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是一篇迟来的分享,因为去年十月从西北旅行回来后一直忙于家中的装修工作,至今尚未完工,因此把这次旅行中的经历分享一再推迟,利用这几天春节休工不能再拖延啦!
说起兰州,这次是我有生以来第二次去到这座西北城市,而且这次是第一次自己驾车去兰州,上一次去兰州是1989年,距今已有近三十年了。一直想去大西北自驾游一圈,怎奈来深圳后的近三十年中一直没有能够成行,从深圳过去路途不近,有时间的时候没能力,有能力的时候没时间,又不想每天只是赶路打卡式的旅游,就是能么矛盾。
趁着去年大环境影响,没有了工作上的压力,决定利用暑假后与国庆旅游高峰之间的这段时间到西北甘肃、青海大环线走走散心,但是出发前我心中并没有太详细的行程攻略,后来的全部行程都是在西北当地车友的热心指点下顺利过来的。先从深圳回到西安休息了两天,与在西安的高中同学小聚,商量安排一下国庆前举办毕业三十周年同学聚会的事情,9月11日启程前往兰州。
从西安出发到兰州
先来分享一下我这台G10两年多七万多公里的实际油耗,平均线上的基本都是在深圳及附近用车,深圳拥堵较多,即使是在高速公路上堵车慢驶也是常见;热天长冷天短,一年中只有春节前后少开空调,其余时间从不关空调,因此季节性油耗变化比较明显。平均线下的基本都是我长途旅行的油耗,最低油耗是近期去西北旅行创下的,从西宁出发时加油回西安一天时间,期间还有几处堵车,只是时间都不长,2.0T自动档一箱油可以跑一千公里以上。事实证明同一个人,同一台车,在不同的地区、城市、区域及季节油耗是可以相差非常大的,所以说有时别人的油耗和你的油耗相差很大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重要提醒:在这里建议大家自驾长途出行时,手机上至少要事先安装两个以上的定位导航地图。我这次路上就遇到过不止一次,到达兰州前在手机“去哪儿”APP上选择预定了住处,可是将APP上的酒店地图坐标选择高德导航后把我们带进了明显不对的错路,重复规划操作一次还是如此,后来改用百度地图才找到了要入住的酒店,耽误了不少时间。这种情况在后来的大环线行程中也有百度地图不对改用高德地图的时候。
初识兰州
就这样换房折腾到近十一点,但收获也是有的,房主告诉我们,从这里走到黄河边不远,可以到金牛街站乘观光巴士去各个景点及闹区游玩非常方便。这一点就连在兰州的车友都没有想到,如果开车出去玩在兰州停车并不算很方便,停车费也不便宜,按小时计费,而且每次必须走回头路去取车。
“金城观光线”讲解员介绍: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据记载,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还有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两汉、魏晋时在此设置金城县。十六国前凉时又移金城郡治于此。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废郡置州,在此设立兰州总管府,“兰州”之称,始见于史册。后来虽然州、郡数次易名,但兰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来,相沿至今,也就是说如今的兰州也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
这是一份单人套餐,牛肉拉面单点是7元+酱牛肉8元+灰豆子5元+一个凉菜=套餐优惠价19.5元。要知道虽然都是在兰州,而且牛肉拉面的价格基本都是统一的,但是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这一家的拉面咸淡还是比较和我们的口味的,辣椒油取面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加,我担心太辣就没有放,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有些多余。这里的拉面筋道爽滑,牛肉是全瘦,比较干,味道属中等水平,但比在南方吃到的拉面要好,凉菜土豆丝味道不错。
灰豆子是兰州特有的小吃之一,到兰州前,QQ群里的当地车友就像我介绍过,来到兰州一定要去试试。灰豆子是用麻色豌豆制成的独特粥状食物,做法是先将麻豌豆洗净加水煮,加入少许食用碱,再用小火熬,适当时再加入红枣,当红枣煮破时的香甜汁液流入汤内时便成为一道香甜美食。这一家的灰豆子是我觉得值得推荐的,因为后面在另一家兰州当地网上比较出名的甜食店吃的感觉反而不如这里的味道好。
回深圳后找出了1989年去兰州出差时拍的纪念照,同一个人、同一座城市、同一个地方、同一座铁桥,但已不是一个世纪,一个年代。河岸的围栏明显已经是重新修建过了,那个季节黄河水还是清澈的,兰州也没有现在这么多汽车。当时在西安刚参加工作不久,应该是去兰州第二热电厂送设备,哈哈,感叹时光如梭,光阴似箭,一晃就将近三十年啦!
中山桥位于兰州滨河南路中段北侧,是兰州历史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桥的前身始于明洪武5年(公元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七里处建的浮桥;至明洪武9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移浮桥至城西十里处,称为“镇远桥”;明洪武18年(1385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今日位置,至今遗存重10吨,长5.8米的铸铁桥柱“将军柱”三根。清光绪33年(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的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30.669万两,由德国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长达233.33米,宽7.5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 年改为“中山桥”。
我们这两天在兰州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来寻找品尝兰州的小吃,另一个是要让爱人适应一下开始上高原的环境。兰州说起来海拔并不算高,但是我爱人二十多年前与西宁的工友到过一次兰州及西宁,当时是坐火车来的,一到兰州之后就开始有高反,心慌气短,嘴唇发青,手脚发麻。因此在她心中有一些畏惧感,我也做好了如果半路不行随时转头回西安的准备,一路上也尽量延长在每一处的停留适应时间,好在一切顺利,这次爱人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
依着兰州车友指点去寻找当地美食
不是网红的兰州本地美食
来之前兰州车友告诉我来这里点一份面和肉,我当时并不是很理解他说的意思,到这里才明白面是面,肉是肉,要分别点,现在兰州吃牛肉面基本都是这样的,这下明白了。这家的酱牛肉明显和其他家吃到的都不同,不用吃,看也能看出来,这里的牛肉肥瘦相间,但是吃起来一点也不觉得腻,而且瘦肉部分又不会觉得柴干,咸淡也适中,还有一种特有的香味,据说是青海的牦牛肉,非常赞!
筋道爽滑的拉面配上绝美的牛肉,回想起来就不禁要流口水啦。在同一桌上吃面的是来兰州读书的大学生,他告诉我们,来这家店吃面一定要早,经常到下午一点之后就关门了,因为他们每天准备的食材一般到中午就卖完了,所以提醒大家,如果你也想去这里尝试一下,一定要早上去,下午再去估计就要吃闭门羹了。
我们就在这食街里慢慢吃,慢慢耗了将近两个小时,我们平时胃口就小,后来实在是吃不动了,转转看还有什么美食,以后有机会可以再来。
兰州羊皮筏子:俗称排子,是黄河沿岸的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也是一种古老的水上运输工具,用整张羊皮做成。它由十几个气鼓鼓的山羊皮绑扎组成。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小皮筏系用10多个羊皮袋扎成,适于短途运输,主要用于由郊区往市区送运瓜果蔬菜,渡送两岸行人等。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