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们夫妻俩于2018年8月开始准备我们的第八次长途自驾游。一切准备工作虽然都是轻车熟路,但是也够麻烦了,特别是要拆掉汽车后座改成小仓库。
液化气罐和液化气灶只有放到别的地方了,虽然带了做饭的炊具但是做不做饭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中午没有时间,晚上老婆不吃饭。看到很多车友在路上小厨大做汤菜齐全,大快朵颐真是羡慕。羡慕人家的充沛的精力和用不完的时间。我总觉得人家是去旅游,去玩,去享受生活,而我们却是赶路,赶路再赶路。各个景区都是匆匆而过,就这还是老完不成我的计划。 残翁追梦 退休在家中, 不摆龙门阵,不寻垂钓径 ,不闻落盘声 。网络找攻略, 地图寻路径 。翁残依杖走,只为霞客梦。精心养翼虎,乘虎脚生风。结发善驾驭,我跟老婆行。 八月二十七日我们出发了,老婆开车我导航,路线如下; 郑州----运城---延安---榆林---包头---呼和浩特---满洲里---漠河---黑河----大庆---北京草原天路---郑州,于十月一日回到郑州。耗时三十五天。行程10700公里,费用15500。原计划到山西太原看看悬空寺,北岳恒山,大槐树等景点。由于老婆要看孙女,我们又没有完成所有计划行程,剩下景点只有再跑一趟啦。 我的游记不能向你提供优美的文辞和高水平的照片供你欣赏,因为没有那个水平。也是不会指引哪里有美食哪里有好住处让你去品尝,休息。因为没有那个能力。我只能凭我的游览经验详细的告知你,这个景区该怎样游览。我走过的路是那些,那一些路线是错误的。还有我用了多少时间,以便利你的游览。因为我为制定旅游路线时所耗费的力气太大,资料不好找。所以我要为看我游记的人提供一些便利。
去运城盐湖
昨天我们游览了皇城相府,九女仙湖。当晚我们在这个阳城服务区宿营。 今天是八月二十八号,今天我们计划去运城盐湖看看。
盐湖
运城盐湖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由于其盐含量类似中东的“死海”,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故被誉为“中国死海”。 网上有照片显示人们在水中漂浮着,真有意思。我们准备了游泳衣想在盐湖里飘一下。
关帝庙与普济寺
下图是运城附近的几个景点分布位置;我在盐湖(红点)处,下一步计划到(蓝点)关帝庙去。晚上宿营五老峰(紫点)处,明天游过五老峰以后到(黑点)永济铁牛和(桔红点)鹳雀楼看看。
下一个目标是关帝庙,提起此事我就肚子疼。当时从盐湖上车定了导航就走,我忘记了中国到处都有关帝庙,我要去的地方名字叫解(hai)州关帝庙上图(蓝点)处。这个是全国最大的关帝庙,是关老爷“办公”的地方离盐湖很近的。可是我定导航是只写“关帝庙”三个字,这一下麻烦了。那个破凯立德导航(现在凯立德真破产了)一下子把我们导到了永济县关帝庙上图(绿点)处。还好木有导到台湾的关帝庙就算不错了!不过还好离我们要去下一个目标鹳雀楼(桔红点)很近,这也算是个安慰吧!
这里的老太太说“这是关老爷的老家,也就是家庙”,不管真假反正我不是来烧香的,我是来看建筑物的。这个小地方不值得看!气得我肚子疼,可是也怨不得别人呀! 冷静下来仔细看了看地图,发现这里离鹳雀楼不远。鹳雀楼虽然在计划之内,但是那个是明天下午的事。原计划今天下午看完关帝庙,就去五老峰在那里宿营。明天一早上五老峰,下午看鹳雀楼。这样走顺路,现在跑过地方了。明天去五老峰还要再拐回去,你说这事闹的。
永济铁牛
在到鹳雀楼以前还有一个值得一看的景点,就是永济铁牛。
蒲津古渡遗址。古代黄河上的著名渡口——蒲津渡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黄河东岸,历史上著名的蒲津桥和唐开元铁牛也位于此处。后因黄河东移,开元铁牛等没入水中,悄然消失。20世纪40年代,河水沿蒲州西城墙外流过,据当地老人回忆,枯水季节,下水还可摸到铁牛牛角,行船还有被牛角挂伤船底的情况。50年代后,三门峡库区蓄洪,河床淤积,再加上河水西移,到了六七十年代铁牛已被深埋于黄河水面下2米有余的河滩里了。1988年,永济县经过一年多的查访勘探,于次年8月发现并出土了唐开元铁牛、铁人。资料
铁牛头西尾东,面河横向两排。伏卧,两眼圆睁,呈负重状,形象逼真。牛尾后均有横铁轴一根,长2.33米,用于拴连桥索。牛侧均有一铁铸高鼻深目胡人作牵引状,当时露出地面部分高1.5米,肩宽0.6米。四牛四人形态各异,大小基本相同,据测算,铁牛各重约30吨左右,下有底盘和铁柱,各重约40吨,两排之间有铁山。
鹳雀楼
这就是中国的四大名楼之一鹳雀楼的所在地了。
说明一下,进去以后才知道一条路直通鹳雀楼并不远。大概有三四百米吧,可是观光车却是从边上绕道过去,那样路程就远的不少。来晚了本来观光车就要下班了,那个姑娘说我多等你们一会吧。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约在557—580年间),历经隋、唐、五代、宋、金700余年后,至元初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进攻中原,毁于兵,仅存故址。明初时故址尚存,后因黄河水泛滥,河道摆动频繁,其故址随之难以寻觅。人们只得以蒲州西城楼当作“鹳雀楼”,登临作赋者不绝。
鹳雀楼是现存最大的仿唐建筑,外观四檐三层,内分六层,总高73.9米,总建筑面积33206平方米,总重量58000吨,在建筑形制上充分体现了唐代风格。
黄河在西面。不害羞我也来几句;登鹳雀楼有感鹳雀楼影水中静,之涣唐诗心里鸣。登顶黄河依旧在,滔天大势变平平。古时漕运千帆竟,水少如今船不行。非是上游生几坝,枯期水断困难生。在上面大概四十来分钟,下来那个开观光车的姑娘还在等我们,坐车回到大门口。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