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云南说起梯田,人们第一印象想到的是元阳梯田。广义来说,我们习惯称之为哈尼梯田,因为梯田是哈尼族重要的衣食之源,而元阳梯田仅是云南哈尼梯田里面的一个代表。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梯田是分布于红河南岸哀牢山南段,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在一千多年的生产生活中,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其实,相比较元阳县的梯田而言,红河县宝华乡的撒玛坝梯田也别具味道。只因为元阳梯田旅游的开发时间较早,故深得众人熟知。不过,正因为如此,红河撒玛坝的梯田才越发显得纯朴,原生态化。千百年来,面对高山峡谷的生存空间,哈尼人民创造、总结出一套垦种梯田的丰富经验。他们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修堤筑埂,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把终年不断的山泉溪涧,通过水笕沟渠引进梯田。到了初春,形状各异的大小梯田盛满清泉,在明媚的阳光下,山风微吹,波光粼粼;三四月间,层层梯田青翠欲滴,宛如一块块绿色壁毯;夏末秋初,稻谷成熟,放眼望去,一片金黄。这简直就是一幅变化奇巧、简朴秀美的水墨画。元阳梯田距离红河梯田约80公里,元阳梯田的路况比红河梯田要好上数倍,就是因为路险,红河那边的梯田是免费的,且没有观景点上千人观景的拥挤但风景一点不差于元阳,使我最终选择了红河梯田。
普者黑至开远市,高速的路况非常好,没多久就到达开远。过了开远就只有国道了,国道边有卖枇杷的,10元一斤,非常的甜。买了2斤,吃着就发现不对了,原来卖家做手脚,把不新鲜的混里面,里面的核都霉变了,好多还是有虫卵的。本以为这边的人淳朴,看来走眼了。国道开始几十公里路很破,车又多,都是上坡路,行驶非常缓慢。个旧至元阳的二级公路路况好,一路时速80-100冲下坡,开得很爽。元阳至红河的二级公路是新建的,车又少,部分车道完全没有山路的感觉,倒是像在环阳澄湖的路上。要不是小木昨天确认过,我真的要怀疑是不是走错路了,这传说中的险路在哪里呢?万亩梯田又在何处呢?
左转上小路立马就是爬坡的山路,路很窄,360度转弯用一档爬坡,二档下坡是家常便饭,郁闷的是前方居然有不少大型卡车在爬坡,时速只有十几公里,只能在偶尔出现的直道上超车,而直道的坡度非常大,好几次都是用一档4000转才超上龟速行进的卡车。不过还是要赞一下这一路上的车辆,无论会车与超车,都能主动靠边,尽量给对方多一点车道。但是即便如此,车辆也都是紧贴而过,非常惊险!15公里,从海拔300多米到1800多米,花了40分钟,一路有惊无险,终于到达甲寅乡,入住哈尼旅馆,老板叫钱马旭,TEL13577307654,非常热情的拿着地图给我们介绍观景点。旅馆门口还有监控探头,车停门口使我感觉安全不少.
中国哈尼第一村-他撒村
根据老板介绍,先去前方6公里的他撒村看看民俗风情,蘑菇房,然后走回头路看他撒梯田的日落。放下行李我们继续前行,这他撒村很不起眼,找了几次都没找到,开过了头只能在悬崖边掉头。如果倒过头,后轮掉深深的排水沟,不知道怎么才能上来,如果向前开过了头,一了百了!导致我晚上一闭眼就胡思乱想车子从悬崖上掉下山!第二天老婆也说一闭眼,车掉山下了。问儿子,说做梦在吃东西。找不到路,问留守的老人、儿童语言不通,比划了半天也没搞明白,后来总算有2个小孩听明白了,但是我们怎么都没听懂他们说的路线。这2小孩就走路带我们来到村口,这山上的哈尼族人民还是很淳朴的!
蓝梯田
离开他撒村,走回头路几公里,岔道上方指示有个十二龙泉的观景点,老婆说泉水有啥好看的。我想也是,我是来看梯田的,泉水不关我事,就没往上开。结果到了晚上一查攻略,居然是他撒梯田的全景观景点。他撒梯田最适宜观日落,日出的时候背光,没有观看的意义,我们一大早就会赶往撒马坝梯田,永久错过了!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