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雪乡
从我们住的君逸酒店出发,经过了5个小时的漫长旅途,才可以到达雪乡。这中间只在一个县里的小卖部停了一下,用来买点补给和集体上厕所。我之前从来没有想过,去雪乡原来这么折腾,这么路途遥远。想来,那么费劲才可以到达的地方,并不是很多人愿意亲自去一趟,那些莫名的黑料当然不全是去过的人爆出来的,有的可能就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不下雪的话,这路上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风景可以看,就是秋收之后荒凉的田地和东北特有的那种农村风貌。自然也谈不上惊喜。
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有雪覆盖的地方就有别致的小风景了。可以看到荒凉的路和笔直的白桦林,还有远处的若隐若现的小山间。索性就停车,吹吹冷风了,那一阵阵呼啸而过的风,成为关于这条路的最后的记忆。
雪 乡 | 谈真实感受
作为一个长年旅行的人来说,我知道雪乡这个地方确实有点晚了,不是从爸爸去哪,不是从智取威虎山,而是从宰客,黑旅馆之类的负面…所以,这一次去雪乡还真是有点忐忑了,常常怀疑自己带的钱到底够不够…
小宾馆:雪乡这个地方基本上家家都是小宾馆和饭店,住宿一晚200-2000不等。我住的“雪乡第一家庭旅馆”,一晚260平日价格,到了周末会涨100-200,条件真的很有限,就是你想象的那种小宾馆的模样,大大的炕,睡着很暖和,还算干净,但并不属于享受型的…
小餐馆:关于吃的,基本上能住的地方都能吃饭,吃的也算丰富,东北的炖菜、饺子、烧烤之类都有,口味褒贬不一,价格有点小贵,一般人均100起,好处是菜量很大。这边糖葫芦10元一串!超级好吃,冰冻的那种!非常赞,比起古北水镇15元一串,我觉得我可以接受。(我是糖葫芦重度爱好者)
娱乐类:雪乡的这个景区的门票是120一位,其实不包含任何娱乐项目,交通换乘车可以免费坐进来以后,想玩的都要再单独收费。我玩了马拉爬犁,就是一匹马拉着你去溜达一圈,费用150一位,注意是一个人。观景木栈道一定要去。白天和晚上是不一样的景致。在最佳观景点望过去真的如同童话啦有个“梦幻家园”也是拍照圣地,是爸爸去哪里的场景,据说超级美,但是要二次购票
一点小心得:记得在早上温度最低的时候玩一个“泼水成冰”,可以拍出称霸朋友圈的装逼图,拍慢速的视频也美的不要不要的。在雪乡,各种或搞怪、或萌哒哒雪人,可以集齐九张图,哈哈哈哈。暖宝宝在雪乡是标配,出门前记得带够暖宝宝哦,手机也需要,充电宝也需要,我们的身体更需要。三五场雪之后,这个山谷连同小木屋,就变成了童话。你所探索的目的地,理应是你独立思考之后的选择。目前小宾馆可以接受,泡面也没高铁上的贵,有雪的地方就有风景。
雪 乡 | 家庭小旅馆
黑料最多的就是雪乡的小旅馆了。有说条件差的,有说价格昂贵的,总之褒贬不一。
我住的这一家名字非常特别“雪乡第一家”。老板是在雪乡开了20年客栈的东北人,没有我印象中东北人的那种大嗓门,说话反倒是轻声轻语的,对谁都客客气气。这是他们自家的房子,改造过两次。平时生意还不错,有三五成群的散客也有呼啦啦一帮人的旅行团。
其实我平时挑酒店还是有点挑的,比价格比位置比品牌比服务的,会折腾一通,才放心的定下来。但是来到雪乡,这一切似乎并没什么用,你踏进景区的大门,这里的小宾馆就在那里了,各家大同小异,就连价格,也没有太多的可比性。你唯一需要关心的就是,炕够不够热、早餐好不好吃、老板脾气怎样,这些小细节。在这里没人跟你谈品牌的……
房间很普通,但是足够保暖,有火炕和水炕可以选。大部分房间可以住3-4人,如果是一群人来,就可以体验睡大通铺了。而且,晚上可以聊很久的天,外面如果还在下雪,那这种感觉就更有趣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学生会来雪乡的原因,这么难忘的年轻体验,确实很不错,最重要的是房费可以平均分。
需要注意的是,在东北睡火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炕头那里睡,不要贴着窗户,晚上会呼呼进风,那种刺骨的寒冷,会冻的你头皮发麻的。我那无知的南方小伙伴,就这样傻乎乎的被冻醒了。
这家小宾馆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表扬的地方,但是卫生真的很不错,每天大家进进出出的,很容易带着一鞋雪水进来,化了就变成了泥,但是你来这家,会发现门口永远干干净净的,有个阿姨随时在拖地呢,而且走廊这样不容易发现的地方,也是没有一点脏的感觉。
雪乡第一家有特别温馨的小院子,铺着厚厚的雪,有简易的雪人。他们这里的人以前还经常扫雪的,如今为了这特殊的景观,都不怎么扫雪了,只有一条小小的路供客人们走。
院子的大门也是木头的篱笆,还挂着大红灯笼,几乎所有的家庭旅馆都是眼前的模样。夜晚红灯笼亮起,一整个雪乡就是这样红火的模样。
出了大门左拐有一条小河,有的地方结冰,有的地方河水照样流淌。站在河边可以望见一整串的灯笼和更远处的雪道。
雪乡的小宾馆,一般都会配个大厨,也就能住能吃了。东北菜没有南方那么讲究,炒个土豆丝、炖个小鸡炖蘑菇,在冰天雪地的旅行中,自然算是美味。
如果有冷水鱼,也要好好的品尝一番,这样生长周期漫长的鱼,肉质很不错哦。
小馆名称:雪乡第一家地址:雪乡景区内大石碑附近房费:一晚260平日价格,到了周末会涨100-200,据说旺季就是按人头来收这个钱了…
雪 乡 | 童话屋的日与夜
整个景区,最值回票价的地方就是这里了。夸张到,看一眼就够了,像我这样本来还有点嫌弃票价贵,看了这从早到晚的童话雪屋之后,也默默的说不出什么来了。
阳光好的时候,要一早就出门。登上木栈道,就可以尽情呼吸,尽情欣赏眼前的雪景了。
仔细看,房间的小院子里会有成熟的玉米和蘑菇头,蘑菇一样的东东可能是专门为了存雪的。
茂密的松树上都是更厚的雪,有点像我在加拿大见到过的森林。这里鲜有游人到达,寂静无声,如果是一个人的话,还有点害怕,所以虽然我走了近半个小时,也没有到尽头。
厚厚的雪压在松树上,是一坨一坨的。好担心一阵风会吹下来,事实上,这里的雪下的比化的多,松树上永远都有这样的风景。最有感觉的是小房子,完全被雪覆盖了,虽然我到的这个时间雪还不是最厚的时候(据说,最厚的时候可以到2米深),但是这样被温柔的覆盖已经很美了。
弯弯的屋顶,笔直的烟囱,还有远处荒凉的山,一切自由组合,颇有层次,自然而然的形成了风景。
木栈道上也有相对来说比较安静的一段,你只要向着人群相反的另一个方向走就可以了。另一个明显的标志是,这些台阶上的雪还是有点厚的,有的还没有被打扫干净。
这另一边的木栈道,没有小屋子,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原始森里,和完全没被破坏的雪景。
这个季节,木栈道上随处都是人,而且很多南方来的朋友,他们会用各种方言“惊呼”!
真正的童话屋美景是到晚上的时候,这时候木栈道上就是人挤人了。
家家户户的灯笼亮起来,红红火火,就像我们在《爸爸去哪儿》里见到的一样,恍如童话。我也第一次对这些略“乡土”的东西产生了兴趣,看似平凡的老屋子,简单的篱笆桩,有了雪有了灯笼,竟然会变得这么梦幻,真是不可思议。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在我们看来是风景的地方,就是人家生活的场景。想来,真是有点羡慕了。
再晚一点,从雪乡的主街上走回宾馆,着迷于眼前的灯笼、雪和热闹的街。
雪 乡 | 村里最靓的仔
没见过雪的南方孩子,一到雪乡就乱了,嘴馋的要炖鹅,炫富的要穿貂,臭美的要拍照,单身的要找人散步,浪漫的要堆雪人,闲不住的要打雪仗,秀恩爱的要一起白了头,还有那些怀旧的,在回忆童年。
在雪乡要想玩的嗨,就要彻底放飞自我。穿一身东北大花棉裤和棉袄,可以瞬间变成村里最靓的仔。这非常有地域特色服装,在每家小宾馆都可以借到,老板们一般都同意。
雪乡的娱乐设施也算比较有特色,女孩子喜欢玩雪圈。就是坐在像轮胎一样的东东上,从高处滑下来,有速度有激情,很过瘾。
要想玩的更特别,可以两两一起,或者四个人一起,会更好玩。如果听到此起彼伏的呼喊声,那基本就是好几个人绑到一块滑下来了。
喜欢挑战自我的还可以去玩雪上飞碟、马爬犁和狗爬犁等。
爱滑雪的我且段位略高的我,自然是选择滑雪了,比不上上大雪场,但是这里也有初、中、高级滑雪道,可满足不同滑雪水平游客的需求。
小贴士:滑雪是一项高危运动项目,掌握了熟练的滑雪技巧才可以上到高级道,如果水平一般千万不要随意去高级道,自己滑不下来还耽误别人滑。
晚饭在雪乡的小食光吃。是年轻的老板,是我遇到的第二个雪乡温柔嗓门,不像一般印象里的东北汉子。他们家是做美味的东北菜,酸菜强推,饺子也很美味。
回到哈尔滨:在久里
从雪乡回到哈尔滨又是漫长的五个小时,9点左右出发,到久里的时候感觉马上就要天黑了,这哈尔滨本来天黑的就晚……
“久里,酒里,全在酒里”。听名字就知道,这也是一家豪爽的店。久里,藏着店主人小小的智慧。凉爽过瘾的精酿啤酒,配着热乎乎的美味小串,这是哈尔滨的冬天正确的打开方式。
这家店是偶然的机会来到的,从外面看感觉并不是很大,但是走进里面真的不算小,感觉都可以在里面蹦迪了!
他们家的厨房是半开放的,透明玻璃之后就是忙碌的厨师团队们,可见对菜品对厨卫环境都很自信,才敢开放这些档口。
在东北吃烧烤很有一地,桌子上都会准备一个本头的大盘子,每次上菜都是倒在盘子里,我还是第一次见这样的。
久里的精酿啤酒尤其不要错过哦,这个就上的也很有气势,不像我们济南喝个扎啤什么都用桶或者塑料袋盛着,他们是直接上一排杯子,整整齐齐的码在那里,谁喝谁取,也可以连续干几个,我们隔壁桌的东北大哥们就是这样喝的。
由于没看菜单,菜名基本没记住我们为了喝酒点了大串,羊排,香肠,都烤的很好,怪不得人家都说东北的烧烤好吃,真是不错哦。
推荐比较有特色的烤鹅蛋,感觉比较有特色, 我还是第一次吃呢,鹅蛋的黄居然这么大!
还有烤哈尔滨大红肠,这个土特产一定要尝尝哦!
实用信息:小馆名称:久里精酿啤酒餐厅地址:哈尔滨南岗区曲线街62号推荐咖啡:烤哈尔滨大红肠、烤鹅蛋、烤大串,羊排等等营业时间:早10点至晚21点人均消费:40-70
番 外 | 关于结尾
这一次旅行其实也没有特别多的感悟,出门越多,人生的某种顿悟就越少。只是慢慢学会了,用平常心,对待日常和在路上的时光。还有,这次旅行最特别之处,在于“无参考不打卡”,以后可能目的地也不重要了,我开始纯粹的独立思考了,这一点让我很开心。
番 外 | 关于保暖
1. 哈尔滨和一切东北的地方,真的很冷,所以保暖是永远的话题,厚厚的羽绒服和暖宝宝是一定要带好的,另外东北的屋子里面真的很热,建议里面穿的利索一点,脱大厚外套之后,也可以很自在的吃饭。我因为穿了黑色的高领毛衣,又因为羽绒服钻毛,尴尬了好几晚。
2. 在美丽的风景里玩耍,很容易拍很多美照,切记带着充电宝,有时候它充电的作用可能并不是很大,最重要的是保证你的手机不会在零下二十几度的时候冻关机。
3. 太阳镜很重要。尤其在雪乡,长时间的看白茫茫的雪对眼睛很不好,这时候一副眼镜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如果滑雪,则要准备专业的滑雪镜了。
4. 防晒必备,尤其怕晒的MM!高指数防水防晒霜SPF50以上,一定要记得没事的时候就涂抹。推荐资生堂的金瓶安稍微有点油,会有不舒服,但是防晒超级好的。
5. 手套、帽子、围巾三件套,缺一不可。
关于作者
行走30国。资深媒体人、旅行/美食KOL,独立摄影师、航拍创作者、社交媒体达人。自媒体《马玛丽旅行志》作者,与食物、旅行、运动相融的生活方式推荐,全球创意旅居践行者。迷恋各类极限运动,潜水攀岩骑行滑雪,游历数国。
版权声明
本游记图文均属马玛丽原创,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任何网站、媒体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复制,或利用其它方式下载使用。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