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鲁王陵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东北12公里处的九龙山南麓,占地面积约7万多平方米。系明太祖朱远璋第十字朱檀的墓葬,距今约有600多年。国家4A级景区,主要景点有地宫、戈妃墓、明楼、陵门、九龙山、白马泉等。鲁王朱檀系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子。他信奉道教,终日焚香诵经、烧炼“仙丹”求不老之药,结果仅活了19岁,朱元璋视其行为荒唐,谥封“荒王”。所以鲁王陵也被称作荒王陵。由于朱檀是明代第一个死的皇族,此陵也被誉为“明代亲王第一陵”!
牌坊门前的下马碑,可以看出墓主人的身份是何等的高贵!
穿过牌坊,进入神道!春季是让人心情舒畅的季节,春季是踏青的季节,看着远处的美景,儿子的脚步也变得更加轻快了!
神道前方有一三孔石桥,名曰:外御桥。青石铺面,桥下设有放石池。石莲柱栏杆,柱头雕有24片花瓣莲花,喻义24节气。
过外御桥有一高大红体建筑,名曰:大红门!大红门是陵区的正门。大红门正门是鲁王、王妃棺椁及神御物品的通道,两侧是文武百官行走的通道。看此处建筑像是新修建的!
景区是对邹城本地居民免费的,如果是邹城市民前来不要忘记拿身份证哟!拿本人身份证直接刷身份证可以免费参观!这也是景区对本地市民的优惠政策。
石像生的前方是棂星门!棂星即灵星,有“主得士之庆”之意。造型为三间四柱冲天式柱式石坊!
再往前就是内御桥了,造型和外御桥一样也是三孔石桥,青石铺面!
内御桥的前面是陵门!陵门有三启,中门独高,侧门较矮,翼然并列。门洞式斗拱建筑。
前面走过的路程大概有2000多米,全是现代仿古建筑,从陵门开始,才有些朝代的年代感和历史的厚重感!迈入陵门,走在青砖铺就的林阴小路上,仿佛人一下子穿越到了古代!
道路两旁遮天避蔽日的松柏,虽然有点杂乱,但更能显示出历史的年代感!
青砖石板小路的前方有一木质建筑,名曰:祾恩门。祾恩有“感恩祭而受福”之意。慈恩门与陵门建在一条中轴线上,为四楹三门式歇山飞檐木结构,绿瓦盖顶。
屋顶的榫卯结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不用一根钉子!
过祾恩门,前方有一放置石状香炉的地方,为祾恩殿遗址。祾恩殿原名享殿,是用来供奉朱檀灵位和举行祭祀活动的地方,现已不复存在。
此大殿原址留有26根石柱是明代的遗物!不了解历史的话,谁能想到这是明代的大殿石柱。
明楼是整个陵园建筑中的最高点,为歇山飞檐式斗拱建筑,四面有门,下有方城。通常为守陵瞭望之处。
明楼的正前方是地宫。地宫为朱檀王灵安息之地,依山开石凿穴,然后用砖砌垒而成,距地表深26米。相传此墓穴为刘伯温所点墓穴,符合中国风水的前青龙,后白虎,左玄武,右朱雀的绝佳位置,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此墓国家考古挖掘时竟发现没有被人盗取,保存完整,也算是一个奇迹。
墓道全长50余米,地宫长20.6米,封土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动用土石约20多万立方米。为了方便参观,墓道砌成一个个台阶,伴有灯光照耀你前行!
墓室由于距地表26米,往下走有点阴森、庄严!游玩时建议有些体弱多病者不宜进去参观。
地宫随葬各种器物1300余件,前室放置御案、王印、木俑等。这是陪葬木俑。(仿制品,所有珍品已运往山东省博物馆保存)
后室放置砌有须弥座的官椁。(此官椁为仿制品)看这个官椁的庞大程度,就能想像出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帝王的官椁真是大呀!整个地宫平面成T字形,按前朝后寝设计理念,体现了封建帝王视死如生的思想理念。
走出地宫,在地宫的左侧是戈妃墓。戈妃是朱檀的侧妃,活了72岁。朱檀19岁就去世,想想戈妃守寡了53年,何等的不易!此幕室也分前后两室,距地表只有8米,此墓已被盗取,但也出土了不少文物。
前墓室为戈妃雕像!戈妃为人贤淑,抚育子女,因病去世,享年72岁。
后室为戈妃官椁,红木金漆!看官椁的大小与鲁明王朱檀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滕州站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