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很早以前,就想到西安转转,被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最为向往,还有华清宫,大雁塔,大唐芙蓉园等等,作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的西安,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到西安来旅游,最好提前做一些功课,虽然大部分景点扫码就可以听讲解,但是时间来不及,也只能略懂一二了。 出去玩,有西安的朋友一起是最好不过的,不要自己操心,有车就是方便,买了门票以后就可以进去参观了。 到达路线:大雁塔站点公交线路:曲江旅游环线、环山1号线、环山2号线、5、19、21、22、23、24、27、30、34、41、44、189、224、242、271、307、规划326(已撤销)、400、401、408、500、500区间、501、521、526、601、606、609、619、701、715、918夜班、933、通宵4号线、世园5号线、游6、游8(610)、游9、地铁3号线、地铁4号线。 开放时间:旺 季:8:00—18:30(3月1日至11月)淡 季:8:00—18:00 游玩时间:大约2-3个小时
大慈恩寺
慈恩寺位于雁塔区境中心地带,占地46亩,是唐代的皇家寺院和国立译经院,属唐长安城南的晋昌坊。由于同唐高僧玄奘法师的佛事活动紧密相联,使慈恩寺成为闻名世界的佛教寺院。 远在北魏道武帝时在此建净觉寺,隋文帝在净觉寺故址修建无漏寺,后废。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太子李治为追念其生母文德皇后(即长孙氏)祈求冥福,报答慈母恩德,下令建寺,故取名慈恩寺。此后1000多年来,慈恩寺成为中外佛教界人士敬仰朝拜之地。 唐时慈恩寺建筑共有13庭院、1897间(包括翻经院),重楼复殿、云阁、蝉房并有塑像,十分壮观。除现有的一个院落(即当时的西塔院)外,其余早已荡然无存。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由印度取经回国途中,曾两次遭意外散失部分经本后,对带回长安的经卷,倍加爱护。为保护带回的520夹、657部梵本佛经,遂于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上书唐高宗李治,建议在慈恩寺的西院,仿照西域的建筑形式,建造慈恩寺塔。为藏经本而建塔,是修建大雁塔的真正缘由。
大雁塔
大雁塔坐落于西安市南部的慈恩寺内,现在的塔名是据《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记载:摩揭陀国有一僧寺,一日有一只大雁离群落羽,摔死在地上。僧众认为这只大雁是菩萨的化身,决定为大雁建造一座塔,因而又名雁塔,也称大雁塔。 大雁塔初建时为砖表土心五层方塔,后改造为七层方形楼阁式,唐大历年间再改为十层,到明代,又以砖面加砌塔身之外。现塔身通高64米,每层为仿木结构,底层门楣有精美的线刻佛像,西门楣为阿弥陀佛说法图,图中刻有富丽堂皇的殿堂。塔底层南门内的砖龛里,嵌有两通石碑:《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均为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书丹。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至今,大雁塔仍是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闻名中外的胜迹。国务院于1961年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