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219国道向新疆方向行驶,在狮泉河到多玛的途中,有一座名为班公湖的湖泊,又称彭公湖。藏语称哥木克哥那喇令错,意为“明媚而狭长的湖”。它位于西藏阿里日土县与印控中国拉达克境内,为一构造湖,海拔4242米,西部为咸水湖,东部为淡水湖。湖身东西长达155公里,南北窄,最窄处约40米。面积604平方公里,最深达41.3米。湖水清澈,透明度可达3—4米。 班公湖距离阿里首府狮泉河133公里,就在新藏公路219国道旁边,路况极佳。我们从普兰的圣湖玛旁雍措边开车直达班公湖,边走边拍,当天下午就到达了湖边。 班公湖是为纪念公元九十年东汉定远侯、西域都护班超以一千八汉军精锐大败贵霜帝国(西域大月氏人在古印度和中亚建立的国家)七万大军的历史功绩而得名。因为这样的名称由来,我对班公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由此,游玩西藏大环线的计划中,我们西出狮泉河百余公里,感受了这处国际性的班公湖美丽的自然风光。
当天,我们离开普兰县,驱车直往日土县的班公湖。途中,一路风光目不睱接。
公路前方一座座露出地表似烈火焚身的石山,全身焦结,皆为蛇绿岩套矿脉,地质学家称之为雅鲁藏布江缝合线。
蛇绿岩套矿脉,是西藏阿里地区最典型的地质地貌,该矿脉在西藏沿雅鲁藏布江一线分布长达一千多公里,南北宽1050公里。
翻越狮泉河达坂,便是阿里地区的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这里也是噶尔县政府所在地。
班公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班公——东巧——怒江大断裂带的重要位置,这条裂带被认为是亚欧板块前端被印度洋板块抬升形成冈底斯山脉;而北面有亚欧板块主体的顶托形成背斜式隆起构成了喀喇昆仑山,在该区域形成巨大的倾斜。
219国道,有20公里左右的路段,是沿着班公湖的东侧修建的。
早期的219国道,离班公湖的水位线很近,完全沙石土路,如今新修的沥青公路,平坦干净,车辆经过,纤尘不染。
新公路沿湖区东段湖岸线蜿蜒前行,湖边风光一缆无余。
湖心有著名的鸟岛,据说岛上湖鸥和野鸭特别多。在219国道上行驶,目光所及,可看到两三个鸟岛,偶尔可以看到观光船载着游客来回于鸟岛与码头之间。
班公湖码头。这里驻守着解放军一支高原水兵分队,他们常年担负班公湖水面巡逻执勤任务,因处在祖国最西部的喀喇昆仑高原,官兵们都管这支水上部队叫“西海舰队”。
来往于码头和鸟岛的游船。游船票每人160元,不够12人不会开船,另外,经常会以各种理由停止游船运行。可以说,要上鸟岛看看也是不容易的。
班公湖湿地是2002年批建的,自然保护区现有面积56303公顷。
班公湖横跨中国与克什米尔地区边境,藏语称“格尔克喀那拉林错”,意思是“明媚而狭长的湖泊”。因其形状狭长,形如天鹅,又因湖泊以及周围附近经常栖息一些黑颈鹤、红嘴鸥等鸟类而闻名,原名叫“昂拉瑞错”,藏语的意思为“天鹅湖”。
作家子文在《西藏:永恒与短暂》书中写道:“湖面由三个狭长的小湖泊组成,一些水道与大湖泊沟通。湖水十分奇特,西边一半是咸水,延伸至克什米尔境内,东部则为淡水。狭长如带,东西长达150多公里,南北最宽处有15公里。湖心有著名的鸟岛,岛上湖鸥和野鸭特别多”
每年的五六月份,游人们乘游艇到岛上来观看鸟蛋和红嘴鸥。据说,初来乍到你会惊奇地发现岛上遍地是鸟蛋和刚孵出的雏鸟可爱至极。此时你每走一步都生怕把鸟蛋或小鸟踩着,被惊吓的海鸥扑天而飞颇为壮观
班公湖中有鸟岛十余个,其中主要有夕戛勒岛、道握昌岛、道拉绕岛等。道拉绕岛面积最大,枯水期间可与湖岸相连。
深山谷地区四个相互联通的湖泊,约155公里长(我国境内约110公里),但平均宽度仅 4.2公里。湖泊起源可能很近,由山谷的自然堤坝阻塞形成。
班公河东段为淡水,西段为咸水,中段两者兼有,形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东段河水补给量大于湖水蒸发量,而西部则相反。我国境办的东部地区,湖水碧蓝,水质清澈。
极端干旱条件下的碧湖、代表生命奇迹的班公柳、高原鸟类的天堂、典型的荒漠和戈壁、生命顽强的野生动物、教派汇萃的寺庙、五颜六色的经幡等独特的西域景观,是西藏高原景观的经典,对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班公措原名叫“昂拉瑞错”,藏语的意思为“天鹅湖”。那天下午,我们在湖边游览的时候,幸运地见到数只白色的大天鹅。但它们对人类保持着极高的警惕,我往湖边走近的时候,它们也向远处游走。没有带长焦镜头,就只能拍点场景,无法展示这种精灵的细节了。
阿里的班公措湿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湿地。该湿地在调节气候,吸尘防沙,美化环境,增加空气湿润程度和补充氧气,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环境质量的改善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由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独特,生物物种资源丰富;因此在地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以及旅游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开发优势。
班公湖周边景色非常秀美,四周群山环绕,远处雪山点点;班公湖湖水十分清澈,能见度通常为3至5米,湖水由于光照、深浅、亮度等因素,呈现出墨绿、淡绿和深蓝等不同的颜色。
班公湖是中国日土县与克什米尔交界的原属于中国的内陆湖泊。中印战争之后,印度控制了中国藏南地区,班公湖随之变成了“国际湖泊”。
水边的湖鸥,慢慢游近来,期待着有人投给它一点食物。
“班公”意为“一块小草地”。在藏语里,人们叫班公错为“错木昂拉仁波湖”,意思是“明媚而狭长的湖”。班公错位于西藏阿里与印度的交界处,班公错全长150多千米,大部分位于阿里日土县,小部分在克什米尔,是中国最长的湖,也是我国三大界湖之一
作为西藏九大圣湖之一,班公湖虽然没有宗教意义上的神圣与奇特,但同样也扬名在外。白云、远山即在天上,也在水中。各种水鸟不急不忙的自娱自乐的飞翔着,自有一份安详与悠闲。
返回狮泉河镇的时候,我们往国道左侧的日土县城里转了转。这里离班公湖15公里左右,县城正在整治,除了大牌坊显得威武以外,这个小小的县城似乎处处都在土建翻修当中。
班公湖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