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亳州花戏楼
朋友买了一台超好看的轿车——艾瑞泽5,还是红色的,商量着来次长途自驾游,顺便磨合一下她的爱车,最后决定去亳州,听说是很不错的景区。花戏楼,原名大关帝庙,亦称山陕会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由于戏楼的砖雕、木雕、彩绘多以地方戏曲折子戏为主要内容,所以俗称花戏楼。花戏楼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位于安徽省亳州城北关隅咸宁街,花戏楼路的最北边。为山西商人王璧、陕西商人朱孔领发起筹建,后经康熙、乾隆两朝共百余年多次扩建。2014年3月,亳州市文化旅游局对花戏楼进行扩容提升工程。扩容提升项目包括对原六中场地改造,增加绿化景观、旅游服务设施、北出口等,对糖业会馆进行修复改造,修缮山门及东西耳房,复建糖业会馆大殿及厢房;复建咸宁寺,恢复涡河古码头等。扩容提升项目总规划面积约7000㎡。
花戏楼第一绝——砖雕
花戏楼的第一绝在山门,这是一座仿木结 构的三层牌坊式建筑,上面镶嵌着闻名天下的徽派立体水磨砖 雕,玲珑剔透,琳琅满目,在不足5厘米厚的水磨青砖面上,其 雕人物115人,禽鸟33只,走兽67只,楼台殿阁多处,花草树 木无数,内容涉及中国的宗教、历史、政治、军事、风俗民情 等诸多方面
花戏楼第二绝——铁旗杆
花戏楼第二绝是正门前的两根旗杆,每根重6吨,高16余米,直插云霄;旗杆分五节,每节分铸八卦蟠龙,顶端铸丹凤一只,造型生动,旗杆上还有三层方斗风铃24只,迎风叮当作响,清脆悦耳。
花戏楼第三绝——木雕
花戏楼的第三绝是木雕,共雕有三国戏文18出,人物数百个,神态各异,龙 争虎斗,呼之欲出。真的很精美啊!花戏楼,本是大帝庙院内的一座舞台。据了解,戏楼建于康熙十五年,比庙晚建二十年;因其上面雕刻彩绘绚丽夺目而得名。戏楼座南面北,舞台前伸,形如“凸”状。花戏楼大木透雕:镶于戏台大柱外面,共雕三国戏文 18 出:《长坂坡》、《空城计》、《舌战群儒》、《七擒孟获》、《上方谷》、《三气周瑜》、《曹操刺董卓》、《夜战马超》、《击鼓骂曹》、《割须弃袍》、《曹操濮阳战吕布》、《许褚裸体战马超》、《蒋干盗书》、《诸葛用计破羌兵》、《吕布刺丁原》、《诸葛亮智取三城》、《张松反难杨修》、《阚泽密献诈降书》等。人物造型生动逼真,表现了高超的绘画、雕刻技巧。如《长坂坡》,境深 3 层,镂刻人物 23 个,战马 13 匹。赵子龙左手持红缨长枪,右手握金虹宝剑,怀抱阿斗,精神抖擞,血染战袍,观之,如闻万人呐喊、战马嘶鸣。《上方谷》静中有动,一幅画面之中,不但描绘出各种人物的神情动态,还表现了风、雷、雨、电、烈火交汇的场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花戏楼真的宏伟壮观,雕刻精湛瑰丽,装饰富丽华美,素以其巧夺天工的艺术雕刻著称于世。它集民间建筑艺术之大成,在建筑构件上巧妙的运用木雕、琉璃、彩绘等工艺,融合了园雕、高浮雕、镂雕、阴刻等不同技法,使每一个作品造型完美,形象传神,木雕、石雕、砖雕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工艺之精湛,居中原之冠,不施为中原瑰宝。确实不虚此行哦!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