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行随笔之成都
2014年入藏之行时就曾有过去川西的动议,但还是去了西藏。一晃五年了,去川西的想法又蠢蠢欲动。而真正确定下来也就一刹那,还是从小玩到大一起入藏的兄弟三人,做攻略,订机票……一切顺利,而临行前大哥把脚崴了,三星照变成哥俩好。 5月17日晚计划乘坐祥鹏公司21:35济南飞成都的飞机,由于天气原因晚了3个多小时,18日凌晨一点才起飞,到成都机场3:16,出机场打车奔预订好的位于市中心的小筑酒店公寓倒头就睡。早上10点多才朦胧睡醒,溜达着找了个网红的川菜馆,早午饭一锅烩了。到了传说中的锦里,人群熙熙攘攘,类似济南的芙蓉街,而却大了不少,知名度也不可同日而语。边走边逛,不是很热全身上下却汗津津的,潮!这可能就是当地人愿吃辣的根本原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没有兴致逛紧邻的武侯祠了,回酒店小憩一会儿,来到了附近的人民公园,开放式的,树木茂密参天,茶社林立,茶桌密密麻麻,见缝插针找了个空座,点了两杯铁观音,亦喝亦品。喝茶、小吃、掏耳、打牌……成都人的慢生活方式可见一斑。这可能与四川盆地地处中国大陆腹地历史上很少被外族入侵,且土地肥沃地产丰富自给自足有关。 5月19日早于成都
川滇行随笔之磨西古镇
5月19日一早,在小筑酒店附近吃了一碗肥肠粉(像济南的粉条),直奔神州租车人民公园店,审核身份证、驾驶证、下载APP……一通操作后发现信用卡额度不足,又临时申请增加。考虑到路况复杂,租了一辆SUV途观。 驾上“小途”,补充了矿泉水、红牛、巧克力等,直奔高速,经京昆高速至雅安县天全镇吃朋友力荐的龙抄手、凉拌鸡,虽然价格有点小贵,但味道确实不错,食客熙熙攘攘。下午上雅康高速一路向西,钻山隧道接踵而至,开始时过四、五公里长的隧道还很是惊奇,当经过10多公里长的二郎山隧道时也就不过尔尔了,真是“强中自有强中手,一道更比一道长”。下高速转省道、乡道抵达当天的目的地——临近海螺沟景区的磨西古镇。小镇不大,古街两侧二层木屋鳞次栉比,颇具特色。找到在同程艺龙上预订的月上时光酒店,房间够宽敞,卫生也不错。 考虑第二天行程紧张,不顾一天的旅途疲惫前往旅游攻略上颇具好评的红石公园,而天公不作美,经过蜿蜒崎岖的山路抵达红石公园时阴雨绵绵,雾气重重,啥也看不到,失望之余返回磨西镇,已是夜色阑珊。雨一直下,沿古街而行,由于非旅游旺季天气也不好游客甚少,店铺老板也无精打采,找了一家酒吧,在后院遮阳(雨)伞下落座,点了两瓶白熊,一壶正山小种,一边斗地主一边考虑次日若不晴天去海螺沟就像今天去红石公园除了雾啥也看不到呀! 5月20日晚于新都桥
川滇行随笔之海螺沟
5月20日一早醒来,虽然雨停了但远望海螺沟方向的群山还是云雾缭绕。 先来到磨西镇的天主教堂,1935年毛泽东率红一方面军长征途中曾在此居住,5月29日召开磨西会议。2015年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80周年,当地人士捐资矗立了一座毛泽东的铜像,身高5.29米,连底座高8米。 吃过早饭后,天气逐渐放晴,增强了我们进海螺沟观贡嘎雪山古代冰川的决心。贡嘎雪山海拔7556米,是四川境内海拔最高的山峰,其周边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40余座,海螺沟景区位于贡嘎雪山的东麓,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纬度最东能观看古代冰川的地方 。为纪念1956年中国登山队在此成功登顶贡嘎雪山,海螺沟设立了一至四号营地四个景区。坐景区观光车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向三号营地进发,沿途山路两侧风景秀丽、植物茂盛,粗壮的松柏笔直参天,密集耸立,魏巍壮观。在山路的一转弯处看到了远处被云雾环绕的贡嘎雪山的一角,阳光洒落到山顶皑皑的白雪上透过清澈的空气反射到游客的视线中,令人震撼! 驱车来到三号营地,有几只顽皮的猴子闻讯赶来,其中一只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猝不及防的抢过同车的一位游客的提包,翻腾寻找一阵未果,悻悻的离开了。又坐缆车越过山谷向四号营地缓缓进发,山谷内沟壑纵横,两侧壁立千仞,高山菊等各类植物漫坡散落,偶有山泉潺潺流下。回头远眺山下蓝天白云下的小镇被墨墨绿色植物覆盖静逸安详,像一幅中国水墨山水画。 下缆车来到四号营地的观景台,云雾缭绕白茫茫一片,别说心仪已久的贡嘎雪山、古代冰川,毛线也看不到。真是兴兴而来悻悻而归,像不像那只悻悻的猴子!想来人生是否也如此,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有所得亦有所失。 离开海螺沟景区吃过午饭,驱车赶往今天的目的地——新都桥,又路过红石公园,今天天气放晴,潺潺山泉两侧的大片大片红石尽收眼底。据说在海拔2000米以上且空气质量非常好的自然环境下,这种红色的苔藓才能附着生长在岩石上。 露宿新都桥。 5月21日早于新都桥
川滇行随笔之国道318
5月21日早,在海拔3400米的新都桥出现了高原反应同行的二哥头痛的厉害,赶紧去镇医院,带着氧气包、葡萄糖口服液驾小“途”沿国道318川藏线继续西行。 318国道弯多坡大,遇前方大货车压车需要在行程非常短的直道快速完成超车非常考验驾驶技术,在理塘午餐后转省道217、216继续南行,沿途风光无限好,近处草甸、流水、牛羊,远处高山、蓝天、白云,随手一拍便是一幅图画。 沿途翻越了剪子弯山(4659米)、兔耳山(4696米)、海子山(4700米)行程422公里终于下午6点左右到达稻城县香格里拉镇,入住尚客优连锁酒店。 5月23日早于香格里拉镇
川滇行随笔之稻城亚丁
5月22日起了个大早,驾驶“小途”直奔亚丁景区,持身份证、现金买票(不能用微信、支付宝),进景区后直接坐观光车沿崎岖蜿蜒的山路约1小时后到达扎灌崩。山风吹来穿着爪绒衣、冲锋衣感觉有丝丝凉意。步行约500米上坡路有些小喘,放缓脚步心想这才哪到哪儿呐!到达冲古寺,有两条游览线路可供选择,短线1.5公里(徒步往返约2—3小时)到达卓玛拉措(珍珠海);果断选择长线(来都来了),坐小电瓶车沿更窄更险的山路继续蜿蜒前行约半小时后到达洛绒牛场(海拔4180米)。沿木栈道缓缓前行,近观牛马草甸,远观蓝天雪山。稻城亚丁位于四川甘孜州西南,亚丁藏语意为“向阳之地”。1928年,约瑟夫.洛克穿越该地并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相关文章及照片轰动西方世界;1934年4月,美籍作家希尔顿以洛克探险经历创作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将那个有着雪山、峪谷、森林、草原、寺庙的世外桃源称为“香格里拉”,稻城亚丁因此被誉为“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近期,电影《从你全世界路过》在在亚丁景区取景更使该地成为网红、文青打卡之地。亚丁景区所辖三座雪山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中段,北峰仙奶日(海拔6032米,意为“观世音菩萨”)和南峰央迈勇(海拔5958米、意为“文殊菩萨”)、东峰夏郎多吉(海拔5958米、意为“金刚手菩萨”)呈品字形,巍然耸立,遥相对峙,俊秀雄奇,撼魂荡魄。相传公元八世纪,由莲花大师为三座雪山加持命名。佛经载:世上24处圣地,一切之主是三神山之地,是众生朝圣积德之地。上山的路逐渐变得狭窄、崎岖不平,有时还要侧身为马让路(马帮往返约6公里,300元),越往上走离夏郎多吉雪山越近,而陡坡也越来越多,感觉喘息也越来越急促,需要经常停下来歇息甚至吸氧(自带小氧气罐)。约走了一半的行程,同行的二哥高反严重,经商议由我一人继续前行。又走了约20分钟到了马帮的折返点,这时已是中午12:00多,吃了些巧克力、鸡蛋等补充体力。再往上走就都是台阶了(难怪马帮也不上了),而且坑洼不平、宽窄不一,前面上陡坡路段就已经气喘吁吁且消耗了很大体力,再往上爬台阶那真是对爬山者意志品质的考验了。越往上爬感觉气息越不够用,有时爬二三十阶就要停下来喘气、吸氧。当你在攀爬途中看到有人靠着栏杆一动不动,他没有在思考人生,他什么也没干,他在喘气!佛家盘腿打坐要求做到什么也不想(空),而此时此刻的我就是大脑一片空白(空),只想着喘气!甚至体会到了《孟子•告子下》所描述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绝望之际看到了牛奶海、五色海的指示牌,有好心的游客说沿左侧的路先往牛奶海登山的台阶缓一些适合体力一般的登山客,果断“听人劝”。终于来到了牛奶海,远处是夏郎多吉雪山,周边白色石子环绕,湖水周边泛白(故称“牛奶海”),中间墨绿色,水质清澈见底。湖边的游客并不是很多,激动得大吼一声,赶忙拍照留念!又经过一段段费心费力的台阶爬上了一个山坡,远远望见了五色海,远处是央迈勇雪山,而要真正接近五色海估计要走约1000米的下陡坡路,依当时的体力和时间,我放弃了这种做法。登上较高的一处山坡(实测海拔4506米),环顾四周景色(三神山、两圣湖),拍照留存,而真正的美景只能留存心里。在山上还遇到了辛苦采虫草的藏民,她说5-6月是采虫草的最佳季节,运气好时1天能采5-6斤。稍作歇息调整马不停蹄的往山下赶,而从五色海一侧下山,全是各种大小不一的石块砌成的很不规则的台阶而且坡大地滑,心想幸亏没有从这条路上山,侧着身一步一台的小心翼翼的下山,有恐高的女孩子直接蹲在地上不敢起身。连滚带爬地下到马帮折返处已是下午3点20分,靠着栏杆稍作休息,感慨每一位成功登顶的游客都不简单,都是对自己意志品质的极大锻炼,也为自己的成功登顶激动得差一点老泪纵横。不敢过多停留,赶忙往山下赶,没有了台阶下山要快一些,但等赶到山下膝盖还是隐隐作痛。在海拔4100米以上徒步往返10余公里山路,真正体验了一把“灵魂在天堂,身体在地狱”。“无限风光在险峰”,个人感觉稻城亚丁的景色与各种攻略的宣传并无二致,如果身体等条件允许还是很值得一去的;尤其是历尽千辛万苦而看到的美景更值得珍惜,人生是否亦如此——越是轻易得到的越不懂得珍惜,越是不易得到的越珍惜备至。而拍出来的照片可能就差强人意了,这与拍照的设备、选景位置、角度、当时的气候条件等都息息相关,可能我看到的是A,拍出来的是B,你看到的是C,而真正的景色是D……真是“拍景不如看景,看景不如听景”。真正的美景是需要亲身体会的,而不同的人对“美”的体会又不尽相同,就像“一百个人的心目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而同一人以不同的心境去欣赏的景色可能也不尽相同,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川滇行随笔之香格里拉大峡谷
5月23日一早,按原计划驾驶“小途”从四川稻城县香格里拉镇赶往云南香格里拉市。事先做的计划是从香格里拉镇—青德乡—青麦乡—洞松乡—东旺乡—古学乡—奔子栏—香格里拉市,之前查的攻略上述线路有人走过(行程340公里,需7—8小时),但实际是否能走、路况如何也不是很清楚,在香格里拉镇询问尚客优酒店的老板,得知上述路线能走且大部分路况还不错(约需5—6小时)。若上述线路不通则只能按原路返回成都,至少走2天的重复线路,乏味的很。 从香格里拉镇出发往青德乡、青麦乡方向行进,一开始路况还可以,比较平整且过往车辆很少,但山路还是很多蜿蜒崎岖,穿山隧道很窄单车道双向混行且灯光灰暗或干脆没有灯光,尘土飞扬打开车灯能见度也很低,只能谨慎慢行。过了青麦乡后逐步走向了险峻的山路,一侧是陡峻的悬崖峭壁(岩石颜色各异,有黑色、红色、绿色……),路下面就是湍急的河流,路随河流、山势蜿蜒前行,一方面感慨大自然的神奇,另一方面也感慨人工的伟大。在一处观景平台遇到了一位云南的自驾游客,方知途径的是香格里拉大峡谷,下面川流不息的河流即金沙江。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不得知、计划外的美景不经意间映入眼帘,真有点猝不及防意外之喜。而一段很不平整的颠簸的路面影响了行进的速度但并没有影响心情。 赶到奔子栏吃过午餐,沿214国道南行,由于时间充裕就越过香格里拉市(海拔3300米,不宜高反者居住)继续向东南方向行进,夜宿虎跳峡镇紧邻冲江河(流入金沙江)的藏缘客栈,经客栈老板介绍,这个季节虎跳峡的水势不是太大,而白水台景区的景色很好。 5月30日于济南
川滇行随笔之白水台
5月24日早,驾驶“小途”离开虎跳峡镇直奔虎跳峡景区,仍旧是蜿蜒的山路,好在路面还算平整,往返的车辆也很少,有的路段连护栏都没有,也有个别被冲毁而临时修复的路段,有些小惊险,只能小心谨慎驾驶。穿过虎跳峡景区又继续行驶接近中午时分来到白水台景区。白水台位于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西麓,是由碳酸钙溶解于泉水中而形成的自然景观,因形状似层层梯田,被称为“仙人遗田”。景区虽然不大但景色优美,梯田流水,让人流连忘返!相比虎跳峡的气势磅礴,白水台就比较婉约了,钙化池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池中水质清亮,清澈见底,在阳光的反射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真的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从白水台返回的途中,顺便游览了虎跳峡景区,虽然水势不大,但两岸山势陡峭险峻,金沙江水顺山势喷薄倾泻而下,水石撞击之声不绝于耳,蔚为壮观。驱车返回虎跳峡镇沿214国道继续向东南方向行进,直奔丽江。入住丽江花镜•燕语度假民宿。夜游束河古镇,体验东巴文化,穿行于酒吧,徜徉于音乐…… 5月30日于济南
川滇行随笔之丽江
5月25日早,驾驶“小途”找到离住宿酒店较近的神州租车丽江束河古镇服务点,通过手机APP操作自动还车,很是方便。打车到酒店老板推荐的附近的农贸市场购买云南特产—文山田七、辣木籽、牦牛干……当晚计划乘坐首都航空17:30由丽江三义机场飞济南遥墙机场的航班又晚了1个多小时,18:48起飞…… 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旅行,该经历的都要经历,要到达的终究会到达…… 5月30日于济南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