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游记滨州-日照-河山
十一黄金周倏忽将度过,女儿力邀去临近的“河山”一游,禁不住她的游说和轻描淡写的说那是一个小山,一小时即可上下,于是一家人稍事准备即踏上旅程。 开车三十分钟到达山脚下,未及登山即听得看车人一番美丽动人的传说,言及临近的一座名为“栖凤岭”的小山,听其名即引人遐思--传说远古一位名为何郎的猎户后生,习就超人技艺和箭术,一次偶然机缘,他救下了被山贼抢走的县令千金华香,二人由此产生爱慕。但好事多磨,华香的美丽被龙王太子知悉,于是何郎被作为人质关入山洞中,华香嫁与龙王太子是何郎获释的条件。华香不答应龙王太子的要求,每日于山洞前哭泣,终于伤心成疾而死,下葬后墓中飞出一只美丽的凤凰,终日于洞顶盘旋啼鸣……不日,月老闻知此事答应凤凰让龙王太子放回何郎,龙王太子无奈同意三日后放人,月老回至天宫,却忘记了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天上三日后何郎被放出,在洞口上哀鸣三年的凤凰已瘦骨聆恂,见何郎出洞兴奋的高声鸣叫,却不知此时的她已是嘶哑之声,何郎惊吓之中慌忙躲闪,凤凰伤心之余落于山石之上瞬间化为顽石而永不得还,此为凤落木为木、落石为石之说。何郎伤心欲绝,乃于西山回龙观出家。西山乃得为何山,久而久之,该山众河淙淙,传为河山。河山东面的小山因凤凰化石而得名“栖凤岭”。龙王太子出没的洞口,因为其直通东海被称为“海眼”。 听完这个凄美的传说,我们开始了徒步河山之旅。河山,以“众河之源”著称,海拔628米,高度为日照东部群峰之首,大有拔地凌霄之势,巍巍耸立,诚谓“峭壁端严,屹然一邑屏障”。自然环境在日照名列前茅。山上的“日照”二字巨书摩崖石刻为日照市标志性景观,于1993年被吉尼斯列为世界最大汉字摩崖石刻。“日照”二字之所以称为巨书,被记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乃为“日”字高20米,宽17.5米,“照”字高宽均为25.5米,为日照书法家孙鑫1991年6月24日于日照一中操场所书,摩崖石刻于1992年春动工,历时八个月依原作原大镌刻而成,实为旷世伟作。。 进得山门拾级而上,一幅幅壮美景色逐次呈现。山路边,一潭溪水一碧如洗,映照着远方的山影和潭边的木廊,给人以曲径通幽的惬意。前行之途,一座金色佛塔于茂密的松林中闪出,给登山者带来佛法无边的遐想。生长于岩石之上的苍松,以顽强的生命力盘轧于岩缝之间,挺拔出唯美的弯曲和强壮。经过陡峭的108级台阶,转过山石,壮观的摩崖石刻巨书“日照”二字如泰山压顶般凸现于眼前,其势壮哉、其形美哉、其意无言以表哉!感叹过巨书之壮观继续前行,沿途见废弃之石墙石屋,奇异之余问及同行之当地游者,其娓娓道出又一段故事:明末清初,沿海匪盜横行,百姓不堪其扰,背井离乡上山而居,结石为篱,背崖成屋,称之为“清风寨”。依仗地势之险,寨民们打退匪盜的骚扰和抢劫,至康乾盛世方下山定居,因而留下了现今的残垣断壁,也令人追思不已。 越过残破的清风寨,踏上了下山的“天路追日”的木制栈道,蜿蜒于林间山中的栈道,恰似遨游在云海之间的飞龙,微微的秋风吹去的不只是上山时浃背的汗珠,还拂掉身体的疲惫和双腿的酸胀,临近山下,一座优雅的古亭建于平台之上,问及女儿,得知此亭名为“望月亭”,建在栖凤岭山脚下的一个山岗上,倚山领溪,景色秀美。山中僧人曾在此听风望月,抚琴会友。留下“望月亭上望明月,情人谷里会情人”的佳句,也作为我此篇拈手而得游记的结尾吧。三小时之山路往返,虽有大上女儿之当的感觉,却也得到不一样的假期收获……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