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6日,吻别了今年冬天北京的第一场雪,我踏上前往童话王国——中欧的旅程。
冬季的中欧游正好赶上淡季,有的人可能觉得没有色彩的欧洲会更加冷漠无情,而我却觉得冰雪中的中欧是我理想的样子,冰冷却动人。
此次旅行的目的地是捷克(布拉格-克鲁姆洛夫)——奥地利(萨尔茨堡-哈尔施塔特-维也纳),行程共12天,2月的中欧温度和北京相差无几,只不过是雪天和艳阳天的切换,天空要么蓝的通透,要么灰到乌云密布,像极了城堡里公主的小脾气,然而不管是哪种天气,都是中欧风情最完美的衬托。
12日行程
D1:北京-华沙-布拉格 加转机一共15小时,一定要带双一次性拖鞋,在飞机上会舒服一些D2:布拉格 城堡区-查理大桥-老城区D3:布拉格 老城区-查理大桥D4:布拉格-克鲁姆洛夫D5:克鲁姆洛夫 D6:克鲁姆洛夫-萨尔茨堡D7:萨尔茨堡-哈尔施塔特D8:萨尔茨堡-维也纳D9:维也纳 D10:维也纳D11:维也纳-布拉格D12:布拉格-布鲁塞尔-北京
正文
本文是留恋布拉格的游记,后续会分别出克鲁姆洛夫、萨尔茨堡、哈尔施塔特、维也纳四篇。从机场到布拉格城区大概40分钟车程,我从携程提前约了接机,对方是一个留学生,下课来接我,直到送到酒店大堂,费用300元。从车窗望向冰雪的街道上,和我心中的欧洲出奇的一致:空气有些冷,雨雪蔓延的天气似乎还有点温柔。我意识到自己正处在欧洲的中心,也是那个被人们说烂却也不知来由的波西米亚州,莫名的浪漫、民俗、自由。我不是第一次来欧洲,但第一次来捷克的感受与之前在德国大相径庭。
而波西米亚风格,指一种保留着某种游牧民族特色的服装风格,其特点是鲜艳的手工装饰和粗犷厚重的面料。波西米亚人源于原意指豪放的吉卜赛人和颓废派的文化人,追求自由的波希米亚人,在浪迹天涯的旅途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活哲学。酒店位于伏尔塔瓦河西侧,出门直行就可以到达布拉格城堡区,城堡区东侧是布拉格小城区,经过查理大桥到达伏尔塔瓦河东侧的老城,布拉格最重要的三个区域就可以游览完毕,最终乘坐电车回到酒店。
一、布拉格城堡区
布拉格城堡位于捷克伏尔塔瓦河的丘陵上,是捷克的要塞。修建于公元9世纪,经过国内外建筑师和艺术家多次改建、装饰和完善,城堡集中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精华。进入城堡之前需要先通过安检,与中国的安保系统相比这里的安检并不繁琐。进入城堡以及皇家花园参观是免费的,景点需要购票,票种分ABC三类,我们购买了B套餐,包含圣维特大教堂、旧皇宫、圣乔治教堂及黄金巷四个景点,费用合76RMB,套票2天内均有效。
圣维特大教堂
圣维特大教堂骄傲的挺直身躯,让身处布拉格的每个人在任何角落都能看到它的面容。它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与辞世后长眠之所,教堂内有很多经典的建筑特色。历经600年岁月的洗礼,它依然在城堡区熠熠生辉,璀璨夺目。
我不懂建筑,走进教堂内只见很多粗壮的柱子撑起偌大华丽的教堂顶,人们显得格外渺小。这种感觉不仅来自于教堂的高大空旷,还有暗色的环境的衬托和令人炫目的“慕夏之窗”的加持,一种庄严肃穆的冲击让人感到窒息,可是又是那么包容。
这扇花窗描绘了天主教在波西米亚的起源,中间主画面表现的是美多德为博里沃伊一世洗礼,两边是西里尔和美多德的一生(西里尔和美多德作为传教士为基督教和传教活动带来的巨大贡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做做功课,游记就不多说了)。而慕夏之窗的作者是捷克著名画家、法国著名设计家阿尔丰斯·慕夏。
圣维特大教堂钟楼主楼顶是可以上去的,前提是攀登287级旋转楼梯,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窄小的楼梯和无尽的回旋,保证你走到一半就会被转晕,那时候不知道是什么支撑着自己走上去,但是当登顶看到铁栅外的风景的那一刻,瑟瑟发抖的不仅是冻手的相机,还有被震颤的心,视野实在是太美妙了。
黄金巷
除了圣乔治教堂沿着人群方向走,就能找到黄金巷。黄金巷由一排颜色各异的小房子组成,有书店、放映厅、旧时城堡守护者的服装、用具等等。黄金巷最出名的莫过于卡夫卡的22号住所,从记载了解到22号房间不过是卡夫卡妹妹为了让卡夫卡专心写作找到的场所,但是卡夫卡并不喜欢这里,最终还是搬到了“给予自己灵感和成就自己”的查理大桥。
二、布拉格小城区
小城区是城堡区的延伸,从城堡区的楼梯往下走便进入了小城区的街道。布拉格的街道除了充满历史气息的建筑物以外,电车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电车像布拉格的大动脉涌动在建筑景点、山谷和大桥之中。充满了中世纪遗风的布拉格电车红白相间,时而响起的沉闷的叮咚声然后逐渐消失在古老的建筑群中。乘坐电车需要购票(详见链接:https://chejiahao.autohome.com.cn/info/3447245),而逃票的风险是极大的,若被发现套票要被罚800克朗。
在这里,时间变得如此缓慢,缓慢到可以过滤一切。
其实已经晚上九点半了,脚也走的不是自己的了,最后还是跑来列侬墙拍照。虽然似乎列侬和这个墙没大关系,但还是承载了很多人的美好回忆。
三、查理大桥
在布拉格,一共有18 座大桥横架在河水之上,将两岸的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艺复兴式的建筑连成一体。查理大桥是布拉格人在伏尔塔瓦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桥梁,距今已有650 年历史。
查理大桥上有30尊雕像,最有话题点的是圣约翰雕像,头上有星星光环,它是查理大桥的守护者,而他所在的位置就是当年被扔下伏尔塔瓦河的位置。据说触摸圣约翰雕像能给自己带来幸福,于是人们在能够到的地方把雕像被摸得金光。圣约翰的雕像还在克鲁姆洛夫城堡下的小桥边出现过,加之头上的星星光环就像保护着所有心中有爱的孩子。
查理大桥还被欧洲人称为"欧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术馆",不仅因为雕像,还有桥两旁有很多手艺人,比如为游客画肖像的、卖艺术纪念品的以及弹吉他的都赚足人们的眼球。
让我格外在意的是这个看着像“乞丐”,却把食物都给了查理大桥的鸽子的善良人。我在这个位置驻足了好久,不是因为想抓拍一张鸽子飞起的画面,只是想和这个善良人多呆一会儿。
走到接近老城区的桥头塔,上去拍了一张俯瞰查理大桥的照片,从镜头里看着来往的人群,回想自己走过的这座古董艺术品,不知不觉的感叹:如果不是路本身有意义,那么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意义又在哪呢?
卡夫卡曾说:“我的生命和灵感全部来自于查理大桥”,从布拉格回来我读了《变形记》,黑暗的社会现实让人们充满压力、重负,没有释放的开口让人精神变得扭曲,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现在的社会不也一样吗,现在的社会甲虫似乎更多,然而人们已经适应了,未来会不会就是甲虫的世界了呢?
四、布拉格老城区
老城区最著名的当属老城广场,这个蔡依林的“布拉格广场”和“许愿池”的秘密终结之地。
泰恩教堂是老城广场最醒目的建筑,也是布拉格的地标。由于教堂的外形酷似童话中的魔鬼城堡,它还被人们形象地称做“魔鬼教堂”。
老城广场有个天台餐厅,也是一个高点拍摄点,餐厅名字叫“U PRINCE HOTEL”,小红书网红大片比比皆是,可是东西真是不太好吃,而且价格略贵。为了拍照,还是去点了餐,还好是下午三点左右,餐厅虽然人满为患,却也可以尽快排队用餐。如果想正餐时间来,那一定要提前打电话预约。
离开布拉格的头一天,意外发现了这个灯泡楼梯,位置在老城广场一个叫做“黑色圣母之屋”的建筑内,其实是个咖啡馆,进去之后从一层楼梯网上看,就是图片的样子了,简单修了修还是很有艺术感的。
捷克不支持中国驾照,这对于喜欢自驾的我来说是一个遗憾,不过也有好处,那就是可以随便喝酒,捷克的啤酒很有名,据说是人均啤酒消耗量最大的国家,十来天的行程一路喝下来觉得确实不错,美景加美酒,就足够值得再去一次了。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