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乡防冻指南
1、暖宝宝必备,什么都不穿你也得贴一身暖宝宝哈。我是2条竹炭裤,1条抓绒裤。两条腿上,膝盖下方、大腿、屁股、鞋里各一块暖宝宝。绝对不冷哈,上身不用,一般都是腿冷。我带了50个大片,20个足贴,走了10天,除去坐车什么的不用的,最后还剩了20片大的,10个足贴。另外你还要算计好哪天在室内比较多,最好是随身带几片,随时用随时贴,否则一早贴好,万一进了室内,就会烫死,我就被烫死了,一定要算好。2、帽子、围巾、口罩、手套必备。帽子最好是连着羽绒服的,围巾要厚实的可以立起来的,这样你就不用口罩了,否则戴眼镜有哈气不爽。大家都看上我那个灰白色的狐狸毛雷锋帽了,其实淘宝一搜一大把,关键词“狐狸毛 雷锋帽”,我这个最便宜不到一百块,还有好一点的, 比如 二三百的,看你自己需要了,反正是真的很实用哦,还好凹造型。手套要分触屏轻薄的和羽绒的两种都要。口罩就看着办吧。3、上身肯定要穿羽绒服了,不过一般羽绒服也许你会觉得不够暖,所以可以去优衣库买个轻薄的那款,便宜还方便携带,又可以随时增添,方便极了。其实最好的还是貂,一件貂就够了,真不冷了。4、去 雪乡 ,最好要穿滑雪服,如果臭美,可以在淘宝多留意留意便宜的。要不然到了 雪乡 也可以租,100-150一天。其实两天下来,也300块钱, 雪乡 出租的雪服都不好看,而且都是红色的,掉人堆里找不着的那种哈。5、鞋可以穿雪地靴,最好是高筒的,越高越好,能过膝更好了,里头贴上暖宝宝没问题。再有到了 雪乡 ,最好自己备一双“谊嘉宝”,淘宝自己去搜,厚底还保暖,这鞋我大一的时候和大三的时候我妈各给我备了一双,那时候上大学多苦B啊,没空调上课,要是赶在一个朝阴面的教室,那真的是上完课脚都没知觉的了呀。后来上班了这鞋就被我压箱底了,真的用不上了,这回终于被我翻出来,发挥了它最后的余热,棒棒哒~6、相机和手机的保暖。我给相机买了个“被窝”,淘宝买的棉套,没买羽绒的,贵呀。我一般单手拿相机,带着触屏薄手套,觉得手一直是暖的,还出汗呢,可见这个棉套有多保暖。在 哈尔滨 就一个棉套就够了,去 雪乡 再给电池部位贴一个暖宝宝,也够了。手机掉电是真的快,基本你拿出来没一会,就刷的一下黑屏了。这样你就在你的羽绒手套里贴一个暖宝宝,或者在你的衣兜里贴一个暖宝宝,然后不用的时候把手机放进去,拍照的时候迅速拿出,咔嚓两张马上塞回去捂一会,此种办法屡试不爽。
去 雪乡 的两天可谓是体力、智力还有耐力的考验一大早5点就出发厚重的雪服的确保暖但也的确很重期初我并没有什么感觉只是单纯的觉得自己的体力下降没干嘛只是走走路上上台阶就会很疲惫后来晚上脱掉雪服才发现这套雪服的净重就很重再加上一双沉重的谊嘉宝怪不得我这两天都感觉负重行走中
【大秃子山】
之前我已经叙述过 雪乡 的2天行程了这里就只看图说话了坐雪地摩托上大秃子山太爽了给我们开车的小哥儿倍儿自豪的跟我说他们的车队叫雪龙是全国冠军车队
上了山两个逗逼开始找无人的雪地凹造型玩的不亦乐乎根本不觉得冷天蓝的根本就不像真的与白雪互相辉映一定要带护目镜不仅坐雪地摩托的时候可以保暖而且还可以防止被雪灼伤眼睛
我滚呀滚呀滚呀雪乡 的雪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雪这里的雪是真雪有粘性特别容易沾到衣服上受热化成水如果不穿防水的雪服或者速干材质的内衣不仅外衣容易被雪水打湿内衣也容易被汗水打湿最后你只会穿了一件“冰盔甲“所以, 雪乡 的装备真的很重要哦
这就是我们包炕的小屋还是很温暖的,住的挺舒服
安顿好吃完难以下咽的晚饭就出去逛其实坐大巴到了 雪乡 之后还要搭乘接驳小巴进村才算真正进入 雪乡 小巴有时刻表,看准方向就没问题进村之后只有一条大道叫“雪韵大街”基本都不丢的虽然我们被安排住在很靠里面的“董老大家”走到村口要一段路但是基本是没问题的哦
【羊草山日出】
由于晚饭吃的实在太差太差我俩打算回去把头天打包的酱骨和烧烤拿出来吃可惜房间里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电热水壶这也难不倒我就像我说的在 雪乡 能否吃得好还要看你有没有招儿我们就用一个电热水壶的水蒸气加热装金针菇的锡纸盒然后把所有的串都撸下来放在锡纸盒 里加 热就这样,接下来第二天的早午餐也解决了再也没有吃剩菜般的团餐所以告诫大家,我们的办法可以借鉴哦至少一定要带点好吃的不要在 雪乡 花钱受罪第二天一早就有车带我们上羊草山看日出一大早5点就坐车到山顶那里只有一座房子大家以为是给我们等待日出的结果谁知要想在屋里呆是要在那里吃早饭的20元一碗粥两个茶叶蛋等到6点可以在他家的观景台上看日出如果不吃,麻烦请出去雪地里等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而是霸道的问题要知道,零下30多度的清晨啊让人在雪地里生生的站上一个多小时他们的房子里也根本没有特别的取暖设备根本就不会多耗费多少资源虽然我可以理解山上物资匮乏但是这样毫无人情味的强买强卖简直是让人忍无可忍如果说不让我们在他家的观景台看日出也就算了可是连屋子也不让进那真的就太可恶了就为了堵这一口气我俩一狠心就往山边走
其实也不敢太往山边走因为不知道雪有多深怕一不小心踩空掉下山导游一开始就告诫过我们没人踩过的雪千万不要踩否则会有危险本以为等到6点就会有日出可是谁知当天有雾太阳居然迟迟不肯出来直到等到6:30天都亮了也没看到太阳山上的人陆陆续续的开始下山了说实话,几天下来只有这天早晨等日出的这一个半小时是最冷的即便鞋里贴了两个暖宝宝脚依旧冰冷的快没知觉了真的是不能撑太久的就当我们也要放弃的时候迟到的太阳终于懒洋洋的露脸了
wuli玉琴真是用绳命在拍照啊手被冻得通红通红的都没知觉了因为她觉得用触屏手套不方便会影响效果这就是摄影师的精神啊点赞个
羊草山上其实没有几颗雾凇的雾凇都在远远的山边大片的都在来 雪乡 的路上
折腾了一早晨赶了最后一趟下山的车回到村里7:30还要去梦幻剧场呢梦幻剧场就是村民们把一片片的房子围起来使落在上面的雪不至于被破坏这样才能留存这些美丽的“雪蘑菇”
沿着上山的台阶爬上山山坡上会有一条被大家滑出来的道好多小孩子都坐着塑料雪板滑下来玩得不亦乐乎我们没有雪板只好直接坐在雪地上一点点往下蹭起初雪厚的地方速度很慢甚至根本滑不下来后来有几段雪比较薄甚至连山体的石头都露出来了石头被磨得非常滑划过这里的时候速度非常快不仅屁股被硌得生疼还真的挺危险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后来回到家发现屁股上居然被硌出了淤青也是够够儿的了
最后在雪韵大街逛一逛在中午之前就要乘接驳车回到 雪乡 大门口再乘大巴返回 哈尔滨 了
雪乡 正是因为拍摄“爸爸去哪儿”火起来的以至于现在民风有点太过于商业化不过这也不可避免哪个火起来的景点不是如此呢主要看大家能不能忍受了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