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太白楼
4月30日中午,从东大寺出来,沿着运河西行,过太白广场迎面就是太白楼。太白楼坐落在济宁市城区古运河北岸。太白楼原是唐代贺兰氏经营的酒楼。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大诗人李白与夫人许氏及女儿平阳由湖北安陆迁居任城(济宁),"其居在酒楼前",每天至此饮酒消遣,挥洒文字,写下了许多著名诗篇。贺兰氏酒楼也因李白经常光顾而名声大振,生意兴隆。自唐咸通二年(861年),吴兴人沈光敬慕李白,登贺兰氏酒楼观光,为该楼篆书"太白酒楼"匾额,并作《李翰林酒楼记》,从此贺兰氏酒楼便改为"太白酒楼"而闻名于世。宋、金、元时期均对酒楼依貌整修。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济宁左卫指挥使狄崇在重建"太白酒楼"时,以"谪仙"寓意,依原楼样式,移迁于南城墙上,并将"酒"字去掉,名为"太白楼",后于明、清、民国间进行了数十次较大的重修。今太白楼是1952年人民政府拨专款在旧城墙上重建的。重建后的太白楼连同台基,共占地4000平方米,楼体为两层,重檐歇山式样,砖木结构,二层檐下正中悬扇形"太白楼"楷书阴刻匾额。楼上正厅北壁上方镶有明代诗人所书"诗酒英豪"大字石匾,下嵌着李白、杜甫、贺知章全身阴刻"三公画像石",游廊和院内有《李白任城厅壁记》、唐代以来文人墨客的赞词、诗赋,及乾隆皇帝《登太白楼》等碑碣60余块。有罕见的李白手书"壮观"斗字方碑。1987年,济宁市在太白楼建立李白纪念馆。
慈孝兼完坊
济宁市市中区翰林街和里塘子街路口,立着一座牌坊,百度地图上的名字是“济宁石坊”,文保碑上的名字是“慈孝兼完”坊。这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为旌表奉直大夫王怀远之后妻敕建的“节孝坊”,因此是一座表彰女人节孝的牌坊。男人须行孝,大抵是对父母恪尽赡养。女人讲究节孝,就要对公婆、丈夫、子女都要尽力;最严酷的,是丈夫死去,不能改嫁,是谓贞洁。一切由不得自己,这就是旧社会女人的命运。国家也知道守节之不易,凡有如此节烈的女子,死后由统治者下令,敕建节孝坊。一为表彰,一为家族赢得荣誉。 每一座节孝坊,在它繁缛多姿的外表下,是一个女人一生的辛劳和刚强。她是一个女人一生追求的价值所在,仅凭此,吾人应该秉持敬意。 慈孝兼完坊在200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旌表德行,承沐后恩
树牌坊是旌表德行,承沐后恩,流芳百世之举,是古人一生的最高追求。慈孝兼完坊是王怀远后妻孙氏,年青守寡后,独自抚养幼子,服侍公婆,孤老至死后的应得慰藉。她的儿子王浚蒙长大成人后,感念母亲的养育之恩,申报朝廷,率子世隆建此牌坊,以寄托对母亲的无尽思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