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哪里去
从2017年8月起,俄罗斯远东地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开放免费电子签证,虽然实际执行的版本比最初宣传的缩水了不少,包括堪察加边疆区、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楚科奇自治区以及萨哈林州均不在电子签证执行区域内,仅保留了滨海边疆区,但能够省去高达五六百块钱的 俄罗斯 签证费用,依然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再查一查机票,提前一个月购买或者错峰1-2天出行的话,往返仅需要不足1400块,就是这儿了!补充说明下,滨海边疆区首府是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由于历史称谓原因,我国更习惯称其为海参崴 。
主要景点
作为一个相对冷门的城市, 海参崴 并没有高大上举世知名的大景点,不过也不乏一些值得花上些时间走一走的地方。
海参崴 位于滨海边疆区尽头,半岛和 俄罗斯 岛通过 俄罗斯 岛相连。主要景点大多都在 海参崴 市中心,少数几个景点分散在各处。
海参崴火车站,西伯利亚大铁路、9288公里直通莫斯科的起点。
潜水艇C-56博物馆,为纪念英勇牺牲的潜艇官兵而建立的博物馆
托卡内夫灯塔 ,因电影“七月与安生”而瞬间走红
鹫巢瞭望塔与金角湾大桥,为2012年APEC峰会而特意修建的大桥,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远东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说来讽刺,正式这些战士,使得这里脱离了当时的大清王朝。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位于俄罗斯岛,位置较偏僻,但校园环境优美
马卡罗夫将军纪念碑, 俄罗斯 声名显赫的舰队统帅,学者和爱国者,在俄日海战中阵亡。
马林 斯基歌剧院,可以以实惠的价格听一场地道的 俄罗斯 歌剧。
另外,在距离市区比较远的地方,有个看图片很漂亮的玻璃海滩,实际上叫做 乌苏 里湾(Ussuri Bay),由于太远不方便,而且也怕自己失望,于是就没去。好奇的蜂蜂们可以自行百度一下哦。
签证
从2017年8月1日起,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符拉迪沃斯托克( 海参崴 )地区已经开始对我国公民放开办理签证的条件,只需要办理电子签即可出行,而且是免费的!免费的!免费的!且无需漫长等待,根据亲身测试,填好表格后,出签最快只需半小时!申请网址https://evisa.kdmid.ru/zh-CN 根据官方公告,出签所需时间不超过4个工作日,实际上最快只需要半小时,只是一顿饭的时间而已,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货币与时差
货币: 俄罗斯的货币叫做卢布,根据现在的汇率,1元人民币约等于8.8卢布时差: 俄罗斯横跨10个时区,全国使用9个不同的时间。 海参崴 地区比 北京 快2个小时,即比 北京 早两个小时见到日出。
外部交通
从国内前往海参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飞机,另一种则为汽车。自由行几乎全部采取飞机的方式,而团队则更多选择汽车从 绥芬河 陆路前往。北京、长春 、哈尔滨有直飞 海参崴 的航班,其他城市均需经这三座城市转机抵达。北京 直飞 海参崴 的航班有西伯利亚航空(S7)、欧罗拉航空(Aurora)与俄航,基本都是每周两班,单程所需时间约2小时。长春飞往海参崴 的航班有南航与欧罗拉航空, 哈尔滨 则只有南航。单程均只需要1小时。从绥芬河出发经陆路前往 海参崴 的路况较差,包括通关时间在内,约需要8小时。
内部交通
公交车:海参崴公交线路众多,几乎覆盖市区的每一个角落,基本所有景点也可以通过公交车抵达。公交车实行一票制,下车付费,车费为23卢布。将硬币或纸币放在司机旁边的小盒子里即可,如无零钱司机会找零。市区内的公交站牌通常会标注线路与主要站点,不过由于是俄语,大多数人看不懂,实际上只要记住几条游客常用的公交线路即可, 比如 60路可以抵达火车站与 灯塔 ,15路可以前往 马林 斯基歌剧院与远东联邦大学等。出 租车 :在海参崴 叫出 租车 大多采用预约制,通过电话或APP预约出 租车 。APP叫做Yandex Taxi。界面为全俄文,输入起止点也需要以俄文输入,如果不会说俄语使用起来会比较不便。故一般都会通过酒店前台叫出 租车 ,或干脆选择公交车前往。
实用APP
地图类:2GIS、MAPS.ME、Google地图其中,2GIS为 俄罗斯 国内网络地图服务商提供的地图服务,可以理解为我们的百度地图;MAPS.ME为离线地图,可以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使用。
与YANDEX TAXI一样,2GIS也是俄文系统,需要有一定俄语基础,或者至少知道要去的地方用俄语怎么写。
其他:YANDEX翻译、Tripadvisor等。YANDEX在 俄罗斯 的地位相当于我们的百度,提供各种app服务。
我的行程
Day1: 北京 - 长春 Day2: 长春 走一走, 长春 - 海参崴 Day3:列宁纪念碑、港口、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广场、潜艇博物馆、东正教堂、 灯塔 、鹫巢瞭望塔与金角湾大桥Day4:远东联邦大学、 马林 斯基歌剧院Day5:火车站、马卡罗夫将军纪念碑, 海参崴 - 北京
住宿
一个人旅行,青旅自然是入住的首选,不仅价格便宜,还有可能遇到同路小伙伴。
海参崴的青年旅舍很多,位于市中心交通方便的也有好几家,价格从30-80的都有,选择面很宽。
我选择了一家在各个预定平台好评度都位居前列的Hostel IZBA。这家青旅位于火车站北侧大约1公里、距离最大的超市咫尺之遥,十人间只需要每天50多块。
选择这家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几乎所有评论中都提到的氛围好,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从硬件到软件,点点滴滴都让人感觉像在家一样温馨舒适。从机场乘坐出 租车 抵达这里时,身上只有面额1000的卢布,司机无法找零,于是找到青旅前台请求兑换零钱,前台小哥很快帮我搞定。登记好个人信息后给我简单介绍了青旅的各个功能区,以及我的房间。
青旅的大厅可以说是占据了一家青旅是否 成功 的很大一部分因素,这里就做的非常之好。木色的前台小棚子、各种黄色系的桌椅沙发,还有可以自己做饭的开放式厨房。每到晚上,总有一些叽叽喳喳的 韩国 人在这里欢快的聚餐。如果你想要安安静静的在大厅看看书或者电影,舒适的座椅和电源随时为你服务。十月初的 海参崴 已经有了丝丝凉意,暖色调的装饰让人心里也暖意融融。想必即使到了冬天,这里一定更能聚集人气。
青旅的几个前台轮流值班,都是年轻的小哥哥小姐姐,英语也都很棒,没有太重的 俄罗斯 口音。
临走之时,IZBA还非常贴心的为每一位房客准备了纪念品——一块印有 海参崴 标志性建筑物的冰箱贴!住过这么多青旅,收到纪念品可还是头一次,好感动!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青旅位于临街的二层,如果有箱子的话,就要受累自己提上来了。
Day1 北京-长春
CZ6150 北京 - 长春飞机正点,抵达龙嘉机场已经将近9点。龙嘉机场与 长春 、 吉林市 之间有动车相连,往返双城又快又便宜。啥时候 北京 也能休这么条铁路就好了,比鸡肋一般的机场快轨强百倍。
机场到达大厅到火车站之间要穿过一条黑漆漆的长廊,貌似的照明有些问题,还好是有不说乘客要从这里走,不会害怕。
20多分钟抵达市区,步行一会找到青旅,入住。二次到访 长春 ,第一次留宿,看看明天是不是有什么好玩的。
Day2 不成功的长春半日游
长春最著名的景点应该算是伪满皇宫博物院和长影厂了。上次来 长春 已经去过了伪满,而长影厂距离市区又远了一些,想到下午2点多就要到机场,时间着实紧了些,只好把时间安排在市区
每到一个省会城市,都会到升级博物馆看一看,了解下当地的历史文化。然而当我沿着地图指示乘坐公交车抵达时,却非常失望。旁边的一位大叔善意的提醒我, 吉林 省博正在搬迁,要搬到远一些的地方区,旧址已经废弃,新址也尚未开门迎客。好吧,计划中的行程泡汤了。
只好去看个电影打发尴尬的2、3个小时时光。10月的长春,秋色已渐浓。
长春-海参崴CZ8419龙嘉机场的国际航班非常少,每天平均大概也就3班左右,所以值机都是要等工作人员开柜方可进入,所以去早了也是干等着。
开柜前,南航的工作人员检查旅客的证件,好奇我们中不少人拿着另纸的电子签证,显然他还不知道 海参崴 的入境新政策,这工作技能不到位啊!没有托运行李,很速度的,我成为了这趟航班第二位抵达候机大厅的乘客,空荡荡冷清清。
之前独自去旅行大多去的都是 东南亚 国家,不仅英语通用,不少热门城市还有很多会说中文的当地人。然而这一次的目的地,却是英语并不太普及的 俄罗斯 ,外加一下飞机就要遭遇如何到市区青旅的难题,去程的一路上都还是有些没底的,不知道 海参崴 到底会是什么样。
不大情愿面对的难题总是很快就会出现在面前。也就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便降落在了符拉迪 沃斯 托克国际机场,依然拜没有托运所赐,我成为了第一个入境的旅客。顺便感慨下边检的工作人员效率稍低,花了得有5分钟才放行。
到达大厅(实际上也是出发大厅)有俄语、英语、韩语、日语和中文的指示牌,让人感到继续亲切。
最后一班开往市区的公交车在晚21点便已离去,而即使我全程奔跑飞机准点,也就是我现在的情况,走出机场也已经9点20了。无奈,只好选择出 租车 了。机场到达口有不少候着拉活的司机,大多会说一些简单的英语。随便选了一辆,听从攻略中驴友的建议砍了价,最终1100卢布成交。
让人惊奇的是,明明是靠右行驶的 俄罗斯 ,却有着右舵与左舵两种制式的汽车,战斗民族果然不一样!开出机场驶入高速公路,两侧立刻变得黑漆漆。司机师傅有一搭没一搭的跟我聊天,浓重的 俄罗斯 口音让我很不适应,搭理了两句就没下文了。或者说,我的心思都在是否能安全不绕路的把我送到青旅这一件事上了。
Day3 市区主要景点暴走
行程:列宁纪念碑-港口-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广场-潜艇博物馆-凯旋门-东正教堂- 灯塔 -鹫巢瞭望塔与金角湾大桥
昨晚抵达的飞机并未如预期所想提供晚餐,到达市区也太晚不敢出去逛,饿了一宿的我,早早起床出去找吃的。面对满大街陌生的文字,找一家可以吃早餐地方实在太难。幸好有一家Burger King及时出现在街角,找不开大额钞票的店员免了我的零头赏了我个汉堡吃
列宁纪念碑
列宁纪念碑(Памятник В.И.Ленину )(Lenin's Monument)位于列宁路和卡尔·马克思大街交汇处的东南街角,一只手上扬一只手下垂的造型好像街头打车一样,因而也被当地人调侃为列宁打车像。列宁纪念碑遍布 俄罗斯 各 大城 市,以至于基本上只有游客才会在这里驻足停留。更多的时候,这里被当做街心花园一样的存在,时不时会有街头艺术家在此展示技艺,或是一些集体活动会在这里开展。
海参崴港口
说实话,由于从通往港口大门的天桥走下去就是火车道,以至于我一直不明就里地以为这里是火车站!还纳闷为啥没看到像样的候车大厅呢。。
沿天桥进入港口建筑,里面安安静静,四周分布着几家纪念品商店和售卖饮料与快餐的小卖部。大堂并没有看起来像是等船的客人,反而是突然出现的不少来自国内的游客的说话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俄罗斯 街头ATM不少,但是支持银联的非常少。不过港口大厅内就有一台,这个绿色的有银联标志,可以取现,汇率可能会比国内兑换略好一些吧。
穿过大厅,便是宽阔的海面和港口了。海参崴 港口位居已经开始实施的滨海边疆区电子签证可以入境的两个口岸之一,然而直到现在,也很少听说有人从这个港口入境。从船的外观以及大小来看,停靠这里的更多的应该是货轮。
没有小伙伴,打卡照就要靠自己了,今天天气不错,哈!
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广场
英文名:Square of the Fighters for the Soviet Power由于我自以为已经抵达了火车站,便如此蹊跷的把港口当做了火车站来感受所谓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起点的魅力。于是,告别了港口,折向北第一个路口右转,便是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广场了。
从路口到远东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Square of the Fighters for the Soviet Power)的路上,途径符拉迪 沃斯 托克州政府大厦。纪念碑座落在 海参崴 市中心,建于1961年,是远东最大的纪念碑,为纪念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而建。或许你还记得,在并不太遥远的160多年前,这里曾经还是大清王朝的疆域。然而,1860年的那一纸中俄《 北京 条约》将 乌苏里江 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近40万平方公里土地划给了沙俄,其上的 中国 人瞬间成了居于别国土地的“外国人”。
广场非常开阔,大概有300*80那么大吧。
如果这里仅仅是一座空旷的广场,那么恐怕简单的拍个全景打个卡便可以离开。可是,这里竟然足足让我走了两个来回,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到底为啥呢?因为那一天刚好是星期六,这里每逢周末都会有热闹的周末集市!相当的接地气!
虽然没有任何展示牌,也没有听得懂看的明白的广告语,但凭感觉也能猜到,这里就是他们最为重要的农贸市场了。无论是农民、渔民、生意人,还是有着自己拿手绝活烤的一手好面包、做的一盘甜蛋糕、腌的一缸好咸菜,大家纷纷奉上了最为新鲜的产品,迎接全城的顾客,外加零星的我这样的老外,前来选购。
据未能结伴 成功 先于我一周抵达这里的伙伴介绍说,这里的蜂蜜是最值得带走的土特产之一。不过我倒是觉得,如果不是我已经吃了早饭,这里黄澄澄鲜香的面包和看起来就甜滋滋的蛋糕是超有吸引力的,就是块头大了一点,一个人吃恐怕有点超负荷。
不少摊位出售的各种俄式香肠,也是人让人禁不住咽了下口水。
难得碰到一个可以先尝后买的摊位,漂亮的俄罗斯小姐姐忙碌的招揽着顾客,看到我的镜头后不好意思的露出了腼腆的微笑。
集贸市场就像社会的缩影,男女老少高矮胖瘦,都兴致勃勃的挑选着心仪的商品。并没有出现类似国内被大爷大妈占据主导地位的场景。
潜艇博物馆
英文名:Vladivostok C-56USS Pampanito Museum地址:Korabelnaya nab., 4 Vladivostok Primorskiy kray, Russia门票:成人100卢布,7到13岁的儿童50卢布理论上拍照和录像都要单独收费,但实际上并没有人管,各国游客都纷纷大 大方 方的拍了不少照片。
潜艇博物馆位于红旗舰队纪念广场上,这是一艘真实的退役潜艇,它就是曾荣获红旗勋章和近卫军称号的“C-56”号潜艇。博物馆旁边的黑色 大理 石纪念碑上记载着从1941年至1945年,苏联红军海军在卫国战争保卫重要港口战斗中牺牲将士的事迹和史实。在二战中,这艘C-56潜水艇的官兵英勇善战,共击沉敌舰10艘,重创4艘。
为纪念英勇牺牲的官兵, 战后的C-56潜艇内建立了实体博物馆。舱内各种机械、设备、物件均为真实还原的,艇舱两壁贴满照片、图片和文字等材料,只可惜所有文字皆为俄文,无法深入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一排排金银铜制的勋章,记录了苏联海军曾经的辉煌历史。
潜艇内完全保留了真实场景,三两个需要躬身穿过的圆形舱门,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博物馆单向参观,长度大约为120米左右,参观时间30-40分钟基本就够用了。出口位置有个简单的纪念品售卖处,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明信片冰箱贴邮票等物品。
东正教堂
海参崴 有好几座东正教堂,潜艇博物馆旁边的这一座毫无疑问是最容易找到的,不过很可能也是其中最小的一座。虽然教堂不大,礼拜堂几乎仅能容纳十来个人同时祷告,但其别致的粉色外表还是相当别致而吸睛的。
潜艇周边
潜艇博物馆两侧分别是个小广场和一个类似街心花园的角落。街心花园中有个不知道和讯人也的 大理 石白色雕像。
广场上传来马匹穿过的声音,金发美女看起来个子很高,骑在马上很帅气。
潜艇近旁的两座石碑底座分别刻着1941与1945字样,底座上各制作了一门小型火炮台,依次向在1941-1945年的卫国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潜艇官兵们表达敬意。
一队身着统一服装、举着红色A4纸张的学生们在此地集中,似乎在开展某种爱国主义教育之类的活动。
灯塔
英文名:Tokarevskaya Koshka Lighthouse地址:Tokarevsky Cape, Vladivostok, 690091, Russia前往方式:60路公交车南端终点站,步行2公里约20分钟可达,票价22卢布。
沿港口与火车站前的马路向北步行两三百米就有一处汇集了十多辆公交车的车站,堪称这里的枢纽。前往 灯塔 的60路公交车便可在这里乘坐。
这边乘坐公交车是后门上车前门下车,下车时向司机旁边的小格子投币付费。非常人性化的一点是可以提供找零服务,甚至可以完全自取,人们彼此互信。
公交车内自然基本都是本地人,游客极少,车内设施略显陈旧。
公交车的终点站在一处稍显冷清的公交场站旁,道路两侧散落着一些看起来入住率不高的居民楼。从这里开始,后面的路都要靠步行了。偶尔经过的几辆私家车——不用说也知道十有八九都是奔 灯塔 去的——让人羡慕不已。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时候都能来到这里近距离瞻仰 灯塔 的容貌。因为随着月亮的朝夕变化,上涨的潮水经常会吞没这条仅仅微微高出海平面十几公分的砂石路。所以无论何时来到这里,都不要过于享受孤独与凉爽的海风,一定要注意海水的涨落,以免丢失了回家的路。
如果不是电影“七月与安生”的叫好叫座,如果不是结尾那段染红了天边的橙红色 朝阳 ,如果没有那条被冰雪覆盖了的凄美又漫长的孤独之路,这座 灯塔 恐怕不会如现在这般吸引如此众多来自 中国 的目光。电影的尾声引人遐想,似有无尽的猜测与可能。人们以为那是世界尽头的 灯塔 ,是人生路上的明灯。
而这座聚焦灯下浪漫唯美的 灯塔 ,就在我的眼前。没有冰与雪,没有动人的故事,有的只是耳边呼呼的风声,自由翱翔的鸟儿,和眼前开阔的世界。
一艘艘货轮与游艇从此经过,这里是由符拉迪 沃斯 托克港口发出的所有船只出海的必经之路。
远处的 俄罗斯 岛大桥清晰可见,两座桥塔高高耸立,坚韧的铁索牵引着近2公里长的桥面横跨海洋,仿佛海上巨龙一样,巍峨壮观。
虽然这里稍显偏僻又不便于车辆通行,但 灯塔 显然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爱情见证——越来越多的 海参崴 新人选择来到这里记录他们幸福的一刻。
返程时路旁的公交站,简约又简单。似乎很多国家都是这样,戳一个画着公交车的牌子就当做车站了,根本不标注会有几路公交车经过。
鹫巢瞭望塔与金角湾大桥
对于绝大多数游客来说,感受金角湾大桥的壮观与美丽的最佳方式,莫过于在日落时分登上鹫巢瞭望塔,在夕 阳西 下之时,品味穿梭往来的辉煌。
小火车的始发站位于一条繁忙的公路下方,准确的来说,公路是沿平缓的山坡修建的,而车站位于山坡的最低处。车站旁边,有一座不知名的雕像。一队 韩国 旅游团在此停留了10多分钟,导游做了细致的讲解。
小火车全程不过2、3分钟,很快便抵达了终点。
本以为是直达山顶,结果发现下车之后还要过马路过天桥再爬大概几十级台阶之后才能到达鹫巢,也就是Eagle‘s nest,瞬间有一种被骗的感觉。
为了抢得一个拍日落的好角度,才刚刚不到4点半便已到达观景台。十月初的 北京 天黑的时间大概是6点半左右,按说这边也应该差不多。然而,尽管这里在经度还不 如东 九区的 日本 更靠东,但时间上却比 日本 还要早一小时,也就是说,这里的表太快了,天黑的时间可能要到7点!
山顶风景独好,左边是狭窄的海湾,右边则是宽阔的大海。四点多的太阳依然高高在上,阳光下的 海参崴 也还保留有一丝秋天的暖意。
周末的好天气使得这里吸引了众多游客,其中也不乏好几对前来这里拍纪念照的新人。与 灯塔 处所见的单独前来不同,这一波是组团前来,两位新人以及诸位亲朋好不热闹。男士身着挺拔精神的正装,女士则配上了喜庆的大红色短裙。“砰”的一声,天女散花,点点亮片散落满地,新人也留下了最美好的瞬间。
如果说在外旅行时总是感慨时间不够用,去的地方不够多,那么这一天,无比希望时间可以过的快些再快些。时钟仿佛蜗牛一样,从四点半蠕动到五点,又缓缓爬到五点半……天色也终于有暗下来的迹象了,阳光也由亮黄色过渡到了柔和的橘红色。
然而,只有当金角湾大桥亮起灯光,繁华夜色才会出现,孤独也才不会被辜负。
秋天的晚风着实有些凉意,按着快门的手已经不再温热。六点半的时候,灯光终于亮了起来!其实,或许是我想多了。这里毕竟不是国内,鹫巢大概也算不上多么热门的拍摄地,直到此时,如我一般拍摄夜景的不过五六个而已,机位很 富裕 。没有“老法师”们的长枪短炮,心情也舒畅许多。
当天色越来越暗,也是时候离开去吃饭了。在天桥下的公交场站,不远处的电视塔不断变换着颜色,在稍显空旷的山下鹤立鸡群。
今日美食-STUDIO
大众点评 海参崴 地区排名第2,猫途鹰 海参崴 地区排名第10。
这家餐馆在Aleutskaya大街西面一条街道(好像是斯维特兰卡亚大街,Svetlanskaya)的一个小巷子里,幸好街道上有Studio的标志,不然非常容易错过。抵达的时候是1点多,用餐的客人不多,位子随便挑。
这里有各种 欧洲 菜系,如俄餐法餐意餐等。有室内与室外就餐区,除冬季外的三个季节,在室外就餐都是不错的体验。室内有干净敞亮的卫生间,就在一进门的右手边。
负责室外餐区的小哥貌似英语不怎么灵光,好像是个 韩国 人。不过菜单非常人性化,有中日韩三种语言。
头天晚上没吃饭今天早上没吃饱的我,实在是“饥渴”难耐,看到价格还比较实惠,点了三样吃的,估计应该是足够了。
猪肉红菜汤, 俄罗斯 菜肴的代表。端上来的时候是棕得发黑的一个碗装大面包,其实就是大列巴,拿掉盖子就是红得发亮的菜汤,热乎乎香喷喷,味道不太会形容,之前在国内喝过,这里的味道跟想象的也差不多,就是面包硬了点,也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把面包也吃光。
沙拉 酱牛肉。看来我断句断错了,我以为是 沙拉 ,外加西式的酱牛肉,原来是 沙拉 酱配牛肉,哈哈。不过味道还是不错的,牛肉挺嫩的,配上 沙拉 酱的淡淡酸甜,再加上细滑的土豆泥和酸黄瓜,当做主食基本能吃个七成饱。
炸春卷,和国内的有些接近,酱料明显不同,像是粗糙的奶油,感觉似乎还是不蘸吃起来更好。
今日美食-Selfie Restaurant & Bar
大众点评 海参崴 地区排名第3,猫途鹰 海参崴 地区排名第23。这一家距离中午的Studio很近,在同一条街上,从Studio往西再有100多米就是了。这里是小酒馆式的餐馆,以各种前苏联加盟国的菜系为主。
进门接待的服务员英语很棒,会先行询问客人来自哪个国家,并提供对应语言的菜单。由于是单人就餐,晚上这里又相当火爆,少于两人或是没有预定的客人基本都会被安排在吧台就餐,虽然有点不习惯,不过能吃上好吃的就行,再说吧台能看到调酒做饭感觉也还成。
虽然吧台的空间小了很多,但服务不会因此而缩水,该有的全都会有。
我坐的位置正面对两位调酒师,左斜前方是大厨们。我的旁边坐了一对看起来是 韩国 人的情侣。
暴走一天不能亏了胃,一杯啤酒和两份能当做主食的东西,有种眼馋肚饱的赶脚。
一小杯白啤很快上桌。很早就喝光了随身带的水,看到冒着诱人气泡的金黄色啤酒实在是要忍住欲望才能避免一口喝光。
西伯利亚水饺。点这个颇有些一探究竟的目的。饺子的样子和国内没太大区别,类似小耗子,馅料也是荤素搭配。然而蘸料和汤就非常不同了。国内蘸醋,而这里竟然是奶油,还有一个小壶盛装的液体,和吧台小哥确认了下这个确实是汤,不过味道有点咸有点怪,喝了几口就放弃了。
基辅 鸡肉饼。想试试 乌克兰 风味的食物,刚好也是在吃完饺子之后才上桌,不知道是特意看着我的进度还是赶巧了。造型很独特,是个追星的大肉饼,配上了两种不同味道的奶油,服务员还将一把“锋利”的匕首插入了肉饼的中间。不过这个肉饼并不是直接吃就可以,而是需要先切开小口散散热气。原来里面并不是实心的,而是有个小空洞,还有一些绿色的蔬菜。不过说实话味道一般般,也有可能吃了饺子的我已经半饱了。
Day4-文化青年的一天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
在市区乘坐15公交车可以直达远东联邦大学,车程大约40-50分钟。15路的总站在Okeansky Prospect大街上,距离入住的青旅步行只需要5分钟。
公交车在 海参崴 市区的一路感觉好像绕了个大远,不知是因为单行线之类的限制,还是为了尽可能接到更多乘客。不过无所谓啦,刚好可以看看市中心以外的 海参崴 是个什么样子。
开出市中心后,公交车会先后跨越长达800米的金角湾大桥与1300米的 俄罗斯 大桥。桥两边的风景和疾驰的车辆带来的海风,让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只怪自己的眼睛不够用,那一边的风景都不愿错过。昨天的我已经见识过金角湾大桥的气势,然而在更加威武霸气的 俄罗斯 大桥面前,金角湾大桥仿佛秀气的小姑娘一样了。
整个 俄罗斯 岛仿佛都被森林植被所覆盖,没有阳光的天气感觉气温似乎都比市区低了几度。远东联邦大学面朝森林,路旁的树林已经被秋风吹的五彩斑斓,枫叶与银杏都已经泛出了动人的颜色
地皮 富裕 就是好,所有教学楼都很宽很大。虽说校园随便进,但若想走进教学楼看看,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反正我刚一推门进入,就被老师拦截——教学楼禁止游客入内。当然,如果你会说俄语还足够随机应变,兴许也能混进去转转。
校园窄长呈圆弧形,穿过最外侧的教学楼后,是一条两车道的马路,路那边,则是木板路与柏油路交错的小树林。
安静的林间树木茂密,时有可爱的小松鼠出没。柏油路上有骑着儿童山地车玩耍的小孩子,这里安逸的环境实在太适合散步放空了。尽管午饭还没有着落,也开始爱上这里了。
走出树林,又是一片豁然开朗的功能区。从地图上可以看到,这是一片宽阔半圆形大绿地,海水被包围其中。绿地上分布着各种运动场地,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应有尽有,看的我这个远离运动场许久的人心里直痒痒。
一条长长的堤坝眼神如海,尽头的平台上有人在钓鱼。堤坝两旁是简陋的沙滩,虽然比不了 东南亚 的海岛,却也悠然自得。
站在岸边,远处气势恢宏的 俄罗斯 大桥就在眼前。
远东大学的旗帜飘扬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海风的吹拂下舒展开来。
干净平整的岸边是跑步锻炼的好地方,要是能够在这里上学,恨不得每天都要来面朝大海跑上十公里才得劲。
绿地上在搭建着小型舞台,看展板这里应该是要举办区域性的大型展览。
前几天来这里游荡的小伙伴说可以在校园内蹭小车坐,还能去食堂吃一顿 俄罗斯 的校园餐,然而我只看到了公交车模样的校车,并没搞清楚食堂到底在哪。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下午2点了,查一查地图与猫途鹰,附近也真还是没什么吃的,还是老老实实打道回府吧。
换了一条路走出校园,校园 临海 的部分比公路旁低了不少,俯瞰下去,满眼秋色。
马林斯基剧院——弄臣
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来看 俄罗斯 歌剧,毕竟在陌生的国家讲着陌生的语言,能否真正体会到艺术的美丽完全没底。其实从第一天便开始在 马林 斯基剧院的官网查找演出信息了。这里每周大概有5-6个晚上都是有演出的,昨晚的剧目是著名的“天鹅湖”(Swan Lake)。如果不是昨晚留给了金角湾大桥的日落,或许来看天鹅湖是件更有逼格的事情。
今晚的演出的歌剧名叫Rigoletto,名字很陌生,以为是个冷门小众歌剧。上网一查才知道,原来是著名的弄臣。网络售票在中午前便截止了,上午看到的座位信息似乎还比较紧张,虽然还是有些“六神无主”,一考虑到晚上反正也没什么事干,索性吃完午饭就重新坐上了15路公交车,向 马林 斯基剧院出发了。
走上台阶,进入剧院。工作人员英语还不错,顺利找到了售票处。看来不问还真是不行,这里的英文指示牌少得可怜。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演出开始时间和国内差别很大。国内通常是在酒足饭饱的晚饭后19:30开始,而在 海参崴 ,演出在下午的17:00就开始了,估摸着是要给市民的晚餐餐桌上增加一些谈资吧。
售票出是个小窗口,售票大妈不会说英语,一看买票的是个老外,直接地处标识了座位区域与价格的图片来。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指出想要购买的区域和张数,再递上钞票就好了。排队5分钟,轻松买到票。票面除了阿拉伯数字,全是俄语,连几排基座都要去猜。
随着演出时间的临近,上座率逐渐增加。随着幕布的打开,剧院一层的座位基本上也算是座无虚席了。
弄臣是一部三幕歌剧,由M.皮亚维根据V. 维克 多·雨果的讽刺戏剧《国王寻欢作乐》改编。故事发生在十六世纪 意大利 的曼图亚,歌剧讲述了宫廷弄臣里戈莱托与其女儿的让人又恨又怜的悲惨故事。歌剧全场都用俄语演唱,好在舞台两侧的屏幕有英语俄语对照的歌词,我们这样的老外也能够融入其中,只是眼睛不得不时常在屏幕与舞台之间切换。
演出期间全场禁止使用一切拍照录像设备,幕间休息时则可以。
演出结束已经是晚上7点半左右了,夜幕下的 马林 斯基剧院光彩照人,白色的网格状外墙充满了质感。外面下棋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则要赶回市区享用在 海参崴 的最后一顿晚餐了。
今日美食-Kafe Lima
猫途鹰海参崴 地区排名第10。
找到这家颇为不易,原因是被地图误导餐馆名称和猫途鹰上的不一致,明明走到了所在地转了半天也没找到。结果最后才发现原来店面的拼写和网络上的并不一致。作为中午没能在远东联邦大学吃上饭一直饿到三点的我来说,实在是太坎坷了。
这里看起来像是一家快餐店,主营各种 墨西哥 式小脆饼。没有菜单,也没有英文菜单,都是俄语,所有食物都在点餐台前列明。
店里的装修风格充满不属于这个大陆的气息,艳丽的沙发、松软的靠垫,有着弧线造型的椅子和挂有 墨西哥 国旗的墙壁,营造着本应属于咖啡馆的小清新的氛围。
墨西哥玉米脆饼套餐,包含半张(两小块)和一份颜色很像红菜汤但实际上是 墨西哥 式的汤品外加凉快玉米脆片。虽然看起来不多,但吃完之后也还是挺有饱腹感的。味道更是没得说,比在 北京 吃过的一两次 墨西哥 餐好吃很多。包裹食物的报纸造型的托盘很有西部牛仔的赶脚。
今日美食-Hlopok Chayhona
看完歌剧归来,在市区街头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拿着手机寻觅一处可以填饱肚子的地方。不甘心披萨 汉堡 的简单快餐,于是这家主打 高加索 地区美食的馆子进入了视线。只不过寻找他们的位置依然花费了不少时间,这次的困难在于他们虽然临街,却要上到一处高一些的平台之上才能看到,且夜晚只有一个俄语招牌亮灯,对着地图、猫途鹰和商家的名称核对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就餐已经将近9点,人已经不多了。店里是温馨的红黄色灯光,沙发或皮质座椅看起来都很舒服的样子。服务员基本都是 俄罗斯 人,不过英语也都还不错,接待我的是个看起来粗犷无比不过后来发现做事很细致的20来岁大汉。菜单颜色艳丽,标识清晰都有漂亮的配图,只叹一个人吃饭无法吃到更多种类。
普哈利,一道开胃菜,由香菜菠菜青葱核桃仁混合一些香料而成的糊状小球,三种不同颜色是不同的三种口味,不过口感基本一致。一人吃三块实在太多,味道上也远不如色香更为吸引人。
梅尔甲梅克兵豆汤,从名字上完全不知所云,幸好菜单都有详细的中文注解。这是一道由西红柿、大葱、胡椒薄荷以及土豆熬制的比汤稠比粥稀的东西。酸酸甜甜还有细软的小颗粒,撒上些柠檬汁非常好喝,感觉这才是一道出色的开胃菜。
这个忘记准确名称了,薄薄的有嚼劲的小饼里面夹着羊肉各种蔬菜和酱料的一种主食,羊肉不膻,味道很香吃起来特别带劲特别过瘾!
葡萄叶卷饭,葡萄叶包裹羊肉和牛犊肉,搭配奶油和一些蔬菜,一盘大概有六个,大小基本可以一口吞。头一次吃葡萄叶加工而成的食物,叶子并没有很怪异也不硬,和吃其他深色野菜没有太大区别。牛羊搭配的感觉很赞,不过羊肉的膻味比想象的重了一些。
一个人点了四个菜自然是吃不动的,汤喝完了开胃菜吃了俩,剩下的一些饼啊什么的都打包了。这里打包都是服务员把剩菜端到后厨亲自打包,等候了2、3分钟,装在精美纸袋里的一次性饭盒就拿了过来,感觉实在太好了。
Day5 景点扫尾,查缺补漏
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广场-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海港与礼炮-火车站-马卡罗夫将军纪念碑这一天也是旅行的最后一天,晚上就要乘“小绿”(西伯利亚航空)回家了,市区的景点其实基本逛的差不多了,再随便溜达溜达,去没有走到的角落看一看。
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广场
这一天是周一,前天热热闹闹的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广场如今已经恢复成它本来的样子——一群群可爱的鸽子在广场上散步,热心的孩子和大妈在这里给它们喂食。
这一天在这发生了两段小故事。故事一,一位20来岁的姑娘独自在广场上晃荡,似乎在寻找什么。没一会朝我走了过来,“can you take a photo for me?”我接过她的手机,嘴里喊着“one two three……”。把手机还给她的时候,她突然来了一句:“你是 中国 人吧?”哈哈,这样的故事在我一个人旅行的经历中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故事二,一位五六十岁的大妈在广场上行色匆匆眼神飘逸,看到我之后出乎意料的径直朝我走了过来。“唉小伙子,你知道哪有厕所么?”“广场前面路口的地下 通道 里有一个,不过好像是收费的”对话结束之后才醒过闷:她咋那么确定我是中国人呢?
海港与礼炮
第一天参观完潜艇在附近休息的时候,冷不丁一声巨响吓了我一机灵,瞬间提升了警戒。不过身边无论是游客还是本地人,都是一片淡定,也就放松了下来。后来查阅攻略才发现,原来,这是 俄罗斯 的一个传统。据说自彼得大帝时期,俄海军要塞就有午时鸣炮的传统,保持至今。
两门礼炮在军港上蓄势待发,鸣响礼炮前现实由军乐队演奏一小段悠扬的音乐,然后随着五声“嘀嘀”的倒计时,两门礼炮一起鸣放,响声震天。
太平洋舰队司令部门前近海的小广场上,有几座很有纪念意义的雕塑。
海参崴火车站
后知后觉的我终于意识到我其实还没有好好看看我最喜欢的火车和火车站,最后一天了,不能再留遗憾。
从海港前的天桥上可以直接从楼梯下到那个黝黑的火车头面前,这一部分并不是真正的站台,而是开辟出来专供游客参观的地方。
他面前的纪念碑是献给从1941年-1945年卫国战争期间英勇的远东铁路工人们。许许多多铁路工人在空袭中壮烈牺牲。
火车头对面有一座造型独特的标志物,他的顶端装饰着 俄罗斯 的国徽——双头鹰,中部标有数字9288。不用说你也一定知道——这就是著名的贯穿 俄罗斯 东西的大铁路的东端起点,9288公里的那一边,就是 俄罗斯 首都 莫斯科 了。
轨道上停靠着一辆漂亮的蓝色列车,车底标明的时速为160公里,比我国目前T、Z字头的车速稍快一点。
海参崴火车站是俄罗斯海参崴这片土地上最具俄罗斯建筑风格的一座建筑,让人能联想起17世纪 俄罗斯 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
海参崴火车站与俄罗斯远东大铁路建设同步,该火车站建筑经过了几次改造,现在该 俄罗斯 火车站大楼是按照弗科诺瓦洛夫的方案于1912年建成。外观精美古朴,充满贵族气息。主入口采用三联拱门形式,屋内为冰刀状屋顶。
天花板上的棚画是这栋建筑的特色之一,棚画的主题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上面有两组绘画,一侧画是 俄罗斯 海参崴 市容景象,有火车站、舰队,蒸气机车,中间的两个人物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和远东总督 穆拉 维 约夫 阿穆尔 斯基;另一侧面是 莫斯科 的城市景象,有瓦西里升天大教堂, 莫斯科 大剧院等。
进入火车站并不查票,只需要安检即可入内。穿过候车大厅,右侧是售票处,购票无需出示护照,告知售票员你的乘车日期和车次即可。
离开海参崴的航班是今天夜里1点左右,而最后一班发往机场的火车在下午6点,不到7点就能抵达机场。考虑到前天曾经被不靠谱的公交路线坑了一次,为了以防万一,虽然末班公交时间更合适一些票价也更便宜,我还是选择了稳妥的火车。
邮局
火车站正对面的高大建筑的一层就是邮局了,并没有明显的post office的标志。
推开深蓝色的大门,里面分为两个部分,径直面对着的是类似超市的邮政纪念品市场,右手边则是寄送包裹信件的大厅。两个房间其实都不怎么大。
寄送大厅内有两个长得很像邮筒的东西,询问工作人员明信片应该放到哪个里面,对方似懂非懂的用手指了一下,但愿她理解的没错。然而直到现在似乎都还木有收到,囧。
马卡罗夫将军纪念碑
在海参崴游荡了差不多三天,只差西面 临海 的大道还没有走到。刚好这里据说最棒的餐厅Zuma也在这边,顺便走走看看。
几栋高大的酒店建筑西侧有一座高大威猛的雕塑,这就是马卡罗夫将军纪念碑了。马卡罗夫将军是 俄罗斯 声名显赫的舰队统帅,学者和爱国者,曾经多次来 海参崴 巡视。在俄日海战中,他因乘坐的铁甲舰爆炸而不幸阵亡。
纪念碑坐落在海滨路边,沿台阶拾级而上,到顶端广场,放眼望去 阿穆尔 湾的美景可以尽收眼底。只不过这一天天气不好,灰蒙蒙的。
今日美食-ZUMA
大众点评海参崴地区排名第1,猫途鹰海参崴地区排名第5。Zuma,一个号称到了 海参崴 必吃的经典美食,据说需要预定才能吃到。那么没预定的我是为啥吃到了呢?
Zuma位于Fontannaya大街,距离 阿穆尔 湾不远。这里主打的是超大个头的帝王蟹,以及各种 亚洲 料理与海鲜。前来这里就餐一般需要至少提前半天电话预约,如果赶在饭点前来基本不可能有空位。而我之所以能在没预约的情况下吃上一顿,那自然是因为错峰了,我从 阿穆尔 湾溜达一圈
Zuma分为上下两层,就餐区非常大,多人位特别多。环境装饰的有一些中式也有一点点日式风格,有绿植有水池,高端大气上档次。
菜单分为多种语言,不过并没有中文,于是只好将就一下英文菜单了。
这里据说是整个 海参崴 帝王蟹做的最好性价比最高的一家,帝王蟹2000卢布一公斤,基本上和人民币100块1斤,个大肉厚,非常推荐。不过我只有自己,又不擅长吃螃蟹,这比花销算是省下了。
其他食物以日料以及各种海鲜为主,不吃螃蟹的话人均150足够,像我这样相对简单的只需要不到100块。
我点了一个味增汤和一个螃蟹炒饭(Crab Chahan)。味增汤中规中矩,螃蟹炒饭则色香味俱佳,直接盛装在一个大大的螃蟹壳里端了上来,货真价实的大块蟹肉大概得有7、8块,鲜咸香嫩,其他配菜也都很下饭,真的是相当好吃,分量也还可以。
账单是放在一个精致的木雕盒子内拿上来的,除了账单还有一块口香糖,太讲究了。
街头
以下为街景,随意感受一下街道上的样子。
海参崴-北京
从青旅走到火车站大约15分钟。比较惊讶的是,坐火车并不是从火车站进入,而是在港口码头另一侧写着的“surburben”的门内进入。
进门后右手边依然是售票处,左手边有自动扶梯下楼。地下一层也就是站台层,在这里检票进站。
列车提前20分钟抵达站台。这是一列灰色为主搭配红色顶线和门的列车。
一路上我都很不厚道地在期盼火车最好可以晚点,然而祈祷失败,不到七点准时抵达了机场。
慢慢悠悠晃来晃去的走出来火车站,又穿过长廊进入了机场。接下来就是漫长的4个小时的等待了。
晚上这里的航班并不多,值机柜台大多都很冷清。
起飞前两小时才可以值机。赶紧排在了前几位争取早点进去,看看过关后会不会有啥值得买的, 比如 伏特加。
同机的有不少旅游团,偷偷听到貌似导游的推荐,这里值得购买的其实也就只有伏特加,其他的酒类啊蜂蜜啊什么的都那么回事。
夜色太晚,没有乘坐摆渡车直接从廊桥登机,没有机会拍到心爱的小绿了。经历两个多小时的飞行后,平安抵达首都机场,只是似乎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 俄罗斯 系航空公司,这次竟然晚点了。。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