为一片重叠逶迤的建筑群,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毁灭性破坏。现在只有萨迦南寺尚存,而我们游览的就是萨迦南寺。萨迦南寺呈正方形,有两圈城墙,城墙上有垛口,修有坚固的寺墙、四个城堡和四个角楼。城墙的颜色除了红色以外,还间有黑、白两色,这是萨迦教派的重要标志。红色象征文殊菩萨,黑色象征金刚护法神,白色象征观音菩萨。三色成花,因而俗称“花教”。萨迦南寺内珍藏着大量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文物,与敦煌不同的是,敦煌现时成为历史的遗物,而萨迦寺则一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萨迦南寺建筑由城墙、大殿及院内其他佛堂和僧舍构成,并在高大的城墙外建有羊马墙和护城河。萨迦南寺建筑群,整体布局结构似一座曼陀罗坛城,呈“回”型建筑,“拉康钦莫”是南寺的主体建筑。该建筑原为回字形平面的大殿,据说可容纳一万名喇嘛念经。 拉康钦莫大殿由门廊、大经堂、欧东仁增拉康、普巴拉康、次久拉康、格尼拉康、拉康孜贡康、喇嘛拉康、薛札拉康寺建筑组成。殿内有大柱四十根,中间的四根尤为粗壮。关于这些粗壮的柱子,萨迦地区有许多传说。我们在大殿里参观时,正在赞叹着这四十根直通房顶的巨大木柱,看到一位高僧正坐在一个高高的宝座上吹响一个白色的海螺,他前面有一些藏民正排着队,一个一个很虔诚地在高僧面前低下头,高僧边念着经边用白海螺为藏民灌顶。我们知道这一定是个很神圣的仪式,于是也跟在藏民后面排着队,等排到高僧面前时,念着自己名字,让高僧为我们触顶加持。萨迦寺的白色海螺是镇寺之宝,非常珍贵,它从本师释迦摩尼佛涅槃时算起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在圣地印度共同认为此海螺是释迦摩尼佛转法-轮时四天王天献给释迦摩尼佛的真实法螺。小贴士:1、门票50元/人2、开放时间:9:00-18:00。建议游览时间:半天以上3、寺内及殿堂禁止拍摄。4、摄影攻略:天气好的话,建议一早和一晚柔和的光线不要错过,其特有的绛红色城墙及花色墙面,配上能滴出水来的蓝色天空,定能出大片。另外,带上长焦,有很多藏民来此朝拜,很适合拍人文片。
嘉措拉山口(海拔5248米),12:30
12:00,准时发车,向珠峰开拔。从萨迦到珠峰大本营,整个行车路线为:萨迦——嘉措拉山口(观整排雪山)——白坝(买珠峰门票)——鲁鲁边防检查站——切村检查站——44道拐——久乌拉山口(观五座八千米以上雪册山)——下山,一个小检查站——绒布寺——珠峰大本营。路况很好。近一小时到了拉孜县与定日县交界的嘉措拉山口(海拔5248米)。垭口地势平坦,一座简陋的牌坊横在公路上方,上书:“您已经进入了珠穆朗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拉萨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900多公里路途中,嘉措拉山垭口是旅行者经行的制高点。我们在这里呆了半个小时,喜欢它的苍劲和大气。
向珠穆朗玛峰挺近
到了白坝,于路口的一栋服务中心大楼办理进山手续,也就是所谓的门票:珠峰进山费180元/人+400元/车,司机免费。一路路况很好。2001年我来珠峰,那时的路就像下面这张图的右边那样,全是河滩、碎石路,时速差不多20几公里。过了白坝,到了第一个检查站:鲁鲁边防检查站,这个检查站是检查边防证及身份证的。从检查站出来,有个“珠峰自然保护区”的牌子再左拐,你能看到牌子显示此地距离珠峰大本营102公里。我们正式进入102公里的珠峰土路。15:35,到了切村检查站,这个检查站是检查珠峰门票的。车子开始以极缓慢的速度爬山,道路几乎全是搓板路,一道一道的小横沟,绕来绕去逐渐上升的小山路——传说中的44道拐吗?终于爬上了久乌拉山口(海拔5210米),我看了下手表,16:20。站在久乌拉山的观景点,放眼望向远处的五座超八千米的雪山,我们看到的除了云雾还是云雾,我失望得连拿相机的勇气都没有。我知道今天的珠峰没戏了。天气好的话,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喜马拉雅山脉包括珠峰在内的八千米以上的山峰。从左至右依次是:马卡鲁峰(8463米)、洛子峰(8516米)、珠穆朗玛峰(8848.43米)、卓奥友峰(8201米)和希夏邦马峰(8012)。全世界14座八千米以上的山峰,站在这里就有5座尽收眼底。再行车约五分钟,站在很高点,拍了刚走过的44道拐。 从这里再往下走20几公里,就到珠峰大本营了。下山了。碎石、沙土,继续晕头转向的盘山路…… 17:40,到了最后一个小检查站。 到绒布寺了。此地距离珠峰大本营才十几公里,2001年我在此住了一晚,并看到了珠峰日落及旗云。绒布寺建于1899年,由红教喇嘛阿旺丹增罗布创建,是世界上海拔很高的寺庙。绒布寺位于珠峰北路的绒布冰川末端,海拔5154米,距珠峰峰顶20公里。寺院分新旧两处,旧寺位于新寺以南3公里处,靠近珠穆朗玛峰尚存莲花生大师当年的修行洞,以及印有莲花生大师手足印的石头和石塔等。由于绒布寺距珠峰顶约20公里,从这儿向南眺望,是观赏、拍摄珠峰的绝佳地点。18:30,按计划如时到达珠峰大本营。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
先到大本营草草安顿好住宿,再到世界上海拔很高的邮政所,盖了邮戳寄了明信片,而后,坐上景区车,行驶约3公里,来到这个小土包子前,再哼哧哼哧爬啊爬上去,去看云里雾里的珠峰。 普通游客只能走到这里了,再往前,那就是专业人士的事了。历经艰辛,看到的“珠峰”是这样的,恨不能拨开云雾见真容。很多人都有个误点,就是以为我们住的珠峰大本营海拔有5200米,其实这个5200米的大本营指的是珠峰的登山大本营,我们住的地方是游客大本营,海拔4800多米。但在那个小土包子,有个石碑,上书“海拔5200米”,我也给整糊涂了,不知这石碑上的海拔指的是哪里的海拔。但事实是:住宿点的大本营,我的海拔表显示4800多米,我也问了景区车的司机,他是这么告诉我的:我们游客所能到达的大本营是4800多,5200米的大本营,游客根本进不去,有部队在那里守着。小贴士:1、从景区门口到珠峰大本营还需约二个半小时才能抵达,大部分都是盘山公路。2、到绒布寺就不能再开车进去,这里离珠峰大本营还有7公里,只能换景区车或徒步。据说现在也可以直接开车到大本营。3、对珠峰大本营设施不要有什么指望,能保证你吃和睡,其他不保证。建议自备干粮及睡袋(有提供泡面或炒饭、被子),有高反情况的旅友请备好氧气罐。4、需办理边防证,一路经过好几个检查站,检查边防证和身份证。5、每年的6月初至9月是珠峰的雨季,气候恶劣。每年的3月初至5月末,是珠峰风季过渡至雨季,而9月初至10月末是雨季过渡至风季,此期间是登山和观峰的最佳季节。6、门票每人180元,一辆车400元,景区车票每人25元。最新消息,目前珠峰大本营已经关闭谢客,欲看珠峰最远只能到绒布寺。
入住珠峰大本营
珠峰大本营海拔4800多米,是由藏民搭建的几十个帐篷围成一圈,供游客住宿,面积有20-30平方米,中间有个火炉,帐篷外面有太阳能发电。我们在这里吃了晚餐(泡面)。这是我们晚上住宿的大帐蓬,八个床位住了五位队员,一张铺位60元(帐篷的价格视位置不同有所区别)。这里有帐篷供登山者和游客入住,还有旅馆、茶座、商店甚至邮政所;门前都有太阳能电池板,提供晚上照明。珠峰大本营主要是提供游客住宿,有卫生间和帐篷邮局,是我国海拔很高的邮局。 海拔5200米纪念碑位于珠峰大本营以南4公里处,需要乘坐环保车或徒步到达。到达纪念碑前,有武警把守,对游客给予一些警示。 大本营除了两座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公共厕所外,再无永久性建筑。每年的4月初到5月底间,是珠峰登顶的最佳时机,因此,这期间大本营里驻扎着来自全世界的登山好手。众多户外的世界著名品牌的帐篷群五颜六色散落在空旷的大本营地上,比较壮观。2006年4月5日,国内第一支业余登山爱好者组成的登山队开始进驻大本营,并多数队员成功登顶。
第四天 珠峰大本营→岗嘎(老定日)
行程:珠峰大本营→岗嘎(老定日)
天气依然不可力。我想起07年在梅里雪山,也是这么一大陀云,我守了三天,只见了梅里十三峰的其中三峰。八点多离开珠峰大本营,往老定日岗嘎吃早+午餐。珠峰到老定日(岗嘎,海拔4320米)一路的风景还是不错的,相比昨天从新定日进来那一路枯燥的风景,这里的风景呈多元化,有峡谷,有河滩,有雪山,还有高山草甸。不过天气不给力,也懒得下车拍照,在车上随手抓了几张,也许在这些片子里,雪山正藏在浓雾里和你躲猫猫呢。
老定日(岗嘎镇)
中午到了老定日,早餐午餐双管齐下。餐厅门口那一帮孩子,烦人啊,死缠着你要东西。离我上次来这里有十一年了,那时候老定日的孩子,都拿着自己捡到的小化石,羞涩着向游客推销,一个小化石一元,大点的二元。我们当时有一个队员把一孩子整麻袋的化石全收了,那孩子当时怔住,一双眼晴惊得圆噔噔,问他一麻袋化石多少钱,他想了老长时间,说“十元”。孩子,那一麻袋有多少个十的N次方啊。
如果在体力和时间允许下,可以继续前往位于聂拉木县的希夏邦马峰游览。@林子,常驻厦门。多平台旅游达人,自媒体人,旅拍摄影师。原创图文,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它用请联系作者,微信号:fengyue_feng。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