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彩之夜
今天杰克船长带着大家来漫游一下精彩的世界之窗。体验一下,从黑夜到黎明的精彩和魅力深圳吧。本次游记,船长大人做了9个小段落标题。1炫彩之夜.2热辣东南亚椰树风情3绚丽民俗花车游行表演4绚丽民俗花车游行表演5激流勇进~感受惊险刺激的冲浪大冒险06·墨西哥巨石像和金字塔07·走过非洲,走进非洲神秘部落08·走过进金山去看自由女神像09·魅力欧洲,体验欧洲之星和浪漫的风车小镇这次就简单的分了这9个小标题,也是因为按照照片的地域和园区分的类,其实还有零碎的几张,我也归到大版块里去了。 到了夜晚,世界之窗的公园里,彩色的夜灯就全部亮了起来,跟白天相比,那真是另一个妖艳绚丽多彩的世界。 姹紫嫣红,炫紫神话、闪亮幽蓝,哈哈哈哈,太多太美的灯光映照在你的眼前。下面咱们一边看照片,一边我给解释吧。请看分解图嘿嘿。
热辣东南亚椰树风情
公元10世纪时,印度夏特王为了保存珍贵雨水,在沙漠中兴建了这座当地人口中的月亮水井,地面部份最宽,随着向下往内束起,整座建筑宛如倒三角形的金字塔,精细设计令人惊艳。
佛祖塔造形壮观,精致华丽,是古印度人民高超的石砌石雕艺术的杰出代表。相传是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之地。
卡尔利的支提窟(Chaitya Karle)是印度北部石窟中最著名的,深37.8米,宽14.2米,高13.7米。石窟内外都模仿竹、木结构建筑,惟妙惟肖地雕凿出各种竹木构件和立柱。大约当时也造过不少竹、木结构的毗河罗和支提窟。在远离山丘的地方,还有用石块砌筑的支提窟,它们更像用竹竿编造外墙抹泥的民居。屋顶用石块叠涩而成,外形浑圆光滑,被称为“象背式”屋顶。石窟内部有着丰富的雕刻和壁画。
吴哥窟(Angkor Wat),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佛学古籍称之为“桑香佛舍”。是吴哥古迹重要组成部分,又称吴哥寺,或小吴哥,梵语意为“寺之都”。苏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时为供奉毗湿奴而建,三十多年才完工。吴哥窟是吴哥古迹最精华的部分,也是柬埔寨早期建筑风格的代表。
吴哥窟寺坐东朝西。一道由正西往正东的长堤,横穿护城河,直通寺庙围墙西大门。过西大门,又一条较长的道路,穿过翠绿的草地,直达寺庙的西大门。在金字塔式的寺庙的最高层,可见矗立着五座宝塔,如骰子五点梅花,其中四个宝塔较小,排四隅,一个大宝塔巍然矗立正中,与印度金刚宝座式塔布局相似,但五塔的间距宽阔,宝塔与宝塔之间连接游廊,此外,须弥山金刚坛的每一层都有回廊环绕,乃是吴哥窟建筑的特色。那里的台阶陡峭,需要手脚并用地爬上去。这寓意着人们到达天堂需要经历许多艰辛。只有一条建了扶手,因为在殖民时期有一位官员的夫人就是从这个楼梯摔下去世。
吴哥窟建筑庄严匀称,比例和谐,无论是建筑技巧,还是雕刻艺术,都达到极高水平。吴哥窟坐东朝西,平面呈长方形,有两重石砌墙。面积1000×850平方米,外墙之外有壕沟,壕沟宽190米,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1300米,周长约5.6公里。吴哥窟正门向西,与大吴哥王城南门外大道连接,门楼上立三塔,门内是一庭院,院东有一长147米的大道通向内围墙入口。大道两侧各有藏书室和池塘一处。内围墙140米,长270米,墙内的主体建筑在3层台阶之上,台基高23米,底面积215×187米,除第三层为75×75平方米的正方形外,第1、2层均为长方形,每层的四边,各有左、中、右三条石阶梯连接上一层。在最高一层的平台上,矗立象征着诸神之家和宇宙中心的5座尖顶宝塔,正中央一座宝塔最高,达42米,即高出地面65.5米,其余4塔较矮,分立于平台四角。第二层平台的四角也各有一座截顶宝塔。每一层平台的四周都绕以石砌回廊。廊内有庭院、藏经楼、壁龛、神座等。各层均有石雕门楼和连接上下层的阶梯,阶梯的栏杆上都有7头石雕巨蟒盘绕,阶梯两旁还饰有精美的石狮子。全部宝塔,门楼都饰以石雕莲花,约有1万个。
吴哥窟规模宏大,是错综复杂的建筑群,包括台基、回廊、蹬道、宝塔,全部建筑用砂石砌成,石块之间无灰浆或其他黏合剂,靠石块表面形状的规整以及本身的重量彼此结合在一起。细部装饰瑰丽精致。当时的石工可能还未掌握拱券技术,所以吴哥窟没有大的殿堂,石室门道均狭小阴暗,艺术装饰主要集中在建筑外部。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中心广场附近的“埃杜弗”街口,有一座引人注目的“撒尿小童”(Manneken Pis)铜雕像。这个小孩蓬松的头发,翘翘的鼻子,光着身子,笑眯眯地站在一个约2米高的大理石雕花台座上,旁若无人地在撒尿。他的“尿”像涓涓细流,长年不息地浇注在下面的水池里,他那天真活泼的姿态,栩栩如生的神采,十分逼真,惹人喜爱!这就是被比利时人民称誉为“布鲁塞尔第一市民”的小于连(Juliaant)。据传说,14世纪时外国侵略军准备炸毁布鲁塞尔这座城市,小于连急中生智,用一泡尿浇灭了正在燃烧的导火线,从而挽救了布鲁塞尔古城,使全城百姓幸免于难。比利时人民将小于连引为自豪,盛赞他那勇敢机智、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墨西哥巨石像和金字塔
在春分与秋分的日出日落时,金字塔的拐角在北面的阶梯上投下羽蛇神状的阴影,并随着太阳的位置在金字塔的北面移动。卡斯蒂略金字塔高24米,塔顶神庙高6米,基座长约为55.3米。金字塔总共有9层,与玛雅的宇宙观相同。最上层为一神庙。金字塔的台阶总数加上一个顶层正好是365,代表着一年的天数。台阶两侧有宽一米多的边墙,北面边墙下端刻着一个高1.43米、长1.80米、宽1.07米的带羽毛的蛇头,蛇嘴里吐出一条长1.60米的大舌头。
走过非洲,走进非洲神秘部落
走过进金山去看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的象征,美利坚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谊象征,表达美国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崇高理想。自由是美国的象征。1984年,美国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内涵被广泛用于各种领域。 自由女神像是法国为纪念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美法联盟赠送给美国的礼物,由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巴托尔迪在巴黎设计并制作,历时10余年,于1884年5月完成,1885年6月装箱运至纽约,1886年10月由当时的美国总统克利夫兰亲自在纽约主持揭幕仪式。
自由女神像称不上历史古迹,仅是一件人工塑造的艺术品。19世纪末,洲际旅行尚无空中航线,越过大洋的运输工具只有轮船,而纽约港是美国沿海最大的港口。 作为进出美国的大多数旅客要经过的一个港口,人们在距曼哈顿岛西南角仅3公里远小岛上矗立起了这座自由女神像。由于自由女神像恰在航线的附近,进出港口的旅客都可以望见。当海轮驶入上纽约湾内时,由于海面的曲度,此时船上旅客尚不能望见纽约市内高楼,而首先映入眼帘就是这座巨大的雕像。雕像手握火炬、向空中高高举起,目视前方,姿态优美。此时,有的旅客向她招手,有的旅客给她拍照。尤其是夜间,火炬内的灯光通明,加上从小岛地面射向巨像的探照灯光,使自由女神雕像更为清晰、壮观。同样,当海轮驶离市区码头时,也要在她旁边经过。此时,虽然距雕像较远,但由于雕像有高大的基座,依然依稀可见。旅客中有的人向它摆手,有的大声同她“再见”。自由女神像已成为船舶进出纽约港的一大景观。
公园内有四座高达60英尺(约合18米)的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前总统头像,他们分别是华盛顿、杰斐逊、老罗斯福(西奥多·罗斯福)和林肯,这四位总统被认为代表了美国建国150年来的历史。整个公园占地面积1278英亩(5.17平方公里),最高处海拔为5725 英尺 (1745 米)。1885年,美国纽约的著名律师查尔斯·E·拉什莫尔将其在南达科他州布拉克山所拥有的矿山附近的一座花岗岩山以其姓氏命名为“拉什莫尔山”,这就是拉什莫尔山名字的来由。数十年后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的建造计划正式启动后,拉什莫尔本人还曾捐助了5000美元。在拉什莫尔山上建造雕塑的初衷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布拉克山地区旅游,然而这个建造计划却引发了美国国会和时任总统卡尔文·柯立芝之间旷日持久的争论。最终,建造计划获得了国会的批准。整个工程的建设于1927年开始,并于1941年宣告完成。现在,拉什莫尔山不仅成为了一个世界级的旅游胜地,还成为了美国文化中美国总统的象征。同时,在当代流行文化的影响之下,拉什莫尔山也衍生出了许多其他含义。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