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哥的经典,我的泪点
“无论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什么地方,我一定会再去见你。” ——《你的名字》3年前,你是否也曾跟我一样,独自坐在电影院的黑暗中,无声落泪。新海诚的电影有太多经典,而我的东京记忆也有太多泪点。故事很长,要慢慢讲。
“听说,樱花掉落的速度是每秒5厘米,那么怎样的速度才能走完我与你之间的距离? ”“我们仰望同一星空,却看着不同的地方。”2007年,新海诚的《秒速5厘米》上映。结局中十几年后的擦肩而过,最终男主角贵树的转身,两辆电车驶过后对面的女主角明里的悄然离开,让多少人扼腕叹息。第一次看这部片,在2015年4月,结束了樱花季的第一次日本行回国后半个月,我的23岁生日第二天下午。那时,我还在跟一个比我大9年生活在东京的男人谈着一段跨国苦恋,泰国一别后时隔8个月第二次离别,那时,我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到他。我叫他叔叔。曾经牵着叔叔的手漫步于皇居樱田门护城河边,抬头便是漫天的粉色风暴。那时他说:在东京生活了31年来第一次真真正正特意赏樱。那时我说:以后也不准跟其他女的赏樱。《秒5》东京的每个场景都如此熟悉,配上一首首让人心痛的背景音乐,让我几乎窒息。在那以后的两年多,我再也没翻看过这部电影,因为不敢。片中樱花飘在东京的画面之于我便像是伤口上撒盐。直到,我要写下这一篇文。
“隐约雷鸣 阴霾天空 但盼风雨来 能留你在此隐约雷鸣 阴霾天空 即使天无雨 我亦留此地”2013年5月末,新海诚又一经典《言叶之庭》上映。2015年5月末,从日本回国后的第二个月,马上大学毕业已经在上班的我某天出差时下载好了这部电影到手机,路上看。那时,我的城市也一样进入了雨季。片中,东京入梅后,15岁的男主角孝雄每当下雨天便翘课到新宿御苑,由此认识并暗恋上了同样翘班来的比自己大很多年的女主角雪野老师。结局情感爆发,男女主痛哭相拥,最后,雪野老师离开了东京,后来跟孝雄书信联系。算是开放式结局,并没交待后来是否在一起,但也是让人百感交集。新宿御苑,第一次去,是属于恋爱的季节,樱花漫天,那时,是叔叔牵着我的手带我去的。后来,每次东京行,我都会独自回去御苑。
2015年岁末,时隔8个月,我二赴东京,在2016新年第一天,我和他在中央特急线上以一个吻分手。2016年8月末,新海诚的巅峰之作《你的名字》在日本上映。10月,我三赴东京,远在名古屋参加朋友婚礼的他在得知后赶上当晚夜车回来东京。在我离开东京前一晚,我们在新宿重逢,再一次时隔9个月。第二天,在成田机场,我误机滞留没法回国了,那一刻,我却如释重负。3小时后,我回到东京,他带我去超市,买菜做饭给我吃。总有一个人,无论风雨,无论时隔多久,依然是我的臂弯,疼我如初。4天后,我坐上回国的飞机,却始终未能在东京把《你的名字》看了。12月,《你的名字》在国内上映了。我独自在电影院,全程落泪。熟悉的东京,甚至一个快闪过的场景,我就能说出地名和位置。平行时空,好比我和叔叔,从来都在不同国度,没有任何交集。
结局再一次擦肩而过,差点以为就要重现当年《秒速5厘米》的遗憾。还好,这次,泷和三叶都转身了。片尾曲响起,擦干眼泪,在黑暗中带着通红的双眼提前离场。
2017年2月,我去北海道雪祭,同时四赴东京,并未多作停留,也未曾与他见面。我和他私下从不联系,只有每到一个国家会默默给他寄一张明信片,他屋子里放了十几张。6月末,我离职了,在梅雨季的尾声,仲夏的序幕,再一次回到东京度过半月,时隔9个月重逢叔叔。以前去哪旅行了,偶尔在LINE上面发张照定个位,后来我全删了。他有一次当着我面翻回我的动态,跟我说:“你删掉了。我都记得的。我一直有在看你的近况。”仲夏半月,在あじさい盛开的季节,我似乎曾经看见爱情回来过。也总算是和他在同一片天空下,经历过春夏秋冬,朝朝暮暮。心愿了结,7月中,我坐上东京飞往莫斯科的航班,独自踏上穿越亚欧之旅。从22到25岁,在我最疯狂最感情用事的年龄,把最真挚的爱情都给了那个早已过了冲动年纪理智得可怕的成熟男人。年年岁岁,轮轮回回,一期一会。
圣地巡礼“买家秀”当电影照进现实
我在东京的足迹并不仅限于本文提到的地方。两年多,我去了5次日本,几乎每次都呆满半个月,光是在东京的时间就占了5次总和的70%,已经不能用单纯的旅行来定义,我更愿意说是“旅居”。说实话,我还坐过警车去过东京警视厅。要真写起这座城,从都内23区到西边多摩地方甚至去到最西最偏山梨交界的奥多摩,我都简直可以信手拈来写几个月都写不完。但既然是新海诚的主题,那就来谈谈他电影中的圣地。我写的并非肤浅的打卡拍照对比图而已,这种圣地巡礼的文章太多了已经成为网络爆款,也并不见得对东京有多熟悉。当然,我很庆幸新海诚的主要取景地跟我最常混迹的区域惊人一致,他三部电影中出镜率最高的两个地方分别是新宿以及四谷。若换成东京其他地方如上野、池袋我还真不敢说闭上眼都知道方向。新海诚的电影还有很多没什么人care的细节和不知名的地方。先来一波原作“卖家秀”和我的实拍“买家秀”。
关于我
围脖/公粽号等全平台同名:掰二雷Weixin: baierlei22(加我请注明)27岁广州妹,外语系毕业,会多国语言;曾就职外事机构两年;辞职后为独立英语老师、自由翻译、自由摄影师,能教雅思能扛相机;游历四大洲24国,多次旅居日俄美澳;现居新西兰间隔年,就职于皇后镇著名旅游公司当天文观星向导。
攻略
【签证】近年来日本签证已经慢慢有所放松了,越来越多人签到个人旅游签了,至少是单次。15年第一次办的时候还得交流水甚至冻结担保金,后来简单得只交表格照片护照就好了。日本是没有“自由行”一说的,所谓的自由行,只是指“个人旅游”。签证只能通过旅行社代办,大使馆领事馆不接受个人办理。【机票】日本最知名的航空公司是全日空和日本航空,其中全日空更是五星级航空。廉航香草、乐桃、日本捷星等。国内也有多个航空公司的航班去往东京。东京有三个机场。最好当然飞羽田Haneda,就在东京湾大田区,很近市区。成田Narita是最大的机场,离市区远,有多种交通方式选择,最多人坐的大概是京成Skyliner,到达上野,价格较贵,最便宜的是千円巴士,到达东京站八重洲北口,需时约60分钟。还有一个叫茨城机场Ibaraki,超级远,廉航专属,不推荐。以上所有,丰俭由人。【交通】日本的生活成本高出天际,尤其交通。因此,公共交通必然是首选。至于出租车,You can you up。铁路是日本最普及最发达的公交系统。东京的铁路分属很多不同机构,有国铁JR (Japan Rail),有东京地下铁、都营地下铁,还有京王(Keio)、小田急(Odakyu)、西武(Sebu)、东急(Tokyu)等大大小小私铁。其实这些概念一时半刻真的很难说清楚,要亲身去过才会有头绪。可以到售票机买小票,但一次次买很麻烦,遇上排队还浪费时间。如果呆得久就买一张SUICA卡吧,俗称“西瓜卡”,一卡通,不仅在东京,其他城市也通用。500押金,然后随意充值。可以下载Yahoo乗换案内app,比Google地图还好用,毕竟是专门的,很多日本人都用,只要你能看懂日语,但日语里面很多就是汉字啊。这个App会根据输入的出发地目的地还有时间为你组合路线,精确到分秒,还有价格和地图甚至乘车口番号。要知道日本人是很守时的,说几分就几分,一分不会差。不懂日语也没关系,输入地名的罗马音或英文也可以搜。【通讯】可以买上网卡。但我每次去都是租移动随身Wifi,巴掌大小,很便宜,按天算,可以机场自取。【消费】可以在国内提前换汇,也可以到达当地去银联ATM取款,很多地方可以刷卡,很方便。日本的银联普及度非常高,很多商家为了吸引中国人甚至推出很多针对银联的优惠政策。重申一次关于退税(tax free)和免税(duty free)的冷知识吧。退税的tax指的是日本8%的消费税,在日本只要消费(商品、服务、饮食等)了,就会加收8%,所以在商场经常会看到本体価格(商品原价)和税入価格(税后价格) 。很多商家都有针对外国人(仅限短期停留,长期居留身份不享受)的退税政策,一般消耗品(护肤品,食物之类)买满5000~5400円就能退消费税,耐久品(电器之类)的话一般一万円退。而免税的duty指的是口岸的关税,一般只有在机场等出入境口岸过了所有关卡进入最后禁区时才有免税店,多是大品牌专柜等,比如我在机场免税店买的某S开头很火的隔离霜就比市内专柜便宜了几乎一千円。无论是退税或是免税都需要提供护照。【语言】若要去日本玩的话,建议学点日语,最基本的交流,日语不难入门,大家都知道,更何况我们懂汉字更是占尽优势了。不好意思,打扰了 —— すみません (sumimasen)谢谢 —— ありがとう (arigatou),还有比较口语化随便的どうも(doumo)你好 —— こんにちは (konnichiwa)晚上好 —— こんばんは (konbanwa)结账 —— お会计(おかいけい o kai kei)这个多少钱 —— これはいくらですか。 (ko re wa i ku ra de su ka)XXX在哪里? —— XXXはどこですか。(XXX wa do ko de su ka)左 —— ひだり (hi da ri) 右 —— みぎ (mi gi)电车 —— でんしゃ (den sha)饭 —— ご饭(はん) (gohan) 刺身 —— さしみ (Sashimi)金枪鱼,吞拿鱼 —— マグロ (Maguro) 鲔拉面 —— ラーメン (raa men) 荞麦面 —— そば (soba)天妇罗 —— てんぷら (Tenpura)地名东京 Tokyo新宿 Shinjuku 四谷 Yotsuya 渋谷 Shibuya 原宿 Harajuku池袋 Ikebukuro 浅草 Asakusa 上野 Ueno 御茶ノ水 Ochanomizu秋葉原 Akihabara 神田 Kanda 羽田 Haneda 成田 Narita滨松町 Hamamatsucho 六本木 Roppongi 赤坂 Akasaka品川 Shinagawa
拍摄心得
在真正圣地巡礼前,我也看过不少某站某站的专题文章以及视频。要尽可能还原原画,天时地利真的很重要,设备也是。比如冬天太阳角度低,有些建筑的反光没办法拍出来。比如很多街景其实用的是中长焦甚至长焦才能拍出同样效果,否则哪怕你地点找对了,也拍不出原作画面。圣地巡礼说到底是一种情怀,不必过于强求,走心便好,正如我去了那么多次御苑自始至终都没特意去过那个亭子。有一点,不要闯入私有地!诚哥电影的圣地有一些地方便是私有地,普通人未经许可不能进入。
Chapter 1 新宿区域
即便是剧情以外,新海诚的电影也总能让我产生很多共鸣,只因那一幕幕场景实在太熟悉了。我对这座城熟悉得连我自己都怕,而其中,有两个地方,我几乎是了如指掌:一个是国分寺,也是我曾经每天回的“家”。另一个便是东京最繁华的新宿,也是我和他经常去的地方。而新海诚跟我有一个共同点,我们都很爱新宿。诚哥在每一部作品中,新宿的镜头几乎都占了绝大部分篇幅。这种偏爱,让我一度怀疑诚哥是否也住在新宿。甚至,当《深夜食堂》片头曲响起时,那霓虹闪烁灯红酒绿的画面,也是新宿。
新宿(しんじゅく, Shinjuku)区位于东京市区内中央偏西的地带。说来神奇,这个区域在东京行政区划严格意义上并不是中心,真正的“都心”是千代田区、中央区、港区三区,而新宿只是“副都心”,地位却举足轻重,说它是东京乃至整个日本最著名的繁华商业区也不为过,就连东京都政府总部也坐落于此。
圣地-新宿駅
“Shinjuku~ Shinjuku~”这是我在东京每天坐车听得最多的报站。JR中央线是我最常坐的一条线,因为这条线横贯东京的路线沟通着国分寺和东京市中心,和环状山手线一样是市中心最主要的两条JR线。而中央线经过的新宿站,便是我另一个经常混迹的地方,一个要靠风骚走位才能不迷路的车站。我对新宿站最深刻的记忆:一是 这里我和叔叔经常来,以前有他牵着我,我基本没认过路,连怎么买票都没留意。二是 有一晚我在新宿跟朋友喝完酒差点赶不上最后一趟回国分寺的中央总武线,不是我找不到路,而是新宿站太太太大了,即便知道方向也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赶在最后时刻跑到站台。那感觉就跟之前去旧金山一样,在首都机场转机过了最后关卡还跑了10分钟才跑到远机位。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新宿站跟首都机场一样,玩的是心跳,硬是把我这个心肌炎病人逼出了奥运水平。三是 这里西口我经常光顾的GODIVA,巧克力品牌中的战斗机,饮品特别好喝,而且比国内便宜多了,冬日喝一杯热饮,仲夏来一杯冰咖,是我每次经过都会做的事,而两年过去了,它的价格依然如初。
说到新宿站,几乎是无人不晓,这个车站在日本排第二,根本没有另一个站敢排第一。新宿站每日使用人次高达将近400万人次,是世界上最高使用人次的铁路车站。同时新宿站也是世界上出口数量最多,换乘最复杂的车站,截止2015年12月,一共有178个出口。JR、东京地铁、都营地铁、京王、小田急等20几条不同机构的线经过这里,让这里成为日本乃至世界上最大的交通枢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句,来到东京,你可以没去过涩谷站、池袋站什么的甚至东京站你也不一定会去,但新宿站肯定会经过,而且会不止一次听到它的报站听到烦。我去了东京这么多次也是最近一次才真正80%摸清楚新宿站,但还不敢说完全。港真,如果能搞定新宿站,以后无论去到哪,迷路这种事情都可以拍胸口说句:“不存在的。”
新海诚对新宿站也是执着到了一种境界。比如,《秒速5厘米》第一话中十几岁小小年纪的男主角贵树独自一人去新宿站坐车到枥木找女主角,他说了句:“我还是第一次独自来新宿站。”我真替他捏一把汗。无论是《秒5》还是《君名》,都有主角去到另一个很远的地方找对方的戏码。只能说异地恋真的很苦。
又比如,整部电影几乎95%篇幅都发生在新宿的《言叶之庭》一开场便出现的新宿站繁忙的画面。
又比如,《你的名字》中,女主角三叶第一次交换身体成男主角后,从新宿站南口走出来看见东京出现在眼前时那种激动的心情。相信很多人都曾跟三叶一样,对东京无比神往,包括我,无论第几次去,都依旧悸动。
其实这里我已经去过很多次,但还是第一次拿起相机拍下来,而且还是偶然一个无意的想法,当时并没把《你的名字》和这里联想起来,最近翻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才记起有这么一个画面。2017年7月1日那天,记得是周六吧,也不知道是太闲还是体力太好,那晚我又从南青山一路走回新宿,打算去思い出横丁喝酒,走着走着,就走到南口了。那晚南口外有街头艺人在打架子鼓表演,聚了很多围观路人。人来人往,音乐声配着新宿妖娆的夜色,我也有几分动容,欣赏完之后上前投了个硬币。思绪把我拉回以前跟叔叔一起的时候。他很喜欢摇滚,高中的时候跟朋友组过乐队,他是吉他手。和他在泰国的时候,每次有街头艺人弹吉他或者表演音乐,他都会驻足听很久,然后拿钱给我让我去给那些表演者,有时还会上前跟他们聊几句。后来,我每旅行一个国家,都会去有人弹唱的酒吧独酌,在街上听到音乐表演脚步也会慢下来。以前看过一句话:太爱一个人,会渐渐变成他的影子。新宿人流量巨大,是个拍夜景的好地方,出于好奇和为了寻找机位,我走上了旁边的人行天桥,却没想竟拍下了和《君名》相似的画面。下来之后,当时忘了思い出横丁方向,便找了个路人问路。这一问,问了个正在路边抽烟,跟我年纪相仿有点风尘的女子。以为她会不耐烦,她却把烟拿开,耐心地听我说,而她也不知道在哪,还拿出手机认真地帮我查地图。新宿就是这么个神奇的地方,这里人口特别复杂,也总不缺善良的人。不能以貌取人,真的不能凭一个人打扮风尘,抽烟喝酒,就判断她并非善类。哪怕抽烟,哪怕喝酒,她背后肯定有不为人知的故事。
再来一个Google地图街景功能,更加直观。注意,《你的名字》中的画面肯定不是在这个天桥上拍的,原作拍摄角度更高,估计诚哥是用无人机或者在远处某栋大楼里用长焦拍摄的。所以,要拍到“同款”很难。根据我判断,从远处依然巨大清晰可见的OIOI来看,镜头要用中长焦段才拍得出这效果。不信,你用广角试试。
圣地-新宿東口
新宿站周边区域很大,而一条JR山手线中央线铁轨桥把它划分成了东西新宿两个气质截然不同的区域。西侧是典型的现代风格,坐拥西新宿高层建筑群,许多政府办公大楼和企业总部都在西新宿。而东侧则是最热闹繁华也最混乱的传统商业区,更有闻名海外堪称亚洲最大红灯区的不夜城——歌舞伎町(かぶきちょう, kabukichoo)。很多似曾相识的霓虹灯招牌画面都出自新宿东口。
《你的名字》开场播放片头曲《夢灯籠》的时候,就有一个画面是男主角泷站在新宿站东侧看向西新宿高层建筑群。男主角面前不远处那座便是JR铁轨桥,那个存在感极高的桥洞把主干道大马路分成了向西一直延伸至多摩地方的青梅街头以及向东贯穿市中心的靖国通り,而男主角所站位置便是靖国通り歌舞伎町面前的位置。
2015年12月19日早上,我巧合地拍下了这个画面,而对面便是西新宿高层建筑群。
而片中还有一幕是在同样位置拍摄的,那就是一段YUNIKA VISION从白天到黑夜的延时。有时我在想,诚哥片中很多取景地都大片集中在一个区域,基本上走几步路甚至都不用多走就取完景了,真省事啊。
下图是我在7月1日那晚在西口的思い出横丁喝完酒之后穿过桥洞走过来歌舞伎町时拍下的,用的是广角但没扭到最广。之前有看过B站大神426解密,其实真正的拍摄位置应该是在后方一栋楼上面拍的,因为很明显原作画面中的角度是平视广告大屏幕的,而不是在地面上仰视,但拍摄位置并不对外开放所以没办法上去拍。
再来两张实拍看看新宿东侧不分日夜的繁华盛况,分别摄于2015年12月19日早上及2016年1月1日夜。
圣地-西新宿及高层建筑群
聊完新宿东侧,那就来聊聊诚哥电影中出镜率相当高的西新宿区域吧。《君名》片头曲就有一幕是男主角泷站在高处眺望远处的西新宿摩天建筑群天际线。他站的位置我推断就在四谷,这个推断是合理的,因为朋友曾经给我看过他在上智大顶楼天台拍的西新宿照片,一样视野,而上智大就在圣地之一的四谷站旁边,后面会说。诚哥对四谷也是迷之喜爱,几乎每一部主角家都在四谷附近位置,都有一幕从高空向西眺望新宿,参照《言叶》最后男女主角在女主家楼层拥抱时。
前面已经或多或少提到过,从气质上看西新宿的人设就是高富帅。这一侧的新宿新都心是日本少数的摩天大楼林立的代表,大量企业总部甚至东京政府的都厅都选址于此。都知道日本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这是造成世界四大超级城市之一的东京摩天楼规模连中国一个二线城市都比不上的原因。在高处看东京几乎是一马平川,超过200米的建筑已经堪称摩天楼。还有另外一点,作为超级城市,且不说广义的东京圈(辐射到神奈川、千叶、埼玉等地区)范围,光是狭义上的东京都规模就大得可怕,因此东京是一个分散的多核城市,高楼并不往一处堆。西新宿的建筑群天际线相当经典和震撼。本来这里跟丸之内、汐留、六本木那些区域比无论是规模还是密集度都还是有差距的。若拿实际数据说话,根据截止2016年的网络数据,东京都心三大区的100+米高楼数量为千代田103座、中央区61座、港区150座,合计314座,相比之下新宿只有57座。但西新宿这群摩天楼附近并没有其他高楼在张牙舞爪,对其造成不了景观上的影响,这群“高富帅”就顺理成章鹤立鸡群实力怒刷存在感了。还有一点很多人没想到,新宿在市区地理位置偏西,作为西边郊区大门户,却占据了极大优势,在大晴天之下富士山雄踞于西方,所以新宿副都心的高楼群相当震撼。目前已建成的200m+高楼(很多都是电影圣地)有:1. 东京都厅 高度243.4米,1991年3月竣工;2. 新宿公园塔 高度235米,1994年4月竣工;3. 新宿歌剧城大厦 高度234.37米,1996年8月竣工;4. 新宿三井大厦 高度223.6米,1974年10月竣工;5. 新宿中心大厦 高度223米,1979年10月31日竣工;6. 新宿住友大厦 高度210.3米,1974年3月竣工;7. 新宿野村大厦 高度210米,1978年6月竣工;8. 新宿MODE学园蚕茧大厦 高度204米,2008年10月竣工;9. 新宿损保日本总部大厦 高度200米,1976年4月竣工。下面来看看我的部分实拍。
下面详细说说《你的名字》中很经典的两个西新宿镜头,看下面两个截图。电影前半部分响起经典的插曲《前前前世》,开始快速播放男女主角多次交换身体的日常,其中一段经典的白天黑夜延时便是在西新宿的新宿警察署裏十字路口的环状红绿灯,后面详解。
然后是结局时,陨石掉落8年后也就是男主那个次元的5年后,雪中无比催泪的第一次擦肩而过,在新宿西口出来后不远处的新都心步道桥,还有后方相当经典的损保总部大厦(日本财产保险公司)。
先说结局镜头的新都心步道桥。
如果平面地图不够直观,那来看看下面的卫星地图。步道桥横跨三个路口,我在上面标了红点的地方便是主角走的那一端。
下面是我在15年12月19日早上的实拍,跟原画对不太准。这栋很显眼的高楼就是日本财产保险公司的总部大楼。我跟它也是有点渊源。去年第三次东京行某个下午我独自在荒木町一个cafe下午茶,认识了邻桌两位热心女士,开车载我去了原本来不及去的新宿御苑。后来看到她们给我的名片,才发现她们是日本财产保险公司的员工,其中一位还是高层。
然后我又根据电影截图在街景上调整角度还原出来了,看下面两图。
然后就是新宿警察署裏这个环状红绿灯,现在都变爆款网红了。其实我没去这里拍,但既然就在步道桥附近,我就写写,其实它就在损保大厦后面。
虽然是个十字路口,但眼尖的人会发现红绿灯旁边有方向指示牌。向左是青梅街道,向右甲州街道,往前新宿站。于是,我又在卫星地图上找到位置了,看下面。
然后在google上验证一下实景,可惜google街景有局限,不是每个位置都能站,只能选在了正确拍摄机位的马路另一侧取景,嗯,没错的。
下面放3张以前在西新宿的随拍,2015年12月19日早上,随意感受一下初冬的美,街上随处可见的金黄银杏树让我有种还在深秋的错觉。
下面这张就是在新都心步道桥上拍的,最远处便是新海诚电影中戏份最多的NTT DOCOMO代代木大厦,后面详细说它。
圣地-東京都庁
终于说到东京都厅(日语读音Tokyo Tocho)了。东京有几个地方是我每次都会去的,一个是筑地市场,一个是新宿御苑,一个是大国魂神社,还有一个便是东京都厅。这个也是诚哥电影中的圣地。比如《言叶之庭》一开场就特写了都厅的顶部,南北两个展望台就分别在双塔的45层。
还有《你的名字》片头曲《夢灯籠》的时候,男主在高处眺望西新宿建筑群,中间最高那栋酷似巴黎圣母院的便是都厅。
东京都厅是东京市政府办公大楼,高243.4米,地上48层,地下3层,是目前除了虎ン門ヒルズ(虎之门之丘)和Tokyo Midtown(东京中城大厦)外的东京第三高楼,当然天空树和东京铁塔不算在内啦。这座双塔被认为是以哥特式教堂巴黎圣母院的设计作为蓝本。而45层的南北展望台则吸引了很多观光客,因为这是东京市内难得的免费观景台。开放时间详情看下图。
从新宿站西口出来往西走约10分钟750米就到了。
下面是我的4次实拍
2015年3月28日,我第一次踏上这片国土,我永远忘不了那个下午我在东京成田机场走出到达大厅那一刻的复杂心情,也忘不了泰国一别后时隔八个月叔叔穿着黑色大衣再次出现在我面前,笑着对我说:“Welcome to my country.(欢迎来到我的国家。)” 那晚我说要去都厅看夜景,于是,他便带我来了。走到都厅楼下,两栋高耸的塔楼,上方是月光,皎洁明亮。我跟他说,突然想起在泰国,我跟他分开的那一晚,我在边境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那晚的月亮特别圆。月圆本该是团圆的象征,那晚我和他却分开了。即便这时他已经再次在我身旁,但回想那个日子,依然酸涩难受。
2016年12月19日,我再一次回到这里。晴空万里,富士雄踞于西方,身边却已经没了他分享。
下图摄于第三次东京行,2016年10月4日傍晚。从这里下来后,那晚我就和叔叔在新宿再见面了。
最后是2017年7月5日,梅雨季反常地提前结束了,迎来结束后的第一个初晴,仲夏的气息终于悄然而至。那天,我端着一杯从西口GODIVA买的雪顶巧克力冷饮一个人走回这里,还没到楼下,杯中雪便全化掉了。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这里看出去的代代木塔,我不知道已经拍过多少次了。
延伸-【食】新宿西口 思い出横丁
回忆新宿站一带的圣地说完了,那就再私家推荐几个去处吧。说来说去在新宿站绕了那么多次怎么可以不去西口的思い出横丁 (Omoide Yokocho)呢,好歹也是《深夜食堂》的原型。““思い出”,日语里回忆的意思。那的确是条让人怀念的小街,有过我太多回忆。位置很好找,就在JR铁轨桥洞穿出来的西口。哪怕找不到,认准边上那栋招摇的UNIQLO便没错。
很久以前还没去过日本的时候,叔叔就跟我提起过这个地方,是一个很小的街区,居酒屋一条街,多是烤肉店。说是居酒屋,倒不如说每家小店都只是个很小很小的小隔间,小得每当有客人进出其他食客都得挪位置。但这样一条小街却成为了不仅本地人光顾就连世界各地游客都慕名而来的胜地。每到晚上,烟雾迷漫,香气四溢。第一次来是那年初到东京的夜晚,在东侧的歌舞伎町吃完烧鸟,叔叔带我去都厅的路上穿过那个JR铁轨桥洞,便经过思い出横丁,那时因为吃饱了所以只是路过。因为是樱花季,横丁上方挂满了樱花的装饰。再来已经是8个月后,2015年的初冬,我一个人回到这里。樱花装饰早已换成枫叶。而后来到夏天,又换成了绿色的叶子。四季交替,沧海桑田,年年岁岁,物是人却非。那年误打误撞进了一家中国人开的烧鸟店,年轻的老板眼尖看出我的身份,直接用中文跟我沟通。他乡遇故知,免不了聊上几句。她管旁边一直在烤着串烧的日本男人叫“大哥”。我猜,他们是一对。一百円一串肉,自己随便挑好了给“大哥”就好。后来,我成为这条横丁的常客,有时烧鸟店,有时烧猪肉店,都好吃,都不贵,都是一喝就几杯,梅酒,生啤,威士忌。身边常是化着浓妆的熟女,风情万种地抽着烟,跟身旁西装革履的男人又笑又闹。偶尔也会有几个喝大了的,结账后在街上混成一团。这条街上总是看尽东京夜里的百态。2016年10月我第三次到东京,叔叔知道后从名古屋赶回东京。下了两天的雨停了,天空透彻起来。晴朗的夜,接到他电话说已经到了约定的思い出横丁入口等我。我赶紧检视一下自己的样子,穿着裙子蹬着高跟鞋跑过去。见面的机会从来就不多,我总想把最漂亮的一面展示给他。跑到思い出横丁旁边的UNIQLO外,人流量很大,我却还是从人群中一眼把倚在栏上穿黑色North Face外套气质清冷的他认出了,碰撞上他久违的锐利眼神。2017年7月份的第五次东京行,我又回来这里。所谓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走了一圈我还是回到了最初那家中国人开的烧鸟店。一开始我不确定,直到老板娘又对着正在忙前忙后烤串的男人喊了句:“大哥”。“大哥”转过头叫我自己挑,都是一百円一串,我才反应过来,呆呆地看着周遭一切。两年过去,西口的GODIVA没有涨过价,这里的串烧也依旧便宜,变的,只有汇率。即便是生活中无足轻重的过客,却又再见。2014年的7月末,我和叔叔相识于柬埔寨开往曼谷的车上。那时,考山路边上的酒吧街有个叫Fu Bar的酒吧,每晚都有不同的歌手驻唱,时而爵士,时而摇滚。某个晚上,是一个嗓音浑厚声线非常好听的女歌手。我和叔叔都很喜欢她,叔叔甚至几次拿钱出来让我去给她小费。她很会搞气氛,经常带动全场舞动起来,而我是全场唯一一个在最边上只想静坐喝酒听歌的人。她唱着歌走过来跟叔叔一起把我拉起来,之后叔叔便从背后抓起我的双手跳起来。相隔一年半以后,2016年2月,我重回曼谷。某天晚上在经过Fu Bar时,我又听到了熟悉的女歌声。近视的我特意上前给她小费,然后直直盯着她那张熟悉的脸。她早已忘了我,笑着道谢:“Thank you~”为了听她唱歌,我坐到曾经坐过的边上位置,点了一杯烈性龙舌兰。
延伸-【食】新宿三丁目 四文屋
我一直钟情于日本的居酒屋文化。居酒屋起源于江户时期,最初是传统的小酒馆,提供简单的菜肴。随着时代推移,居酒屋逐渐成为日本夜生活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日本的生活压力很大,上班族下班后都爱到居酒屋小聚,吹牛,吐槽,甚至喝得烂醉,但无论怎样,居酒屋都成为了宣泄情感的好去处。
在新宿站东口的伊势丹后面有一家很不起眼却很火爆的居酒屋,叫“四文屋”,里面的服务生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兼职。这家居酒屋,是叔叔带我去的,后来,我成为常客,在这里有过很多故事。地址:东京都 新宿区 新宿3丁-17-21 Tōkyō-to, Shinjuku-ku, Shinjuku, 3 Chome−17−21最后点单时间为晚上11点半。
第一次来这里,是2016年的10月4日晚上和叔叔再一次见面,距离分手后已经9个月。他把我带到新宿东口的夜宵店,有说有笑,没有一丝尴尬。晚上9点多的四文屋座无虚席,甚至可以用人声鼎沸来形容,熟悉的“そうそうそう~(soo soo soo~ 对对对~)”此起彼伏。每次跟他一起,我都会让他来点菜,因为他更懂,而且他点的我总是特别爱吃。无论过了多久,他还是很爱逗我,在我说话张开嘴的时候把沾满芥辣的筷子伸到我嘴里,等我反应过来痛苦尖叫,他大笑起来,眼角的皱纹也会现出来。我们总是太久不见,久到彼此之间哪怕一点变化都太过明显。他的肤色比以前深了很多,他说,他常做运动,踢球,游泳,还有钓鱼。我告诉他,我前两天还去了趟伊豆半岛的下田和伊东,他说他半个月前也去了下田钓鱼。在2014年,他也曾在相同时间去过下田,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这个地方,太平洋边,在他发来的照片中,那里的海蓝得不可思议。后来,他在那买了个音乐盒送我,是我跟他刚在一起时常听的Beatles的<Yesterday>。聊聊我的旅行,聊聊这大半年的生活,此去经年,我们总在错过彼此的太多。他把额前的碎发捋到后面,我看见他的额角多了道细长的疤。“几个月前踢球伤了,没什么大不了。” 风轻云淡,波澜不惊,从来是他的性格。
2017年7月4日傍晚,隐约雷鸣,阴霾天空,而后,便是大雨滂沱,我回到了四文屋。即便大雨,四文屋也依旧座无虚席。我做到了里头吧台高脚椅位置,其实平时一个人去酒吧或者居酒屋的话我都特别喜欢坐在吧台处,跟服务员离得近,看他们忙里忙外的,还可以跟他们聊天。这里的服务员都是由留学生轮班兼职。见我一个人,他们几个都来搭讪我跟我开玩笑。其中那位黑人小哥我对他印象特别深,因为9个月前叔叔第一次带我来,便是他给我们点单结账,那时我和叔叔问他哪里人,他还不告诉我们,这次也还是不告诉我。红色头巾的小哥跟我说他是尼泊尔的,尼泊尔我去过,是一个很穷但幸福感却很高的浮世天堂,能供他来东京读书家庭应该算是可以了。
我最喜欢的便是这个越南的小妹,忘了她名字,越南人名字实在太难记。一开始以为我俩年纪相仿,但想想,不对啊,既然还是学生兼职,21左右吧,结果她说她才18岁,还在上语言学校,想考好一点的大学。她说在东京生活实在太贵了,而且她的日语不好,所以来这里打工。我跟她特别投缘,后来我还带不同的朋友来过几次,每次她见到我都很激动,我的朋友问我跟店里的人到底有多熟。
坐我旁边的是一位西装革履却特别亲切的大叔,也是独自一人。一开始我不敢跟他搭话,觉得他应该是个不苟言笑的人。后来看他吃那串肉有滋有味,我好奇招来小妹问那是什么,小妹在菜单上怎么都找不到,原来英文版的菜单上面没有写,然后在手机上输了两个字“子袋”,我查了一下翻译,我去,子宫。小妹跟我说很好吃的,隔壁大叔也来劲了,把盘子推过来给我让我试试,竖起拇指跟我说好吃。我去,爽脆香口,原来鸡的子宫那么好吃,赶紧叫一串,小妹说我幸运了,刚好是今天最后一串。我转过身端起酒杯跟大叔干一杯,没想到他那么亲切。大叔告诉我他在附近的中野坂上上班,给了我一张名片,是个厉害的人物啊,野村不动产的一个部长。好可惜他后来离开的时候喝醉了把桌上的名片又拿走了..............本来我手机备忘录有记下他的名字,但是后来手机坏掉换了,所以我彻底忘了他的名字了。大叔特别健谈,我们用日语和英语聊了一个多小时,实在说不通便Google翻译。他对我的两台相机和镜头很感兴趣,尤其我那个Konica的古董镜头让他爱不释手。原来他玩徕卡的,厉害了。我给大叔看了很多我拍的照片,他很喜欢,一直竖拇指。大叔跟我一样很喜欢旅行,也跟太太去了很多国家,他们的女儿才比我小一岁,难怪跟我这么聊得来,总觉得他对我有种对女儿般的慈爱。难得这么高兴,那晚我喝了两大杯之后又直接叫了一大瓶惠比寿黑啤跟大叔互怼。
7月中,离开日本前最后一晚,我和东京的一个朋友约见,又来了四文屋。不知不觉,原来这两年我在东京已经有了这么多朋友了。这次邻桌是一对情侣,跟我们聊了起来,猜我的国籍。那个女生很玩得开,那晚我也是喝得尽兴,跟她闹起了百合。此时,门口处一男一女结账后起来离席,女的喝醉了,拽着男的衣袖又笑又闹搂到了一团。朋友跟我说,他们搞不好是今晚坐下来才认识的,等下还会有后续故事。四文屋的气氛总能感染我,坐在这里,叫上一杯酒,看人来人往,看东京百态。
延伸-【食、色】歌舞伎町
说到新宿的圣地真的不得不提亚洲闻名的声色场所歌舞伎町(Kabukicho)了,此处省略几万字.avi。这个圣地简直带动了新宿一大波人流量,而这里的霓虹夜色更是新宿的证件照了。满大街的烧鸟店居酒屋、牛郎店、无料案内所……吐槽一句,这里的牛郎真的很杀马特...往深处走,更有一列日本特色的Love Hotel(情趣酒店)。第一次来歌舞伎町是叔叔带我的,那时我还很纯,特别害羞。后来我简直面不改色了,经常一个人深夜十二点一两点过来喝酒。所在位置就不多说了,就是《你的名字》片头男主角站的地方,也是YUNIKA VISION的马路对面。
都知道涉谷的大交叉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十字路口,过马路场景相当震撼,但其实新宿歌舞伎町面前的靖国通り这里过马路也是相当壮观的。歌舞伎町不只是个让男人兴奋的地方,女人同样,这里的退税商场、大超市、药妆店简直让人应接不暇。这里科普个冷知识,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退税(tax free)和免税(duty free)有很大区别。退税的tax指的是日本8%的消费税,在日本只要消费(商品、服务、饮食等)了,就会加收8%,所以在商场经常会看到本体価格(商品原价)和税入価格(税后价格) 。很多商家都有针对外国人(仅限短期停留,长期居留身份不享受)的退税政策,一般消耗品(护肤品,食物之类)买满5000~5400円就能退消费税,耐久品(电器之类)的话一般一万円退。而免税的duty指的是口岸的关税,一般只有在机场等出入境口岸过了所有关卡进入最后禁区时才有免税店,多是大品牌专柜等,比如我在机场免税店买的某S开头很火的隔离霜就比市内专柜便宜了几乎一千円。无论是退税或是免税都需要提供护照。
在歌舞伎町有一家烧鸟居酒屋也是我经常光顾的,去过五六次,但我还是没记住它的名字,只记得它在“天下一品”对面。这家居酒屋是我在日本的第一顿,那年初到东京叔叔带我来的,所以后来我常来,甚至跟店里几个小哥混熟了。其实凡是叔叔带我去过的居酒屋,我都会感情特别深,歌舞伎町的、三丁目的、国分寺的、中野的,还有京都的、大阪的、冲绳的…… 原来我们曾经一起去过这么多地方。那晚他把我带到这里,他说日本人经常吃烧鸟(yaki tori),这家店他常来。很久以后我翻看以前他给我分享在东京的日常生活照片时,才发现其中就有这家店,仅仅吧台一角我便认出来。烧鸟店不大,但气氛很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日本地小人多,但他们简直把空间利用到极致了。墙上还有供客人挂衣服的衣架子,无微不至。每当有人进门,店里所有员工都会笑脸迎人热情打招呼。我总感觉他们永远都不会累,但其实有次跟其中一位小哥聊天他告诉我这里每天营业至凌晨4点,有点心疼他们。这家店跟三丁目的四文屋比起来价格小资很多,记得菜单上有个叫sabi yaki (さびやき,谐音“傻逼”)的串烧让我笑了很久,后来才知道是鸡胸肉。樱花半开的那一夜,我和叔叔曾在这里轻声交谈,那时他还用微信发了条语音给我爸爸,说了句:“こんにちは Daddy~(爸爸您好~)” 暖黄色的灯光,店里放着滨崎步少有的抒情慢歌,曾经一切都那么幸福过。
以后的每一次东京行,我都会来一两次,有时自己来,这里的小哥们经常跟我聊天。
延伸-【色】新宿二丁目,异装癖你行你上
比歌舞伎町更让人肾上腺素激增的是大名鼎鼎的新宿二丁目(しんじゅくにちょうめ, Shinjuku Ni Chome) 日本乃至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同性恋街区之一。这个街区充满了不可思议的色彩,NHK纪实72小时曾经拍过这里的专题。入夜后的二丁目是异装癖爱好者解放天性的天堂,平日戴了很久的压抑面具终于可以摘下,忠实自由地做自己了#%#!~$$=-+*@#(*#一番不可描述。这里也是东京的犯罪高发地,夜游此地有相当的危险性。两位师弟就曾经来过这里,据他们说看到了很多“女装大佬”,吓到他们一张照片都不敢拍。后来有一晚跟他们夜宵完,我突发奇想让他们陪我去二丁目看看,都走到边缘了结果发现时间太晚了,还没看到“女装大佬”便急匆匆跑回新宿站赶最后末班车回家,太遗憾。所以,只有地图。没有照片,一张都没有,你行你上,我不行我不逼逼。(微笑)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最后还是说句,每个人都有性取向的自由选择追求权利,希望他们能得到更多的尊重。
Chapter 2 代代木塔及御苑
新海诚的忠粉肯定知道他对东京的一座尖顶建筑有着近乎执念的迷恋,那就是NTT DOCOMO代代木(Yoyogi)塔。而在《言叶之庭》中,它与新宿御苑的组合更是经典。这座酷似纽约帝国大厦的建筑同样是我在东京最喜欢的建筑,而新宿御苑则是我每次去东京都要去的皇家园林,我对这二者有相当深的情怀。
圣地-代代木塔
看看新海诚对代代木塔的执念到底有多深。先是《秒5》的第三话,一开场便是又一年春天,男主角贵树走在街道上,抬头便是一大颗樱花树和远处的代代木塔。
片尾曲响起的时候,倒回去几个月前冬天,贵树辞了职,在雪中散步,一抬头又是代代木塔。
然后是《言叶》一开场在新宿站,抬头又是代代木塔。
还有《君名》里面代代木塔的场景也是不少了。
其实,代代木塔也是我在东京最喜欢的建筑,很大程度承载了我对东京的爱。在我的城市广州的CBD珠江新城也有一栋跟它很像的叫广晟大厦,每次经过看见它,我都会想起代代木塔,对东京的思念也排山倒海地灌来。这座塔特别显眼,感觉去到哪都见到,霸气刷存在感。原因就是它附近真的没有比它高的建筑了,而且都比它矮很多。学名(什么鬼):NTTドコモ代々木ビル中文:NTTDoCoMo代代木大厦塔高239.85米,是目前东京第四高的大楼,排在前面提到的东京都厅之后。地理位置上跟新宿特别近,实际上属于涉谷区的千驮谷地区,处于新宿区和涉谷区交界,所以,在涉谷也会经常见到它。
用我的多次实拍来说明这座建筑的存在感到底有多高。
圣地-新宿御苑
新宿御苑作为东京的皇家园林,因为诚哥的《言叶之庭》而名声大噪,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粉丝前来朝圣。第一次知道这个地方时,我还没去过日本,是一个夏日里叔叔去御苑时发了几张照片给我,告诉我那是座很漂亮的花园。后来这座大型园林我去了很多次,每个季节都有不一样的美,至今仍是我最喜欢的花园之一,当然在我心中与之并列的还有新加坡的滨海湾花园、悉尼的皇家植物园以及圣彼得堡的夏宫和叶宫。在《言叶》中,御苑的戏份几乎占了90%,大篇幅的剧情都发生在这。
花园非常大,分为「日本庭园」、「英国风景式庭园」、「法国修整式庭园」,还有一个大温室,每部分皆是精华。坦白说句,片中亭子具体的位置我去了那么多次也没特意去过。不过我知道它在日本庭园的上の池。下面卫星地图来佐证。
新宿御苑有三个大门分别是新宿门、大木户门、千驮谷门。关门时间特别早,一定要早点去,尤其是大温室,会比园区更早关门。详情看下图。一点小建议,哪怕只是为《言叶之庭》而去,进去了也用心逛逛,不要只顾着找圣地而忽略了园区其他精华。御苑值得看的东西太多了,作为一个植物园真的做得非常用心,我每次去都有新收获,温室更是精华中的精华,而纸质地图也会根据每个季节更新。再一次不得不感叹一下日本人做事真是认真到极致啊。
御苑最出名的大概是樱花季以及言叶里面的梅雨季,但其实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美。下面是我的几次实拍。先是2015年3月31日,樱花季。新宿御苑与上野公园、千鸟之渊并称为东京三大赏樱胜地。三个我都去过,但我私心认为御苑真是最美的,非要排个位,新宿御苑>千鸟之渊>上野公园。比起完全开放的另外两者,御苑的门票和时限过滤掉了很大批人,可以更好地享受园区的环境。而且,上野公园成千上万株的规模御苑照样不输,而千鸟之渊的水域御苑同样也有。下图是新宿门进去后。感慨一下那个时候在叔叔身边的自己真是青涩少女啊。
英式风景庭园的特点是开阔的大草坪,很多人在这里野餐。
我记得那个下午突然一阵大风刮起,下起了传说中的漫天“樱吹雪”,让在场无数人尖叫。
2015年岁末,12月29日早上我来到新宿门,却发现已经进入新年休园期了。那是我至今关于御苑最大的遗憾,天晓得那年红叶季末整个东京有多美,如果我早几天来该多好,一定会看到红叶落了一池。
2016年10月4日,我在荒木町一个很隐蔽却很有情调的Cafe独自喝下午茶。显然只有本地人来,菜单都只有日语。老板是个很年轻有个性的男人,不时来跟我聊天。旁边坐着两位女白领,对日语一般水平的我很照顾。本打算吃完便去御苑散心,忘了御苑4点便停止入场,经她们提醒才知道,而彼时已经3点半。两位女士特别热心,告诉我她们要回公司,就在西新宿,刚好要经过御苑,结账后她们带我去取车,然后载我过去。在车上坐副驾比较年轻的那位小姐姐叫Yui,她把两人的名片都给了我,一看才发现她们是日本财产保险公司的员工,而正在开车那位较为年长又很优雅的女士还是高层。开到大木户门,戏剧性一幕发生了,刚好4点,门卫已经把门关了。这时副驾上的Yui比我还激动,把安全带解开,为了让我如愿,不顾形象地冲出去,甚至把束缚的高跟鞋甩掉了,跑去求门卫让我进去,然后回头招手让我赶紧进去。我在黄昏逆光下,跑过去抱着Yui,跟她说谢谢,眼泪几乎流下来。何德何能,让萍水相逢的人对我这么好。
“隐约雷鸣 阴霾天空 但盼风雨来 能留你在此隐约雷鸣 阴霾天空 即使天无雨 我亦留此地”2017年7月4日,梅雨季的尾声,天空阴霾有大雨将至,我又回到了御苑,这大概是我来过御苑这么多次最接近《言叶之庭》原作的一次了。在水池边散步时,无意间听到两个男孩快步走过时的谈论声,说的是我的母语粤语。“应该就在附近了,但还是不对。”“要找那棵柳树。”我看着他们的背影,轻笑了一下,又是来圣地巡礼的忠粉啊。本想跟上他们,那我就不用费劲找了,无奈他们脚步太快,跟丢了。却没想,后来在信浓町圣地又一次碰到他们,交谈得知居然是我的大学师弟。这都是后话了。
Chapter 3 四谷区域
在诚哥的几部片中大量出现过四谷区域一带的镜头,甚至其实几位主角所住位置也在四谷。比如,《言叶之庭》结尾男女主角在女主家住的大楼中拥抱,镜头一下子拉远,向西眺望便是新宿。
又比如《你的名字》片头曲中男主角泷在四谷位置的某个楼顶位置眺望西新宿高层建筑群。
还有片中和奥寺前辈约会在四谷站碰面。话说,奥寺前辈是我的女神啊,知性,优雅。
圣地-四ッ谷駅
先说四谷站,日语是四ッ谷駅(よつや Yotsuya Eki),这个站在《君名》中有好几次镜头。先是片中女主自述交换身体后对男主的了解,然后是和奥寺前辈约会时,还有正片中男主那个次元的三年前女主去了一趟东京找他结果她认不出女主最后女主在四谷站失望下车。
谷站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陌生了,因为我经常在这JR转地铁,而且我有一位好友就在这旁边的上智大念书。这个站有几个出口,而片中几次出现的四谷站镜头刚好就在上智大那一侧的赤坂(Akasaka)口。
Google街景证实,不过它有一个bug就是怎么都站不到出口的位置,只好选在马路对面的位置拉近镜头,对比原画几栋建筑是一样的,BTW这几栋是上智大的教学楼,后面说。
圣地-信濃町
信浓町相当经典,因为《君名》中男主角泷和奥寺前辈约会结束后有两幕镜头都在这,代代木塔远景和告别后的天桥,移步几米的距离,可谓一石二鸟。
可惜我去拍的时候是梅雨季,没能排出原作中黄昏泛紫的天色。BTW,那天是2017年7月4日,此次东京半月的中点,居然是今年东京梅雨季的最后一天,在那之后直到我离开的连续整整8天都是艳阳天,正式进入仲夏,这一年的梅雨季提前结束得有点意外。
在这里,延续了我和前面新宿御苑提到的两位师弟的奇遇。当时这个天桥的楼梯聚了好几拨圣地巡礼的人,有日本的,还有韩国的。而当我架起三脚架用手机遥控设好所有参数准备跑过去自(尬)拍时,我听到旁边两位男生用粤语谈论:“哇,人家还专业的。”但毕竟天色不好,自拍出来的效果也不理想,几张后我便回到楼梯,毕竟很多人在等着。回到原位后,我反而有点兴趣跟两位男生聊起来,当然是粤语。我:“你们哪里来的?”他们:“广州~你呢?”我:“哇我也是广州的~哈哈哈难得喔,都来圣地巡礼。你们来旅行啊?”他们:“是啊~大学毕业旅行啊~哈哈。”我:“哪个大学啊?”他们:“广外咯。”我:“哈哈哈~ 那你们要叫我师姐了~ 我比你们大两届。哪个系啊?”他们:“哇~~居然碰到师姐~我们商学院的,你呢?”我:“哈哈哈我本部商英的。奇怪,刚刚在新宿御苑听到两个男生在旁边路过讨论《言叶》柳树的位置,也是说粤语。”他们互相看了一眼:“搞不好就是我俩。。我们刚刚就在那里找柳树。”就这样在天桥的楼梯上跟他们聊了很久,毕竟太有缘分了。后来他们离开东京前一晚我还带他们去新宿吃了顿夜宵。
圣地-須賀神社及结局楼梯
相信《君名 》结局楼梯相遇那一幕让很多人都手心冒汗了吧,以为终究逃不过《秒5》的结局。
尤其再一次相遇然后擦肩而过时,特别揪心。
还好,这一次,诚哥终于没有再折磨电影的男女主角了。楼梯上到顶,泷终于忍不住回头大声说了句:“あのう~!(那个~)”“我是不是曾经在哪里见过你?”很老套的经典搭讪台词,在这里却赚足了眼泪。女主回头,两行眼泪已经流了下来,“私も~(我也是~)”然后两人同时问起了那句点题的:“君の名は。(你的名字是?)”
Google街景刷两张先。
来几张我的实拍。神社离信浓町不远,走过去也就10分钟,700多米。须贺神社全名“四谷须贺神社”,因为京都也有一个须贺神社。《君名》的结局让这里火了一大把,讲真,之前连我都不知道有这个地方,网上关于它真正的资料少之又少,搜了都是圣地巡礼的,更多注意力都在距离它70米处的楼梯。上神社的官网看了一下,全日文的,扒了一段下来看,大概意思就是须贺神社是四谷的守护者。这座神社非常低调,可以说是不起眼,也很幽静。
延伸-上智大学
既然都扒到四谷站这里来了,那就顺便说说边上的上智大学吧。前面四谷站部分提到了,《君名》里面泷几次的四谷站赤坂口后面的几栋建筑就是上智大来的。而我的朋友刚好在这交换一年。怎么觉得诚哥找的那么多取景地都跟我有一定渊源啊。上智大学(じょうち だいがく)又叫Sophia,一开始朋友经常跟我说Sophia的时候我很纳闷这个英文名跟上智有什么关联。后来才发现这是一所天主教大学,最初在1913年由罗马的天主教会神父创立。上智大在欧美国家知名度较高,拥有不少欧美留学生和外国教员,也与世界各国的天主教会学校有合作关系。跟中国人提起日本的大学,不怎么了解的人基本都只知道东京大学和早稻田,尤其是早大其实我搞不懂它为毛比其他更好的大学都出名,虽然它也不差,可能因为中国留学生特别多吧。东大出名是必然的,毕竟是日本第一乃至亚洲最top之一,第二其实是京都大学,这二者都是国立大学。日本大学有分三大类,国立、公立、私立。而庆应义塾、早稻田、上智就并称为全日本“日本私立三大名门”,有“早庆上”的说法,这里要插入一句其实庆应才是三所中最好的。这三所代表了日本私立大学最顶尖水平,区别于“国立四大”的东大、东工大、一桥大、京大。上智大位于新宿区、千代田区、港区交界,往西是新宿区的四谷,往南是港区的赤坂,而往东便是千代田区了。虽然就在四谷站旁边,但上智大却属于千代田区。能在东京最最中心的千代田区辟一块地出来给这所大学也是不简单,毕竟连东大都只是在北边学校扎堆的文京区。校园里面我进去过两次,大门有座天主教会,校道也是十字形的。
Chapter 4 港区及六本木艺术三角
在《你的名字》中东京的剧情几乎都发生在新宿区,无论是新宿站周边还是四谷地区都属新宿区。但剧中有一段气质完全不一样了,那就是泷与奥寺前辈约会的剧情,发生在堪称东京23区中最高逼格的港区,果然很会挑地方把妹嘛。终于说到我很喜欢的港区(Minato-Ku)一part了,这个区简直就是高大上的代名词。前面提过,东京三大都心便是千代田区、中央区以及港区。千代田区是东京真正的核心,可谓是权力的中心,是皇居、国会议事堂、东京站、靖国神社(WTF?)等所在,反正就是个很政治很官僚的存在。中央区则是经济发达的老牌商业区,名不符实的填海区,听说很久以前千代田的皇居其实就在海边,后来填海了,中央区最著名的要数纸醉金迷的世界三大名街之一的银座,还有筑地市场、日本桥。而港区,在我心中简直可以用一切高奢的形容词描述。说新宿很繁华没错,但新宿那种繁华是接地气的,而第一次踏足港区,让我惊艳不已,洋气得不行,那种繁华足以让全东京甚至全日本的人心生向往趋之若鹜。西新宿高层建筑群那一part就说过,在东京100+m高楼中港区拥有150座位列首位。芝公园的铁塔是东京的象征,南青山的建筑引无数设计师朝圣,六本木大有赶超银座之势,彩虹大桥横跨东京湾,台场娱乐丰富多彩,还有赤坂、麻布、白金高轮、汐留等地区,随便一个说出来都高大上。港区有两个馆特别多,一个是美术馆,一个是大使馆。叫得出名字的美术馆我一下都能想到4个,国立新美术馆、三得利美术馆、森美术馆、根津美术馆。大使馆更不用说了,去赤坂、元麻布、芝公园附近随便走一圈,打开地图会发现被世界各国大使馆包围。也有人说不打扮得时尚一点都不好意思去港区。港区在我心中就是高雅、洋气、文艺、时尚的存在。
言归正传,既然主题是诚哥电影的圣地巡礼,那就回到《君名》泷和奥寺前辈约会的地方——六本木艺术三角。东京真是美术爱好者的天堂,美术馆多到数不清,而且质量都非常高。国立新美术馆、三得利美术馆、森美术馆在六本木及赤坂地区呈三角形分立,成为新的艺术据点。电影中他俩去了其中两个,先是国立新美术馆,然后是森美术馆所在的六本木Hills森塔展望台。下面是我拿到的小册子和地图资料翻拍。
圣地-国立新美術館
六本木Hills一直都很出名,上映前我就去过,而国立新美术馆倒真是因为《君名》火了一把,之前我也不知道这个地方,也是抱着巡礼的目的才去的,却太惊喜了,成为第五次东京行最喜欢的行程之一。相信国立新美术馆也是很多人心中的六本木艺术三角之首,尤其去过另一个森美术馆,我觉得国立新美术馆各方面都强太多了。从正面看美术馆的曲线波纹面设计就非常让人印象深刻,外观全使用玻璃,庭园种了很多植物。艺术之美、建筑之美、线条之美、光影之美、简约之美都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美术馆建筑由知名建筑师黑川纪章设计,占地3万平方米,楼地板面积为47960平方米,为目前全日本最大。
那天我是乘地铁到乃木坂站直接从连通的后门进入的,美术馆的玻璃外观真的很赞。
进入内部我就被震撼了,照片都拍不出它百分之一的美。
国立新美术馆是六本木艺术三角里做得最好的,没有入场票一说,若非特定的展览,普通展完全是免费的,惠及很多人,艺术审美就要从日常培养起啊。所以进去我并没有急着找《君名》的咖啡厅,而是一层层一个个展厅慢慢逛。刚好那天有个大型水墨画展,在其中一个很大的展厅展出。
在二楼楼梯口就发现《君名》的咖啡厅了,更远处似乎还有一个更高的。很多人把这两个平台混了,以为都是咖啡厅。其实二楼这个才是咖啡厅,三楼那个是餐厅,不一样的。【咖啡厅】10:00-18:00【餐厅】午餐 11:00开始,最终点菜16:00;晚餐 16:00-21:00,最终点菜19:30;周五至22:00,最终点菜20:30。
那天我实力作死蹬着高跟鞋背着两台相机三个镜头还有一个三脚架暴走港区,从美术馆走到六本木之丘又走到麻布十番再走到芝公园东京塔最后走到大门坐车。。下车后我直接把高跟鞋脱了扔掉赤脚走回家。心疼我自己。。丧。
还有个陶瓷展,很有意思。我留意到其中很多作品都是来自埼玉的,便问工作人员,她们告诉我埼玉那里有个学校,展品大部分都来自那里的学员。说完,她们对我的摄影器材特别感兴趣,跟我聊了起来,我把刚拍的照片调出来给她们看,然后她们一个个都在:“ええ~~すごい~~(诶诶~死阔以 好厉害~)”
圣地-六本木Hills及森美術館
从国立新美术馆出来往南走700多米约10分钟便到六本木Hills了,非常近,难怪泷和奥寺前辈随后也来了这里。那天我也走过来了,但没上去展望台和森美术馆,因为很久以前我便去过。
六本木新城(六本木ヒルズ),又称六本木之丘,是日本目前规模最大的都市再开发计划之一,大有赶超银座之势。森大厦若论相对高度其实还不算东京最高,但六本木海拔高,52层的展望台海拔足足250米。展望台上面的53层便是森美术馆,以现代艺术为轴心。2015年平安夜我来的时候人特别多,排了一段时间才买到票。观景台是360°落地玻璃环绕,晚上玻璃反光严重。若要拍照,还是白天好看。露天屋顶Skydeck要另外买票500円,视乎天气而开放。六本木Hills估计被炒得太火了,门票那么贵都这么多人来。后面我会介绍滨松町另一个更赞的世界贸易中心展望台,不仅看到东京塔,还把东京湾一览无遗,票价只需六本木的零头。
那年平安夜,我一个人站在这,看窗外一望无尽的东京灯火。很久以前说过要和叔叔一起看东京铁塔,这第一次眺望,剩我一人。躁动的音乐奏响穹顶,我从没试过如此孤独。
延伸-東京中城及三得利美術館
艺术三角最后一个便是サントリー(Suntory)美術館,中文译作三得利,三得利集团最著名的便是啤酒威士忌和各种软饮了。三得利美术馆位于东京中城(东京ミッドタウン,TokyoMidtown),跟国立新美术馆特别近,隔一条马路。可惜诚哥没有在这取景,我也没去这里,顺带介绍一下。东京中城是港区的多用途都市开发计划区,位于赤坂,为近年来日本的各都市再开发计划中规模最大者。目前高度248.1米的中城大厦已经超越六本木之丘森大厦和东京都厅舍成为东京都内第二高的建筑物,第一是港区的虎之门之丘。中城大厦没有设立展望台,所以在游客中名气没有六本木之丘大。这里最著名的就是三得利美术馆以及奢华的Ritz-Calton酒店了。三得利美术馆详情:地址:东京都港区赤坂9-7-4东京中城GALLERIA3层 Tokyo Midtown Galleria 3F, 9-7-4 Akasaka, Minato-ku, Tokyo 107-8643 票价:成人1300円,大学生、高中生1000円,初中生以下免费 开放时间:平日10:00~18:00(周五周六至20:00),闭馆前半小时截止入场休馆时间:周二、展示替换期间、年末年初三得利美术馆以“生活中的美学”为基本理念。展馆由隈研吾设计,日本又一位享誉极高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就不多说了,diao炸天。
以下两张图片取自美术馆官网。
延伸-世界貿易中心展望台
六本木Hills展望台盛名在外,但其实濒临东京湾的滨松町(Hamamatsucho)有一个更赞的展望台,就在世界贸易中心大厦40层152米高处,既能看到东京塔,还能把东京湾尽收眼底。世贸展望台票价相当便宜,连六本木的零头都不到,我是2017年6月29日去的,涨价了也才620円,以前500円。这里的展望台环境比嘈杂拥挤的六本木好太多了,环境清幽,还提供桌椅,相当贴心。黄昏前来到,挑好一个位置坐下来,等待入夜的东京华灯初上。不得不说,东京的建筑内透真是逆天了,不愧亚洲第一。内透是从建筑物内部投射出来的灯光效果,是构成城市夜景的重要效果,也是反映一个地区城市建设水平、经济实力、市容市貌的因素之一。就是跟外面的LED妖艳贱货不一样。不吹不黑。
延伸-芝公園及東京塔
第一次去芝公园,是2015年12月20日。芝公园因东京铁塔而出名,很多人会选择樱花季来。而私以为红叶时节的铁塔,比樱花簇拥的时候更美。毕竟,大红才是它的本色。那年樱花季是我热恋的季节。而红叶季却是我分手的季节。东京的落叶深红得刺眼,多看它一眼便会被灼伤,仿佛要把自己的生命燃烧殆尽,跟飞蛾扑火的我一样。
Chapter 5 圣地-東京駅
在《你的名字》中其实还有一个圣地很明显,但至今还没人专门提过,我也是奇怪,那就是东京站。泷跟三叶停止交换身体后,便决定去飞驒一趟,要坐新干线,当然要来东京站了。
东京站是东京主要的大型车站之一,具有首都核心车站的地位,总面积更是东京巨蛋的3.6倍。这里是日本全国新干线路网最重要的列车始发站,也是东海道本线、中央本线等传统铁路的起点站。独特的外表让东京站成为知名景点,甚至有人来这拍婚纱照。值得一提的是,东京站也是新宿站以外的又一个丧心病狂的迷宫。
第一次去东京站,是15年樱花季初到东京时,叔叔去到成田机场接我,坐千円巴士到市区东京站。那时他一手拖着我的行李,一手死死攥着我的手,怕我走丢。东京站真的很大,连他都说会迷路。同年圣诞,他带我回到东京站看亮灯。我记得前一个晚上平安夜我独自从六本木回到叔叔家,他特意买了一盒精致的蛋糕给我吃,问我明天准备怎么样,想去哪。我不解,看见他在滚动着鼠标看什么。他语气有点局促地跟我说:明天.... 如果你想的话,我们可以去东京站看圣诞亮灯.... 我可以陪你去....我有点惊讶,问他周五不用上班吗。他说:我明天没事,下午3点就可以下班了。我带你去看亮灯好不好?我没有反应,因为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又问:明天白天你要去哪?我说还没想好。他继续说:那你下午回来,4点我在国分寺站等你,然后去东京站。我从没见过他这么腼腆局促的样子。说什么明天没事,可以陪我,我怎么可能不知道他是特意请了假。圣诞那天我去了趟多摩湖,迟到了半小时回去,叔叔还早到等我,我急得发慌。虽说每天住一起,但还是有种约会的感觉。曾经看过一句话:“有的人,无论过了多久不见,只要他再一次站在你面前,还是会止不住爱他。”
到了东京站,曾经的樱花满天,变成了圣诞灯光秀。我跟他说,没想到他会特意陪我再来。这一夜的丸之内,街上人潮拥堵,东京站被民警围起来了。一大波人沿着围栏有秩序地排着队,到东京站面前留影,我们也加入了。他告诉我,其实大地震后这几年来圣诞亮灯的规模已经小了很多了。以前他还在读大学的时候,也跟前前任女友来过,那时的灯光特别炫。那位前前任,是他读大学时比他大一届的师姐。是很久以前了,至少有10年前,那时他也才二十一二,而我还没小学毕业。十几年前,我怎么知道我会遇上他,他又怎么知道在他三十岁的时候会遇上一个比自己小那么多的中国女孩。
9年之差,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最后一张合照结束正文吧。致我的东京爱情往事。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