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秋雨中翻越秦岭,黄帝陵拜祭人文初祖
离开汉中,沿G108国道前往西安。从汉中到西安走高速长长短短接连不断的隧道会挡住秦岭的美景,时间略长就有些生厌,所以决定还是沿着绵延在秦岭中的G108行驶,随时捕捉秦岭之美。尽管一整天都是秋雨绵绵,但并不妨碍一路观景,层峦叠嶂云遮雾绕的秦岭反而会展示出一种虚幻仙山般的美感。自从2005年第一次驾车走高速翻越秦岭后,超长的隧道群,让我无感和乏味,以后从秦晋之地到川蜀再也没有走过这里的高速,不过这次翻越还是被迫走了一次,原因是周至县境内有塌方路段,当车行驶到离周至不远的黑河风景区时,才得知前方无法通过,沿途也没有道路可以改线,不得已重返100多公里外的佛坪,在大河坝镇驶上高速,一来一去多走了200公里,天染墨色时才抵达西安,次日,从西安前往计划中的黄帝陵。黄帝陵,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苍松翠柏掩映下的初祖殿、桥陵,以及雄伟壮阔的轩辕殿,令到此祭拜的人们无不肃然起敬,同时也感叹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延续五千年,全因为有一位共同的初祖把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凝聚在一起。
雨中踏上翻越秦岭之路
【9月18日】早起从汉中出发,淅淅沥沥的秋雨绵绵不绝,空气却是格外清新舒爽,驶上G108国道不久就开始进入秦岭。秦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山脉,西起甘肃临潭白石山,经天水进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为黄河支流渭河与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分水岭),也是中国地理上重要的南北分界线。狭义上的秦岭仅限于陕西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G108国道所翻越的秦岭就处于狭义上的秦岭段河谷间。雨中的秦岭,山被雨水洗刷得更加葱郁,路边的河流小溪更加清澈碧绿,雾霭在山尖环绕,似九宫仙境似世外桃源,G108国道就如同一条墨玉丝带,回回转转将秦岭中所经之处的山峦、碧水串联起来,让人眷恋。车少人稀,水声潺潺,云遮雾绕,车窗外的青山绿水不停地幻化景象,心情并没有因为绵绵的秋雨而烦躁。缓慢行驶在秦岭谷地山间,欣赏之时,不时停下车来将诱人的景色记录下来。不过因为下雨使用相机十分不便,翻越全程都用手机记录,好在所使用的华为麦芒没有令人失望,每张图都比较清晰。
佛坪熊猫谷与观音山自然保护区门前打卡
佛坪县城北20公里有一处熊猫谷景区,地处秦岭大熊猫走廊带与观音山自然保护区境内,珍奇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据景区介绍,景区内峰岭叠嶂,溪水清澈,奇石灵异,林木葱郁;时而碧潭映石,时而飞瀑跌雪,时而曲径通幽;三泉水、女儿滩 、双心池浑然天成;三圣峰、观音峰、火云峰,峰峰天趣神功。景区集秦岭山水之幽、静、奇、秀和珍稀动植物于一谷,游览其间会令人心旷神怡。可惜的是恰逢绵绵秋雨,无法进入景区观览,只能在景区大门一探幽奇。熊猫谷门票60元,景区游览车20元。
观音山自然保护区距离熊猫谷不远,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秦岭大熊猫、金丝猴以及羚牛的主要栖息分布地之一。保护区总面积13500多公顷,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景区动植物分布多样,保护着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华南虎、黑熊、金猫、大灵猫等珍稀动物,以及银杏、红豆杉、独叶草、秦岭冷杉、连香树、水青树等植物。同样遗憾的是景区雨天因安全问题未对外开放,故此想观赏一下天仙洞、青龙洞、鳌山,偶遇大熊猫的愿望未能实现。
黑河景区门前打卡,道路受阻返回佛坪
过熊猫谷、观音山自然保护区几公里就是G108国道的高点-秦岭隧道,穿过隧道即进入陕西周至县,这也意味着进入中国地理概念上的北方,路边的河流小溪也都改向北流,而且水流量明显比南麓要少,南北分水岭名副其实,只是林木分布的区别还不大,但在秦岭北麓已能看到初染上色的红叶。到达临近周至县城的黑河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也因下雨也未开放,其实我是想到位于景区内老县城看看,但此时只能放弃。热心的景区工作人员耐心向我解释不能开放的原因,同时告诉我通往周至县城的国道因塌方已经有几个月无法通行了,从佛坪到此地也没有其他路可绕行,只能重返佛坪上高速奔西安。听闻此言我只能一声叹息,查看了一下导航,此地到佛坪的大河坝高速口要走118公里,也就是说刚才所经过的百十公里路我要重走一遍了。
黑河景区的工作人员善意提醒周至南行19公里处塌方无法通行,听人劝吃饱饭,于是驱车重新返回佛坪。雨雾中行车120公里在大河坝镇驶上G5高速。
G5京昆高速与西安住宿
傍晚五点驶上G5高速,19:30进入西安市区,为避免第二天早高峰的拥堵,选择了西安交大附近一家快捷酒店入住。整整一天在秦岭中穿行,确实有些疲惫,匆匆在酒店边的面馆要了一碗臊子面,回房间休息,一觉睡至天明。
金锁关缅怀北宋抗辽名将杨六郎
【9月19日】计划好要去黄帝陵拜祭,上午十点从西安出发,走泾渭路、x223,在三原县上S208转至G210,经铜川、宜君一路向北奔往延安市方向。在金锁关镇开始进入山区。金锁关,也即现在的六郎雄关(重建),地处陕西宜君县城南,雄踞神水峡岸,两峰夹狭,绝壁千尺,自古就是榆塞秦关的襟喉,唐宋拱卫京畿的要塞。金锁关还与北宋爱国名将杨六郎有关,据《宋史》介绍,杨六郎曾镇守金锁关。金滩之战,杨部战辽失利,六郎杀出重围,残兵退至神水峡,辽兵追至此,六郎据险一夫当关,单枪匹马挑战敌酋耶律沙雁,击退追兵。之后六郎依关据守,安营扎寨,休兵养息,练兵屯粮,后重出三关,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到现在山右的杨坪村等地还留有六郎在此扎寨的遗迹。
黄帝陵轩辕庙前广场
黄帝陵,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中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在远古时代为蟜(jiao,三声)氏居地,称为蟜山,黄帝时代称为“轩辕之丘”或“轩辕之台”,黄帝因此得名“轩辕”,黄帝城中即位于此,以后演变成桥山。黄帝陵古称“桥陵”坐落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北桥山,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历史上最早举行黄帝祭祀始于秦灵公三年(前422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亲率十八万大军祭奠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已经延续了2000多年。1961年,黄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2006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活动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帝陵凝聚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魂,弘扬传承着数千年中华文明,维护着黄帝陵祭奠活动的唯一性和至上性。黄帝陵,依山而建,气势雄伟,沮水三面环流,分为轩辕庙、黄帝陵和印池轩辕广场三部分。1992年7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了题为“黄帝陵风水轴线”一文中提到“黄帝陵风水轴线就是桥山主脊至黄帝墓冢,并与印台山山峰构成一线,黄帝陵区内各种建筑都是以此为轴线而建造,墓冢方向正好在这条线上”。此线西北至东南走向,不同于后世帝王的坐北朝南或坐西朝东的格局,而是依据地理,背向西北,面朝东南,同桥山、子午岭和号称龙的昆仑山走向完全吻合,即中国地理的基本形态--“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黄帝陵轩辕庙前据水而建轩辕广场,沮水在庙前形成印池,印池的四周及广场周边,轩辕桥两侧散布着仓颉造字、中华神天鼎、伶伦造音、指南车、嫘祖缫丝、钻木取火等代表中华文明发明创造的雕塑,宣示着从虞、夏、商、周至今从未间断的文明传承。
黄帝陵轩辕庙人文初祖殿
走进轩辕庙正门是一处宽大的院落,正面就是人文初祖殿。人文初祖殿单层檐歇山顶式结构,殿前悬挂着程潜题写敬献的“人文初祖”匾额,殿内供奉着初祖黄帝的浮雕像,两侧摆放着祭奠用的青铜鼎、编钟和琴台、矛戈等礼器。殿前有香炉、香案,燃点着长明灯。整个殿宇肃穆庄严,进入殿内的人无不肃然起敬。黄帝陵数千年来历经各朝各代整修添土,尤其是在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开始大兴土木两年,修建了皇帝庙,并栽植柏树1140株,从此,祭祀黄帝升格为国家大典,桥陵也成为官方唯一指定的祭祀黄帝场所。黄帝陵距今最近一次大规模维修始于1992年,直到2006年完成。自1994年起,每年都有国家领导人专程来陕参加公祭活动。
黄帝陵的古柏和古迹
黄帝陵区林木茂密,古柏参天,据统计有古柏61200余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有3万多株,是中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而初祖殿前最负盛名的就是据传是黄帝的“手植柏”,树龄距今超过5000年。桥山古柏一代一代被保护,康熙年间一位县令想知道桥山到底有多少古柏,点查七七四十九天也没数清,只好作罢。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中部县(民国时期改为黄陵县)县长卢仁山调集民团,把桥山划地为段,编列号次,命士兵逐树贴号,错者罚大洋五块,责打军棍40,历经19天普查,才点清桥山共有古柏61286株,并将这一普查结果载入黄陵县志。另外据说桥山现在古柏共有81600余株。初祖殿前院落除了栽植的古柏外,还有“黄帝脚印”、碑亭、诚心亭等遗迹古迹。
黄帝陵碑亭、碑廊
在轩辕庙正门与初祖殿中间建有碑亭,左右两侧建有碑廊。碑亭中立有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蒋介石题写的碑文。而两侧碑廊则收藏着历朝历代帝王及官员、文人祭拜黄帝的石碑。轩辕庙内现存祭祀保护碑刻124通,最早碑刻为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年)。
大气磅礴轩辕殿
人文初祖殿后面是轩辕庙区标志性建筑祭祀广场和祭祀大殿,作为皇帝庙区二期整修工程在2001年开始修建,并于2006年1月完工。祭祀广场和祭祀大殿主要是用于清明的国家公祭活动。广场和祭祀大殿完全用花岗岩砌筑,融入了汉唐建筑风格。广场两侧分列青铜鼎和祭祀黄旗,祭祀大钟和鼓侧立祭祀大殿两旁,磅礴宏大。祭祀大殿为正方形多柱单层檐花岗石建筑,正中央立轩轩皇帝像,像顶圆形镂空,天圆地方寓意中华一统。驻足这里既能感受祭祀广场和祭祀大殿的壮阔,更能被这里数千年来所传承的气息所感染,不由自主会进行祭奠,顶礼膜拜。
百官下马登陵路
从偏殿出偏门,即可乘景区游览车至黄帝陵。登陵路(神道)自文化长廊开始,在下马碑处分为文武两条道路,左边为文道,供前来祭拜的文官行走;右边为武道,是祭拜武官行走之道。上到神道顶部即正式进入黄帝陵寝园区。
亿万中华儿女千年祭拜的轩辕桥陵
黄帝陵寝园区并不算大,没有奢华高大的殿宇,没有规模庞大的墓穴,一座“汉武仙台”,一楼琉璃棂星门,一座祭亭和一冢经历历代公祭整修添土的墓冢,全没有始皇帝陵的庞大震撼,没有各代帝王陵寝的奢华,但在这里数千年来却可以凝聚中华儿女的心与魂,传承着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汉武仙台、祭亭、陵冢与陵冢后面的祈福台、龙驭阁处在一条轴线上。走进陵园最先见到的就是汉武仙台,旁边是陵园棂星门。几十米开外是立有“黄帝陵”碑的祭亭,祭亭背后就是黄帝的陵寝。
龙驭碑与祈福台
黄帝陵寝的背后是祈福台和龙驭阁。到此游览的每位祭拜者都会在此悬挂一枚祈福牌,祈祷黄帝神明保佑,给予自己和家人幸福,实现美好夙愿。
马不停蹄赶奔壶口。
谒陵完毕,马不停蹄赶夜路前往壶口瀑布,当晚22:00抵达陕西壶口地质公园的壶口小镇,本以为小镇会有住宿客栈,但没成想壶口小镇还没有建好,无一家客栈营业,天色已晚,不愿在移车寻找住宿地,当晚就在小镇边宿营在车床上,只等天明去观看汹涌澎湃波、澜壮阔的壶口瀑布。
下篇日记分享在壶口瀑布的所见所闻,敬请期待。为方便对我此行感兴趣的网友查询,依旧把之前的游记链接放到最后,愿意阅读的朋友可参考。《【陕甘川晋散行日记(一)】甘南高原美仁大草原,合作市米拉日巴佛阁》https://you.autohome.com.cn/details/111975#pvareaid=2174305《【陕甘川晋散行日记(二)】参佛名刹拉卜楞寺,雨游夏河桑科草原》https://you.autohome.com.cn/details/112139#pvareaid=2174305《【陕甘川晋散行日记(三)】一镇两省郎木寺,天葬亡灵神鹰捎往天堂》https://you.autohome.com.cn/details/113350#pvareaid=2174305《【陕甘川晋散行日记(四)】雾气缭绕扎尕那、驱车初识若尔盖湿地》https://you.autohome.com.cn/edit/editcontent?tripId=114188&v=1&travelStatus=detail#pvareaid=2174307《【陕甘川晋散行日记(五)】徜徉黄河九曲第一湾,随行阿坝曼则唐湿地》https://you.autohome.com.cn/edit/editcontent?tripId=114824&v=1&travelStatus=detail#pvareaid=2174307《【陕甘川晋散行日记(六)】走近“天神的后花园”莲宝叶则》https://you.autohome.com.cn/edit/editcontent?tripId=116406&v=1&travelStatus=detail#pvareaid=2174307《【陕甘川晋散行日记(七)】从久治到色达的那些垭口和寺院》https://you.autohome.com.cn/edit/editcontent?tripId=117129&v=1&travelStatus=detail#pvareaid=2174307【陕甘川晋散行日记(八)】佛国色达密集的红与翁达格萨尔藏寨https://you.autohome.com.cn/edit/editcontent?tripId=117258&v=1&travelStatus=detail#pvareaid=2174307【陕甘川晋散行日记(九)】秀美米亚罗小镇,人间仙境毕棚沟https://you.autohome.com.cn/details/117553#pvareaid=2174305【陕甘川晋散行日记(十)】邂逅汶川西羌文化街,水磨古镇老街https://you.autohome.com.cn/edit/editcontent?tripId=117935&v=1&travelStatus=detail#pvareaid=2174307【陕甘川晋散行日记(十一)】川北“小九寨”牟尼沟与松潘千年古城https://you.autohome.com.cn/edit/trip?tripId=119103&v=1###【陕甘川晋散行日记(十二)】翡翠池遍布,堪称人间仙境的黄龙https://you.autohome.com.cn/edit/editcontent?tripId=119103&v=1&travelStatus=detail#pvareaid=2174307【陕甘川晋散行日记(十三)观平武报恩寺,览广元清溪古城https://you.autohome.com.cn/edit/editcontent?tripId=120711&v=1&travelStatus=detail#pvareaid=2174307【陕甘川晋散行日记(十四)】古色古香的“鸡鸣三省”青木川小镇https://you.autohome.com.cn/edit/editcontent?tripId=121196&v=1&travelStatus=detail#pvareaid=2174307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