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的约定与梦想
一路向西,是一种向往。一路向西,是一种梦想。一路向西,是一种坚持和信仰。一路向西,是一种自由与翱翔。 其实,对于西北,自己一直是一厢情愿的向往,由于工作繁忙,这份梦想,也一直深深压在心里,就像含苞的花朵,等待绽放的时机。青海和甘肃,这里孤独,荒凉,一片沉寂,却又生机勃勃。生命在春夏两季成长,也在春夏两季死亡。短暂的美好之后是了无牵挂的逝去,亦如昙花般,绽放、枯萎、等待。等待的是更灿烂的绽放,更绚丽的光芒。 都说人生难得一知己,从年前就有的想法,直到这个月才开始启程,也是因为好友得空,自己的梦想才得以如愿以偿。西北不同于别的地方,特别是冬季出发,根据好友定制的路书,本次旅程由济南出发,途径中卫、西宁、青海、敦煌、嘉峪关、延安,最终返回济南,共计6000公里路程。约好的两个小伙伴因为有事不能一起前往,于是,我们两人便开启了这一趟行程。
同行的伙伴: 一起同行的是老朋友天天@JN叁零壹,另一个伙伴就是IX35了,一辆接近10万公里的车,也是朋友的。此次自驾游无论是距离还是日程都比较长,在临出发前,对车辆进行了全面保养与检查,毕竟是一辆9万多公里的车,万一给抛在路上了,就不好办了。据说这辆车也是有准备出售的想法,所以,在出售前做最后一次陪伴。所幸的是,整个行程我们并没有因为车辆出现问题而耽搁。一切准备妥当后与3月8日下午5.30分由济南出发,前往本次行程的第一站、中卫。 我们的计划是第二天抵达中卫,进行一天的休整,毕竟1200公里的行程,加上熬夜开车,大家身体肯定受不了。为什么连夜去呢,如果是早上出发,那么抵达中卫的时间就要延长,毕竟15个小时的时间,再加上中途服务器休息,就会耽误两天时间。
相关信息
说起这次自驾游,计划和路书都是同行的伙伴帮忙制定的,因为他自驾游的次数与经验比较多,所以,如何选择一条适合的路线是关键问题。路线合适,就会省去更多在路上的时间。因为长途自驾游比较累,我们两个也是轮流开车。前两天比较赶时间,毕竟山东离青海距离太远。我们的计划是由济南出发,第一站前往中卫,在中卫休整一天后前往西宁参观塔尔寺,塔尔寺是青海省藏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历史悠久,气势宏伟壮观,也是去西宁必去的一处景点。之后前往青海湖、茶卡盐湖、敦煌莫高窟、月牙泉、嘉峪关,历经6000余公里行程,随后返回。【行程】 D1 济南-中卫 15小时1200公里 D2 中卫-西宁 6小时530公里 D3 西宁-青海湖 2小时170公里 D4 茶卡-敦煌 9小时760公里 D5 敦煌 游览莫高窟 月牙泉 D6 敦煌-嘉峪关 4小时370公里 D7 嘉峪关-延安 14小时1200公里 D8 延安-济南 10小时936公里【气候】 高原地区风比较大,特别是进入青海以后,加上本次自驾游正值冬季,这条路线走的人不多,所以,随行所带衣物以保暖为主,建议冲锋衣加轻羽绒的搭配。初次进入高原地区的伙伴们建议带一些必备的药品,如清火片,红霉素等。身体素质不太好的容易引起高反,可以提前饮用红景天,毕竟,高反很难受的。高海拔地方需要慢走,不要剧烈运动。【住宿】 由于现在属于旅游淡季,住宿可以选择携程等提前预定,也可以到达目的地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酒店。淡季各大酒店房源充足,不会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而且价格上也比较便宜,通常连锁酒店140左右,好点的酒店在200左右。【注意事项】 整个环线下来,需要注意的是有不少收费站和加油站是不可以微信支付的,所以长途自驾游需要携带一定数量的现金,因为出发匆忙,我只是带了行李,现金一点都没带,幸好伙伴带了现金,不然就尴尬了。长途行车需要提前加油,进入青海后往往服务区离得比较远,所以尽量在还余两格油量的时候加满。 由于是淡季,在我们抵达青海湖的时候得知二郎剑景区不开放,所以冬季想去青海自驾游的伙伴们需要注意一下。不过二郎剑景区往西有一条小路,可以开车到湖边,有一个不小的停车场,应该是当地牧民自行收费的。收费是按人,每人10元,车辆免费,也可以拍到青海湖的石牌。但是车辆不能开到石碑处。 茶卡盐湖可以免费进入,这个季节茶卡基本上是结冰状态,拍不到天空之境的感觉,但是也别有一番姿态。另外,茶卡风比较大,注意保暖。帽子和围巾是不可缺少的。 其他景区,诸如塔尔寺莫高窟、月牙泉、嘉峪关,都是半价收费,后面会有详细说明。 莫高窟网上预定系统进行升级,无法预定,可以直接前往景区购票。开放时间为早10、11.30、1.30、2.30四个时间段。莫高窟观影和参观洞窟是不允许拍照的,小伙伴们需要注意一下。莫高窟观影结束后会有大巴车统一带入景区,路程15公里,也可以驾车前往。
披星戴月,一路向西
车辆:现代IX35,一辆接近10万公里的老车。拍摄:佳能60D iPhone 8 华为手机 不少照片是在车辆行驶中副驾驶拍摄的,车辆的贴膜对拍摄有一定影响,所以效果不太好。希望大家见谅。我的相机也出现了一点小问题,很多照片都不理想,内存卡也经常的读取不到,这趟结束后考虑更换一台。 中卫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东临吴忠市,南与固原市及甘肃省靖远县相连,西与甘肃省景泰县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毗邻。也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点驿站。中卫少数民族较多,饮食以牛羊肉为主。
济南-中卫 15小时1200公里白天检查完车辆,周五下午5.30分开始出发,两个人轮流开车,次日下午4点30分抵达中卫。山东、河北段限速较低,过了河北以后车辆可以提速,整体时间提前了不少。
整条路程这样的停车区很多,而且限速比较高,在欣赏沿途风景的同时也不会耽误时间。这里还发现了一只小羊的尸体,不知道是人为还是怎么的。虽然是停车区,但是厕所环境太差,所以造成了**满地的状况,还是希望大家能爱护一下环境。
每个停车区都有这样的亭子,可以供人们休息。同时也是一个观景台,周边的风景都不错。感觉无论在哪里,都会拍到好看的风景。
西北大风天气比较多,所以沿途可以看到很多风力发电区。晚上的时候风力发电机闪耀着红光,很是好看。
两个人日夜兼程,抵达中卫的时候已经是次日下午4点多,人和车都很辛苦。其实,这一路我们两个人都有精神不集中的路段,中途在服务区休息了两个小时,想想都有些后怕,夜间行车,还是要保持足够的精神,毕竟,一旦出事,就是大事,太危险。
经过一整天的行车,两个人都很累,也就没有好好逛一下中卫城,按照百度搜索出来的结果,两个人步行去往美食城方向。人需要进补食物,车辆也需要加油。
在百度地图上搜了一下,距离我们最近的就是这么一个小吃街了。这边以牛羊肉和面食为主,重庆菜和四川菜也比较多。我们转了一圈,找了一个人比较多的饭店,先填饱肚子再说。
其实也不确定本地特色到底是什么,有说牛羊肉的,有说面食的,饥饿的肚子已经不允许我们多做考虑了,随便点了一点,先填饱肚子再说。我们的理念是,少食,多吃。遇见路边小摊就买点,吃的品类也会多一些。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我们两个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逛,还真发现了不错的地方。
两边的店铺早早就关门了,这条巷子以商品为主,餐馆也有,但是不多。
经过九曲十八弯,猛然见到的一个公园,周边市民大多都在这里散步。中卫汉民比较多,所以饭后生活还是挺丰富的,有广场舞,还有各种活动。
公园对面,就是不得了的地方了,也是一处寺庙,但是宏伟壮观。
寺庙门前的广场,饭后好多人在这里活动。壮观的是第一眼看见这个寺庙的时候,真的有些震惊。
根据了解,这个寺庙名为保安寺,规模不小,可惜无缘一睹内部容貌。想来白天应该可以进入参观,但是时间不允许我们在中卫多做停留,明日一早还需要赶往西宁,也就留下了些许遗憾。
同行的伙伴,天天。一路上的行程与酒店预定都是天天帮忙弄得,很感谢。
在中卫经过一天的休整,一早就开始赶路,今天的行程是中卫到西宁,6小时530公里。
由于手机和相机都拍了一些,回来后身体也一直不舒服,在导入照片时整个路程的一些照片有些顺序错乱,希望伙伴们不要介意。西宁的美食很多,这边主要以面食和羊肉为主,酿皮、手抓羊肉、炕锅羊排、甜醅、酸奶、尕面片、炮仗、干拌面等等都是美味的青海美食,不过,西宁停车不方便,自驾游去的伙伴们尽量选择安全的停车场,或者划有停车线的区域停车,我们停在酒店门口,并不影响周边交通的情况下还被贴了罚单。
进入宁夏以后,寺庙就变得多了起来,清真寺,汉庙,一路上多的数不清,这也是一种文化,一种信仰。
由于是冬季,很多山上还都是白色,雪山成群,虽然错过了8月份的秋高气爽,白雪皑皑的冬季也是独有特色。
整个行程进入宁夏阶段,空气和环境变得好的很多,蓝蓝的天空,可惜没有绿色植被,如果是8月份行走于这条路上,会有更好的效果。
从窑洞到山丘,再到雪山,这一路真的就像梦境中一般,虽然旅途比较劳累,但是带来的视觉体验还是很充足的。
有意思的是,好多山上都会建一座寺庙。或大或小,不知道是一种习俗还是什么
前档上不知道落了写什么,雨刮根本就刮不干净,车上也没有擦车巾,所以,一路下来通过副驾驶拍摄的照片都会残留前档上的污渍,非常抱歉。
路边山中的洞窟,不知是人为还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路上见到好多,应该是人为挖掘的。这是进入陕西境内的情景。
有时候真的非常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好多天然地貌让人看了非常震撼。
空旷的公路,车辆很少,限速也比较高,突然感觉,这样开车,才是真正的驾驶。行在路上,那一份心情,也是愉悦的。
抵达西宁的时候正值中午,下午需要参观塔尔寺,之前并没有了解塔尔寺的开放时间是几点到几点,希望有充足的时间来参观。
圣地塔尔寺
塔尔寺是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原名塔儿寺,得名于寺中大金瓦殿内纪念宗喀巴的大银塔。 塔尔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600余亩,寺院建筑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 淡季门票是40元,停车20元,只收取现金,不支持微信支付。开放时间截止到下午5.30分,我们已经来晚了,留给我们参观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西宁饮食比较丰富,但也多以肉食和面为主,我们入乡随俗的要了些烤串还有青菜,其实这里菜要贵很多,一份西西红柿鸡蛋就要20元,建议多吃肉。 住宿建议考虑全季,维也纳等高档些的酒店,淡季价格200左右,不算贵。
抵达塔尔寺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由于淡季原因,来参观的游客并不是很多,门票和停车收费都不高。但是车辆只允许停放在停车场,寺庙深处不允许入内。
淡季门票是40元,停车20元,只收取现金,不支持微信支付。主要看点:藏传佛教塔尔寺注意事项:一、寺内有许多地方是不允许游客进入的,散客需要注意门口的牌子。二、寺内内部不允许拍照,带相机的游客自觉关闭电源。如果被看到拍照,一定会强制删除的,至于会不会没收设备,这个不得而知。
不建议对膜拜的信徒进行拍照,这样是对信徒的一种不尊重,也是当地藏民不喜欢的一个事情,也许旺季时偷拍几张不会被发现,但是,还是希望大家能遵守一下习俗,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八座塔都是根据佛经中对佛祖释迦牟尼的记载,为纪念佛祖一生中的八大业绩而建的。从东到西依次是莲聚塔、菩提塔、四谛塔、神变塔、降凡塔、息诤塔、尊胜塔和涅盘塔。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长9.4米。其造型大同小异,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砖砌成,腰部装饰有经文,每个塔身南面还有一个佛龛,里面
全景照片一张,这是下午临出门的时候拍的,游客已经走的差不多了,我们再不走,就要撵人了。
僧侣的车辆可以开进去的,游客的只能在这里和前面一片停车场进行停放。
小金瓦寺是塔尔寺的护法神(家众神)殿。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原为琉璃瓦房顶,清嘉庆七年(1802年)改为馏金铜瓦房顶。殿内有白马标本,传说九世班禅从西藏来青海时曾骑此马,一天内赶到塔尔寺。塔尔寺是个神圣的地方,很多藏传佛教徒在做五体投地大礼。
临出发前,天气预报会有大雪,本来还一直担心,谁曾想除了气温有些低以外,并没有遇见更糟糕的天气。
所有照片都仅限于外部拍摄,寺庙内部是禁止的,我只是背着相机,在寺庙内参观时都被查看过一次。幸好没有拍摄一些禁止性的东西,不然,内存卡肯定会被没收。
原木失去了昔日的光泽,透露出原有的本质。历经沧桑,本质不变。
转经筒,大家都在转,我们也就随着转一下,当是一种修行,也当是为自己祈福,为家人祈福了。
这个好像是酥油花馆。酥油花与壁画、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酥油花是一种用酥油(黄油)塑形像物的特殊技艺,由寺院艺僧用酥油彩塑而成,其表现艺术形式多样,题材内容广泛。
其实应该用个小本本记录一下的,因为时间匆忙,好多都没记名字,导致还在生病的我,一时想不起来哪里是哪里了。
藏族同胞深信,凡诚心欢喜以酥油花供养诸佛菩萨和护法者,可息灾增益,必得安乐、大福德等,并迅速成就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塔尔寺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举行酥油花展。这一活动从1409年起,一直延续至今。
藏经阁,让我不禁想到,传说中的一些武林秘籍是否藏迹于此?
祈寿殿意为祈祷 长寿 的殿堂,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宫殿式建筑,飞檐斗拱,彩绘精美,琉璃瓦屋顶,围墙、门楼饰以“河州”砖雕花饰,殿内木雕是塔尔寺木雕艺术珍品。院中供奉竖立的奇石为宗喀巴大师贤母香萨阿切背水时靠着休息的圣石,有曲嘉护法附石之说。
这个活动是辩经,只听得拍手声音震耳欲聋,非常激烈,这里是允许拍照的,所以整个参观也只有这里是拍了僧侣的照片。
还是拍一下正面舒服点,为什么没有我呢? 谁让咱是苦逼的拍摄呢。
塔尔寺开放时间截止到下午5.30分,我们来的晚,所以只能匆忙转一下,但是对于佛法和信仰,还是发自内心的尊崇。
早8点,开门的饭店并不多,也许是生活节奏并不快的原因,我们只能在这家久经传说的面馆吃一顿早饭,另外,干拌面和炮仗也是西宁的美食之一。吃过早餐,今天的行程是从西宁赶往青海,又是一段长距离行车。
探秘青海湖
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二郎剑景区位于青海湖的东南角,因距离西宁151公里,又被称为151基地。目前二郎剑已经建成了以观鸟台、观鹿园、观海桥、观海亭为组合的观赏区,加以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湖景,是入住的绝佳选择。但是由于淡季原因,游客较少,二郎剑景区并没有开放,只能铩羽而归。
西宁-青海湖 2小时170公里其实,每次行程所用时间都比导航显示的时间要长,毕竟要根据实际路况来进行行车。
进入青海,海拔开始高了起来,前两天由于赶路比较辛苦,休息时间比较长,但心中的高反并没有提前来,有点沾沾自喜,但是,该来的还是来了,从青海湖赶往茶卡盐湖的路上,海拔3800米的山峦之中,出现了意外。
远处发现一个寺庙,赶紧掏出手机,奈何车辆行进中拍了几张都不如意,只留下了这两张。
也是一座挺大的庙宇,手机拍摄,车速较快来不及反应,效果都不好。
盘山公路也多了起来,需要谨慎驾驶。山峦两边都是积雪,索性大车不多,路面并不湿滑。如果路面结冰,那就不好走了。
离青海湖越来越近了,海拔也越来越高,虽然没有太大的高反,但是也有一点点的难受。
倒淌河位于青海省日月山西侧的倒淌河镇,东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脉清凌凌的水,静静地,悄悄地,温柔地流淌着,蜿蜒四十多公里。不见滔滔,不闻哗哗,象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条流动的星河,清冽淡泊,透明晶莹,涓涓绵长,这便是倒淌河,一条从东往西流的河。就在第一镇边上。
颜色艳丽的经幡,点缀着冬日里的色彩,也是这一路走来最完整的经幡。
去往青海湖的路上,随处可见的牛羊,这里高速是可以驶离的,也可以掉头,需要注意动物。
方圆几十公里,无人无车。虽然比不上真正的无人区,但也差不多了。风景很美,如果是秋季,绿树成荫,百花开放,最美国道,处处如此。
隐约之间可以看见不少小的湖泊,想来,离青海湖更近了。
骑行服务区,还是很人性化的。一路上也遇到过几个骑行车队,有这样一个服务区还是挺不错的。
路边的旅馆。曾几何时,我也想能有这样的一套房子,未曾实现。
淡季原因,路边的公测都是关闭状态的,个人问题需要注意一下。
随处可见通往牧区的小路,这里的高速是可以驶离和掉头的。
抵达二郎剑风景区。但是,售票处没有人,也没有人管理,在景区出口处遇上几个河南的自驾游朋友,被告知景区不开放,但是西面有条小路可以开到湖边。也会看到青海湖的石碑,但愿不枉此行。
就是这里了,停车的话,车辆免费,每人收取10元,并不正规。想来应该是附近牧民自行收费的
但是车辆只能停在停车场内,不允许开到湖边,也就没有与青海湖的石碑合影的机会了。
远观二郎剑景区,一片白雪茫茫,景区不开放,我们也没有办法。
青海湖的石碑还好没白来。只是,车辆不能开进来,不然可以一起合影了。
牦牛,可以骑行拍摄,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20元一次。
远远的拍一下没有问题,也没人管你,也许这就是淡季的好处。在二郎剑景区出口的位置也有一头,但是不能拍照,想要拍,就得拿钱。
由于青海湖不开放的原因,我们的行程得以提前赶往茶卡盐湖,不知道冬季的茶卡是一种什么景象。
去往茶卡的路上,有很长一段是山路,需要谨慎驾驶,我们也在不远的地方遇上了问题。
山涧救援被困车辆
视频插入不进来,也没有时间去拍照片,这里大概叙述一下。 在青海湖去往茶卡的路上,当我们行驶至海拔3800米高的山间一隅,猛然发现一辆温州牌子的路虎车陷入山涧内的雪地之中。我和同行的伙伴对视一眼,当即靠边停车,准备救援,紧跟我们车辆上山的另一辆河北的车辆也同时停了下来。山涧内积雪30余公分,经了解,路虎车主是想要实验一下雪地模式才开进去的,但是不知道雪会这么厚,已经停了很久,车辆出不来。幸好我们车上带了救援工具,河北的几个朋友也是越野E族的车友,加上两个热心的藏区朋友,六个人用了多种办法,历时一个多小时,才把车给救出来。 海拔3800米,一个多小时的运动量,加上山风比较大,还是很危险的,虽然车救出来了,在随后的路程里我有了轻微的高反反应。
同时也感谢前面车辆上的藏民朋友,与我们一起进行救援。
手机拉近焦距拍的,在手机上看没问题,但是一到电脑上,全是问题,画面不太喜人。
冬季观茶卡
茶卡盐湖,别称茶卡或达布逊淖尔,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天然结晶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海的盐;"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也是盐湖之意。茶卡盐湖与塔尔寺、青海湖、孟达天池齐名,是"青海四大景"之一,被旅行者们称为中国"天空之镜",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 还是因为淡季,茶卡这里并不收取门票,可以自由出入,但是风比较大,注意保暖。 晚上我们是在茶卡小镇过夜的,网上订购的酒店,这个季节开门的酒店不多,建议提前一天预定。 茶卡小镇饮食多以川菜为主,也有面食。川菜有几个不错的饭店,但是比较贵。
终于来到梦想中的茶卡,但是我也知道,要拍出天空之境的效果,只能是7月之后,而且旺季人也比较多,冬季,自有冬季的魅力。
景区入口的闸门已经全部封闭了,这个季节是不收取门票的,游客可以自由进入。
茶卡盐湖全景图,最主要的还是盐湖里面那一片,真正可以拍片的地方,但是,只能7、8月份前来,现在嘛,只能想想了。
茶卡盐湖中心广场,中间树立天空之镜的石碑,周边都是盐制雕像。
咱也来装个X,不知道能得几分。这个也是用全景做出来的,不是双重曝光,挺有意思的。
经幡,当天风很大,我们没有帽子,没有口罩,回到酒店就头疼了,难受了两天。
或许是因为淡季的原因,都没有人打理,我想,旺季的话一定不是这个样子的吧
路上碰上一对情侣在盐地里拍摄,于是,偷偷拍了几张,以示敬意
远处工人们正在忙着整理雕像,应该是为了旺季做准备的
旺季的时候小火车会运行,信号灯也会起作用,现在完全是一种摆设了。
每当日暮西下,摇坐于长条藤椅之上,徐徐和风吹来,观湖,望月,多么悠然自在。
冬季的盐池都已冻结,拍天空之镜需要有一层薄水浮于岩层之上,映射天空之美,方能出之镜效果,可惜,此时是看不到的。
入甘肃,探寻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具有代表性的塑像是96窟的 弥勒佛坐像和158窟的佛祖涅磐睡像。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九层楼,也就是96窟,位于莫高窟石窟群的正中间,里面供奉是30多米高盘腿而坐的泥胎彩绘 弥勒 菩萨 坐像,佛像丰盈圆润,慈眉善目,是很典型的唐代风格。
最美国道其实在这个大环线上比比皆是,只是此时此刻冬季限制了它的生机,显得萧条。
长途行车一定要多注意汽油的用量,有时候运气也是一种,我们在汽油还剩一格的时候进入的这个加油站,然后被告知加油站从次日开始升级改造,如果不是早来了这么一天,我们就会面临没有汽油的状况。
高海拔导致空气中氧含量降低,车辆的动力也下降了很多,稍微有点坡度的路要维持100公里的时速,就要将挡提高转速。
自进入青海境内之后,一路都是石油和石化的加油站,普遍是国五的油,也有国6的,油品经过几千公里的行程,还是值得信赖。
进入甘肃后会是大戈壁滩,路途较远,路也不太好走,之后的行程会比在青海境内艰苦一点,加油,勇往直前。
离莫高窟越来越近了,雷音寺其实就在去月牙泉的路上,本想从月牙泉返回的时候去看一看的,结果,我们在月牙泉待到晚上10点才下山。为什么呢? 后面揭晓。
由于莫高窟网上预约系统进行升级,只能通过现场购票,索性淡季人不多,场次也足,一点都不耽误。
购买门票需要到购票中心,然后在这里看两场电影,球幕影院放映的比较震撼,之后由大巴车统一带入景区。
游客中心内有纪念品出售,价格太贵,只看了下,碍于面子,好多都不敢问价格。
丝绸之路的重镇,怎会无丝绸,价格呢?不清楚,不敢问系列。
其实也有想过买点小东西回去的,毕竟出来一次不容易,但是看看价格,真的很难忍下下手。
莫高窟的雕刻以及七色鹿的传说,这家伙,一定不便宜。
去莫高窟之前要观看两段影视,一个是普通放映,一个是球幕影院,效果很棒,但是不允许拍摄和录像。
丝绸之路的起始交通示意图,很感慨古代人民不畏艰苦的精神。
去往莫高窟之前有连段观影,以了解莫高窟的历史和一部分佛祖内容,之后乘坐大巴车前往莫高窟。
参观莫高窟,会有专门的讲解员进行讲解,但是,莫高窟内禁止拍照
好多木雕的彩印已经掉色,其实,早起的手法虽然高超,但是颜料不足一得到长期保存,也是一种遗憾。
精美绝伦的壁画,我们在感慨古代人的那种不畏艰辛,用于创作的精神,也感慨能给后世的人们留下如此精妙的文化结晶。
在南北走向近1700米长,高40多米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像蜂窝一样密布着700多个洞窟,里面保存着自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到唐、宋、元十个朝代的4万多平方米的壁画和2千余尊彩雕。
老祖宗的智慧传承,当真是震撼人心,当然最痛恨的还是那段历史,我国的文物流失,痛心疾首
这种地貌环境,这种艰苦的自然条件下,能创造出如此规模宏伟的建筑,我们只能感慨。
那时,那人,那景,恍惚间似乎都可以看到。那时的繁荣与昌盛,那时的风雨,那时的。。。。
其实一直都觉得,如果带个女伴来,会有更好的效果。。。
洞窟内的壁画雕塑以佛教文化为主,一进入洞窟,满眼满屏都是画,有佛画像,经变画,也有山水画和故事画,以及供养人画像。绘画题材丰富,绘画风格恢宏壮观,精美绝伦
你的一次回眸,让我惨不忍睹啊。多希望此时此刻能有一个美女回眸一笑
洞窟内到处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等,既有高达九层楼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数量众多,形态各异
历经千年,始终不变,才得以给后人展示你的精神与智慧结晶。
当天来的人还是挺多的,导游也分好几种,根据穿着不同,接待不同的游客
328号洞窟,有的洞窟边上会有二维码扫描,可以获取相关信息
也有很多保存完整的,当然,这都是窟外的,洞窟内更完整一些。
久经风化的壁画,艺术与智慧的结晶就这么消逝在无情岁月之中。
百年壁画对比图,可以说,壁画一直在进行休整,包括佛像,如果没有好好维持休整,也许,就不是如今我们见到的模样。
长达1700米的鸣沙山石壁,如果当时条件允许,一定还可以出现更多,更精美的石窟。
鸣沙山的日和月
鸣沙山,这里沙山与泉水共处,因沙动有声而得名,古称“沙角山”、“神沙山”。在这里你可以爬上鸣沙山,俯瞰月牙泉,还能在山顶上欣赏大漠日落,感受西北大漠的苍凉广阔。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这是鸣沙山景区最著名的地方。 淡季门票55元,三天内有效,出门刷脸,可以免费游玩三天的时间,这一点还是挺不错的。进入鸣沙山一定要穿鞋套,可以租用,也可以购买。我们选择的是租用,也就是后面的A套餐,价格还可以。骑骆驼的话是100元,摩托车更贵。骆驼可以骑着围绕鸣沙山一圈,还是很合算的。建议下午4点左右前往,不会太晒,而且,距离日落时间也不会太久,可以爬鸣沙山观日落。 沙山不好爬,虽然有木梯作为支撑,但是100多米的沙山着实爬着累人,晚上8.30分可以看日落,夕阳的余光洒落着照映着沙漠,月牙泉的灯光开始一节节亮起,很有意境。 我们一直玩到10点多才下山,只因想要拍一下星星,另外,还结实了几个同样兴趣的朋友。
淡季门票55元,三天有效,出门时需要刷脸,隔天可以自由进入,喜欢鸣沙山的伙伴们可以多停留几日。
这就是租用的鞋套,橙黄色颜色靓丽,是一种安全色,鞋套的作用是保证在沙山行走的时候沙子不会灌进鞋子里,还是很有用的。
鸣沙山其实不算高,但是爬起来很累,山上也是观看月牙泉的绝佳地点,日落之时也可以观看夕阳西下。
梦驼铃,那一支支驼队仿佛将我们带入到丝绸之路之中,横跨千年的光景,感受那段岁月的荣耀。
月牙泉有几处固定的拍摄点,都是标记好的,但是更好的摄影需要自己去发现,去追求。
泉水倒映蓝天之美,据说月牙泉一直在变小,我们不得而知,也无从求证,只希望如此瑰宝的境地,可以得到善存。
沙漠第一泉,当我们经历几世轮回,遥望丝绸之路上的情景,大漠荒烟,月牙泉,如同一眼珍珠般绚烂
本想拍一个托塔的效果,奈何怎么拍都不尽人意,不只是手太小还是塔太大。
鸣沙山,轮回前年,唯心不变,当我们踏上这片沙丘,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之中。
骆驼骑行一圈100大洋,其实还是很合算的,围绕鸣沙山走一圈。我们的A套餐也只坐了一次电瓶车。
月牙泉全景图,这是当年的情景,如今经过多次改善,越来越好。
指点江山样,这里,那里,那里,一会我们都不去,太累。
为了观看日落,开始爬山,顺便搂几张小姐姐小美女的。
太阳落得很快,此时山上还有很多人的,都是想要一睹落日的景象。
鸣沙山的日落时间是晚8.46分,这个时间人已经不算多了,可以看到零散的一点人群。
晚上9点多,猎户座出现,由于没带三脚架,只能手机拍一个,没有效果,后来在另一处山头碰上了一对来自北京的两口子,也是在拍星星,于是几个人便一起留了下来,都是佳能的机器。好多通用物件。
我们离开鸣沙山的时候已经是10.30分以后了,山上还有两个人在逛游,兴许是为了壮胆,两个人开启了K歌模式,惹得我们笑声不断。
魔鬼城
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也叫雅丹魔鬼城,公园里以大片的独特雅丹地貌群为主,在戈壁之上显得奇幻壮观,而每到傍晚时夕阳西照,更是摄影的绝妙地点。夜幕降临之后,尖厉的劲风发出恐怖的啸叫,犹如千万只野兽在怒吼,令人毛骨悚然,也因此得名“魔鬼城”。 因时间有限,拍摄不多,仅供欣赏参考
天下第一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的美称。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在雄伟的嘉峪关城脚下,有一汪清泉,名曰"九眼泉",这并非是有九个泉眼而得名。在单个数字中,"九"是最大的一个,"九"又与"久"谐音,故名九眼泉,取其泉眼众多、长流不息之意。
我们两人其实是走错了方向,傻FUFU的沿着城墙走,走到了尽头,还得返回。
这是嘉峪关关墙外面了,里面人看我们,估计也是一种诧异的感觉。
据导游讲(蹭了个旅行团)这种柳树名为龙爪柳,一直存活至今,现在已经没有这个品种了。
天下雄关的石碑,但是感觉当地政府并不重视嘉峪关的维护。
文昌阁,楼阁为两层两檐歇山顶式建筑,底层两边为单间铺房,四周立红漆明柱18根,形成回廊。内为面宽三间、进深二间的官厅。四面装有花格门窗,上部绘制山水人物彩画80余幅。此阁在明清时为文人墨客会友、吟诗作画、读书的场所。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公里。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
演武场上的大炮,不知道是遗留下来的,还是后期制作的。但是,不管是什么时候的,我们都应该尊重一下,炮筒内满是垃圾,惨不忍睹。
每一个炮筒内都是垃圾,不想多说什么了。不尊重历史文化,就是不尊重自己。
从城墙上面俯瞰演武场,遥想那时军队训练时的情景,顿时满腔热血。
关城平面呈梯形,面积3.3万多平方米,由外城、内城、罗城、瓮城及城楼附属建筑等组成。
关城之上的各式建筑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关城外城四周距墙1米有一道宽2米、深2米的壕沟。关城内外还有官井、营房及文昌阁、关帝庙、戏楼等附属建筑。
嘉峪关关城布局合理,建筑得法。关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它由:内城、瓮城、罗城、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和城壕、长城峰台等组成。
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中心,其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内城东西二门外,都有瓮城回护,面积各有500余平方米。瓮城门均向南开,西瓮城西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正中面西设关门,门楣上题“嘉峪关”三字。
如此劣行,只能鄙视一下。希望大家都能尊重历史,保护历史。
嘉峪关参观结束后,历经两天2000余公里的行程,最终返回山东。回来后的第二天,自己就生病了,也不知道是之前高反的后遗症还是其他什么,一直在床上躺了3天时间。感冒,发烧,头疼,嗜睡。直至今天在写这篇游记,大脑还是晕晕的,看来,人老了,不能经过太长时间折腾。这一趟行程还是很丰富的,经历的也多,希望有机会还能领略更好的江山风景。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