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插曲
出发前,正好是赶上了 北京 一年一次的潜水展,因为网上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这样的海岛国家,我想最资深的海岛控—潜水大神们一定是去打卡过的地方,赶紧趁着潜水展上大神云集,去问问信息取取经。结果......很统一的第一个动作都是:掏出手机、打开地图、然后说:你说的这个地方,在哪儿呀~~~这个国家实在是小,小到在电子地图上要无限的用zoom键放大,它才会出现;在纸质地图上,应该是要用放大镜去找这个小点点了。其实它的位置很好形容, 澳大利亚 的 东海 岸, 新西兰 的 西北 方向;正好夹在澳洲和 新西兰 之间。
自由行攻略
行前攻略法属海外领地的签证已有 申根 签如果手里有有效期内的 申根 签证且是 法国 使馆签发的而且距离回程时间还有半年有效期的(应该可以理解为有5年 法国 签证),那么则可以不需要再去办理签证。没有 申根 签包机(跟团游)因为国内每年国 庆和 春节,会有两次的包机从 中国 直飞 新喀里多尼亚 ,跟随从 中国 出发的包机入境,是不需要签证的,有不超过14天的免签政策。
自由行如果是自由行,国内没有直飞的航班,需要单独办理海外法属领地的签证,与申根签证最大的区别就是价格,仅需要230元人民币;所需的材料跟申根签证差不多:护照、照片、在职证明、行程单、机票订单、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需盖红章)即可。一般代理都很少有代办这里的签证,就连签证中心的工作人员其实也很蒙圈这里的签证办理流程,如果你也遇到业务很不熟练的收资料的工作人员,可以提醒他与大溪地的签证流程是一样的。具体也可以到中智法签 https://fr.tlscontact.com/cn/BJS/page.php?pid=pre_drom_ctom&l=zh_CN 的官网查询,都有很详细的资料准备清单。这个一般得到的是3个月多次的旅游签证。货币因为是法属海外领地,带着欧元就可以了,在酒店商场用欧元或者刷visa、master的卡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是欧元找零有可能是找回当地货币。还有就是有些偏僻的地方,景点要收费,如果你给他欧元,外国人谁学普遍都不好,他们有可能会算不清楚。用欧元少换一些当地货币是最好的方法。当地货币叫太平洋法郎,你会在各种菜单或者是价目表上看到XPF,这就是它的简称。汇率大概是1人民币换14法郎,或是1欧元换119法郎。温度、穿衣指数开始以为岛国,应该是个很热的地方,但是我却想告诉你,如果有羽绒服,提醒你请带上!当然我说的是轻薄款的羽绒服。这里早晚的温差很大,尤其是在中北部山区,太阳落山之后,你会很自觉地穿上毛衣,披上外套。开始我说我带了毛衣,还被笑话去海岛还要带毛衣?!结果在山上的时候,除了毛衣,还很想念羽绒服。这里全年温度没有很大的区别,旱季是从4月到11月,每天平均气温在17到27℃之间。雨季是从12月到来年3月,气温最高可达到32℃。所以除了海岛常规的短袖短裤以外,带个厚外套是必须的。虽然是个海岛,但这个岛国不仅仅是沙滩,还有很多山地,可以徒步、骑马,还要带上一双运动鞋。航班每年的国庆节和春节期间从中国各有一班喀里多尼亚航空的包机直飞新喀里多尼亚,其他时间从中国目前还没有直飞,最方便的就是去日本的东京或者大阪出发,东京相较于大阪的航班要更多更方便一些,东京每周有三班直飞新喀而大阪每周仅有一班。
D1:新喀第一天
从北京飞到日本,赶不上当天出发,在日本停留一晚再出发。第二天中午的航班出发,要飞9个小时,整架飞机上除了我们一行人,零星的还有3个中国人,刚好有位坐在我旁边,一聊天才知道,人家是过去工作的!不得不赞叹我们国家的海洋事业的发展,他们是转程过去打捞首都努美阿附近最近刚刚发生事故的沉船,而这是他们第二次抵达新喀里多尼亚,第一次则是开着我们国家自己造的工程船,从上海出发历时三十多天开到这个南太平洋上的小岛国的!
新喀里多尼亚,在来之前,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听过,更不用说把它作为旅游度假的目的地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对于大多数人一无所知的地方,这里却有着唐人街、中国城、中餐馆、和很多做生意的华人。所以说,不出来永远感受不到我们中国人有多厉害,在全世界的每个角落,哪怕是这么不为人知的地方,都有着同胞的身影。
走出航站楼的那一刻,并没有像去其他东南亚海岛的那种热浪扑面而来;日落后的努美阿,已经有些凉意,还好在等车的间隔,航站楼门口有热情的卡纳克人的歌声,才意识到我这是已经脚踏上了一个南太平洋上的岛国了。行李装车完毕,告别了为我们唱歌的卡纳克人,一路向北,向我们的第一站布拉依出发。
布拉依是新喀的中部沿海城市,这里不仅仅有海,还有美丽的山景;从布拉依出发往内陆地区走,还可以到那片新喀的标志性地标,那片心型的红树林,但是这次我们的时间有限,没有机会去那边了,留个小遗憾,下次才有再来的动力。
抵达布拉依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虽然飞机上有晚饭,但是依旧饿到要瘫软到地上,打开酒店房门的那一刻,感觉幸福扑面而来,除了暖心的欢迎卡外,一桶泡面是今晚上最好的礼物了!顿时我们几个的朋友圈齐刷刷的每人一张泡面的照片定位打卡,那激动的心情无与伦比。
D2:地主家儿子招待的山顶日落晚餐
第二天一早醒来,去吃早餐,在顾上欣赏我们入驻的喜来登酒店。一栋栋的小房子形似当地土著的传统建筑,度假村实在太大,除了电话预约电瓶车接送外,还有“共享单车”。大堂的吊顶结合了当地土著卡纳克建筑的元素,草编的大翅鲸一看便知我已经来到了南太平洋之上。
阳光早餐之后,直接出发去坐玻璃船浮潜。玻璃船的船长早就在船上等着我们了,比起东南亚的海上活动,欧洲人运营的海上项目会更严谨一些,上船不能穿鞋,要先把鞋子寄存到岸上,然后光脚上船。新喀最有名的便是潟湖,而布拉依的这片潟湖便是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自然遗产之一,这里的珊瑚种类繁多,海洋物种丰富。在玻璃船底,看着珊瑚丛生,各种小鱼在其间穿行,就算是你不会游泳,也可以一饱海底世界的眼福。在这么浅的地方,就可以如此近距离的看到这么多的珊瑚,作为潜水员的我来说,可以说也是为数不多的地方了。这片珊瑚非常的浅,并不适合浮潜,所以这时是不可以下水的,看过这片珊瑚从,船长便会带着我们到浮潜的地方。早上的水温有些冷,下水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勇气,一鼓作气直接跳到入海里,低下头,便是珊瑚丛生。赞叹美景之余,突然猛地回过神来,1,2,3,4……咦!我们好像丢了一个人!!!才想起,还有一位宝宝,起晚了,被我们落到了海滩上。但此时我们已经踏上了返航的路途,只能回来看我们的照片了。
来到了法国的后花园,那法式料理一定是少不了的,但一般重点都是在晚餐,今天的午餐只是个铺垫而已,但午餐已经吃了将近2个多小时,不过还是可以回去睡个下午觉的,然后等待傍晚的行程,在法国人的底盘,感觉时间都被放大了,每件事情看上去并不需要很久,但却占用一天的比例似乎又很长。
整个悠闲的午后过去,我们即将出发,到当地貌美多金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家做客吃晚餐,他已经在酒店大堂等候我们多时。看到我只穿了一个裙子,很贴心的提醒说让我回去那件外套,因为山上很冷。什么?不是去人家做客吗?为什么要穿厚外套?还要上山?土豪都住山里的么?!那你就太惊小怪了,我们即将出发去看日落的地方,便是这位小哥哥私人的土地,他会在他家的露天大厨房里,为我们烹饪当地人家传统的餐食。
坐着小哥哥马力超足的四驱越野车,直接开到了山顶,就像是坐过山车一般,这里没有修柏油路,走的都是山上的土草路,刺激极了。来到山顶,别慌张,你所能看到的地,都是小哥哥家的,而这里的景色绝无仅有。夕阳下,内陆河的各个支流在入海口汇集,反射着橙红色光芒的海河水,缓慢地汇入大海,太阳一点点地沉入山中,夜色将至,小哥哥捡来木柴,升起篝火,围坐在篝火旁吃着香肠喝着红酒,看着点点繁星升起,银河划过山脊,夜幕降临。亭子里的木桌上已经摆好饭菜,浓郁的烤肉味儿早就引得口水直流。虽然容器并没有那么的华贵,但很温馨,就好像电影中的桥段,祈祷过后,众人用大勺子把盘中的美食分到自己的盘中,在绚烂的星空下共享美食,真的好似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小哥哥给我们送回酒店,第二天我们即将要缤纷两路,其中一队人依旧要去小哥哥家,他家里还有牧场可以徒步和骑马。可是我选择另一队,要去潜水,要和这位当地的青年才俊告别了。
D3:南太平洋上的潜水囧记
一大早爬起来去吃早餐,约定的是早上7点半,有车接我们去潜店,7点到餐厅吃早餐,刚好赶上酒店在拍官方图片,一直还没有开餐。终于等到了开餐,风卷残云般的把早餐吃完,7点半准时到,但是我们连车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同行的朋友,在南太平洋的海岛上浪过很多,很淡定的总结,这很南太style。我们回到餐厅喝着咖啡继续等待,最后前台帮我们联系了潜店,潜店的人直接开着车来接我们,回来的时候才知道,是酒店安排的车早上把我们给忘了。。。。
比起在东南亚潜水,在这个法属岛屿潜水属于欧系,从服务到装备都有些许区别。自己领了装备之后,没有东南亚的小黑帮你搬到船上,都要自食其力。全都准备好之后,开船出发!在船上自己装好装备,潜导只负责给你指路,可没有像东南亚的潜导那样事无巨细的帮你检查装备,甚至多带一套面镜脚蹼以往万一,如果自己在岸上没有选好装备或者没有带面镜,那出海之后就真没有多余的给你了。还好在开船之前重新检查了一遍装备。“喔!!!wait!wait! wait! 一个把面镜忘到了岸上的宝宝惊呼,好在船刚刚启动发动机,赶紧上岸取来,此时我也在默默地数着自己的装备,要是没带什么配件,那就真的只能在太平洋上,孤零零的小船上暴晒了。
这里的水温大概也就23°左右,不穿湿衣几乎会被冻死,而且有流,加上潜店的装备脚蹼特别不好用,这一潜有惊无险的渡过了。登船的地方是一个入海口,开船去第一个潜点走了很久很久,海的颜色从说不清是什么蓝的颜色慢慢的变成了蒂芙尼蓝。第一个潜点到了,在这片蓝绿色的海水中,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的南太平洋潜水。第一潜去的地方除了各种小鱼小虾,最有意思的就是各种奇特的海底地形,跟着潜导穿过狭长的海底峡谷,这样的地貌还是头一次。此时再次囧事发生,同行的小伙伴,因为高估了自己的身材,湿衣拿了比自己实际身材要小一号的,浑身被湿衣紧绷的感觉可不好,整个人都快要窒息,上船之后,3个人一起帮他把紧绷在身上的湿衣扒了下来,以至于第二潜在船上湿衣的他,有了阴影。第二潜刚一下去,就有鲨鱼在周围巡游,礁石里的海龟也不少,第二潜比第一潜要舒服很多,几乎没有什么流,一路做一个海底观光客,悠闲地结束了略带囧意的第一次的南太平洋的潜水行程。
匆匆忙忙的赶回酒店,另一队去徒步的小伙伴早就牧场吃完了午餐,我们因为酒店给准备的午餐盒不喜欢吃,回房间继续泡面,还好机智的小伙伴从日本买了好几碗泡面备着,当时我还嘲笑我们去度假,干嘛还要带泡面。现在只能说自己太年轻,没经验,姜还是老的辣啊。泡面是旅行之圣物,简直就是名言啊!因为下午就要从布拉依出发回到首都努美阿,我们潜水回来的时间有点晚,吃饭、洗澡、收拾行李,一气呵成。装车,准备出发回首都。
D4:在首都努美阿的一天
傍晚日落时分,回到了首都,先去吃饭。要说欧洲国家,男女平等,这话我真信。来布拉依接我们的司机,是一个很壮的欧洲女人,我们大大小小的行李箱,二话不说搬上后备箱,那速度真实迅雷不足掩耳之势,特别的效率,这要是在国内,来了个这么高效的女司机服务,估计又要上热门了吧?约好了努美阿的一个网红餐厅,司机把我们送过去之后,直接停路中间,还不等我们反应过来要去后备箱拿相机,一脚油直接涌入了努美阿的下班高峰期的车队里。既然没机会拿相机,那就好好吃饭吧,佛系佛系。我们的行李,便随着神奇的女司机,先我们一步抵达酒店。
一早从当地人采购食材的菜市场开始了我们漫无目的的首都城市游,因为去的时间有点晚了,错过了当地土著一早赶集的景象,10点多只剩下来度假休息的法国人来市场采购了。虽说新喀里多尼亚这个地方,少为人知,但却从未少得了国人的身影。在惊叹与市场售卖的稀奇古怪的海鲜之余,似乎听到了很熟悉的乡音,旁边买龙虾的摊位两个亚洲面孔似乎在讲普通话!在这么少见国人的地方,还能遇到同胞,一定是要搭讪下的,人家是在南太平洋上做海运生意的海员呢。
去过了很多地方的,但是对于所有的城市似乎都不太感冒,这一天走马观花,菜市场、老宅子、涂鸦墙、还有椰子广场。在国内的网上查关于新喀里多尼亚的介绍,少之甚少,如果没有当地人的介绍,还真的是一无所知。在努美阿最中心的椰子广场,领队的小哥给我们讲述了这个城市的由来,突然感觉这个城市闪起了光芒。努美阿数年前还是一片密林,从椰子广场开始人们砍掉了树木,以广场为中心开始建起了城市。几年后,这里从一个荒芜的树林慢慢变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四通八达的城市景象。当然比起其他国家的首都,这里并不能说是发达,但是这真真的是从一片森林变出来的城市,听完介绍在看这里,脑海里还在想象每个车行的地方曾经是一片密林。
在吉巴乌文化中心,最难忘的就是这的午餐了,开始想到把我们带到一个不起眼的海边,一个茅草屋旁,有人正在一摊火里有烤着东西,不知怎么回事的我们按照时间的掐算,推算应该是在这里吃午餐了,但是放眼望去,连食材怎么都没有。主人铺好草席,拿来了一大刚刚从树上砍下来的芭蕉叶,放在我们面前,所以吃饭之前是要先干活吗?!你猜对了,女主人,拿来了一个用芭蕉叶编好的盘子成品,告诉我们这就是你们今天吃饭的家伙事儿了。所以赶紧跟着女主人好好学习怎么把碗制作好。其实很简单,不一会儿就做好了盘子,作为奖励,主人端来了餐前水果。好饭不怕晚,千呼万唤,火坑里那个被大大的芭蕉叶包裹的大家伙终于出炉了,用刀划开叶子,一股自然地食材香气扑面而来,这就是当地传统的卡纳克美食Bougna,浓郁的椰子汁浸入到鸡肉之中,还有土豆、木薯、胡萝卜作为配菜,不加一点调料甚至连盐都没有,所有的鲜味都是来自于天然的食材经过烤制而散发出的味道。吃惯了调料堆积出的美食,偶尔吃一下这样天然无添加的美食,可能不能马上接受,但是多吃一些,配上汤汁,吃到最后,你会发现,其实天然的味道会更迷人。
逛完了城市,回到酒店,已经是傍晚。在房间的阳台上看到海边有一个很大的停机坪,约上小伙伴想去哪里看夕阳。欧洲人爱运动,当然也不会放过努美阿天时地利的好风好浪,这片海滩非常适合玩风筝冲浪,而且很适合初学者,在阳台上就能看到酒店前边的海湾里一个个的小风筝在海面上飞舞。夕阳下玩风筝的人,不仅仅有活力四射的欧洲小帅哥,还有白头发的老爷子,老爷子在风里肆意的穿梭,在最合适的时机,纵身一跃,飞向空中,背景则是即将进入暮色的天空和城市中林立的高楼。
走过这个小小的海湾沙滩,停机坪的周边都是礁石和碎石头堆砌的台阶,战战兢兢的沿着很不平坦的石头上走过,前边的朋友一个大跨步,踏上了平坦的停机坪地带,然而在后边的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丝丝的异样。感觉在他跨过的石头上,有个异于灰色石头的长条形物体,当时第一秒的反应是这东西好像是潜水的时候见过剧毒海蛇!但是它在岸上,是不是死了,但是在定睛一看,似乎一环一环的花纹正在蠕动!!!不!它还活着!!!马上破口大喊“蛇!蛇!蛇!”似乎当时已经再也想不到别的什么话了。要说摄影师都是不要命的,小伙伴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赶紧跑开,而是拿起相机,回收一通地按快门,我也干净晃过神来,赶紧“咔嚓”一张。我们就这么眼睁睁地目送着这条有一个拳头那么粗的蛇逃走了,估计它的内心也是崩溃的吧。回去跟常来新喀的朋友说,朋友很淡定的说,这蛇很常见,上次躺在沙滩的躺椅上休息的时候也有一条悠哉悠哉地从椅子底下散步。一查才知道这条蛇属于毒蛇,不过性格温和,不会主动攻击人,新喀很常见,当地人早都见怪不怪了。
在法国连着吃了还几次的法式晚餐,吃一顿就要耗时3个多小时,今天这个酒店晚餐安排的是自助餐,那就可以速战速决的把饭吃
D5:松岛是有好多松树的岛屿吗?
松岛是新喀其中之一美的离岛,为何名为松岛,大概是因为岛上有好多针叶松树的缘故。但是这好像不科学,一个热带海洋性气候的地方,怎么会有为了御寒而生长的针叶树木呢?我到现在都还没有查到一个很确定的说法,不过可能跟帕劳的黄金水母湖形成的原因一样,是地壳变迁环境改变的遗物吧。
坐着小飞机奔赴这个神奇的小岛,但更神奇的是,下了飞机之后,我们被通知,我们这个航班所有人的行李都没有被装上飞机,也就是说我们的行李都还在努美阿!!!得知这个信息的时候,不仅仅是我们头顶上飘过无数黑线,就连来机场接我们的松岛导游都很惊讶。这种情况他们也是第一次遇上,好在协调的很快,临时决定更换了行程,因为本来安排,抵达松岛之后直接去天然泳池浮潜,但是行李都没有到,都没有换的衣服,所以及时将第二天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环岛游过来。而我们的行李,即将要搭下午从首都飞过来的飞机抵达我们的酒店。所以,再次强烈建议去松岛的时候,先把泳衣穿到衣服里边,然后随身带上一些必要的物品,这样抵达松岛之后,就算行李延迟也不用害怕。
从努美阿到松岛只有几十分钟的时间,早上起飞,不到中午就抵达酒店了。刚到酒店,就被盛情的邀请参加烹饪秀,而且是只有在松岛才有的美食。法式大餐里,蜗牛一定是不能少的,而松岛上有一种特殊的蜗牛,比普通的法式大餐里的蜗牛更鲜美。吃过了那么多法餐的蜗牛,还真的不知道蜗牛是怎么制作的,在美丽的海边,帅气的大厨这就要给我们表演了。光看着这些准备的食材,就已经是口水只留了。等他打开火,将蒜泥炒香,那香气已经把沉睡的胃唤醒,早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品尝了。两款法式蜗牛的做法,一种是冷餐、一种是蒜香的,我们不约而同的纷纷认为蒜香的好吃,以至于后边我们自己点餐的时候,又多加了两盘蒜香蜗牛。不过感觉好浪费,我们后来把吃完的蜗牛壳又整齐的摆回到盘子里,后来在礼品店里发现那一个蜗牛壳做成纪念品要卖100多块人民币呢!
被分到了一个从楼梯下来就是浅滩的Villa,不过如果从酒店里边走,距离前台超级远,但是从沙滩上过去,却十分近。整个酒店的形态,大概就是围绕着这篇沙滩呈扇形分布的,而前台则是在中心位置,从所有的villa的阳台出来都是最近的。厨师知道我们是中国来的游客,特意为我们准备了special menu,从前菜到主菜一道道的都是给我们惊喜和意外,也看到了一个外国人对于中国美食的理解。前菜以一碗面开始,主食是煎鱼配米饭,菜量实在是太大了,他可能并不知道面和饭,在中国都属于主食吧。
下午出发去环岛,松岛不大,一个下午便能环岛完毕。然而我们第一个抵达的女王洞,再次遇到了小插曲。要知道,全世界的数学,谁也不能跟中国人比。在女王洞便再次验证了。因为一路我们并没有什么机会用现金,以至于我们一直都没有换钱,身上唯一有的能通用的便是欧元。女王洞的门票标价是法郎,我们一行人的门票算过来十几欧足以,我们给她20欧,跟她说不用找零了。但是胖老太太一脸不情愿的样子,依旧不愿让我们进去,不情愿的拿出来计算器,一遍一遍按着上边的数字,最后才算明白我们仅仅用口算就算出来的一道数学题。超级开心的开门放我们进去。关于女王洞的故事,可以说是这里人的骄傲了,如果说风景和故事相比,在这里的故事要远远胜过于这里的风景。这里曾是松岛上老酋长的女儿避难的地方,从洞内抬头仰望的那唯一一个狭小的缝隙,便是仆人每天送生活补给的地方,直到灾难结束,酋长的女儿重出洞穴,后来被拥护成为女王,女王洞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松岛的海滩有很多枯树,特别适合拍照,我们再随便一个不知名的路边就拍了好久,而到了ins上很网红的圣莫里斯湾的雕塑。相比在海边枯木林中创作,我们到这个圣莫里斯湾则是属于打卡。不过这里的雕像是网红,也不是一点原因也没有的。这座雕像是用来纪念最早来到松岛的天主教传教士和传教活动,这些雕像也是天主教和当地卡纳克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象征。你会在围绕在雕像周围的木制图腾柱上看到很多很有趣的雕刻,乌龟、美人鱼、笑脸,原始的木头颜色与中心的白色雕像融为一体。
D6:走,我们去天然泳池游个泳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订好了乘坐松岛最传统的交通工具——独木帆船出海巡航,这次来接我们的车没有把我们忘记,约定好的时间已经在酒店大堂恭候我们了。松岛很小,车刚起步没一会儿,码头就到了,其实根本算不上码头,就是人家的停船场。可是说好的帆船呢?!只有一排排的螃蟹船,而且还是一边有螃蟹船那个横木的!船家看他的客人们已经抵达,走到船上,把帆打开,此时一个完整的独木帆船才变身成功。太阳已经升的很高,不过好在此时的气温并没有很热,也没有感觉到有太阳炙烤的不适感,吹着海风,小船随着风缓慢的在海上航行,海水清澈的就像玻璃一样,小船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匕首,所到之处便是在平静如水晶的镜面上留下长长的一道痕迹。
帆船的船票分两段,从A地到B地是单程的,如果是买的单程票,就要在帆船第一次靠岸的地方下穿,这里看着也不错,下船后可以自己徒步走回到酒店,据说那个位置离我们住的酒店已经非常近了。我们则是买的往返于AB两地的船票,等船上的其他客人下船后,我们便是包船返程,不过还依旧是原路返回。因为在船上换镜头的时候,coms上进了灰,很欠的用嘴试图把会吹走,然后很不幸的喷了一镜面的口水,好不容易没人挡着可以各种找几位的拍照了,结果相机挂了,也是太囧,这能安心好好再看一遍美景了。因为大家都领教过了法式大餐的无比漫长,我们为了下午能在天然泳池多玩一会儿,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点一些快餐当午饭,当然第一天酒店厨师给我们种草的法式蜗牛是肯定不能少的,那就来两盘!震惊了我们帮我们点餐的小伙子,马上补充一句“we share, we share”。
天然泳池在来之前看到这个地方地时候,很肤浅的认为是那个高级酒店在什么悬岸边上修的露天游泳池,现在成了一个景点,从来没有想过,其实它的意思就是这么的天然无公害的直接,说是天然泳池,人家就是天然的,是老天爷修的,可不是人为的。看地图这个天然泳池,其实是一个海湾,人家也是有个美丽的名字叫欧罗湾,再往前一点点就是开放的海域,而特殊的地貌,让这里虽然与海相连,但却有着跟波澜壮阔的大海完全不同的景象,中间的高地露出海面,将大海与这片孤独的海水隔开,这里形成了一个很大很大的海潭,入海口被风华的岩石变成了一道门,阻挡了海风肆意地吹进来,不管外边的海浪有多大,这里始终平静波澜不惊。这里个“泳池”的颜色,随着深度的变化,从沙地的黄色一直变幻到湖蓝色,就像是一块闪着光芒的天水晶一般。
不过,从酒店过去也是费了一番周折,地图上看这里离酒店很近,不行很快就可以到,但是谁曾想,导航给我们指了一条很奇葩的道路,一路沿着已经褪去海水的类似河道的沙石路走,心理总是想着要是突然海水涌过来,那我们岂不是很惨!?路上还经过了当地土著的部落居住地,好在出发之前已经被提醒过,附近有土著部落居住,不能去打扰,不然后果很严重。本来从部落穿过去可以抄近路,然而我们谨记土著部落不好惹,还是绕过去走的大路,一行人沿着干枯的海河道踩沙前行,良久,终于看到传说中的天然泳池!更郁闷的是,比我们晚出发的另一队人,早就在这里铺好了毯子,悠闲地晒着太阳了,看来谷歌地图也有带跑偏的时候呀。
傍晚还要赶飞机回首都,等不了现在有点阴天有点小冷,脱了衣服赶紧跑到海里浮潜去。初师就不利,想去中间露出一点点礁石的石头上拍个照,好不容易游过去,周围的小鱼根本都不怕人,围着你身边撵都撵不走,脚刚触碰到礁石,就突然觉得有东西在顶我的脚踝,在联想起停机坪的那条海蛇,心理开始怂了,那片礁石水底部分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洞,现在看见洞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恐惧,生怕从里边突然探出来一条什么神奇的生物,现在是进退两难,只能继续咬着后槽牙赶紧爬到水面上去。好不容易站在了露出水面的礁石上,小伙伴也陆续赶来,正在排位置的时候,突然有人惊呼,“蛇!蛇!蛇!”定睛一看,在旁边一块被海水莫过一个拳头那么深的礁石上,盘踞着一条类似蛇的家伙,哦!不!是两条!!!不远处又游来了一条!!!原本还想往那块石头上迁移的我们,顿时也是慌张了起来,基本上就是四散而逃,而我因为每次脚一下到水里就感觉有东西用很大的力在撞我,而我每次试图想要看的时候,唯一能看到的只有几条黑色的鱼围绕在我脚下,而且很凶的样子。现在才发现我自己的胆子是有多小,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的在那个礁石上,不进不退,每次我做要把脚放到水里的姿势的时候,那几条鱼的头,就朝向了我脚要入水的位置,我只能认为是这几条鱼一直在袭击我吧,或许是我打扰了他们休息,侵入了它们的巢穴。一鼓作气,入水后,撒丫子就跑,忘记了水的阻力,溅起的水花,让本该平静的“泳池”有点活泼了。回到岸上,再也不敢去礁石那边了,每次浮潜路过那边都要绕着走。一口气游到“泳池”的最里边,其实那便是与海相连的地方了,涨潮时,海水便是从这里涌入这个峡湾,而现在,这里去只有本风化了的石柱,海水已经从这里干枯,满地的绿色苔藓,荒芜一人,有点凄凉,听着远处的此起彼伏的海浪声,这个峡湾,可以算是远处航行的人们,柳岸花名的世外桃源了。
晚上搭乘的飞机还算顺利,没有把我们忘了,也没有把我们的行李忘在岛上。再次回到首都,还是入住的艾美酒店,今天晚上,又有红酒喝了。艾美酒店送的红酒真的挺不错,要想带回国,也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收拾行李就需要一些技巧了,经常人肉红酒的专家教我,可以用衣服把红酒包上再去托运。不过我还是害怕瓶子会碎掉,当晚把红酒就干掉了。
D7:新喀的大南方
这是在新喀的最后一天,飞机是第二天凌晨的,最后一个白天,首都已经都逛得差不多了,这边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可以买买买的,特意去逛街这个选项也可以pass掉了。大南方,没听过吧,那就去这里吧!很多人知道新喀里多尼亚,很多都是因为从新闻上看到有关政治的报道,除了政治以外,更多是通过一种稀有金属的矿产而对这里有所耳闻的,那就是镍矿。在大南不仅仅是个工业矿产丰富的地方,同样不缺热带雨林,山地湖泊,错落着千般绿荫,而大海中则蕴藏着万般蓝幽。倘若有一种颜色在大南部格外耀眼。
天气情好,这次来接我们的还是上次带我们逛努美阿的那位绅士,他更我们一样也算是一个创业者,自子有台车子,跟朋友就合伙做起了旅游接待的服务。每次上下车,都很绅士的过来开门,而且他的车子底盘很高,还特意准备了一个小凳子垫脚,这样就算是我们穿着裙子上下车,也不会姿势很奇葩了,要说服务,我们还是需要跟人学习一下啊。第一站便给直接开到了山顶,大南方可以说也算是个户外运动的好地方,徒步、ATV、山地速降、露营似乎这里随便一块地方,都可以玩起来。今天的山顶风超级大,这里是个很好地观景地,可以在这里把整个城市尽收眼底,新喀南方的海岸线走势,在这里就可以看出个轮廓来了。原本向导计划是我们在这里把野餐布铺上,在山顶上给我们煮咖啡喝茶,来个山顶野餐,但今天的风实在是太大了,大的连人都有点站不稳了,只能在另寻他处,不过也不需要担心没有地方,这里风景随时都有,随便停下来都是美景,只要有风小的地方,野外咖啡站,随时都可以搭好。
既然来了有矿的大南方,那不得去看看满地金子的矿长啥样呀,沿着山路下山,我们来到了一个曾经的镍矿工厂,不过现在已经是废弃的遗址了。零星的几个小房子,孤零零的伫立在那里,很有趣的是房子的门上还被划伤了各种卡通图案,也不知道是当时工人们无聊,休息的时候随手画的,还是后来有人来做的装饰。这里并没有什么人,也没有游客,往里走便到了海边,海边有人在把船跟车托在一起,应该是出海完毕带船回家的样子。比起东南亚的海岛,这里不免显得有点苍凉,突然有种《老人与海》的悲凉感上身。
其实矿场的景色也很不错,因为在山脚下,被密林遮挡着,一点风也没有,暖暖的日光从密林的缝隙里钻出来。向导也是机制,直接把后车厢的门打开,坐在车里开始给我们煮咖啡泡茶,枯木、大石便是我们咖啡厅的座椅,苍天大树;便是我们咖啡厅的顶棚。想在法国露天咖啡厅喝杯咖啡,要比在室内贵一些,而在新喀,我们的咖啡厅,免费!既然来到了法国人的地盘,没有喝顿高雅的红酒,那多遗憾,最后的晚餐,我们便去了努美阿的一个很复古很牛仔的小酒吧,品红酒,或者说去上一次既有好吃的也有好喝的更主要的还有知识滋润的红酒课。三款不同类型的红酒,从干白到干红,每一款酒配一款冷餐,那一大杯酒,可不要真的喝完,因为第一款干白是在是很好喝,多喝了几口,被子见底,老师便又过来给加一些,后来喝的晕晕的,也怪我酒量不佳,反正三款酒中,一款干白两款干红我最喜欢的还是干白。这下真的可以说是在新喀酒足饭饱了,回酒店还有时间趁着晕晕的感觉,睡个觉。然后就该出发去机场,结束这次只有1%国人到过的新喀里多尼亚之行了。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