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器材
机身:sony A7m3 镜头:70-200GM ,55 F1.8,16-35 F4。航拍:DJI Mavic2内存卡:Lexar 1667x 128G SD卡
哈尔滨
哈尔滨 对你们来说是个冬季旅游胜地,哦,或许说是那些宰客丑闻爆出来前的旅游胜地,而对我来说,这里是我的家乡。本篇游记你们就权当以听故事的方式重新跟我看看这座城市。哈尔滨 的游玩先从伏尔加庄园开始吧,因为伏尔加庄园所在的成高子镇离我家阿城区比较近。虽然从我上大学这个庄园就建好了,但是我从来也没去过,因为实在太偏,没有车实在不方便。但是我却一直好奇里面的 俄罗斯 建筑,比较 哈尔滨 市区的 俄罗斯 建筑除了出名的索菲亚教堂和中央大街里的建筑也就剩下几个不好拍的教堂了。伏尔加庄园的门票120。车无法开进庄园里面,只能停在外面的停车场,我总共停车一小时,收费五元,这点让我很想吐槽,毕竟门票已经不便宜了。
走进园区一座座 俄罗斯 式的建筑就矗立在眼前,凭良心说这些建筑还是很上镜的,拍出来非常好看,如果有妹子来,分分钟假装在 俄罗斯 ,如果赶上下雪天我相信更加美不胜收。不过冷是真冷,庄园里能够取暖的地方也不多,建筑里面和外面一样冷,我完全是凭着 东北 人自带属性以及摄影师职业素养以及宣传自己家乡的决心走遍了园区。跟我一起去的大学同学上学的时候在这里打过工,他告诉我其实夏天来更好看,不过对于他大学时候每天偷着抽我烟的属性我报以怀疑态度,希望你们夏天要是来了告诉我一下到底如何。
从成高子回来一般都走公滨路,这样你会看到南岗区 哈尔滨 的标志性建筑:龙塔。我依然记得我小的时候龙塔刚建成的宣传语“龙的传人上龙塔”,当我老叔带着我上了龙塔回来后我根本没有办法以平常心看待班级里的同学了,一群没上过龙塔的人怎么和我这龙的传人做朋友?就这么跟你说吧,我当时甚至以为王力宏还特意为我唱了《龙的传人》。感觉新 中国 振兴的希望就扛在了我这少先队员的身上了,为中华而崛起读书的真谛在那一瞬间我就领悟了,直到我学到了什么叫噱头两字后,我才知道我也是个凡人,读书成绩也一落千丈了。
当时这座 亚洲 第一高钢塔着实在我们 哈尔滨 人心中火了一阵子,那个年代要是有X音,我相信现在塔上会站满拍视频的小姐姐。
继续走着到了南岗区和道外区交界的地方,就是 哈尔滨 游乐园的所在地了。原本道外我是想拍道外老建筑的,但是道外堵的厉害,而且我对 新建 的道外巴 洛克 建筑群实在无感,所以我决定来拍这个游乐园,毕竟如果要说古建筑的话,这个游乐园可是建于一九五几年,比巴 洛克 建筑群可是老了好多年。
哈尔滨 游乐园旁边就是 哈尔滨 的文庙,这座文庙修建于民国时期,是 东北 地区面积最大、建筑等级最高、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孔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果你赶在下雪的日子来拍,保你能拍出故宫的感觉。
过了道外就是道里,先来索菲亚教堂打卡指南。第一条,最好在下雪天去。下雪的索菲亚教堂完全不像平日的游客集散地,会变得比 俄罗斯 还 俄罗斯。各个角度咋拍咋美,童话一样。
第二条,如果过年来玩,选在初一,初二,初三的傍晚准没错。整个索菲亚教堂前就像春节的 北京 地铁一样,人少的你以为见了鬼似的,这可是我连着三年初三去索菲亚教堂总结出来的经验。
第三条,去之前最好搜搜最近两天别人在这拍的照片,因为最近教堂在维修,为了一圈比人都高的围栏,丑爆了,根本没有去的必要。所以如果看到别人拍的还有围栏就不用去了。
每次到索菲亚教堂我都想起小时候我妈带我来的样子,我们坐公交车从哈站下车,一路步行穿过霁虹桥,走到这里,然后一人一个塑料袋坐那吐,因为我俩都晕车,不过现在应该没有这机会了,因为我妈记路的方式是按照建筑物,现在她应该步行找不到来这里的路了,我也早已不晕车了。
我惦记在道里的 友谊 路航拍,最起码得惦记了三年。这次也是我对自己的航拍技术十分有信心后才敢飞的,毕竟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撞到两边的高层建筑,我苦练了很久穿楼穿洞才敢飞这里。
左手道里,右手群力。群力是 哈尔滨 的新区,也是 哈尔滨 现在房价最贵的区了,能达到两万,因为环境和建设都很好,不过群力没什么玩的,普通游客可以不用去了,我之所以去也是为了拍下面这个刚建成不久的 哈尔滨 音乐厅。
再回来松花江公路桥,这里可是承载了我非常多回忆的地方,这个桥原来正好是一把大剪子的形状,所以我们也叫它大剪刀,上学的时候每周两次在桥底下挤公交去松北,公交拥挤的程度比 北京 地铁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当时挤公交都是有策略的,远远的看着公交开过来,先派我室友出去卡位,让公交的门正好停在我站的位置,然后迅速上车占位等待室友扒开人群上来汇合,现在想想真的都是小聪明,这么做还是有点危险的(主要是室友危险),那个跟我一起挤公交的室友现在已经是 北京 某理财app的php开发,而我已经离开 北京 四年了,他头发也已经秃了,而我还是少年般的茂密(希望他不会看到)。
当时没有无人机,只能在公交车盘绕在桥上的时候感受桥两边的风景,这座在松浦大桥和阳明滩大桥建造起来之前, 哈尔滨 人主要往返 江南 江北的枢纽。
从公路大桥过了江就是松北区了,松北区有着 哈尔滨 著名的旅游景点 太阳岛 、冬季才有的冰雪大世界和 哈尔滨 最漂亮的现代建筑 哈尔滨 大剧院。
不瞒您说,身为一个 哈尔滨 人,我从来没进过冰雪大世界,因为小的时候其实 哈尔滨 满城 到处都有冰雕根本犯不着买票进冰雪大世界看,长大了更是对这种需要挨冻很久跟游客挤在一起的项目抵触,所以我每次去冰雪大世界都是把车停在停车场飞无人机进去看看今年的冰雕有什么不一样。很多人(包括我)都爱吐槽冰雪大世界门票太贵,300块,我一直觉得和抢钱一样,但是其实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变暖, 哈尔滨 真正冷的天气已经不多,冰雕能保存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毕竟成本在那,景区还是要赚钱的嘛,可以理解,没看过冰雕的可以去看看,雕刻的真的很不错,而且我觉得白天可能比晚上更洋气点,晚上的灯光总让我想起各地溶洞里五颜六色的猴子偷桃,神仙指路。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当你的车驶入停车场的时候会有四面八方跑过来的人跟你推销门票,手套,坐垫啥的。即使很烦也注意别开快了给人带倒了。门票还是推荐在正规渠道买,手套坐垫啥的没有可以买一个,景区里不便宜。毕竟里面真的很冷,但是注意要砍价,这种东西你也就用一次。
白天的冰雪大世界有一种权利的游戏临冬城的感觉,很震撼,穿上件貂避开人群和这些建筑合影分分钟你就二丫,三傻附体。现在貂的价格降下来了,已经吹入平常百姓家了,我这次回家发现我快80岁的姥姥都置办了一件,为了好看的照片还是值得入手的,不过注意款式,穿不好分分钟从二丫变身暴发户。
在去 哈尔滨 大剧院的路上我发现了这个万达茂,这里应该是松北现在最繁华的地方了,这个长条的建筑是个室内滑雪场,据说雪道还不错,不过我这次没时间进去体验了,就在外面拍几张照片。
终于到 哈尔滨 我最喜欢的建筑了- 哈尔滨 大剧院。每次回 哈尔滨 都会过来拍照, 哈尔滨 让我觉得越发洋气的原因这个大剧院可是占了很大一部分。2016年2月, 哈尔滨 大剧院被ArchDaily评选为“2015年世界最佳建筑”之“最佳文化类建筑”。我每次来都想着能进里面一探究竟,可是参观票不知道为什么一到我回来就不卖了,而过年的时候又没有什么我想看的演出,所以一直没有实现内部参观的愿望,很是遗憾。另外我每次去人都非常少,在网上查演出的信息感觉也很少,我觉得这个建筑在实际使用意义上目前做的还不是很好,地标的意义可能更重一下,希望它可以早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剧院。
哦,对了, 哈尔滨 大剧院目前公共交通比较难到达,而且比较难打车,推荐自驾前往。
哈尔滨 市区其实不算是拍雪比较好的地方,因为这些年下雪比较少,尤其是市区, 哈尔滨 可是有着24小时清雪铁律的城市,就是无论下多大的雪下多久,24小时之内比较清掉路上的雪。所以想要拍雪就要往周边走走了,但是也完全没有必要跑去 雪乡 跟人家挤价格昂贵的炕头,正所谓: 北京 一下雪就变成了北平, 哈尔滨 开出去一小时都是 雪乡 。我选择拍雪的地方就是我家附近的村镇,在此不得不跟你们吹吹我 哈尔滨 市阿城区的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我出生的时候,我们还是个独立的市,叫做阿城市,全名阿勒楚喀。阿城这个地方有点意思,虽然现在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但历史上当过 东北 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听着有点像现在的 东京 首尔 ,你敢信?可偏偏这就是事实,距今约一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起就有人类劳动、生息和繁衍在今天的阿什河流域。鼎盛时期就是完颜阿骨打在这里建立了金朝的首都,虽然最后丫一把火烧了这里迁都 北京 ,但这里还是遗留下了金朝生活的痕迹,曾经出土了全国最大的铜镜-双鱼铜镜(现存于国家博物馆,我第一次去 北京 时还特意去看了看,感慨万千啊)。不过随着历史的变迁这里也渐渐没有了什么存在感,算是成为了 哈尔滨 人避暑玩雪的后花园吧。
阿城城区就不给你们看了,脑补四线城区的统一样子,除了入城收费站有个其他城市没有的专门卖貂的商城以外,没什么区别。但是周边的村镇倒是值得走一走。红星 镇是距离阿城最近的一处旅游景点了,以 红星 水库闻名于阿城,小的时候家人经常带我来这郊游,水库里的鱼数不胜数,那时候经常可以在岸边用木棍敲鱼,一棒子一个,完全不用钓鱼。不过现在水库已经是个人承包,想要钓鱼是不太可能了,但是冬天来这里可以拍一些极简风格的照片,推荐给喜欢极简风格的同学。
平山 周边的光污染也很少,很适合拍星空,只是冬季星空拍不到粗壮的银河,但是漫天星斗也足够慰藉我城市待久了看不到星空的遗憾。
另外 平山 还有着在当地比较出名的西泉眼水库,原来一直是 哈尔滨 市的水源地,所以即便环境很好也没办法去玩,不过现在已经不是水源了,可以去玩了,冬天的西泉眼冻上之后很有 贝加尔湖 的感觉,可以开车在冰面上驰骋,不过我回来时候不知道这个消息,还跑去了500公里外的镜泊湖拍了冰面行车,回来一看图,跟我大爷在西泉眼拍的唯一的区别就是我会修图。。。所以如果来 哈尔滨 短期旅行不想跑那么远的可以来我们阿城 平山 西泉眼看看。
这就是我驱车往返近900公里在镜泊湖拍的冰面,好看是好看,但是真的太远了,所以推荐你们去西泉眼拍同款照片。
库尔滨的雾凇
最初知道 库尔滨 这个地方是我大二那年在校内网上看到一个哈市哥们拍的照片,那时候对于还在寒假去工厂搬箱子攒钱买入门单反的我来说一下子就列入了要去清单,无奈那时候真穷啊,买完了那款入门单反后身上只剩下坐公交车回家的钱,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去玩,但是这个地方却深深印在我脑海了,我至今还记得我当时查的攻略要在 哈尔滨 坐绿皮火车坐到 伊春 红星 倒大巴才能到这个地方。几年过去了我始终没有机会来到这个地方,而且令我非常惊讶的是这个地方居然一直也没火起来,似乎国人对于 东北 的雾凇只痴迷于 雾凇岛 ,所以我一直暗下决心一定要去这个地方拍一次。
先说路程,这个地方真的很远,除了我上面说的坐绿皮火车以外,自驾似乎是唯一的方式,但是从 哈尔滨 开到这里最快也需要7个半小时,7个半小时是什么概念?我从 北京 开到 哈尔滨 也就13个小时,但是即使这样,还是阻挡不了我来这里的心思,大年初三,我抛下烫好头兴高采烈过年的家人,自驾一天时间来到了这里。
先给你们感受下去 库尔滨 的道路是什么样的。在没去过之前我一直以为 库尔滨 就在 伊春 ,但是从 哈尔滨 导航到 伊春 只需要三个半小时,后面的道路距离没有多远却需要4个小时我一直很纳闷,直到我到了才知道,霍,这里简直是锻炼冰雪路面驾驶的教练路段啊。从 红星 区奔着 库尔滨 方向需要走整整80公里的冰雪路面,虽然车不多,但是坑坑洼洼的道路配上覆盖着积雪还结了冰的加持简直是绝境一般,速度根本上不来,完全不敢超过60,即使是60行进,碰见拐弯会车也够喝一壶的,我就遇到了个会车,然后避让打滑,虽然没出什么事情但是把对面的面包车可吓了个够呛,所以大家去的时候开这段路千万要小心,不能开快车,安全最重要,而且这段路没有信号,你找救援都找不到。真的是行车不安全,亲人两行泪啊,切记切记。
一般开进了大平台乡都已经是下午傍晚,那接着就聊聊住宿,这里没有宾馆酒店这种设施,都是村民自己改建的农家乐,因为这里摄影爱好者来的多,旅游的很少,所以基本上农家 乐都 是对标摄影师这种来做,所以价格都不贵,包吃住打包价格这种,一般就是一个人100一天,包三餐,不吃午餐就70,有三人间,四人间,大火炕这种,推荐和朋友住三人间,四人间,大火炕的话南方朋友没住过可以尝试一次,我不太推荐,因为很干燥,而且其他房间也都有电热毯不会冷,洗澡卫生间都是公用的,还算干净可以接受。早饭就是咸菜粥馒头鸡蛋。午饭我没吃过但是在我离开的时候闻到的是小鸡炖蘑菇的味儿,晚饭一般9个人一桌,菜挺硬,足够幸运还有土豆炖林蛙这种只有 东北 能吃到的菜。具体住哪家你们可以到了挨家看看再决定,我就不推荐了。另外不用提前在平台上订,订你也找不到。。。。另外不用去太早,这里晚上没什么夜生活,外面死冷寒天的,你只能在房间里跟朋友打扑克开黑,我今年去的时候发现村子里居然还开了个酒吧,那种 东北 农村风格的酒吧你见过么,就好像是进去了就在炕上蹦迪的那种,反正我是没去,也没看到有人去,如果你是资深蹦迪爱好者可以去试试,记得回来告诉我感受,是不是我想想的手拿苞米,炕上蹦迪。
以上吃住行你都能接受了,就剩下最后一关了,温度。这里真的很冷,我今年去的当晚有零下40度,零下40度什么概念,我用的玻璃水只支持零下30度,早上起来无数的车都打不着火,而我怕打不着火,前一晚上每个两个小时上一个闹铃,起来给车打一次火,一直到早上6点出发,所以我当天在无数人羡慕的眼光中揉揉我的黑圆圈从他们身边呼啸开走。如果这个温度你也能接受,那么恭喜你,享受属于你的雾凇盛宴吧。
库尔滨 雾凇看到的几率比别的地方都高,几乎每天都有,只不过是壮观和更加壮观的区别,不过要想拍好至少需要两个早上,一天在大平台乡拍雾凇,一天在几公里外的高山村拍日出。这次去的时候我遇见了去年来时候认识的 浙江 大哥,这大哥13年就来过住了6天,去年也来了住了6天,今年又是初二来了还住六天,整的农家乐跟他自己家似的,除了口音不对,很容易让第一次来的人以为他时主人付钱给他。我一直纳闷是什么吸引他在过年七天乐的时候扔下家人之身来到这个几千公里外的山村一遍又一遍拍这已经看过无数遍的景色,一度怀疑是他受不了过年亲戚询问婚否,工资,房车三连击才跑这来躲清闲。不过我没有问他,这样我才能把他拿出来举例给我妈:妈,你要是再催我结婚,我过年就跟他似的跑了啊。
雾凇的消亡非常快,能不能拍到好看的照片就看在谁能在最短的时间抓住这一美丽的瞬间,这个时候连拍就是非常重要的了,你不但要有连拍速度快的相机,还要有速度跟得上的SD卡,这次我新入手的Lexar 1667x的SD卡简直帮了我大忙,速度完全跟得上我的连拍,让我能留下这漂亮的瞬间。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