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童年,我心中最神秘的一尊大佛。
大概在我小学4-5年级左右,我第一次在CCTV上看到了介绍乐山大佛,当时我立刻就被深深吸引住了,那震撼惊讶不亚于第一次在百科书上看到“复活节岛”神秘石像。我一直对于这些神来之笔的雕刻石像莫名感兴趣。虽然它的作者有迹可循,但是在几乎一面山体上雕刻如此大的佛像,也是非常令人敬佩的,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和魄力真是值得称赞和敬仰。那带有神秘气息的大佛自此在我心中留下了印象,后来在漫长的学生年代,想来乐山大佛一探究竟的心愿很快就被其他各种事儿埋没了(当年学生时代也没经济基础)。这次成都重庆旅行,也是因为乐山大佛而衍生出来的,可以说想来乐山大佛一探究竟的成分占整个旅行的30%了。小时候我就是个对很多东西好奇的孩子,现如今30而立的我,也在逐一圆梦小时候好奇的各个景观,不得不说祖国幅员辽阔,精彩各异的景观实在是让我探寻不过来,我想此生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走遍祖国千山万水,那样真的是无憾了!哈哈。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 乐山大佛最妙的就在于它雕凿在三江交汇之处,也就是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汇流处岩壁上,依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是唐代摩岩造像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同时,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通向大佛的路上,那些古老崖刻令我着迷。
凌云山麓原海音寺旧址的喜生弥勒洞
凌云山主供弥勒佛,必不可少的兜率宫
按佛教的说法,弥勒居住的地方,是欲界六天的第四层天,这里的一切妙不可言。人间四百年光阴,兜率天不过区区一昼夜,说明没烦恼的日子过得快。《弥勒上生经》中写到,若皈依弥勒并念其名号者,死后往生此天。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就是一个弥勒净土的虔诚信徒,他晚年有首言志诗《答客说》写到:“吾学空门非学仙,恐君说吾是虚传。海山不是吾归处,归即应归兜率天。”
又圆一个童年梦,终于见到大佛本尊。
我要抱佛脚--从陡峭的楼梯下到大佛底部。
仰视大佛,感触颇深。
凌云山顶,被凌云九峰环抱的凌云寺(大佛寺)
天王殿正中塑像为金玉弥勒坐像,重33吨,所用汉白玉石采自名山之巅,两旁分列四大天王像,采用健陀罗风格建造。天王殿后为韦驮龛,供奉木雕帖金的护法神韦驮。大雄宝殿为清代建筑,殿内正中端坐释迦牟尼三身像(法身、应身、报身)。两旁分列十八罗汉像,殿后为菩萨殿,正中塑净瓶观音像,两边分列文殊、普贤、地藏和大势至四菩萨像。藏经楼为民国时期所建,是中西方建筑的融合产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