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在遥远的西藏,有一处世外桃源,它的名字叫“吉隆沟”。它深藏在喜马拉雅山脉,是绝世隐秘的天堂谷。小小吉隆沟笔直的切开了喜马拉雅,形成了一条南北纵向的裂谷,这一头是世界屋脊,那一头是亚热带山谷。奔腾不息的吉隆藏布江,一头高悬在冰雪皑皑的世界屋脊,一头低垂在四季如春的亚热带山谷。吉隆县城海拔4200米,沿着吉隆藏布江一直下行即是海拔2800米的吉隆镇,中尼边境热索村海拔却只有1800米,长度为93公里的一条“沟”,海拔骤降2000多米。巨大的海拔落差造就了吉隆沟“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美丽风貌。号称“珠穆朗玛峰后花园”的吉隆沟风光撼人心魄,是人间仙境、天堂谷底、幸福原乡。这里海拔低,却可以看到中尼边境的连绵雪山,景色十分壮观。
为什么会在阿里大北线加进不相干的吉隆沟呢?高海拔地区的特点是高寒气候,而低海拔则是森林浓郁、物种丰富的亚热带气候,阿里行程全程高海拔,如果加进吉隆沟这个海拔不到3000米的景点,将会使我们的整个行程更加丰富多彩。另外,如今的西藏已经没有太多神秘的地方了,即使是神秘的墨脱如今也已公路贯穿,阿里乃至藏北无人区也已有众多游客踏足,就连神秘的神山圣湖也已被某旅游公司所承包。而吉隆沟,目前神秘的面纱已属半遮面。普及一下“吉隆沟”的名称,当时在做功课时,也是晕乎得很,后来地图一做,全明白了。有三个吉隆名称要分清楚,一个吉隆县城,一个吉隆镇,一个吉隆沟。吉隆县城所在地为宗嘎镇,海拔4200米,距离佩枯措大概三十几公里,但它距离尼泊尔边境还有九十公里左右;吉隆镇已经在边境了,距离吉隆县城南向约七十公里,是吉隆沟的核心区;而吉隆沟则是沿着吉隆藏布河一直下行,从县城驻地宗嘎镇到热索村,长度为93公里的一条“沟”,海拔2000多米。吉隆沟,藏语意为“舒适村”、“欢乐村”之意,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所辖的吉隆县境内,是日喀则地区5条沟中最靠西的一条。吉隆县城所在地宗嘎镇海拔4200米,边境线长162公里(与尼泊尔相邻),离日喀则市有490公里。由县城往南70公里是吉隆镇,也就是吉隆沟的核心区了。严格地说,吉隆沟长度为93公里——从县城驻地宗嘎镇到热索村。如果没有县城北部20公里外马拉山的凸起和阻挡,喜马拉雅山很可能会被吉隆沟彻底“切穿”。在喜马拉雅山的峰群中,马拉山的海拔并不算突出,但它却成了吉隆沟北面的起点。从此往南,是印度洋暖湿气流徘徊徜徉的亚热带地盘;从此往北,是青藏高原的高寒世界。吉隆沟属山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沟内海拔2000多,两侧冰峰高耸、雪岭连绵、危崖峭立,山谷中葱郁满坡、飞瀑跌宕、云雾缭绕,这里保持着最原始的自然地貌和生物群落,从寒带到亚热带的气候环境集中立体分布,是吉隆风光精品中的极品。
吉隆沟行程安排
从吉隆沟底穿行而过的吉隆藏布是这一带生命的源泉。当我走近它的时候,不由得发出赞叹:好一条奔腾不息的吉隆藏布!好一条从天而降的吉隆藏布!它在海拔4300米的吉隆县城宗嘎镇旁边穿过,沿着一条大峡谷,经过73公里到达海拔2800米的吉隆镇;再经过23公里,到了海拔1800米的热索村,与东林藏布汇流后进入尼泊尔境内。一条长96公里左右的河流,一头高悬在冰雪皑皑的世界屋脊,一头低垂在四季如春的亚热带山谷。 ——摘自《中国国家地理》笔直的吉隆沟切开了喜马拉雅山,一头是世界屋脊,一头是亚热带山谷。这就是吉隆沟吸引我之处。我们的吉隆沟行程安排了三天两晚,毕竟这趟旅行的主题是阿里,吉隆沟只是附带行程,乃村和吉布村离镇不远,而且凭我们各自当地办的边防证可以自由出入。而热索村已经在真正的边境上,必须到吉隆县城的边防站去办理专门的边防证,那边的上班时间我们也摸不准,万一办证的工作人员不在岗啥的,再加上去热索村还得继续行车,路更难走。放弃吧。所以,我们计划半天乃村,越野车上去再徒步下来,再半天吉浦大桥和吉布村。不到吉隆沟不知道,到了才知,这地方住两晚根本不过瘾,简直一世外桃园人间天堂啊。吉隆沟行程:D1 岗嘎(老定日)→吉隆县→吉隆镇D2 吉隆沟,游览乃村和吉布村D3 上午吉隆沟,午餐后前往萨嘎从下面两张地图可以看出:常规的阿里南线,是从拉萨出发,走318国道到日喀则,再到萨嘎县。我们则避开通天大道318和219,放弃日喀则,加入亚东、岗巴、珠峰、吉隆沟等非阿里元素。可点击图片进入大图模式看原图。
第一天 奔向吉隆沟
从岗嘎出来,一路的看点只有二个措,一个是浪强措,另一个是佩枯措。这些措相对北线的一措再措,其实也没有什么看头了。路况很好,从拉萨到狮泉河,已经全程柏油路了。路的右边,很远的地方,出现一条细细的银线,那就是浪强措。太远了,看着也一般。 浪强措很小,我们车在公路上跑着,没多久就从我们视线里消失了。浪强措:又名嘎汝鱼久措,原与佩枯措相连为一体,湖面海拔4650米,面积25平方公里,比佩枯措高出40多米,后被河流淤积物所阻隔。距公路仅有几公里,但因南、北、东三面为低山所隔,难以发现。
大约再跑十几分钟左右,就看到公路右侧的佩枯措。佩枯措看着就大多了,下车,一阵狂拍。司机次仁指着公路左侧说“那是希夏邦马峰”。喔了个去,咱凡人的四眼外加一长焦二郎神的神眼,使尽看也看不到希夏邦马。 站在公路上,右侧是佩枯措,左侧是希夏邦马峰。佩枯措:希夏邦马峰西北55公里处,日喀则地区较大的湖泊,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590米,其湖面轮廓从空中看很像一只蓝色的宝葫芦。此湖还有这样一种奇特现象:南侧是淡水,北面为咸水,淡水里有成群结队的高山冷水鱼,咸水里则几乎没有任何生物。希夏邦马峰:海拔8027米,是世界上14座8000米级高峰中的最后一位,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级山峰,也是人类登顶的最后一座8000米级山峰。希夏邦马峰由三个高程相近的姐妹峰组成,在主峰西北200米和400米处,分别有8008米、7966米的两个峰尖,山势异常险峻。藏语“希夏邦马”即为“气候严寒,天气恶劣多变”之意,但藏族人民却称颂它为“吉祥的神山”。
我们的战车跑出了佩枯措,于14:00翻越前往萨嘎及吉隆的孔唐拉姆山(5263米),在大雨中,奔向吉隆沟。记录:离开便民警务站前往吉隆镇,90公里山路沿着吉隆藏布峡谷俯冲而下,一路过来崎岖险峻,险象环生。上午的景色还是沙砾遍野、草木不生,现在却是满眼青翠、飞泉流瀑。雨不停的下,我们的战车水路两栖,沿着盘山的石子路颠簸前行。
近2小时后,我们终于到了吉隆镇住宿点吉祥宾馆(130元/双标,独立卫生间,有热水可以洗澡)。这一天,我们从5000多米的海拔骤降至现在的2000多米。这里四面雪山环绕,但此时此地我什么也看不到。天空不停地飘起细雨,远山空濛,看这架势,明天还得继续下雨。我忧心地问了服务员,已经下了几天雨了?她告诉我,原本这个时候是不下雨的,我们来前二天开始下。我们原计划明天是半天吉浦吊桥及吉布村,半天汽车上“大山顶上的圣地”乃村后再徒步下来,看这天气,乃村车子是上不去了。我们商量下,一切由老天说了算,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先去乃村;如果下雨,上午先去吉布村,下午的乃村视情况再决定。
第二天 吉隆沟之吉浦吊桥
天要下雨地要泥泞,这是老天要让我们继续积攒RP。次仁自告奋勇说要带我们去村里,他会藏语,能给我们当翻译。天空飘着细雨,这架势,四驱越野车要上乃村,那是不可能的,只能赌下午的天气,如果好转的话,我们自己徒步上去。现在先去吉浦大峡谷和吉布村吧。镇中心的帕巴寺是典型的尼泊尔建筑风格,建于公元637年左右,与松赞干布联姻的尼泊尔赤尊公主进西藏时随身带有三尊释迦牟尼佛像,其中的瓦帝桑布之尊被安放在吉隆镇,并为它建造了帕巴寺。沿着镇中心西北方向的砂石小路,我们慢悠悠的走在乡间的田野上。大约走了三四公里,视野皆是山峰横列、烟雾飘渺,遍地油画般的色彩,美丽得让你心碎。已经能听到吉隆藏布的涛声了。过了这个石门口,你就进入了峡谷地段,再往前走不远,可见一座凌空飞架的吊桥,这就是吉浦吊桥。吉浦吊桥长60米,宽1.5米,桥面距离水面250多米。在吊桥上每走一步,桥面都会起伏摇晃。俯瞰峡谷,吉隆藏布在险峻的谷底奔腾咆哮。前方,五彩经幡在幽幽山谷中飞扬,雪山融水从悬崖上飞流而下。站在吊桥上,已经能初步领略吉浦峡谷的险、奇、秀、美之风格。穿过吉普吊桥就是吉普峡谷,整个峡谷位于中尼边境,需要徒步前往,但强度不大。如果能在吉隆沟多住一晚的话,建议可以走到峡谷底下。
吉隆沟之吉布村
过了吉浦吊桥,是一段曲折蜿蜒的石板路,我们来到深藏丛林的吉布村。吉布村,一个背依雪山面朝峡谷深藏在丛林中的宁静小村,村中只有十几户人家。房屋大都以石头垒成,四处奇峰峻岭,云雾飘渺,远离喧嚣尘世。这不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么。村子寂静无声,只有小雨淅沥沥地下着。次仁指着一家别致的石头垒成的小楼房,院里长满了各式的花儿:到这家吧。于是我们来到了罗布次仁的家。罗布次仁家有两兄弟,弟弟在镇里邮局工作,哥哥嫂子和奶奶住一块儿,有两可爱的孩子。他们家二楼的客厅很舒服,外面雨湿沥沥地下着,我们懒懒地靠在舒服的铺着地毯的长椅上,不想动啦。女主人很是热情地为我们煮他们家自种的土豆和玉米棒。他家现打制的酥油茶,是我这辈子喝过的甚好喝的(我估计以后很难再喝到这么香的酥油茶了),次仁说,这个酥油茶有家的味道。孩子们很活泼,看到我们提着相机,开心着跑到镜头前,就是不老老实实站着让我们拍,真为难他们了,那么多的镜头,不知看哪个才好哈。在罗布次仁家呆了一个半小时。我帮他们拍了全家福,并记下他们的地址。相片已经洗好寄出去了,不知他们收到了没有?11点了,雨还是淅沥沥的下着。回望罗布次仁家,碧绿的幽谷,美丽的田园风光,一切都是那么的古朴自然、如诗如画。次仁说,每年的三四月份,村头院落会开满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梨花、金黄的油菜花。我如醉如痴,幻想着未来的某个春天,雪山,峡谷,人家……我突然有一种行走的感动,而这份感动的记忆我相信会让我毕生难忘。我希望下次再来时,我还能认得这路,还能找到他们。这一上午在家的美妙感觉,远甚于自然风光所来的视觉冲击。
下雨有下雨的好处,经过雨水的一番浇淋,满眼皆是碧绿,就连那青山也不甘寂莫,嵌满碧绿的花边。吉布村再往下走就是吉布园,这里离国境很近,再往下走不到2公里就是尼泊尔,据说因为没路了也就没设关口。
徒步上乃村
几个玉米棒土豆和酥油茶下去,一时也不觉得饿了。雨还在下,四周雾蒙蒙。乃村上不上呢?最后五个队员决定徒步上乃村。按前面刚走过的队伍,上山约2.5小时,下山约1.5小时。次仁依然带路。这个25岁的大孩子,车开得不错,路也熟悉,20天的行程,除了岗巴一线迷路,后面再也没走错路了。乃村在大山顶上,我望着陡峭的山坡上那N多条“之”字形的山路,心里暗暗叫苦:这该死的天气,本来是我可以坐越野车轻轻松松上去的。我们走到乃村的大山底下,次仁指着面前的砂石陡坡,问我们要不要从这里上去,可以少走好多“之”字路呢。我看着这个满是砂石块的陡坡,倾斜度估计有六十度,行么?不过能少走很多弯路,也挺有吸引力哈。阳光自告奋勇说他先爬爬看,我看着他好像蛮轻松就上去了,也赶紧跟上。没想到越往上越难爬,石块都是松动的,我真担心我的宝贝相机,万一砸到石头肯定毁了,赶紧把它包在冲锋衣里,可是这一包又像是挺了个大肚子,更难爬了。不过,最后也算是大功告成,约摸少走了半小时山路。时不时的飘来云雾,一忽而什么都看不见,一忽而又枊岸花明。也不知走过了多少个“之”字弯路,全是碎土路,路窄坡陡。抬头一看,额滴神啊还有那么多“之”字。乃村就在那山顶上,加油!沿着盘山公路走了近2个小时来到山顶,视觉豁然开朗,一块十多平方公里的大平地就这样展现在我们眼前,藏民居分列在东西两侧,东南略高,为上乃村,西北稍低,为下乃村,远处是青翠的森林,可惜天气不好,没看到雪山。雾气正在慢慢地弥漫过来,不一会儿,下乃村就隐没在浓雾中。 我们选择往高的地方走,那里有个池塘和白塔,我看过相片,很美。雨还是不停的下着,看来我们还得继续积攒人品。天气好的话,整排的雪山毫不吝啬地展现在你面前,和着满目青山,绿茵茵的青稞地和小麦田,牛羊悠闲地点缀在天地间,田野里还有放牛娃清脆的笑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的田园风光真的不是传说。
乃村的藏语意思为“大山顶上的圣地”。到吉隆旅游观光而不到乃村绝对是一个遗憾,整个村子坐落在山顶的平台上,地势高,视野开拓,可以360度无死角欣赏中尼雪山全景,早拍日照金山,晚摄雪岭夕阳。每到五六月间,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美得惊艳。在乃村,陶渊明笔下描写的世外桃源一定能让你身临其境,蓝天、白云、雪山、牧场、油画般的田园梯田,遍地生长的野花,芬芳清新,还有孩童们好奇而可爱的笑脸,人文与自然一切都那么的和谐。
回到镇里,五个人又累又饿。我看着这阴蔼的天空,感觉和昨天下午不太一样了,云层没昨天那么厚,看来明天出太阳的可能性还是有的。雨中徒步乃村时,我带了顶帽子,下来时,帽子和头发湿得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人也潮湿得不行。没上乃村的几位队员找了一家非常好吃的饭店,我们吃了牛肉饭,真太香了。较重要的是我在他家饭店里,很舒服很享受地坐在烤炉旁,一边喝着好喝的藏式奶茶,一边把自己烘了个痛快。晚上依然入住镇里的吉祥宾馆。
第三天 惊见吉隆沟雪山
天亮不久,一出门一阵狂喜:整排的雪山啊,一览无余的出现在我的面前。天放晴啦,万里无云啊,人品爆发啦。视野是湛蓝如洗的苍穹、白皑皑的连绵雪峰。我之前看过的多次雪峰都有云彩相伴,不是轰轰烈烈的出现,就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的出场。而这么纯洁透明、宁静安详的雪山,这样的横空出世,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而且,还是在连续几天的阴雨天后。好美!赶紧过去小池塘时,天已大亮,神女峰已半掩在云层里,但也大美啊。在小池塘拍完照才9:30,鉴于天气画风大变,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今天就到百公里外的萨嘎县入住(原计划住帕羊),上午依然在吉隆沟。那么,上不上乃村呢?能汽车上乃村是甚好的,而且我们的行程里也有这条内容,次仁也同意了,但也有队员提出疑议,天刚放晴,上乃村的“之”字型山路还是泥泞的,我们车上去万一出了状况,恐怕会影响后面的行程。谁都想上乃村,但是又担心影响到阿里的行程,一切以大局出发,最后我们决定就在这一带转溜,然后回镇里午餐。今晚就住萨嘎。
吉隆沟,世外桃源,人间天堂,如同它的藏文名字一样,是个“幸福之乡”。
吉隆沟小贴士
1、从吉隆县城行约70公里就到了吉隆镇),再向前行23公里,便可抵达一个只有6户人家的村子“热索村”。一路上,海拔飞速下降,从县城的4200米直降为1800米。从热索村向南望去,就是中国和尼泊尔的边境了。2、到吉隆镇需要安检,边防证及身份证要备好。3、“大山顶上的圣地”乃村有家庭旅馆,建议住在乃村。4、前往热索村必须到吉隆县城的边防站去办理专门的边防证。5、吉隆沟摄影攻略及游览安排:如果当天到吉隆镇,天气又不错且时间尚早的话,建议汽车上乃村,并于乃村住下,可晚摄雪岭夕阳,第二天早拍日照金山,而后到村子里走走,定有惊喜等着你。下午徒步下山,一路盘山路居高临下可拍摄,住宿镇里;第三天再去吉浦吊桥及吉布村,下到峡谷底,住宿镇里;第四天去边境热索村,而后离开吉隆沟往下一站。
@林子,常驻厦门。多平台旅游达人,自媒体人,旅拍摄影师。原创图文,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它用请联系作者,微信号:fengyue_feng。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