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国宝奉国寺
急问即答:全国最大、最古老的大雄宝殿在哪里? 陕西?山西?河南?NO!四川?浙江?福建?还是NO!继续想,想不出来。好吧,答案说出来一定让大多数人感到很意外:全国最大、最古老的大雄宝殿就深藏在辽宁锦州市的义县奉国寺里。当初,《一代宗师》在奉国寺拍摄时,导演王家卫第一次进入大雄宝殿即受到震撼,原计划在此拍摄的一场武戏最终改成了文戏…… 奉国寺,始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年),初名咸熙寺,金代改称大奉国寺。它是辽代自称释迦牟尼转世的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在母亲萧太后故里所建的皇家寺院。奉国寺不仅遗存有中国古代佛教寺院最古老最大的大雄宝殿,世界最古老最大最精美的彩塑佛像群,还是独一无二的七尊古佛组成的佛祖道场,难怪著名的星云大师不顾80岁的高龄曾三次前来奉国寺拜谒,并留下了“人世间佛祖道场,佛教文化圣地”的赞语。当年,建筑学家梁思成也曾赋予奉国寺极高的评价:“千年国宝、无上国宝、罕有的宝物”。1961年,奉国寺与长城、兵马俑及沈阳故宫一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辽宁古建筑类仅有的两处。如今,已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位置: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古城东街。 门票:50元。 建议游玩时间:1.5小时。
特别说明:本着对宗教文化的尊重和对珍贵古迹的保护,本人在游览奉国寺时极少拍摄佛像与壁画,故本游记中仅有少量相关图片。欲欣赏其艺术精美者,建议亲往参观。
大佛寺与七佛寺
奉国寺的大门紧邻县城繁华的商业步行街,别看门前两尊石狮十分威严,但此大门并非寺门,真的只是景区的大门而已。售票处就在旁边,再说一遍:票价50元。
左侧石狮的后方,红墙灰瓦之上的一排红字十分醒目,上书:“奉国寺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前面说过,1961年奉国寺和沈阳故宫曾一同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古建筑类辽宁仅有的两处。但作为为清朝初期皇宫的沈阳故宫,以其建筑体量和知名度早在2004年就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实际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早在2005年,奉国寺便由辽宁省政府提名,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直到八年后的2013年,才进入“预备名录”。在此,我们衷心祝愿义县奉国寺早日进入正式的世界遗产名录之列!
的确,从导游图中可以看出,奉国寺规模尚小,与沈阳故宫无法相比。自清代创建以来,经历代修缮10余次,除了辽金元时期的鼎盛时期,奉国寺到明清时期仅存大雄宝殿,现在可见的六角钟亭、四角碑亭、无量殿、牌坊、小山门和西宫禅院等,皆为清代续建。
当年,奉国寺辽代始建时有5间山门,两侧连接有200间长廊通往寺院中部。如今,长廊不在,只有山门遗址孤单而立。
在通往寺院的甬道中间,我以此角度拍下这张照片来买个关子——香炉前方是什么呢?
当、当、当、当……它正是奉国寺的寺门!也叫山门(内山门)慢——怎么是大佛寺呢?哈哈,其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寺里供奉着七尊大佛,所以才称大佛寺或七佛寺。
寺前的这对石狮亦出自辽代,经过近千年的岁月磨砺,其头部、身躯许多地方已经风化得模糊不清了。然而,古旧和模糊才是其价值之所在,景区大门的那对与之无法相比。
在寺门左侧的铭牌上再次看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字样,只不过中间还有“辽代木构建筑”几个大字。原来,奉国寺的主体建筑大雄殿是辽代佛教建筑的最高成就,代表了十一世纪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这才是被国家文物局以“辽代木构建筑”名义列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原因之所在。
来,从寺门穿过,去感受奉国寺的历史之韵和艺术之魅吧!
清牌坊与天王殿
穿过寺门之后,一座建于清代的牌坊伫立在眼前。它是为表彰清太宗皇太极的女儿温庄长公主为清王朝入主中原、统一全国而做出贡献的纪念性建筑。
牌坊后、天王殿前的驮碑龟,背负的是厚重的历史,本身也成了一段历史。
天王殿始建于金代天眷三年(1141年),在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重修,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通面阔16.14米,通进深12.22米。
让我颇感到意外的是,天王殿在2008年10月才得现名,其原名万寿殿,后改为无量殿。据说2008年是以汉传寺院传统格局为依据而改为天王殿的。
天王殿内中间供奉弥勒佛也称未来佛,另供增长、持国、多闻、广目四尊天王。弥勒佛像身后为明万历31年敬请的神将韦陀菩萨。天王殿四周墙体上的壁画描绘的是释迦摩尼从出生到涅槃的八个阶段的故事……
四大天王所持法器各取一个字,有风调雨顺之意。殿前香火,但愿人人心愿得成。
大雄殿与观音阁
从天王殿再往里走,就是被奉为奉国寺标志的大雄殿了。它筑于高 3 米的台基之上,宽 25米多,高达 21 米,建筑面积近2000平,是佛教顶级建筑。对比与奉国寺齐名的山西大同华严寺和天津蓟县独乐寺,奉国寺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大的单层木结构建筑,被誉为“中国第一大雄宝殿”。
其实,大雄殿或大雄宝殿,是一种泛称,全国的寺庙都有。其中主要供奉的就是释迦牟尼,因为释迦牟尼佛具有三界内的圆绝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门弟子尊称其“大雄”。
在专家们看来,奉国寺大雄殿及寺院整体,上乘唐代遗风,下启辽、金等寺院布局,是辽金寺院中最具典型的例证。尤其是大殿脊上独特的鸱尾,曾引起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关注,并留下了“其最可注意者,则脊上之鸱尾,极可罕贵之物也。”
奉国寺的神奇雄伟之处在于:它是自辽、宋保存至今最宏大、最完整的五脊单檐庑殿式木构建筑。
殿前的六角钟亭、四角碑亭,为清代续建的。
虽为清代续建,但它们早与大雄殿融为一体了。
殿前的一对石狮,我特意问了附近的工作人员,是与大雄殿同时代的遗留物,其修补的痕迹难掩饰千年岁月的风化。
走进殿内,又见到一对石狮。与外面的那对石狮相比,它们虽然个小了很多,但风化的程度却明显更为严重。我不禁纳闷的是,印象中石狮只出现在门外,而寺庙大殿内好像还没见过有石狮的……“逮”住一位工作人员怯怯的抛出疑问,对方的答复的:从外面别处搬进来的,因为风化太严重。
大雄殿的历史与艺术价值,除了其本身的建筑之外,还在于殿内主供有的七尊大佛,通高 9 米以上,为原汁原味的辽代塑像,丰颐美悦,色调鲜明。七佛分别为:迦叶佛(贵人佛、成就佛)、拘留孙佛(平安佛)、尸弃佛(健康佛)、毗婆尸佛(兴业腾达佛、智慧佛)、毗舍浮佛(招运佛、发财佛)、拘那含牟尼佛(光明佛)、释迦牟尼佛(佛教创始人)。
“过去七佛”造像,是世界最古老、最大、最精美的泥塑彩绘佛像群。奉国寺大雄殿内佛祖“过去七佛”并列一堂的供佛形式,在国内外佛教界独一无二,是佛教信众心中的圣地,被誉为天下第一宝殿、世间佛祖道场。
殿内梁架结构虽看起来有些复杂,但却依然坚固。实际上,大雄殿内外梁柱、斗拱均为木质结构,通体见不到一根铁钉,铆楔结合严紧。
两侧山墙上的还有大批元代壁画,但剥脱明显,正好赶上维修,墙上只能隐约见其风韵。虽然色彩鲜艳不在,轮廓却依然十分清晰,不失其艺术水准。内容包括在我国古代建筑彩绘中极为罕见的飞天42幅,以及莲(荷)花、牡丹、海石榴等若干幅。
大雄殿背侧为明代所塑的男像倒坐观音,高3.8米,塑像保留着唐朝以前男像观音的风韵,也是国内唯一的明代所塑男像倒坐观音。
千年古刹奉国寺让《一代宗师》的导演王家卫也深为叹服,不禁发出了“奉国寺是一座伟大的寺院”之感慨,原计划在大雄殿拍摄的一场武戏便改成了文戏。 于是,我们在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中看到,章子怡扮演的女主角宫二在决意复仇时停留的佛寺大殿便是奉国寺的大雄殿。镜头缓缓扫过佛台上一盏盏燃亮的佛灯,呼应电影里武林前辈嘱托后辈的一句词:“点一盏灯,留一口气。
三圣殿与辽王井
大雄殿西侧是西方三圣殿,规模不大,是个长约20米宽约14米的小院。西方三圣,是佛教宣称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尊神,由主尊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组成。
三圣殿门对面竖有一个颇为沉重的雕花石壁,仔细看,上面雕刻着狮子、麒麟、龙、鹿、喜鹊以及竹子、梅花等,工艺精湛,栩栩如生。从旁边当地人的交谈中,得知它最初是在县衙里,因此基本可以认定它是寓意主人福禄寿喜的吉祥之物、镇宅之宝,我便将其名为“七孔壁”,竟然得到众人的一致赞同,呵呵!
罗汉堂内供奉十八罗汉。关于十八罗汉的来历,在义县民间有一个传说。当年,有十八个强盗去一户人家偷窃,后良心发现一齐上山修行,最后修成了十八个罗汉。
罗汉堂前有一口古老的辽王井,是辽朝皇帝耶律隆绪建奉国寺时所建,为皇家用水。因水质清冽甘甜,被当地人尊圣水。
一寺镇辽西,天下来奉国。千年奉国寺,以其令人震撼、叹为观止的古代建筑、雕塑、彩绘、壁画、碑刻、石雕、匾额、书法等佛教历史文化艺术彰显中华文明的悠久和辉煌,堪称文化艺术宝库。 至今还为义县人津津乐道的是,2017年5月6日,奉国寺举行“二部僧三坛大戒法会”活动,全国23个省名山名寺出家法师近400余人齐聚奉国寺,集体朝拜千年古佛。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星云大师再次朝觐奉国寺,并为奉国寺题词“千年光辉,万象生佛”。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