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锡林郭勒,一个神奇的地方。早晨,天空一碧如洗,万里无云;上午,蓝天白云,云卷云舒。一望无际的草原,朵朵白云悬在头顶,从山顶滚到山脚,这才是我心中草原该有的模样。
你对草原最初的印象是什么?蓝天白云下,万马奔腾在草原上,这样的场景已经并不多见,但是一曲《万马奔腾》,却能让你犹如身在其境,那份壮观与激情。
成吉思汗广场,一尊硕大的成吉思汗雕像矗立在最高的地方,广场上矗立着九根苏鲁锭,正中间的台阶上摆放了一块巨石,上面雕刻着毛泽东对其极高的评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乌兰五台,世界五大五台之一,这里有成吉思汗广场,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敖包,这里有说不完的故事和最虔诚的你。
那蓝天,那白云,那青草,那黄花,那随风四处飞扬的歌声,那纵马任意驰骋的身影……想像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妙不可言,仿佛梦中的草原是人世间难以找寻的桃源。
初见草原,内心忍不住的激动,看着不远处正在悠闲吃草的牛羊,那一丝激动又变成了宁静,静听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这样的生活让人留恋。
内蒙男人都擅长骑马、射箭、摔跤,也称为男儿三艺。如果你拜访一家地道的内蒙牧民,还未到就看到牧民骑马迎来,这说明他们将你看做贵宾,骑马迎宾是内蒙迎客的最高礼节。
漫步在蒙古汗城,拥着蓝天白云,携着绿色和风,人们可以领略恬静、秀美的草原景色。在草原的深处,洁白的羊群在悠闲的吃着刚长出来的青草。望着靠近的游人,他们没有一丝胆怯,这片草地他们才是真正的主人。
在蒙古汗城, 我们一边吃着烤羊排一边观看表演;在蒙古汗城 ,我们一边喝着奶茶一边参观牧民毡房;在蒙古汗城 ,我们一边捡着牛粪一边追着羊群抓拍;在蒙古汗城,我们狂奔,我们装逼,我们狼叫,我们唱草原歌,我们尽情的嗨,放肆的跑……
时至农历五月十三,又到了锡林郭勒最热闹的日子。每逢农历五月十三,这里的人都会身着款式各异的蒙族服装来到十三敖包,他们在这里祭敖包。来这里祭拜敖包的人们带着各种各样的祭品,有牛奶,有零食,有白酒,作为草原民族,牛奶是最常见的。他们会顺时针围着敖包转,一边转会一边将手中的祭品抛入围栏中,一边默默的祈祷。
落日西斜,晚霞染红了整片天空。贝子庙也早已关门,庙外却依旧热闹非凡,来这里祭祀的人们,还有广场上游玩的孩童,还有贝子庙里面曾经过往的时光。
去年冬天来到内蒙,给我的感觉就是“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这次同样如此。我们在前往正蓝旗的路上,看到这样的场景,青色的草地由于湖水的缘故长得格外茂盛,湖边长满了黄色的野菊花,湖对面的矮山倒映在碧蓝的湖面,水天一色美如画。
忽必烈影视城,投资数十亿建设的影视城,只为再现元朝帝国的繁荣及元代蒙古族游牧生活的场景,诠释元世祖忽必烈的戎马一生。在这里,你能看到独属那个年代、独属那个民族的记忆。
在蒙古大营旁边的山坡上遇到一群写生的学生,他们坐在草地上,远处的山,一望无际的草原,还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寥寥数笔就被他们勾勒在纸上。
蒙古大营,一个集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在山坡上俯瞰整片草原;在这里,你可以在草原上策马崩腾;在这里,你还可以和初生的骆驼亲密合影。
元上都,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时确定的首都,内蒙古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曾几何时,这里何其热闹,仿佛能看到那个场景:忽必烈对着儿子双手一挥道“这都是朕为你打下的江山”。
曾经康熙亲自批准修建的汇宗寺,历经动乱,如今的汇宗寺早已不负当年模样。如今的汇宗寺,只保留下当初的山门,其他的都是后来修建的,与其他寺庙相比,少了富丽堂皇,多了庄重典雅。
在汇宗寺前拍照时,遇到两队老夫妻,旁边并没有其他的游人,他们便叫我帮他们用手机拍张照。我用他们的手机拍完后,然后问了句要不用我的相机也帮他们拍张照,老大爷笑着说“那感情好,多拍了一张”。当我老了,也希望能如此,去看看不一样的风光,体会不一样的感动。
【前言】
无论你是否热爱旅行,也不论你去过哪里,有两个地方你一定要去看看,一个是大海,一个是草原。你好,锡林郭勒!辽阔的土地总是让人忍不住肆意奔跑,无论冰川,还是草原。来过两次内蒙,都不是最美的季节,却依旧美的让我感叹、留恋。祖国正北方,靓丽内蒙古,我期待下次最好的季节,遇见最美的内蒙古。
【关于行程】
DAY 1 杭州飞锡林浩特,晚上品尝春卉特色涮肉,入住元和建国饭店DAY 2 乌兰五台参观成吉思汗广场、世界上最大的敖包,下午蒙古汗城,拜访当地牧民,入住元和建国饭店DAY 3 游览上都湖、忽必烈影视城,午餐正蓝旗蒙古大营蒙餐,下午参观元上都遗址,入住多伦香江酒店。DAY 4 品尝当地特色早餐,参观汇宗寺、山西会馆,午餐后返程
【实用攻略】
1.草原昼夜温差较大,所以带一件稍厚外套是非常有必要的。2.草原的风沙较大,尤其是上午,风吹在身上会很冷,所以防风又保温的外套,如冲锋衣最好带一件。3.由于空气质量高,所以紫外线非常强,防晒霜必备4.内蒙的气候较为干燥,待了两三天嘴唇就脱皮了,唇膏你值得拥有,不然再美味的烤羊对你来说也索然无味。5.好看的长裙配上一条披肩,在草原上随便拍都非常美,而且还能挡风沙。6.锡林郭勒离开市区进入草原,手机信号基本上都非常差,所以安心的玩吧。7.关于包车自驾,最好是找当地的师傅吧,因为有些地方百度地图都没有,而且手机没信号。8.在呼伦贝尔肯定会遇到马的,千万不要站在马的后面摸下屁股什么的,万一惹毛了马,给你两蹄子,你就交代在锡林郭勒了。9.进入蒙古包就餐之前,蒙古人会献上洁白的哈达,并为客人倒满马奶酒,这也就是所谓的“下马酒”。从接过马奶酒到喝完,并不是随意而为,都是有矩可循的。双手接过酒碗,无名指沾酒向上弹示意敬天,无名指沾酒向下弹示意敬地,无名指沾酒点额头示意敬祖宗,最后一饮而尽。10.进入蒙古包的时候,不要踩门槛。11.关于人的三急问题,因为草原地广人稀,公共厕所也是非常的少,所以就餐后最好去解决下,尤其是女生,免得到时候在野外就地解决,男的倒还好。12.祭祀敖包时,要顺时针围着敖包转,一般情况下都是转三圈。13.呼和浩特转机如果时间紧急,可以不用出机场,直接机场内换乘,不同航空公司,有托运行李也是可以的,这个真的非常少见,但是却非常的贴心。
【关于锡林郭勒】
锡林郭勒盟以其辽阔的草原 ,富集的资源和独特的风光驰名中外。在这片20.3万平方公里的绿色国土上,有中国唯一被纳入国际生物圈的草原自然保护区有中国通往蒙古国的唯一铁路口岸---二连浩特口岸,拥有一碧万顷的天然牧场和内蒙古自治区四分之一的牛羊。这里还是一座名符其实的绿色宝库。是世界上任何地方都难以取代的草原旅游胜地。
锡林郭勒草原有众多的自然,人文景观,这里有始建于秦、辽、金代的古长城遗址,有突厥人留下的神秘的石人,有明成祖朱棣当年北征时期驻扎军队的地方,并铭碑“玄石坡”,“立马峰”,有元朝陪都上都城遗址,当年元世祖忽必烈 继承蒙古汗位,曾将此作为临时首都,与大都城并称元朝两都。古刹贝子庙,始建于清朝乾隆六年 ,历经七代活佛精修而成。近年来 ,当地政府先后投资百万元用于贝子庙的恢复,修缮工作,贝子庙历经沧桑之后,将逐步重现往日的光彩 。
【关于美食】
锡林郭勒盟以畜牧业为主,所以在饮食上更偏重于对当地奶制品和肉制品的加工制作。食品以奶制品、牛羊肉为主,有以马奶酒、酸奶酪、奶豆腐、奶皮子等为代表的奶制品,也有以牛羊肉串、手把肉、扒羊肉等为代表的牛羊肉类食品。烤全羊、手把肉、涮羊肉、奶茶是每一个到草原旅游的人必尝之美味。
手扒肉是内蒙古大草原各族人民千百年来最喜欢、最常用的传统食品,“手把肉”就是吃肉时一手把着肉,一手拿着刀,割、挖、剔、片,把羊骨头上的肉吃得干干净净。其实羊、牛、马、骆驼、狍子等牲畜或兽类的肉都可以烹制手把肉,但通常说的手把肉多指手把羊肉。将肉放入不加盐和其它佐料的白水锅内,用大火烧,保持原汁原味,适当控制火候,只要肉已变色,即可食用。手扒肉肉鲜而不膻,肥而不腻,易于消化。手把肉是草原牧民千百年来的传统餐食,在锡林郭勒的各个大小饭馆都能找到手扒肉的身影,来草原观光不吃手把肉就不算真正来过这里。
炒米,蒙语叫做“蒙古勒巴达”,就是蒙古米的意思。它是用糜子经过蒸、炒、碾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再对上酸奶和白糖等搅拌,解饿又解渴,清香爽口,是别具风味的传统食品。炒米是大多数牧民的早饭,再配上加入酥油和少许青盐的奶茶。牧民外出放牧,都随身携带一小袋炒米。到了中午,煮好奶茶,泡上炒米,边吃边喝,十分方便。
有句俗语“中国羊看内蒙,内蒙羊看锡盟”,中国最好的羊生长在锡盟大草原,草原里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很多有药用价值,吃这种植物长大的牛羊,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草原上的人开玩笑地说,锡盟羊拉的羊粪都是“六味地黄丸”,这当然是玩笑话,但也充分说明锡盟当地人对自己草原上生长的牛羊的信任。
莜面是由莜麦加工而成的面粉,经过精细制作成为食品。莜面的营养成份是其它面粉营养成份的七倍以上,可与精面粉媲美,还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有助于减肥和美容。
血肠,将盐、葱末、少量的水和面粉放入羊血中,调成血浆。用羊肺从羊肠一头清洗三四遍,洗净后,将血浆灌入羊肠,边灌边用手搓匀,上锅煮熟,拌沙葱、韭菜花等即可食用。血肠一般有蒙餐的饭店都有卖,蒙餐比较集中的有贝子庙广场附近。
【关于酒店】
锡林郭勒元和建国饭店是内蒙古元和集团投资中国最具规模的酒店,是北京首旅建国酒店管理公司在内蒙古管理经营的第一家五星级酒店。
酒店坐落在美丽的锡林郭勒草原中心锡林浩特市南京路6号,酒店建筑面积三万平方米。地上12层,地下一层,房间总量241间套。亦有天下一品中餐厅、西餐厅、别具一格的权金城烧烤等餐饮场所,可容纳70—700人的会议室7个、位于负一层的康体娱乐中心为您提供健身、娱乐、休闲服务。权金城洗浴是酒店引进的国内专业的洗浴品牌,总面积2000㎡,已成为锡市规模最大的专业洗浴。
DAY 1 奔波旅途,唯美食方可治愈
“尊敬的旅客,抱歉的通知您,由于天气原因,你的航班无法按时起飞,起飞时间待定。”在机场待了两个多小时的我听到这句话,顿时心急如焚,这趟航班晚点了,我呼和浩特中转锡林浩特的航班岂不是赶不上了······一个小时的煎熬,终于登机起飞,一路上无暇空姐的容貌,只想早一点到,前往要赶上下个航班。到达呼和浩特机场,距离下个航班起飞还有一个小时不到,想想我还有托运行李·····背着包一阵小跑的争分夺秒,不成想幸运之神降临了,在呼和浩特白塔机场为了解决像我这样中转航班因前序航班晚点的问题,他们特别在机场内设立了紧急中转办理处,即使你是不同航空公司,即使你有托运行李,依然可以不用出机场直接上二楼出发层,只需要花费三分钟登记行李信息,不得不赞叹呼和浩特机场这样人性化的服务。
如此闹心的旅途,唯有美食方可治愈。我们下了飞机便直奔春卉涮羊肉,这家店是属于家喻户晓的火锅店,羊肉口感不错,肉类品种丰富,传统的铜锅涮羊肉,装修复古,价格相对较便宜,小料品种很多。
都说锡林郭勒的羊肉是内蒙最好的,当然也是最贵的,这里以畜牧业闻名,所以来到锡林郭勒,怎么能不品尝这里的羊肉呢。 而涮羊肉则能最直接的感受到羊肉的鲜香,一个人一个传统的铜锅,挑选自己喜欢的配料,然后就开涮,大吃特吃吧。
DAY 2 来到草原,就应肆意奔跑
恰逢农历五月十三,又到了锡林郭勒最热闹的日子。每逢农历五月十三,这里的人都会身着款式各异的蒙族服装来到距西乌旗政府所在地巴拉嘎尔高勒镇68公里处的乌兰五台,他们在这里祭敖包,进行骑马射箭摔跤男儿三艺的活动。
今年的五月十三则尤为热闹,锡林郭勒旅游局组织了《感怀敖包文化,畅游辽阔草原》旅游活动大型启动仪式。为了一睹如此空前的盛事,我们六点就已经集合出发了。如果你对这个时间没有概念,酒店的早餐供应是七点开始,这样应该非常形象了。
从锡林浩特到乌兰五台,相比辽阔的内蒙古,这距离算是非常近了,车程也就只要一个小时。车行驶在平坦的道路上,拉开窗帘,一望无际的是草原,会因为偶尔邂逅一群牛羊而兴奋好一会,一群人叽叽喳喳的讨论着当地羊那硕大的尾巴。
启动仪式在乌兰五台的山脚下进行,一直听说内蒙古姑娘都能歌善舞,在车上也听导游说“内蒙是歌的海洋”,这不,启动仪式刚开始就是一场极具民族特色的蒙古族舞蹈,优雅的身姿,灵活的步伐,干净直接是北方的特色,其中又夹杂了些许江南女子的灵秀委婉。
你对草原最初的印象是什么?蓝天白云下,万马奔腾在草原上,这样的场景已经并不多见,但是一曲《万马奔腾》,却能让你犹如身在其境,那份壮观与激情。马头琴,内蒙歌声里最不可或缺的乐器存在。
马头琴的由来也有着一段凄美的传说,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以前的马头琴,头骨,腿骨这些都是真的,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都被木头所替代。
上面两张图,基本上是同一个场景,第一张是早上刚到乌兰五台时拍的,第二张是看完开幕演出拍的。锡林郭勒,一个神奇的地方。早晨,天空一碧如洗,万里无云;上午,蓝天白云,云卷云舒。一望无际的草原,朵朵白云悬在头顶,从山顶滚到山脚,这才是我心中草原该有的模样。
拾级而上,我们来到了成吉思汗广场。当看到蓝天上的朵朵白云时,我的内心格外的激动,也不得不赞叹锡林郭勒真是一个神奇而又美妙的地方。
还记得去年冬天来到内蒙,大巴上最乐此不疲的事情就是看很多年前的电视剧《成吉思汗》,每次参观完去下一个景点时总会一秒不差的接着之前的看下去,有些许遗憾是还未看完这部剧,离开了草原,再看《成吉思汗》便没有那么韵味十足。一尊硕大的成吉思汗雕像矗立在最高的地方,正中间的台阶上摆放了一块巨石,上面雕刻着毛泽东对其极高的评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广场上最让人震撼的是九支汉白玉的苏鲁锭,苏鲁锭的蒙语意思是“长矛”,是蒙古的象征,是战神的标志。一般是黑白两色,分别叫做“哈喇苏鲁锭”和“查干苏鲁锭”,就是“黑”和“白”的意思,黑色象征着战争与力量,白色象征着和平和权威。据耶律楚材自转记载,公元1162年农历7月铁木真出生的时候,手中握着一块胎血,掰开后发现,是一个两头尖尖的菱形图案。后人说成吉思汗手握着“苏鲁锭”出世,是上苍派来拯救蒙古民族的英雄。从此,苏鲁锭代表着战神,代表着成吉思汗,表示着至高无上
没有到过草原,你就不能明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那份辽阔和深远;没有到过草原,你就不知道‘天穹压落、云欲擦肩’的那份豪迈和洒脱;没有到过草原,你就永远不能体会在大自然的雄奇和伟大面前,你的灵魂是一种怎样地颤动和震撼!
世界上最大的敖包与成吉思汗广场分立在两座山上,为了方便游人,从山脚到敖包修建了宽敞的马路,而我们却喜欢走在草地上,草地代表着自然,每个远离自然的人当遇见自然的时候总会忍不住的亲近,在这里,没有“青青草地,脚下留情”的标语,因为这里是草原,本就该肆意奔跑的地方。
乌兰五台位于草原风情壮美、民族文化浓郁的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距离旗政府所在地巴拉嘎尔高勒镇65公里,是国家4A级景区。乌兰五台景区属历史上的“五个五台山”之一,与山西五台山齐名。当时五台分为红黄蓝绿白,山西为黄五台,乌兰五台为红五台。它是草原文化与佛教文化完美融合的代表!
没见过的不代表不存在,看不懂的不代表没意义。曾几何时,作为一个无宗教信仰的人,对于那些人,那些事,总是无法理解,甚至觉得有点不理智。直到后来,看到了磕长头的信徒,见过了乌兰五台虔诚祭拜的人们,幡然醒悟。他们并不只是卑微的信奉和单纯的付出,他们能通过信仰找到内心的安慰和宁静,甚至更多,这就是他们想要的。
敖包旁的围栏上挂满了哈达,不同颜色的哈达有着不同的蕴意,来这里祭拜敖包的人们带着各种各样的祭品,有牛奶,有零食,有白酒,作为草原民族,牛奶是最常见的。他们会顺时针围着敖包转,一边转会一边将手中的祭品抛入围栏中,一边默默的祈祷。而在旁边的供桌上也摆放了许多祭品,这里的祭品与刚刚的不同,这里的祭品是可以吃的,吃完象征着敖包保佑。
乌兰五台,世界五大五台之一,这里有成吉思汗广场,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敖包,这里有说不完的故事和最虔诚的你。
来到内蒙,你能体会到从未感受到的热情与仪式感,犹记得去年冬天那达慕大会上,聊了两句的当地人便热情的拉我去他家吃饭,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寒也阻挡不了的热情。当车行驶在距离景区几百米的时候,一个蒙古汉子便骑着骏马奔腾而来,这就是所谓的策马迎宾,内蒙古迎宾待客的最高礼节。
当车到达景区门口,好看的蒙古女子献上洁白的哈达,并为客人倒满马奶酒,这也就是所谓的“下马酒”。从接过马奶酒到喝完,并不是随意而为,都是有矩可循的。双手接过酒碗,无名指沾酒向上弹示意敬天,无名指沾酒向下弹示意敬地,无名指沾酒点额头示意敬祖宗,最后一饮而尽。
蒙古汗城,坐落于锡林郭勒大草原最壮美的西乌珠穆沁草原腹地,整体布局是以《成吉思汗》登基大典的汗城为蓝本进行修建的景区。 蒙古汗城旅游景区建筑风格以元朝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部落风格为准,整体上由以金顶大帐为中心的各种蒙古包群体组成。
坐在蒙古包里,望着窗外的那片广阔天地, 我想到的是以前透过电脑屏幕看着那片草原,相似的场景却不一样的心情。那时,内心是憧憬渴望,渴望能够漫步在如画般的草原上,如今,草原就在窗外,推开门,便能踏在这片土地上,静静看时光流淌。
如果你去过内蒙,去过一些蒙古包餐厅,你一定会看到蒙古包旁都摆放了班车,你看到的那些板车都是一些装饰品,早已失去了他真正的作用。在内蒙,板车其中一个作用便是用来托运去世的人。蒙古族的人,崇尚天葬,因为一生杀生太多,所以为了弥补会在死后将自己的躯体重新归还给自然。当他们死后,亲人会将其尸体放在板车上,由马拖着跑,由于马跑起来较为颠簸,所以去世的人会掉下来,草原上的狼会将其作为食物,这就是还于自然。几天后,亲人会回来找到尸骨,然后将其埋葬。
那蓝天,那白云,那青草,那黄花,那随风四处飞扬的歌声,那纵马任意驰骋的身影……想像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妙不可言,仿佛梦中的草原是人世间难以找寻的桃源。
草原的冬天刚过去不久,草地透出新芽早已让我激动不急,未曾见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我也不觉半分遗憾,只因这样的草原已然满足我对草原的所有幻想与期待。内蒙男儿也剽悍著称,骑马、射箭、摔跤是每一个内蒙男儿都擅长的技能,来到这片草原,你可以当一回地道的内蒙男儿,马匹、射箭场也早已为你准备好。
初见草原,内心忍不住的激动,看着不远处正在悠闲吃草的牛羊,那一丝激动又变成了宁静,静听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这样的生活让人留恋。
漫步在蒙古汗城,拥着蓝天白云,携着绿色和风,人们可以领略恬静、秀美的草原景色。在草原的深处,洁白的羊群在悠闲的吃着刚长出来的青草。望着靠近的游人,他们没有一丝胆怯,这片草地他们才是真正的主人。
初见羊群,我们激动的欢呼雀跃,放纵的向着羊群跑去,只为离得更近一点。旁边的牧民,不知是见得多了,还是善解人意,骑上他的骏马将羊群往我们这个方向驱赶。可是羊群却更加调皮,无论怎么驱赶都绕着我们跑,纵使我们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跟在羊群后面吃灰。
锡林郭勒草原号称“天堂草原”,是我国四大天然草原之一。“羊大为美”,锡林郭勒羊体大躯长,黑脸白身,关键是肉质细嫩,没有膻味,堪称一绝,2006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锡林郭勒羊主要是乌珠穆沁羊,为绵羊,但是绵羊智商比较低,所以每个羊群都有几只山羊作为领头羊,山羊对草场的破坏比较大,所以羊群基本上只有那么几只。
如果你问我去草原想要拍美照带什么衣服?我会说把你好看的都带上吧,因为这样的蓝天白云下,绿色大地上,什么样的衣服拍出来都非常好看。但是如果你问我什么衣服拍照最好看,那就长裙了,一袭长裙,一位佳人,置身在辽阔的大地上,那样的画面,久久不能忘怀。
去过内蒙的都知道,许多餐厅,景区都有着大大小小的蒙古包无数,诚然这些是蒙古包无误,但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蒙古包,蒙古包真正的作用是蒙古族游牧时的栖息之所。在蒙古汗城便能见到真正的蒙古包,由马鬃和羊毛毡构成,在这片草场放牧的当地人衣食起居都是在这顶不大的蒙古包里。
蒙古包旁还摆放了干净的牛粪堆,在这里,牛粪被他们视如珍宝,没有什么比牛粪更好的柴火。而作为蒙古媳妇贤淑与否的关键衡量标准便是蒙古包旁的牛粪堆码的大不大,粪堆越大,说明媳妇越贤淑。
在蒙古汗城, 我们一边吃着烤羊排一边观看表演;在蒙古汗城 ,我们一边喝着奶茶一边参观牧民毡房;在蒙古汗城 ,我们一边捡着牛粪一边追着羊群抓拍;在蒙古汗城,我们狂奔,我们装逼,我们狼叫,我们唱草原歌,我们尽情的嗨,放肆的跑……如果说让我选择一个地方待一年,那一定是位于西乌珠穆沁草原腹地的蒙古汗城。
不得不感叹内蒙的地广人稀,从蒙古汗城回到锡林浩特已经是下午六点多了,此时的我们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去市区的贝子庙,游览十三敖包,另一个是驱车四十分钟前往平顶山火山群看日落,由于时间较晚,综合考量下我们选择了市区的贝子庙。
贝子庙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位于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北部的“额尔敦陶力盖”敖包南坡下,蒙古语名“班智达葛根庙”,汉名“崇善寺”。贝子庙始建于清乾隆八年(公元1742年),历经七世活佛不断修缮。整个建筑群有朝克钦、明干、却日、珠都巴、甘珠尔、丁克尔、额日特图七座大殿,五座拉布楞(活佛殿),五座佛塔,此外尚有30多个庙仓及两间喇嘛住宅在庙宇的东西两侧和后面。
建筑群规模庞大,气势雄伟,主要殿宇重楼复阁,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壮观典雅。 贝子庙占地面积为1.2平方公里,沿袭黄教传统建筑格式,结构独特,雕刻精细美观。由主庙、属庙、家庙、佛塔及众多僧房组成。整体布局上共分七座高工墙寺院。并排的七座围墙两侧为各呼毕勒罕(转主者)私庙、庙仓、王公府邸及喇嘛房屋2500所。代表性大殿(独宫)七座,经堂(学部)五座,寝宫(拉卜楞)六处,塔六座,带有宝顶的庙十一座。
落日西斜,晚霞染红了整片天空。贝子庙也早已关门,庙外却依旧热闹非凡,来这里祭祀的人们,还有广场上游玩的孩童,还有贝子庙里面曾经过往的时光。
晚餐我们到市区一家特色莜面餐厅就餐,这一餐最让我们难忘的就是炸酸奶了,酥脆的外皮,冰凉的酸奶,一口一个,感觉能上天。
莜面是由莜麦加工而成的面粉,经过精细制作成为食品。莜面的营养成份是其它面粉营养成份的七倍以上,可与精面粉媲美,还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有助于减肥和美容。
DAY 3 历史沉浮,不变的是这片土地依旧美丽
路途更加遥远,于是起的更早,连早餐都是酒店打包带上车吃的。若说此次行程的遗憾,应该便是时间太短,行程有点匆忙,这曼妙的草原应该慢慢的观赏。
路上经过昨天没去的平顶山,群山相互依偎,大大小小排列有序,而顶部却刀削般的平整,构成一幅奇特的景致。 传说当时是几座山挡住了成吉思汗大军,成吉思汗苏鲁丁一挥,将其削成现在这样。 观平顶山奇景,日出和日落时最佳日出时,朝霞为平顶山抹上了一层胭脂,使群山显得格外妩媚;日落时夕阳的余辉洒遍草原,人们能清晰地看见太阳沉入大地。晚霞中山凹里的人家炊烟袅袅更令人思绪万千。
路上的第二个小景点,内蒙最大的风力发电站,一个个巨大的发电风车,造价不菲,三片叶子的是进口的,两片叶子是中国制造的。想去荷兰看风车,无奈距离太过遥远,不如来锡林郭勒看更加实用的风车吧,场面依旧壮观。
你心目中的内蒙是什么样的?一望无际的草原,除了草原还是草原,并不是如此,草原占了内蒙面积的很大一部分,但是并不是全部,内蒙也有沙漠,许多北京的游客都会来锡林郭勒滑沙。为了整治沙尘暴,如今锡林郭勒许多沙漠都栽上了绿植,又是另一种景观。有那么一刹那,你会觉得自己好像身处国外。
去年冬天来到内蒙,给我的感觉就是“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这次同样如此。我们在前往正蓝旗的路上,看到这样的场景,青色的草地由于湖水的缘故长得格外茂盛,湖边长满了黄色的野菊花,湖对面的矮山倒映在碧蓝的湖面,水天一色美如画。
清风拂过,水面上构成一个个风刮过的波纹。山是青的,水是绿的,天是蓝的,我站在这里开心着。河滩边长满了茂密的野菊花,不娇艳却芬芳。草原,青山,湖泊,构成一幅奇妙的景观,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奇,她的美丽让我不禁赞叹。
在上都湖的另一边是一片沙丘,沙丘上的绿化已经初有成效。在这样一片沙丘上,有如此粗壮的树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
正蓝旗是内蒙古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的所在地。800年前这里是风云聚汇之地,是忽必烈建都之所,拥有雄踞欧亚大陆的元朝帝国上都的繁荣与奢华;见证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纷争、融合;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与辉煌;见证了蒙古民族为推动世界文明进步与人类经济文化交流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内蒙古呼察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正蓝旗五一种蓄场投资13.5亿元建设忽必烈影视城,用于拍摄大型连续剧《忽必烈》。忽必烈影视城共分为六个拍摄基地,包括蒙古老营、落马湖、金莲川幕府、开平王城等,建造大型成吉思汗雕像、忽必烈汗雕塑及元朝历代帝王、皇后雕塑群,再现了元朝帝国的繁荣及元代蒙古族游牧生活的场景,诠释了元世祖忽必烈的戎马一生。
我们此行第一个目的地便是忽必烈影视城中的开平王城,景区还在修缮中,所以目前景区较为杂乱,但是我看到了我想看到的。元朝时期,兵强国胜,开平王城也是一派繁荣景象。气势恢宏的王府,雕梁画栋,亭榭楼台。
相比王府的奢华,王府外的街道上市井味则更加浓郁。酒楼、茶馆、客栈一应俱全,除此之外,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这里的异域文化也非常的丰富,用一句话来形容最为贴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各样的文化、宗教在这里交融,没有歧视,没有排斥,只有共同发展的繁荣。
蒙古老营,忽必烈影视城的另一个部分,刚下车就被老营的外貌吸引了,这和我电视上看到的场景多么想像,一座打气立于营帐前,上面写有“蒙古老营”四个大字,两旁停放着战争所需的投石车、运送物资的板车。向导说这和忽必烈营帐基本上没有差别,唯一的差别就是一个是在元朝,一个存在于现在。
走上前去,一条小河环绕着整个营帐,小河里面就是粗壮的木栅栏将整个营帐包围起来。营帐的四个角落都有放哨台,为了防止敌人的偷袭,如今的这些早已失去了他们本来的作用,最多的便是留给游客回忆那些似曾相识的画面。
午餐我们在蒙古老营的正红旗就餐,老营里都大大小小蒙古包数十个,每一个都非常的大,在这里可以品尝最地道的蒙餐。纯正特色蒙餐,能让人吃的走不动。
蒙族特色月饼,面皮和馅都和我们日常吃的不太一样。
奶豆腐,蒙餐最常见的东西,味道我觉得一般。
炒米,蒙语叫做“蒙古勒巴达”,就是蒙古米的意思。它是用糜子经过蒸、炒、碾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再对上酸奶和白糖等搅拌,解饿又解渴,清香爽口,是别具风味的传统食品。炒米是大多数牧民的早饭,再配上加入酥油和少许青盐的奶茶。牧民外出放牧,都随身携带一小袋炒米。到了中午,煮好奶茶,泡上炒米,边吃边喝,十分方便。
比较喜欢的一道甜点,和梨子罐头味道十分接近。
莜面是由莜麦加工而成的面粉,经过精细制作成为食品。莜面的营养成份是其它面粉营养成份的七倍以上,可与精面粉媲美,还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有助于减肥和美容。
血肠,将盐、葱末、少量的水和面粉放入羊血中,调成血浆。用羊肺从羊肠一头清洗三四遍,洗净后,将血浆灌入羊肠,边灌边用手搓匀,上锅煮熟,拌沙葱、韭菜花等即可食用。血肠一般有蒙餐的饭店都有卖,蒙餐比较集中的有贝子庙广场附近,唯一一道我接受不了的蒙族菜品。
烤羊排,相比烤全羊虽然没那么大气,但是味道好,沾上当地特色的蒜蓉酱和大颗粒辣椒面,外焦里嫩,吃完后你会前所未有的满足。而且烤全羊因为个体较大,所以需要提前预约,但是烤羊排不需要,可以现场点餐。
手扒肉是内蒙古大草原各族人民千百年来最喜欢、最常用的传统食品,“手把肉”就是吃肉时一手把着肉,一手拿着刀,割、挖、剔、片,把羊骨头上的肉吃得干干净净。其实羊、牛、马、骆驼、狍子等牲畜或兽类的肉都可以烹制手把肉,但通常说的手把肉多指手把羊肉。将肉放入不加盐和其它佐料的白水锅内,用大火烧,保持原汁原味,适当控制火候,只要肉已变色,即可食用。手扒肉肉鲜而不膻,肥而不腻,易于消化。手把肉是草原牧民千百年来的传统餐食,在锡林郭勒的各个大小饭馆都能找到手扒肉的身影,来草原观光不吃手把肉就不算真正来过这里。
羊头肉,用羊头骨作为容器,里面放了羊头最鲜嫩的肉,不需要咀嚼,入口即化。如果不习惯,这不还有蒜蓉酱么,包你喜欢。
吃完午餐,其他人还在聊天休息,难得的空闲时间便到草原上走走。老营的旁边是一座不高小山坡,山脚下是有一池清澈的湖水,湖面波光粼粼,几条小鱼在里面畅游着。一路小跑来到山坡上,向下望去,蒙古包、草原、河流尽收眼底,那到不了的远方,目光所及。
在蒙古大营旁边的山坡上遇到一群写生的学生,他们坐在草地上,远处的山,一望无际的草原,还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寥寥数笔就被他们勾勒在纸上。
蒙古大营,一个集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在山坡上俯瞰整片草原;在这里,你可以在草原上策马崩腾;在这里,你还可以和初生的骆驼亲密合影,当然合影的时候注意别被骆驼的口水喷到了。
元上都遗址位于锡林浩特市南面的正蓝旗,始建于1256年,是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时确定的首都。后来元朝定都北京后,就把这里作为陪都。 元上都遗址呈方形,站在城外的台基上,依稀可以辨认出房屋当年的格局。上都城周长约9公里,分为外城、内城、宫城三重,其中宫城是整个建筑的重中之重,是皇帝和后妃们夏季避暑时的居住之地,风格以自然为主。
内城和外城则是官吏们的居住地。此外,在都城附近还有一座面积很大的御花园,有竹经楼台,大理石宫殿,奇花异卉,原本还放养了一些麋鹿等动物,以供帝王游猎。 在上都城的西北面,有一条铁竿渠,始建于元大德年间,这是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设计的,也是我国北方草原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水利工程。
锡林郭勒真的是处处好风光,别的遗址都是断壁残垣一片荒凉,而元上都遗址却草木兴盛,无限风光。景区的解说员服装也有着蒙古族特色,绣着蒙族特色花纹的呢子大衣,配上一双皮靴,草原上的菇凉,英姿飒爽。
为了更好的保护这里的的遗址,但又不显得生硬,所以这里都是用竹制的栅栏将遗址围起来,竹子本就是属于自然,用在这里不仅不会格格不入,反而会有一种别样的趣味。瓮城,因为四周都是城墙,有“瓮中捉鳖”的意思,所以取名为瓮城。
元上都,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时确定的首都,内蒙古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曾几何时,这里何其热闹,仿佛能看到那个场景:忽必烈对着儿子双手一挥道“这都是朕为你打下的江山”。
遗址的旁边就是大片草原,闲来无事拍拍照也是极好的,为了把各位妹子的大长腿拍出来,我也是不容易,都已经趴在草丛中了。
DAY 4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汇宗寺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康熙“多伦会盟”答应了“愿建寺以彰盛典”的请求,开始兴建“汇宗寺”,公元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春3月21日完工,于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五月初一日),康熙帝钦赐寺名为“汇宗寺”并题匾额、御书汇宗寺碑文和汉白玉碑一对。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记载着建寺经过。
汇宗寺有跳舞场、大山门、天王殿、钟鼓楼、正大殿(上下层)、东、西配殿、官仓、佳仓、后殿等。“汇宗寺”在当时是口外最大的喇嘛庙,巍然耸立,金碧辉煌。 汇宗寺庙质为木结构,殿高为十五米,坐落在条石基上,殿体前后是包厦。
曾经康熙亲自批准修建的汇宗寺,历经动乱,如今的汇宗寺早已不负当年模样。如今的汇宗寺,只保留下当初的山门,其他的都是后来修建的,与其他寺庙相比,少了富丽堂皇,多了庄重典雅。
殿分为上下两层,由一米粗的二十根大梁柱支撑着。北殿九九八十一间。整体造型十分精致美观,殿顶是蓝琉璃瓦滚龙脊造型,塑有相比黄金价值的一吨半金黄色风磨铜庙顶一个,八挂图一个,羚羊两只,在主殿院落内有五层殿院,南北长达一里半地左右,东西宽有百米左右。
偶有来烧香祈福的人,香炉里的烟火也未曾灭过。进庙时刚好遇到禅师们正在打坐念经,同行的小伙伴纷纷前去围观,我知念经不喜打扰,于是我和那卖香火的师傅一样,坐在大殿的外面听着那经声传遍四野,静了人心。
在汇宗寺前拍照时,遇到两队老夫妻,旁边并没有其他的游人,他们便叫我帮他们用手机拍张照。我用他们的手机拍完后,然后问了句要不用我的相机也帮他们拍张照,老大爷笑着说“那感情好,多拍了一张”。当我老了,也希望能如此,去看看不一样的风光,体会不一样的感动。
位于内蒙古多伦县境内的“山西会馆”是乾隆十年(1745年)由实力雄厚的山西籍商人集资兴建的,在当时可谓规模宏大。会馆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由四进院落组成,有牌坊5座、大山门、下宿、大戏楼、钟鼓楼各一座及二山门、配殿、东西长廊、东西厢房、耳房、正大殿等。
行程不知不觉就已结束,以往的后知后觉,这次却不似预期那般,很少会再离开一个地方时不舍,而锡林郭勒成为了第一个不愿离开的地方。坐看云卷云舒,你在锡林郭勒那片草原等我么?!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