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古以来都晓得苏州园林甲天下,与之并驾齐驱的还有姑苏状元甲冠天下。“天堂”苏州,历来风物雄丽,富庶繁华,水桥巷居,人文清嘉,为读书人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自北宋范仲淹办府学始,兴学育才,开东南风气之先,千百年间,文教滋盛,苏州之学名扬杏坛。
潘世恩(1769——1854)字愧堂,号芝轩,清代乾隆五十八年,他25岁中了状元,官至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历事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被称为“四朝元老”,而且深得皇帝恩宠,道光帝两度离京时都命潘世恩留京代朝,每逢潘世恩大寿都有御书对联钦赐。咸丰帝即位后,亲书“琼林人瑞”匾额相赠,至今还挂着。2006年潘宅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苏州决定重修潘宅,改建为“状元博物馆”。作为一座全面介绍姑苏状元群体、研究状元文化、展示珍贵状元文物的专题类博物馆,苏州状元文化博物馆汇聚了苏州从宋朝至清朝的五十一位状元群体以及状元文化相关的珍贵文物,目前有展陈品469件,其中文物91种共187件
走进苏州状元博物馆
苏州辖区包括历史上的吴县、长洲、元和、常熟、昭文、昆山、新阳、吴江、震泽、太仓、镇洋,自隋唐开科取士至清末废除科举的一千三百年间,曾出现过45位文状元、5位武状元,其中文状元数量占全国总量596位的7.55%,数量遥居全国各城市之首。有清一代,苏州科试更是盛极一时一方,占全国114名状元的22.81%、江苏49名状元的53.03%,而同期苏州的人口只占全国的1%左右。苏州状元数量之多、文才之名、家国之义、著声海内,成为中国古代科举史上的一道文化奇观,苏州也因此被誉为“状元之乡”。
展开全文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