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碎碎念】
城市的街道上人来人往,看着非常的热闹,但是热闹的背后每个人都顶着无穷无尽的压力。我想,这世界上释放压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旅行吧!那么中国那么大?到底应该去哪里?在朋友的推荐下去到了台州温岭,这是一个有山、有水、有海、有音乐的地方,也是亲近大自然,放空心灵的好去处。
【行程路线】
Day1:杭州-温岭-长屿峒天-长屿如意酒店-温岭蝶来三舍·日出精品民宿Day2:曙光园-石塘观景台-里箬村·陈和隆故居-小箬村(七彩小岛)-洞下沙滩-流水人家民宿Day3:坑潘村-方山
Day1:杭州-温岭-长屿峒天-长屿如意酒店-温岭蝶来三舍·日出
【长屿硐天】长屿硐天符合中国的整体地势也是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倾斜伸入东海。长屿因峰峦蜿蜒起伏,就像是海上一座狭长的岛屿而得名“长屿”。它是晚侏罗纪喷出岩构成的山体,这种山体非常的柔软,人工就可以将其切割。
因为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获得人们想要的石头,所以这里成了当地人采石的圣地。1500年的光景,在几十代人的努力下,海拔只有150米左右的长屿硐天形成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山洞。
这些山洞“虽由人作,宛若天成”,在数量上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8个硐群, 1314个形态各异的硐窟。
古钟、覆锅、桶壁、巨兽等各种形状的造型都是在无意间完成的,更因为长屿硐天的范围之广,体积之伟,形态之异、下切之深、切痕之平,在国内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才有了“中华第一洞”的美誉。
我们游览首先来到的是有着长屿硐天最大洞群之称的观夕硐,沿着进入观夕硐的山路前行,我一眼就认出了路两旁自在游乐的锦鲤。
在碧泉之上一座曲折蜿蜒的石桥,将整个观夕硐的气氛烘托的幽静恬淡。桥尽头是三个鲜红的大字“观夕洞”,钱绍武教授书写的三个字遒劲有力,大师气十足。
拾阶而上,入口显得有些低矮狭小,穿过洞口则豁然开朗,让我禁不住想起了桃花源中的美好生活。我不禁感叹起来,包含348个硐体,面积达5.38万平方米,容积131.21万立方米的观夕硐果然名不虚传。
往里走,一尊大佛笑脸相迎,袒胸露乳,一看就知道是弥勒佛。在宽敞的山洞之中,弥勒佛以地为铺以天为被,笑看众生,正符合他“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 容天下难容之事”的性格!
从弥勒佛后的台阶继续前行,划船而过,就是亚洲唯一的岩硐音乐厅。这个岩硐音乐厅的面积有2000平方米,能够同时容纳700人入座,可以在此欣赏民乐队的精彩表演。这里最让我惊奇的是它的音效效果,在音乐厅的任何角落都可以听到立体的音乐。只是我们来的时间有点遗憾,没有亲身的体验一下这种美妙的感觉。
观夕硐内到处都是大气的设施,就连一只石碗都因为它2.53米的内口径、2.71米的外口径、1.01米的高度而被评为了“世界基尼斯之最”。一只黑色石龟端坐碗中,我想这只石龟应该是这里的吉祥物吧!
墙壁上由野萍书写的“皇都石韵”四个大字显得魏巍大气,最让人称奇的是洞顶高几十丈的山泉,一股涓流在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居然可以完美的滴进石制大铜钱的方眼中。听当地人说用滴下来的水洗手可以发财,作为“守财奴”的我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了。
与之相对的是一座石桥,看那三个鲜红的大字就知道这座石桥叫做“观心桥”。石桥上长满了青苔,绿色的青苔点缀着厚重的石块,厚重之中带着一丝温情。
走出观夕硐,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洞内是阴凉幽静,洞外则是开阔明净。各种菩萨被雕刻在石壁之上,神态严明,在佛的面前众生平等。
在观夕硐中漫步,抬头看尽是陡峭的绝壁,地上则是无处不在的台阶。若是夏天到这里则可以享受这里无尽的凉爽,还有独一无二的石文化。硐外则是另一番光景,两相融合,既有世外桃源的生活,又充满了佛家文化的底蕴。
藏着中国最大的硐穴博物馆的水云硐位于长屿硐天双门硐景区西侧,这里拥有52个硐体,其中透天硐6个,水洞8个,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石文化丰富。第一洞厅“洞天福地”深广雄伟,岩壁长年渗水积彩,形成了梅桩、柳枝两幅天然壁画,壮观无比。这里还展示着长屿硐天形成的历史,再现了当地人当年的劳动场景。
继续向上则是奇石馆和艺术馆,奇石馆中奇石众多如:石狮、石马、石人、石猴等。尤其是那些石窗、石屏上的精美雕刻,七仙女、鸳鸯戏荷、风穿牡丹、玉女散花、嫦娥奔月、梅兰竹菊等景观惟妙惟肖,是不可多得的景观。
Tips:通票:112元开放时间:夏季:07:30~17:00 冬季:08:00~16:30长屿硐天岩硐音乐厅演出时间表:第一场 10:00-10:30第二场 13:30-13:50第三场 14:30-14:50第四场 15:30-15:50
【长屿如意酒店】
每个地方的文化都与他们的饮食密切相关,想品味当地的饮食文化当然要到当地最具特色的酒店了。在温岭旅游一定要去长屿如意酒店,这里的饮食极具当地特色。许多的明星都慕名到长屿如意酒店,品味当地特色。
长屿如意酒店就在长屿硐天附近,优越的地理位置给它带来了非常大的竞争优势。这家店的黄鱼非常有特色,在温岭它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黄鱼的做法重要,吃法也同样重要。吃黄鱼一定要配上年糕,黄鱼年糕是这里的招牌菜。野生黄鱼鲜香无比,没有什么味道的年糕就像馒头一样,二者配到一起简直就是绝配。
只有吃的东西,没有喝的东西这顿饭就显的有点单薄了。此时,长屿如意酒店的多维佳苹果汁就显露出威力来了,搭配着海鲜味道超级棒。
猪肚、糯米、盐、姜片、黄酒、味精这些食材对我来说没有丝毫的意义,但是经过长屿如意酒店厨师的精心处理就变成了美味的糯米猪肚。对于我这个不怎么吃米的人来说,居然在这里吃了两片,实在是难能可贵。这道菜不仅味道可口,而且营养价值非常高,非常适合食欲不振与多汗盗汗的人食用。
泥螺爆炒辣椒算是这里的一道重口味菜了,海鲜味与辣椒味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没有腥味也没有丝毫的泥沙,洗的非常干净、。
吃过大闸蟹的我对其他地方的螃蟹几乎不再感兴趣,在同伴的劝说下我才勉强尝一下。这一下让我再也停不下来了,它的蟹黄很多,蟹腿也非常的饱满,吃起来很过瘾,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真香”定律?
当炒元宵被端上来的时候,我是满脸的抗拒,毕竟我已经吃了二十几年的甜元宵了,突然之间变成了炒的咸元宵,我还真的不适应。没有包陷的元宵与豆芽、鸡蛋等炒成一道菜,虽然我很抗拒,但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我还是尝了一口。还别说,咸的糯糯的元宵吃起来真的别有一番风味。
作为唯一的面食,红糖馒头甜而不齁,吃起来非常适合我这个喜欢面食的人。还有一道重口味的辣椒蒸鱿鱼,同样非常的美味,而且适合无辣不欢的人。
【温岭蝶来三舍·日出精品民宿】
每次到江南旅游,我都喜欢住一住这里的民宿。喜欢江南民宿的温柔细腻,更喜欢它在繁华城市中所保持的那一份宁静。这次来到温岭也是如此,我住在了温岭市石塘镇珍珠滩商务旅游度假区温岭蝶来三舍·日出精品民宿。与江南大部分民宿不同,温岭的日出三舍民宿更加的贴近自然。
沿着环海公路前行,远远的就看见一栋栋老屋改造而成的房间。没有城市酒店的高大雄伟,看上去就像是农家小院一样。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俯瞰璀璨的珍珠滩,靠近环海公路更是可以每天起床就能够享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生活。
踩着石板铺就的路慢慢靠近蝶来三舍·日出精品民宿,石屋的建筑风格显得古朴,铝合金与玻璃相结合又充满了现代的气息。阳光下的小屋显得精致典雅,充满了文艺气息。一共15栋别墅紧紧相邻,就像农村小院一样,走出门来每一家每一户都是旧相识的感觉。
蝶来三舍·日出精品民宿的大厅,一叶扁舟的造型让我觉得犹如进入了海洋之中,透过窗户就能看到海的风情,更让我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出来旅游的人大部分都想要逃离城市的压力,放松一下自己。但是在旅途中的许多酒店都还是商务的感觉,没有丝毫的气氛去放松。蝶来三舍·日出精品民宿针对这种情况,专门设置了功夫茶会客厅和会客室。
功夫茶会客厅中清新的原木装修风格,洁白的墙面与西式吊灯相互映衬,带来的是中西结合的风情。会客室可以容纳20人左右,在充满中古韵味的民宿中一边欣赏美景,一边与友人谈天说地,有情又有闲,田园式的悠闲也只有在此地才能找得到。
休闲娱乐厅的整木三角房梁与石屋相配,农村的气息扑面而来。若不是此处摆放的沙发与娱乐施舍,我真的会把这间房子当成农村的温馨小屋。尤其是窗外的满天繁星,坐在屋里仿佛都能听见小孩子数星星的声音。
蝶来三舍·日出精品民宿共有15栋房子中,有40多间豪华单间都是海景房。
屋内简白的装饰凸显房间的整洁干净,屋顶专门用横梁进行装饰,整个屋子中最常见的就是原木家具,极具农家风情。
宽敞的洗漱间,摆放有序且齐全的洗漱用具,这一切都为入睡前做好了准备。每晚睡在这里都可以静听海浪涛声,清晨听着鸟语闻着花香起床,美好的一天从此时开始。
早起以后一定要出门走一走,清新的空气伴着各种鸟叫声一起袭来。踏在石板上,迎着海风静静的观海景,大海的风情在蓝天下显露无遗。如果不想走路也可以撑开屋门口的那把伞,沏一杯茶静静的品上一品,享受逃离汽车轰鸣的宁静生活。
早晨在东西味舍静静的吃一份早餐,一杯牛奶一碗稀饭,再配上一点主食,最好再来点水果,静谧的田园风情伴随着可口的早餐一起融入身体中。
环海公路在山中蜿蜒前行,通向每一处民宿,而这些民宿静静的藏在青山绿水之间,构成一幅奇妙的中国画。这幅画不仅充满了诗意,还因为人的到来而动了起来,不再宁静到无聊。
海浪拍打着岸边,散落在山上的民宿则每天享受着海景房的待遇,这一切的美,如果没有你的到来都将毫无意义。
Day2:曙光园-石塘观景台-里箬村·陈和隆故居-小箬村
【曙光园】千禧年虽然已经过去了18年之久,但是作为千禧年第一缕阳光照射的地方——千年曙光园仍然吸引着许多的游客。
新千年的第一缕阳光就照射在了这里,因此才被取名为曙光园。所以曙光园是一个迎接旭日的好地方,但不幸的是我们来的天气不合适。灰蒙蒙的天气看起来快要下雨了,只能看看这里的一些景点过过瘾了。
走进曙光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又高又大的碑,两扇碑高高耸立,用一只渔网相连。两支相对的碑柱高高耸立,如同两扇竖起的门板,象征着新世纪的大门已打开。竖起的门柱又如扬起的风帆,象征石塘人民迎接旭日;两帆之间渔网相连,象征石塘人民战海伏浪夺丰收,勤劳致富绘宏图的雄心。
在千年曙光碑这里向远处的海望去,朦胧的海中可以看见一些小岛,像是传说中的蓬莱三岛一样。我一直以为这里以阳光出名,也应当以阳光美景为主,没想到作为副景的朦胧海景也同样迷人。这里是千禧年在中国开始的地点,所以也成了许多人的祈福圣地。许多人将象征着幸福的红色祈福带寄在这里,希望可以得到上天的保佑。
曙光园中的石塘天文馆是中国唯一一家向游人开放的综合性天文馆,这里集观光游览、科普教育于一体。
馆内现有天文厅、天文展厅、科普象厅、天文剧场四大部分,全方位的像我们展示天文知识。奇幻的光、声、电等技术设备被完美的运用到这里,苍穹中的斗转星移、5000颗恒星、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景观、极地特有的极光等知识,在这里不再是一个个文字,而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
Tips:景区开放时间:8:00—16:30【石塘观景台】石塘作为一个古老的渔村,在历史的长河中平凡的度过了许多时光。现在却一不小心因为它的观景台成为了网红,许多人赶到这里就只为了在观景台上看一看石塘旖旎风光。
现在有着“画中镇”之称的石塘镇由石塘、箬山、钓浜三镇合并而成,三镇合一之后的石塘镇拥有了58.6公里的海岸线。蜿蜒曲折的滨海绿道在山间穿梭,更是完美的将石塘所有的景色都穿在了腰间,吹着海风漫步其上一股海洋风情令人留恋忘返。
海面上波浪时不时的泛起涟漪,海岛与渔船在灰蒙蒙的天气中时隐时现,仿佛是仙境一般。没有固定形状的各个小岛肆意的伸进海中,像是与海在嬉闹。阡陌纵横的小路通向每一个小岛,连接着岛上的每一户人家。
石塘镇棕白色的网红观景台拥有最佳的观赏视角,观景台位于五岙村尖山头,由于三岙、四岙、五岙合并为海利村,所以海利村就成了拥有最好观赏角度的村了。
观景台背靠苍山,面朝大海的独特地理位置,再加上不收费的政策,观景台成了网红必打卡的圣地。虽然不收费但由于它的最大承载量只有50人,所以人多的时候需要排队。
站在观景台上可以更好的体会到石塘建筑的特色,“屋咬着山,山抱着屋”,这些依山势而建的石屋色调协调一致,错落有致的建筑极有立体感。
三层或四层的石堡楼,用长方形石料建成,造型犹如一座座欧洲中世纪的城堡,充满了深厚的底蕴。而石屋更是没有丝毫规律的散布在山间,凡是有路的地方都有石屋作陪。这一场景让我备感温暖,顿时觉得灰蒙蒙的天气也要转晴了。
海面上浪花泛起波澜,拍击着岸边的石块,传来阵阵声响。船只往来穿梭,一片繁忙的景象。远处的小岛在一片苍茫的雾气之中若隐若现,仿佛像是一叶扁舟漂浮在海上一样。
山水相依,情意浓浓,连接着海与山的沙滩也同样景色宜人。一个小小的石塘就拥有两个大名鼎鼎的沙滩,一个是洞下沙滩,另一个是金沙滩,正与观景台相近。【里箬村·陈和隆故居】石塘石屋名声在外,也使得它的发源地——里箬山被众人知晓。箬山之中的里箬村依山面水,村子中到处都是石块建筑,充满了阳刚之气。沿着村中的台阶随便走走,一个不经意突然出现一树鲜花,让我顿感温柔。
这个充满柔情的地方怎能不来一张美美的照片?赶紧拿出长枪短炮对准小姐姐就是一张。继续前行我发现这里的许多老人家都会坐在家门口悠闲的聊天,看着我们这些陌生人出现在村中也没有丝毫的害羞,微笑着看着我们,一种慢生活的既视感。
村中最显眼的就是陈和隆故居,“依山作屋,架海为庐”的建筑风格,更是聚集了沿海渔区石建筑的优点。木石结构的陈和隆故居前后有两座四幢屋,还带有一个小花园、一座石砌炮台,总建筑面积约600多平方米,在这个山村中就像巨无霸一样存在。
生于乱世的陈和隆故居充满了历史的印记,建造了许多炮台。这些炮台都超过居住的房间,以便于观察敌情,也占据了居高临下的优势地位,便于打击敌人。
整个建筑经过时光的洗礼古色古香的韵味更加深厚,尤其是从空中俯视,整个屋顶被灰棕色的瓦所覆盖。看到陈和隆的旧宅我充满了疑惑,如此富有的家庭为何没有建造典型的江南小院,而是以笨重的石头做原料。
听了别人的讲解我才知道,原来这里的大海并不是一直都波澜不惊,也有怒潮滔天的时候。对于房屋的摧毁还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才以石头为建筑材料,以抵抗海水的侵蚀。
能够建造如此巨宅的陈和隆是当地著名的渔业大亨,他早年间以摇小船为生。后来又从事鱼货生意,因为他的头脑灵活,所以生意越做越大。他攒钱造成大船,在台湾、惠安、箬山之间运货谋利。
到清末民初间,他已拥有大钓鱼三艘、小钓鱼六七只,后来又造铁壳轮“泰顺”、“华升”,还买田置地开当铺、在温州参股银行,渐渐成为石塘、箬山一带首屈一指的巨富,也就有了如今的陈和隆故居。
在里箬村有许多的船,像许多年前一样。只是这些船已不再是当年的功能了,更多的是为人服务。【小箬村(七彩小岛)】在里箬村的码头,我就看到一栋栋彩色的屋子漂在海面上,我好奇的问导游。原来那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地方叫小箬村,也就是火爆ins上的渔村。
我带着期望快步走进这个小箬村,听导游说这个小箬村因为处在海中所以也叫七彩小岛。三面环水,只有一面有陆地与外面相连,在灰蒙蒙的天气中看着这些色彩明亮的屋子,感觉到了石屋之外的活泼。
在远处看这个小岛几乎都是屋子的彩色,如果没有小岛与水相接的地方有石头露出来,我一定会把岛上的屋子当成是独自漂浮在上面的童话小屋。
从空中鸟瞰整个小岛,才发现这个小岛竟然如此的紧凑。别处的小岛都是绿意盎然,但是这座小岛却充满了彩色,绿色在这里只能是点缀的色彩。本来这样的小院应该是充满古朴宁静的氛围才对,但是这些神奇的色彩完美的将整个画风由静变成了动。
导游给我们介绍说这个小岛被填平以后才与大陆相连,现在的它不仅有了马卡龙色的建筑,还成了少女们心中所想的梦幻小屋。被填平的小岛面积不大,半天的时间足以将它仔仔细细的看上一边,但是小岛却处处令人留恋忘返,别说半天,就是待一辈子我也不会厌烦。
我以为如此精致的七彩小屋一定是经过刻意规划的,但是没想到这个成果却是来自于一个美丽的错误。由于新建筑破坏了石屋原有的风貌,这里的人便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将小屋用彩漆进行涂装,经过大家的随意发挥,最终呈现的结果就成了这样。
在小岛上漫步,我感受到的除了悠闲就是随性。因为岛不大,所以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会迷路,任意分叉的路都可能有一处绝美的风景在等着我们。所以,在小岛上最好的游览路线,就是随性而为。
这个“网红色彩村”所拥有的马卡龙色、糖果色、莫兰迪色,完全突破了中国式建筑的束缚。不再是一个屋子一个颜色的单调,而是充满了意大利五渔村式的浪漫。
【洞下沙滩】在石塘共有两个沙滩,其一是洞下沙滩,其二是金沙滩。 就面积而言,洞下沙滩更大,沙质更细,不过金沙滩的周围被民居环绕,面朝大海,靠着青山,是游客最喜欢的地方。
另外要说明下,到洞下沙滩的时间一定要选择好,要不然就会像我们一样看不到沙滩。虽然没有见到洞下沙滩的沙滩,但是海水冲击着石块激起了朵朵浪花,还是稍稍的弥补了我们的一点儿遗憾。
退潮时的洞下沙滩会露出它赖以成名的金黄细腻的沙子,与山、海共同编织成一幅美丽的海滨美景。
沿海步行绿道可以一边漫步一边欣赏这里的美景,使洞下沙滩更好的进入人们的视线中。
倚在护栏上,吹着海风看着带有一条条裂纹的岩石,不知道这些岩石在这里已有了多少年,顿觉世事沧桑与人的渺小。
【流水人家民宿】随着海滨绿道的修建,这里的命运也随之改写。接着海滨绿道的青石板路直通向流水人家,路旁的木栏杆与青山绿草相得益彰,充满了大自然的气息。
越接近流水人家越看清了它的面目,独具特色的石屋建筑充满了古朴的气息。在路上我看到许多的房子上用石块压着瓦片,很是好奇。后来才听说原来这些石块是专门放置的,因为这里靠近海洋会有台风到来,如果没有这些石块压着,房子很容易就会被掀掉屋顶。
流水人家拥有十几栋独栋房子,这次我住的是6号楼。石屋配上小木门显得幽静,就像古代的隐士所居住的房子一样,带着小农气息和淳朴的味道。
小院中到处都是原木家具,充满了清新的感觉。房间中的木制地板与石头墙壁再配上木制横梁,都是农家的装饰。尤其是屋里的床,居然是上下铺,我看到它的第一感觉就是亲切,这种感觉在城市中已经好久没有过了。
整个房间虽然没有太大,但各种家具摆设的却非常合适,紧凑却不狭窄。看着靠近石头墙的原木家具,我突发奇想的觉得自己是住在山洞之中,顿觉地气上涌。
若全是原木地板未免太过单调,洗浴室的地板上有一些凌乱的鹅卵石铺地,给原木地板增添了一丝不同的美感。洗手池也是用厚重的原木制成,就连废纸篓都是精心的使用竹子编织成的,可以说是非常的用心了。
6号楼中有四间房,不仅有客厅还有麻将机、ktv等娱乐设施,家庭式的度假非常适合。这样的民宿中不单单适合度假,约上几个朋友到这里打打牌、唱唱歌也是非常美的享受。
屋子中还有专门的观景台,两面超大的玻璃对着外面的世界,大海与青山尽收眼底。在这里读一本喜爱的书,喝一杯饮料时不时的抬头看一看窗外的世界,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宴会厅面积不小,如果想搞团建,在这里是非常合适的。如果是婚礼就更妙了,在恬淡的环境中享受世外桃源般的清净,以青山为媒,绿水为证,许下一生一世永远相伴的诺言。
屋外的桌椅也是厚重的木制品,这里可以吹一吹清风,闻一闻大海的味道。清风徐来处,皆是不归人,留恋山水间便不再想要回到污浊的城市中。
餐厅中品尝一下这里的特色美食,完成自己逛吃逛吃的目标。石塘特色烤羊排色泽金黄,吃起来油油的却没有丝毫的肥腻感,外焦里嫩,直接将自己的味蕾给征服了。
靠海的地方鱼肉和大虾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靠近海边的地理位置又使得流水人家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鱼和虾的味道都非常的鲜美。
一份炒面条让我感触很深,喜欢吃面的我又想起了妈妈以前给我做的面条,那么筋道。没想到在这里吃出了家的味道,一切回忆都涌上了心头。
流水人家的清汤也很好喝,清淡之中又带着海边特有的风味。
Day3:坑潘村-方山
【坑潘村】在温岭众多的景点中最让我好奇的当属坑潘村,这个位于坞根镇东北面大莱山中麓之下,回龙溪与里洞门溪汇合之处的村子。只因为这个村子的名字实在是过于特殊,来到这个村子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坑潘村名字的由来。
南宋淳佑12年,永嘉潘从制迁居于此,潘氏后人在此生息繁衍,因潘氏世居于此,而有了“坑潘“之名。正因为这个村子是潘氏世居之地,这里的姓氏也非常的纯净。
伴随着“欲问坑潘在何方,樵夫遥指百丈樟”的谚语,我们还没进村就看到了这棵古老的樟树。它已不单单只是一棵老树,更多的是作为坑潘村的路标,看到它就知道前方是坑潘村了,还承载着人们祈福的功能。这棵树实在太粗了,我们同行的四五个女孩手拉手才勉强将老树合围。
村中留有的20多幢传统民居是这里的一大特色,每一幢传统民居都紧凑在一起,氏族之间的亲密无间展现的淋淋尽致。美观的外形是现在的它们吸引人的主要原因,而犹如胡同的巷陌通道更是可以给南方人北方民居的体验。
在坑潘村的墙壁上都是文艺气息,花巷、喜巷、情巷的墙壁上各种充满文艺风情的壁画赋予了墙面无尽的文艺风情,真实的木窗直接就被做成了画框。这种组合既有理想中的文艺气氛,又充满了现实主义的风格。每一处都非常上镜,都是拍照的好地方。
坑潘村中的墙壁还有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观,那就是灰雕。这里的灰雕就像浮雕一样,突出墙面,立体感十足。
这门浙江的古老技艺用材非常简单,操作起来也容易上手,质量又非常的好,经过时光的打磨也不会失去原貌。尤其是灰雕中的人物雕像,展现了古人的生活场景,看起来栩栩如生,不得不感叹祖先的技艺水平。
在坑潘村的石屋石巷中我看到两个老奶奶携手前行,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真实写照?还有坐在门口穿针引线的老奶奶,这些鲜活的生命将坑潘村的人情味展现的淋漓尽致。
顺着道路前进,“喜柿山谷”慢慢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柿子树长满了路的两旁,秋风秋雨打落了柿子树叶,只有一个个“小灯笼”充满喜庆的挂在枝头。忍不住的小姐姐拿起这些柿子摆出各种姿势,拍出了一张张美丽又喜庆的照片。
有人说坞根坑潘村是一个农村文艺气息集中的地方,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呢?
【方山】见惯了高耸入云的山峰,也欣赏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但却还没怎么见过平坦如砥的山顶,温岭方山恰恰为我匮乏的头脑添上了这宝贵的一笔。
方山在温岭的西北部,位列雁荡山八大景区之一。方山仿佛拔地而起不与外界粘连,四周更是绝壁丛生,百米有余;整座山就像是一个方盒一样,气势如虹。七百亩有余的山顶几乎没有高峰,成为了游客喜爱的观景平台。
在方山游客中心处的时候,我向后看到绝壁高耸,快要将这个游客中心给吞并了,一种雄伟高大的气势紧紧压着我。
走进景区,拾阶而上,到此都是青葱的树木,遮掩着阶梯,也遮掩着苍山。灰蒙蒙的天气挡不住青葱树木散发出来的清新空气,在这种空气中爬山没有丝毫的劳累,反而觉得越来越神清气爽。
在路上,远远的我就看到一座塔耸立在山顶,这里就是位于方山南侧的整体悬崖镇山嶂。方山南侧悬崖的总体景观高50多米,北西向延伸达600多米,恰似一道天然屏障。更因为石壁上直立节理割形成大量下垂象鼻状景观,又得名万象嶂。万象嶂须从剑岩远观,是方山雄浑山势的典型代表。
最具传奇色彩的文笔峰犹如一支倒插的毛笔,整体就像是一个圆柱体,上端就像笔尖一样。相传这是当年王羲之在此避雨时写作《游西郡记》后随手一扔形成的,如今的文笔峰已成为了方山的著名景点。
通过先天门,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山顶。突然间豁然开朗,在石阶上的狭窄之感荡然无存。山顶上景观众多,有云霄寺、上下天湖、和平塔、瑶池等景点。
云霄寺前几棵樟树承载着游人众多的希望,红色丝带在绿叶之中显得异常喜庆。在山顶上还有一座用于观景的平台,不断攀爬这座塔,每一步都会带来不同的美的享受。
从高处向下看,绿色植物斑斑点点的点缀着方山顶部,瑶池碧绿如许浇灌着树木,浸润着山。鹊桥在湖面架起,将一个美好与另一个美好紧紧相连。
山顶上到处都是阴阳八卦的标符,绿色植物绘出八卦图案,屋顶的明亮与暗淡的色彩也彰显着道家的平衡之美。整个景区充满了祥和协调的气氛,如果在这里养生一定很好。
Tips:1、爬山的装备一定要带好,运动鞋、运动服等设备不可少。2、方山景区是禁止吸烟的,所以有烟瘾的人要提前做好准备。
【关于交通】
温岭交通非常方便。飞机、火车、公路都算很便捷,各地可选择认为方便的交通方式前往。飞机:离温岭较近的机场有台州黄岩机场和温州龙湾国际机场。不过台州黄岩机场的航班非常少,建议选择飞到温州龙湾国际机场,然后转高铁到达温岭站。火车:温岭有高铁站,各地可在12306上查询相关的车次前往。汽车:各地可以选择大巴车前往温岭,不过车次可能不是特别多。不过最方便的方式还是选择自驾前往。
【摄影器材】
手机:iPhone6s相机:佳能6D(佳能16-35/2.8、腾龙24-70/2.8、佳能50/1.4)修图软件:Photoshop、Lightroom视频软件:Premiere、After Effects其他器材:便携三脚架、手机延时支架、视频拍摄稳定器、苹果笔记本、移动硬盘、读卡器、SD卡、充电器等
【作者简介】
微博:@奔跑的小东东,@旅行走天下微信:932056997公众号:奔跑的小东东(zxd18166041208)我的旅行足迹:国内:北京,上海,重庆,吉林,河北,河南,山西,安徽,湖南,湖北,陕西,浙江,江苏,广东,海南,四川,云南,青海,西藏,内蒙古等省市。国外:韩国、日本、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等。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