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亲爱的家人们,我是海天雄鹰。感觉好久好久才能回家一趟,看看好兄弟姐妹们分享的幸福车生活,其实心中时时刻刻都在念叨着大家,想念着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2018年8月18日,我做出了至少到目前认为最伟大的人生决定,那就是告别年迈的父母、亲爱的妻儿,带着地方领导亲人谆谆的教诲和嘱托来到了万里之遥的西部边陲、大漠边缘喀什麦盖提县支教!在这里,我欣赏到了南疆大地的富饶与美丽,感受到了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与善良,同时也看到了偏远乡村的贫瘠与荒凉,感受到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梦想。虽然支教只有短短的两年,但这里绝对是我终生为之牵挂和奋斗的地方,承蒙许多家人和汽车之家的领导们的问候与鼓励,特此立帖,分享我的真实生活与感受,请大家放心,也期待大家有机会来走一走!
我在这里,麦盖提!
我们所在的地方是南疆喀什地区的麦盖提县,是全国唯一一所嵌入沙漠中的县城,这里有著名的新疆灰枣、刀郎羊、刀郎农民画、胡杨蘑菇等,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刀郎木卡姆、麦西来甫的发源地,被称为红枣之乡、瀚海明珠。总面积1.52万平方千米,有20多个民族聚居,共有人口23万,其中维吾尔族占90%以上,绝大多数乡村都沿着古老的叶尔羌河两岸分布。 刚刚到达这里的时候,一切都是陌生的,所见所闻如同之前听说的的一样,内心充满着忐忑与不安。援疆指挥部与县领导特意安排我们观看了全面反映刀郎文化的歌舞晚会《永恒的刀郎》,让我内心对这片古老土地上生长出的灿烂民族文化赞叹不已。之后我利用假日走进档案馆、走访维吾尔族家庭,拜访木卡姆老艺人,企图解读古老的刀郎文化,但越是走进其中,越是感觉到了她的渊博与魅力,并开始为我的幼稚想法感到可笑,对脚下这片生活的土地和维吾尔族人产生了喜爱和敬意!
与你似曾相识,麦盖提!
来到这里之后还着实让我经历了一番痛彻入心的挣扎,在经历一次次的阵痛之后,终于如同凤凰涅槃般的复活过来! 这里四周均是沙漠,气候极度干燥,并且早晚温差很大,多风沙尘暴。刚来不久就因不适应感冒咳嗽不止,在县医院医治一个多月不见好转,无奈请假去了喀什医院,经检查确诊为严重的肺炎,建议住院治疗;但考虑到工作原因,只好买走针药回县医院打针吃药,历经一个多月、辗转多次到喀什复查才见好转;还有破鼻子、哑嗓子、胀肚子,都是经常出现的事情。 如果不选择援疆支教,我和大家一样,既是父母膝下孝顺的儿女,也是孩子眼中慈爱的爸妈;但现在远离亲人长期在外,对心灵是漫长的煎熬,特别是家人生病的时候,夜色寂静无声,屋内冷冷清清,睡觉时常常梦见年迈的父母倚在胡同口守望、思念的妻儿念叨着早日回家。另外还要适应这里的饮食习惯,新疆丰富的特色美食远近闻名的,但是真正要日日相伴、餐餐进食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的,我的肠胃常常罢工,甚至几次呕吐不止,有时候便自己动手做点简单的粥饭裹腹。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面对这里特殊的历史时期。今天的喀什地区绝对是我所经历的最安全的地方,但是看到中央电视台警示纪录片上播放的穷凶极恶的暴徒、倒在血泊里的群众,听到击毙歹徒的枪声……血淋淋的现实,教育着我们,对群众的同情、对暴徒的仇恨,给了我坚强,也赋予我无穷的力量。
巴扎之上,麦盖提的博物馆
巴扎,南疆的博物馆,绿洲文明的说明书。 了解一座城市,就要去博物馆,而了解麦盖提这样的南疆城市,就要去巴扎。 巴扎,意为:大门外边的事情,由此可以理解,巴扎所囊括的是除了个人和家庭之外的所有事象。南疆人赖以生存之地,是散布于大漠、戈壁边缘的绿洲,如果想要了解这里悠久的绿洲文化,就要去他们的巴扎。而深处塔克拉玛干大漠之中的麦盖提县巴扎,更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每逢周日,都是麦盖提县的大巴扎。太阳一出来,散居在偏远乡村、各处绿洲的人们便会赶着毛驴车、蹬着电动车向巴扎聚拢过来,直到黄昏日落,人们才恋恋不舍的离开,又翘首盼望着下一次巴扎日的到来。在麦盖提县,绿洲中生活的各族人民群众性情开朗,善于歌舞,但彼此村落间相隔比较远,交流沟通不够通畅,只有到了巴扎日,才能够让彼此的身心和胃口得到尽情的释放。 当然,随着国家援疆政策的深入扶持,现代化的交通和信息化网络遍布各个村落,麦盖提县的绿洲已经不在封闭,很多以巴扎为依托的小城镇也渐渐变得繁华喧嚣起来,但我们仍然可以在巴扎中看到绿洲文明在现代发展中的延续,古老与现代文明的交汇与融合。
努力,为了麦盖提的明天!
受制于地理位置的偏远、经济发展滞后、基础教育薄弱等原因,麦盖提县的71所中小学校远远达不到标准化水平,甚至有的学校办学条件很差,当前全县图书缺口超过100万册,电脑缺口1200多台,部分学校门窗损坏,体育课在尘土飞扬中踢着足球;甚至有的学生冬天只能穿着薄薄的衣服上学,在院子里晒着太阳边走动边读书…… 山东省的对口援疆城市投入2.7亿资金,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新建或者改造这里的学校,国内的许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也踊跃捐赠,这里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提升。又选派了大量的援疆支教教师和实习支教大学生来到这里,协助他们开展普通话教学、传统文化诵读等;但是资金缺口仍然很大,政府的财政投入也远远不足。 我们来到之后,一方面立即带班顶岗上课,另一方面还要培训这里的维吾尔族教师,教会他们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开展教学教研活动等;但是我始终认为在麦盖提县这样的民族地区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这里的维吾尔族人(也称刀郎人)善良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他们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从内心欣赏刀郎人民、尊敬他们,不断地走进他们、理解他们,感受到他们的愿望。我们走进偏远的乡村村落,开展民汉结亲活动,载歌载舞中传达友好、构建友谊;走访慰问贫困的维吾尔族家庭,自费购置米、面、油等生活物资送给他们;并且发挥个人所长开展了摄影公益活动,为当地的社会群众、优秀学生等拍摄全家福、纪念照片480多幅,自费冲洗后赠与他们,用影像架起友谊的桥梁。并且积极联系组织内地的爱心企业单位开展捐赠棉衣、书籍、学习用品、电脑等活动,自己也捐款捐物帮助贫困的学生和福利院的孤儿们。 我知道我们所做的努力微不足道,但是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内心涌动着无限的幸福和知足;不管我在这里能够生活多长时间,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会成为我此生为之想念和回味的地方,为了让这里变得更加美好,我选择了努力!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