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武汉大学&东湖
武汉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与长江的交汇之处,形成武昌、汉口和汉阳三大重镇,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武汉除长江、汉水在城中交汇外,市辖区内有166个湖泊,故又得名“百湖之市”。 初到武汉感受国民文化气息,欣赏长江的阴柔美,感受武汉大学的学习氛围,令人流连。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建立最早的国立大学。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在武昌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武大樱花闻名全国,有人说在武大看樱花,在樱花树下读美学是人生的绝美享受。1934年,武汉大学首开中国女大学生游泳课先河,结束了封建社会禁止女大学生游泳的历史,轰动全国。 武汉大学校园以樱花最为闻名,有樱花城堡、樱花大道、樱顶、珞珈广场等相关景点。每年春季3月中旬,樱花盛开的时候,武汉大学校园都会吸引全国数百万游客前来赏花。拥有多种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的武汉大学校园是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内中西合璧的宫殿式早期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一批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宋卿体育馆、樱园老斋舍、老图书馆、理学楼、半山庐、十八栋。武汉大学法学大楼、经管大楼、外语大楼等标志性建筑群气势雄伟,新老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门票免费
结束武汉大学的旅程,紧接着我们来到东湖生态保护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城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毛泽东一生钟爱东湖,将其称为“白云黄鹤的地方”。自古以来,东湖就是游览胜地。屈原在东湖“泽畔行吟”,楚庄王在东湖击鼓督战(清河桥古桥遗址);三国时期,刘备在东湖磨山设坛祭天;南宋诗人袁说友用“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说东湖”赞美东湖;李白在东湖湖畔放鹰台题诗;毛泽东建国后先后视察东湖44次,在东湖接待了64个国家的94批外国政要;朱德在50多年前写下“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的诗句;可见东湖之美了。门票免费
第二天黄鹤楼&江汉路步行街&吉庆街&黎黄陂路
乘坐地铁来到闻名全国黄鹤楼,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国时期该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黄鹤楼为何以“黄鹤”为名,一说是原楼建在黄鹄矶上,后人念“鹄”为“鹤”,以讹传讹,口口相证遂成事实。一说便是带有神异色彩的“仙人黄鹤”传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神仙之说,有关黄鹤楼的仙话也在专谈“怪力乱神”志怪小说发展的背景下形成。跨鹤之仙的传说,最早出现在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笔下。他的《述异记》中的“驾鹤之宾”,后被鲁迅辑录在《古小说钩沉》里:还有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据传说,此地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门票信息:80元/人
江汉路步行街是中国最长的步行街,有“天下第一步行街”的美誉,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中心地带,南起沿江大道,贯通中山大道、京汉大道,北至解放大道,全长1600米。宽度为10至25米,是武汉著名的百年商业老街,也是“武汉二十世纪建筑博物馆”。 继1999年9月北京具有700多年历史的王府井和拥有150年历史的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相继开街一年后,在2000年9月22日一个黄花满地的季节,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武汉江汉路也以风姿绰约的鹤发童颜迈进了都市步行街的华尔兹。至此,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天津和平路、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武汉江汉路成为中国大都市的“五朵金花”。江汉路步行街处处体现人本特色,沿途广场、绿地、园林小品、休闲坐凳、背景音乐等一应俱全,逛累了,可以坐下来歇息,值得一去。
武汉汤包很有名气,武汉人过早也格外钟爱她。说起汤包人们自然想到“四季美”,今楚汤包与四季美汤包不同,有些像淮安文楼汤包,汤多不腻,皮薄而有韧性。如今许多人都怕吃油腻食物,于是店主开发出“番茄汤包”“草莓汤包”等“迷宗”品种,略呈红色,微酸中稍带甜味,直侵味蕾,让你吃了一笼还想再来一笼。老板说,吃这种汤包不需顾及会长胖,所以最受美眉和靓嫂欢迎。 吉庆街曾是享誉全国的夜市,在这里,美食和文化很好地融为了一体,客人们一边享受特色美食,一边欣赏以“四大天王”为首的民间艺人表演,再喝上一点小酒,这是武汉一道著名的风景。
黎黄陂路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的一条街道,以辛亥起义领导人黎元洪名字命名,东南到沿江大道,西北到中山大道,长604米,与两侧的兰陵路等平行。中间与洞庭街、鄱阳街、胜利街等街道相交。黎黄陂路所在地域于1897年划入汉口俄租界。1900年租界当局修筑此路。在1925年以前原名阿列色耶夫街、夷玛街,属汉口俄租界,从沿江大道(原河街)到中山大道(原亚历山大街)。交汇道路有洞庭街(原鄂哈街)、鄱阳街(原开泰街)、胜利街(原玛琳街)。 1946年元旦,国民政府在收回全部租界后,命名为黎黄陂路。今天,黎黄陂路两侧仍保留了大约17处租界时代遗留的欧式建筑。包括华俄道胜银行旧址、俄国巡捕房旧址、中华基督教信义大楼旧址、美国海军青年会旧址、俄租界工部局旧址、高氏医院旧址、基督教青年会、顺丰洋行、邦可花园、惠罗公司、巴公房子、首善堂和万国医院旧址等。 在列强侵占时期和民国年间,黎黄陂路一带不仅是武汉最具摩登气息的街区,而且也是风云际会之地。这里多次发生过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也先后设立过许多重要机构,现今保存的有中外闻名的共进会旧址和八七会议会址、中共中央旧址、中共中央长江局旧址。此外,武汉国民政府财政部、武汉守备总指挥部、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以致50年代初期的中共武汉市委,都曾设于这条小街。这片街区的大道小巷,都留有中国社会变迁的烙印,它们的每一扇旧式门户和别致的窗棂,都能透出一种神秘与深沉。
第三天武汉江滩&长江观光游艇&汉正街商业中心
武汉江滩为汉口江滩、武昌江滩、汉阳江滩、青山江滩(部分与武昌江滩重合)、硚口江滩(汉江江滩)的总称。其中汉口江滩设施最为齐全名气也最大。中心广场区:黎黄陂路闸口将扩宽至30米,形成开敞的人行入口。中心广场是绿化景观和大型水景、夜景交融的主入口区。汉口轮渡乘坐地址:武汉轮渡武汉关码头,到达地点武昌:武汉中华路码头,费用:1.3元每趟,有暖气冷气!过江时间:15分钟每趟,但是我们做的是观光船,票价40/人,从船上观看江面,美景尽收眼底。 长江水波涛但不汹涌,过长江大桥,其气势尽收眼底,慢渡江上,还是很惬意的。两旁的高楼大厦数不尽穷,惬意的时光很难得。
汉正街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街,位于武汉市硚口区,汉口的繁华地带,它的存在为武汉的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过去的汉正街则把握着武汉早期商业的命脉。改革开放初期,汉正街曾被称为全国小商品市场第一街,市场内已建成服装、皮具箱包、家用电器、鞋类、陶瓷、布匹、小百货、塑料、工艺品、副食品等10大专业市场,营业面积共计60多万平方米,经营商品6万作余种,市场从业人员10万余人,客货运输站22个,拥有276条线路,对开500多班次,日均吞吐货物400余吨,个体经营户13200户,市场日均人流量16万人次,旺季可达20万人次。ps:武汉的修路我也是醉了,到处都在修修修,烦死了。
第四天租车&湖北博物馆&湖北美术馆&楚河汉街
一大早去神州租车去租了辆大众凌渡,结果销售说没有凌渡,只有宝沃BX5,我只好妥协了(因为BX5比凌渡贵),下一站湖北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风景区,占地面积81909平方米,建筑面积49611平方米,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 湖北省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26万余件(套),以青铜器、漆木器、简牍最有特色,其中国家一级文物945件(套)、国宝级文物16件(套)。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该馆四大镇馆之宝。 湖北省博物馆是全国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国家一级博物馆、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湖北省规模最大、藏品最为丰富、科研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1960年,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董必武来馆视察,并亲笔题写馆名。门票:免费
与湖北省博物馆相毗邻,是省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美术馆占地面积15318平方米,主体建筑地上4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总投资1.4亿元。其按美术馆的功能与设施所建,馆内有十个展厅,展区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线总长度1200多米,可同时或分别举办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展览。 拥有现代化的典藏画库、多功能学术报告厅、贵宾厅、艺术家工作室、艺术培训中心、电影厅、中西餐厅、咖啡厅等先进配套服务设施,是集展览、收藏、研究、教育、交流、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品位的造型艺术博物馆。 展览展示国内国际艺术作品,征集收藏优秀美术作品,开展学术研讨。门票:免费
楚河汉街是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中央文化区的一部分,总长1.5公里,主体采用民国建筑风格,汉街因楚河而生,沿南岸而建,拥有中国最丰富的商业内容,最多的时尚流行品牌,集合世界顶级文化项目。汉街的规划设计、建筑特色、招商品牌以文化为核心,突出文化特色,引进大量文化品牌,其中包括一批世界级文化项目,如世界顶级的演艺剧场、世界唯一的室内电影文化主题公园等,使汉街成为中国最具文化品位的商业步行街。 汉街以民国风格建筑为主体,极具时尚元素的现代建筑和欧式建筑穿插其中,传统与现代和谐统一。武汉中央文化区的规划设计定位是“中国第一,世界一流,业内朝拜之地”,将打造成世界文化新品牌。武汉中央文化区一期楚河汉街是整个项目的重要内容,楚河汉街的完美结合,堪称现代“清明上河图”。汉街的规划设计、建筑特色、招商品牌以文化为核心,突出文化特色,引进大量文化品牌,其中包括一批世界级文化项目,如世界顶级的演艺剧场、世界唯一的室内电影文化主题公园等,使汉街成为中国最具文化品位的商业步行街。 汉街因楚河而生,沿南岸而建,总长1.5公里,是目前中国最长的城市商业步行街,(也是世界最长的商业步行街)。消费较贵,不过确实挺繁华的,还有万达广场和万达中心。
第五天中山舰博物馆&昙华林&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南洋大楼
中山舰博物馆成立于1999年12月,它是以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代名舰中山舰的名字命名的、武汉市文化局所属的一座专题性纪念性博物馆,是湖北省第二批国防教育基地。中山舰,原名永丰舰。1910年由清政府向日本订购,1912年6月建成下水。1913年加入中国北洋政府海军第一舰队。1922年6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蒙难”时登临该舰,指挥平叛斗争长达50余天。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为纪念孙中山改名为中山舰。1938年10月,在“武汉保卫战”中于长江金口水域被日机炸沉。中山舰自加入中国海军以来,历经“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孙中山广州蒙难”事件、“中山舰事件”和“武汉保卫战”五大历史事件,是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国民革命史上重要的历史见证物。 中山舰经历了五大事件,又是国父孙中山危急关头乘坐的军舰。“国民党官员李焕、郝柏村、唐飞都看过打捞修复后的中山舰。只不过他们是‘微服私访’,世人不闻。”叶馆长接待了其中郝柏村和唐飞的到访。“他们当时年事已高,但在参观中山舰时表现出的那种景仰、那种回顾,令人感动。”中山舰打捞出水的1997年,参与1938年与日机作战的中山舰战士尚存14名。截止2008年,存世只有两名:当时的见习官陈鸣铮和当时的轮机兵张奇骏,后来都做到国民党中将。1998年陈鸣铮从台湾来看中山舰。2006年住在美国的张奇骏也抵汉与舰重逢。门票:免费
昙华林:各流派建筑于此,中西文化交汇,风雨不变百年古街,令人叹为观止。“昙华林”三字,昔指此地多有小型庭院,并善植昙华,因古时花、华2字相通,故名。明清时期,这里曾是湖北全省各县秀才下榻于此、苦心研读备考的地方,是清廷负责地方军事衙门的所在地,并有以戈甲命名的营盘。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带逐渐形成华洋杂处、比邻而居的地域特色。先后又意大利、英国、美国和瑞士的传教士在此传教、办学、施医。受西方文化及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学科在此建立;一批民主战士在此组成了湖北最早的反清反封建的革命团体。吴禄贞领导的“花园山聚会”,刘静庵领导的“日知会”,熊十力领导的“黄冈军学会”,梁耀汉领导的“群学社”相继在这里诞生。这些团体催生了一大批辛亥武昌起义的仁人志士。 “昙华”二字:传乃印度梵文译音,“林”即“居士林”简称。郭沫若先生曾在其著作中提过这一街名可能与佛教有关。这里有很多小店,值得一来,消费也不便宜。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全称为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简称为(武汉)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武汉)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等,现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北端,又称红楼。原是清政府于宣统元年(1909年)所建的“湖北省咨议局"大楼。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功,即在此组成革命军政府,颁发了第一号布告,宣布废除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并通电号召各省起义。 红楼原为清政府于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所建的湖北省谘议局大楼,此楼1908年筹建,1910年落成,占地28亩,共有房11栋,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现大门和主楼上端匾额均为宋庆龄题写。该楼主体建筑为二层砖混结构(也有说法认为是砖木结构)西式楼房,面阔73米,进深42米,坐北朝南。它直接采用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大厦和会堂的建筑形式,大楼平面呈“山”字形,前方及两翼是门厅和办公室,后方正中为会堂,门前的门廊突出,门窗制作精巧,上层顶端正中伸出一座圭形教堂式的望楼,颇具西方古典建筑风格,成为当时阅马场轴线的制高点,视野开阔,颇为壮观。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作为中华民族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历史里程碑,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辟为辛亥革命博物馆,复原了军政府大门、军政府会堂、黎元洪起居室和会客室、孙中山驻鄂会客室、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和宋教仁起草《中会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的军政府秘书处等史迹点,再现了当年的历史场景,同时馆内也保存、陈列有起义的有关历史资料和革命文物。门票免费
江汉关大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沿江大道与江汉路交汇处,占地1499平方米,建筑面积4009平方米,大楼使用英国建筑形式,主楼四层,底层为半地下室,钟楼四层,总高度46.3米,为武汉当时最高建筑,也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大楼采用钢筋混凝土筏式基础。汉口开埠以后,清政府于1862年在汉口设立海关,名江汉关。现存江汉关大楼落成于1924年。江汉关大楼融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英国钟楼建筑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一度成为汉口城市的标志。江汉关大楼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江汉路和沿江大道的交汇处,左侧与沿江大道平行,正门朝东。1861年,英国政府根据《中英天津条约》第10款,迫使清政府将镇江、九江、汉口辟为对外贸易口岸,并分设海关。汉口海关——江汉关于1861年11月成立。1922年11月4日,江汉关成立60周年时,该楼举行奠基典礼,1924年1月21日落成,占地1400平方米,高约40米,钟楼顶端高出地面83.8米。整个建筑具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流行风格。底层主体建筑为正方形五层结构,外墙用麻石砌筑,底墙厚约1至2米,正门有两人合抱的麻石圆柱8根,门前的台阶有23级,上面还有汉白玉踏步5级;庄重雄伟。底层上为长方形建筑。再上为因层20米高的钟楼:底层为大钟摆砣室,二层为大钟机件室,三层为大钟时针室,上层为七个音阶组成的音响室。 南洋大楼原是南洋华侨简氏两兄所创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汉口分公司所在地。1926年9月,北伐军占领了汉口。同年12月,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南洋大楼成为国民政府的办公地点。“党政临时联席会议”即设在此楼。1927年3月,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这里举行,从而谱写了一段国共合作的光荣历史。武汉沦陷期间,南洋烟厂搬迁到重庆营业,汉口的生产完全停顿,其在硚口仁寿路的厂房和南洋大楼均被日军占用,直至抗战胜利后才得以收回。武汉解放后,南洋烟草公司汉口分公司为武汉市人民政府接管,其业务迁至硚口烟厂内合并办公,改名为“武汉卷烟厂”。南洋大楼成为烟厂职工宿舍。1959年6月,武汉市人民委员会将南洋大楼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南洋大楼内居民迁出,在1986—1987年间修葺一新,设南洋商场、大华饭店、大华歌舞厅于此楼内。入夜灯火辉煌,白天人流如潮,成为中山大道上热闹处所之一。
第六天光谷商业街&回家
光谷步行街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光谷广场,总占地面积41.7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一条1350米世界最长纯步行商业街串起,由现代风情街、西班牙街、德国风情街、意大利风情街和法国风情街组成,外连世界城广场,是集购物消费、餐饮娱乐、旅游观光、休闲健身、商务办公、酒店居住于一体的、多功能、全业态、复合型超级商业步行街。 走在步行街,如同徜徉在欧洲建筑的历史长河:从凯旋门开始,参观欧洲文化的标志;行走奥斯曼大街,欣赏法式繁华;徜徉莱茵广场,品位欧洲河流文化;走进杜塞尔多夫酒吧街区,一品欧式美酒;至罗马凯撒广场,回忆悠久欧洲文明;进多莫大教堂、米兰春天广场,想象浪漫婚典;漫步毕加索广场,共享西班牙的奔放;穿过加州海岸的半地下式购物广场,在棕榈泉广场的喷泉边追逐、嬉戏。整条步行街上,座椅、雕塑、街头小品,每一小细节,都将与周围的建筑风格相吻合,展现不同的异域风情。 汇集全球各国标志风情,整条街实际分成四段,分别由四大建筑群落组成,由西到东是美式的现代——西班牙的热烈——北欧的天真,和英伦的古典构成。在建筑设计中充分汲取各国建筑的精华,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博览,包括广告、柱饰、店招都浑然一体,给游人和顾客超越时空的跨际体验,带来“每次都有不同体验,感觉永远都没逛完”的消费体验。消费还可以接受,比较有情调~还碰见了一个明星,女孩子们都疯掉这~
很开心的结束了这次旅程,回家总是会来临,希望下次来武汉,会更加有趣吧,谢谢观赏~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