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丘公园
2月17日上午,天气很好,自驾去寿丘进行参观,主要景点包括寿丘万石山,少昊陵,以及寿丘公园的国内最大的石碑--万人愁碑、庆寿碑等。本篇游记主要展示的是这两个国内最大的石碑。寿丘公园目前来看就是一座杂草丛生、荒凉寂静的古院落。但公园内却巍然耸立着两座巨型石碑,碑帽昂首直刺蓝天,冷竣的石碑,时值初春,走进寿丘公园,满目枯黄的柳树、芦苇,池水如滞一般。占地37亩的寿丘遗址公园内,荒草萋萋,园内空无一人。北风吹过,还未上冻的池水发出轻轻的声响,似乎从远古传来,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万人愁碑
寿丘公园内,东西两侧各矗立着一座巨型石碑。 巨型石碑原共有四块,宋朝时立于景灵宫大门外。景灵宫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为祭祀纪念轩辕黄帝而在曲阜故城东修建的大型宫殿。《重修景灵宫碑》记载:“鲁为禹贡兖州之境,有岗隆起于曲阜县城之东北曰寿丘者,相传为黄帝所生之地”。宋朝开国后,认定轩辕黄帝为其赵姓始祖,于是在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将曲阜更名为仙源县,开始在曲阜修建著名的景灵宫用于供奉祭祀轩辕黄帝。修建供奉轩辕黄帝的宫殿名为“圣祖”殿,并琢玉为像,供于中殿;修建太极殿供奉“圣祖母”,工程繁杂浩大,“越四年而宫成,总千三百二十楹”,在少昊陵前为纪念轩辕黄帝诞生的“金字塔”型石砌建筑物就是在那时建成。宋徽宗时期又对景灵宫进行大规模整修,“万人愁”和“庆寿”巨碑就是在宋徽宗宣和年间修建。东侧的名为万人愁碑。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建成景灵宫,宋徽宗时期又进行整修,“万人愁”石碑便是在少昊陵宣和年间(1119——1125年)整修时建。碑的位置似在景灵宫门外,共有石碑四幢。据传说因为石料沉重难运,人称之为“万人愁”。当时,碑帽蛟龙已经刻成,西碑也已磨光。但工程未竣而金兵至,后人有诗慨叹“丰碑不书字,遗恨宣和年”。据《曲阜县志记》记载:“清圣祖(康熙帝玄烨)东巡,山东大吏因碑无字,恐触圣怒,击碑埋土中。”多年来,碎为140多块。1991年政府拨款修复。修成后碑高16.95米,宽3.74米,厚1.14米。碑额浮雕六条盘龙。昂首向天,雄壮生动,两侧各雕一尊护神力士,实属罕见。碑额与碑身虽为1:1.4,但矗立之石,都显得十分协调。
庆寿碑
水塘西侧的名为庆寿碑。碑长约7米,宽3.6米,厚0.6米,现残为三块,刻有“庆寿”两个,劈巢大字,书法遒劲。碑上原有小篆题跋十六字,惜已漫灭无存,“庆”字右旁刻“燕山任筠时七十五岁……”,少昊陵“寿”字左边刻字一行,“至圣五十五代孙世袭曲阜县尹”监刻。《山左金石志》记载:“以《志》考之,五十五代孙孔克坚袭封衍圣公,其同时昆弟行袭曲阜县尹者,至元四年则孔克钦任,至正十四年则孔克昌任,皆五十代孙也。”刻字年代为元末。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