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五年,春日之约
我永远记得自己的第一次 日本 之行,偶然却又无比美好的开始。一转眼五年就快过去,期间我去过了很多地方, 日本 也零零散散去了七八次,而我却依旧怀念着这个旅行的起点。又是一个浮躁的午后,我冲动的订下机票,来赴这场 春日 之约。四国 ,我终于回来了 ただいま!
被黄金周撞了一下腰
因为冲动,所以大意,加上手头一堆琐事,直到临出发一个月,我才认真开始考虑安排具体行程和订房等事宜。当我天真的以为冷门的 四国 完全不用担心订房问题的时候,我已经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无奈之下只能采取迂回战术,先跳过高松,从四国其他地方开始这段行程。但即使这样,其他地方的房源也屈指可数,最后几乎是抢着预订的状态,在各大平台分别订到了德岛、高知的房源,不过依旧需要在关西地区呆三晚,当然也付出了比正常价格高不少的费用。(很遗憾,本来打算去的爱媛因为无房可定最终只有放弃。)大家一定要吸取我的教训。早做攻略早点订房,以防万一 这篇游记其实是行程的后半段,高松及2019濑户内国际艺术祭,下一篇我会更新行程的前半部分,也就是德岛、高知和关西地区的游记。
自然之风
行程的后半段,终于辗转来到了高松。而艺术祭之旅才刚刚开始。考虑到这天依旧是 日本 的公共假期,而第二天也正好是 丰岛 美术馆的闭馆日(若不是节假日,每周二闭馆)所以我们决定第一站就去人更少的 丰岛 。逛艺术祭,三日共通乘船券+艺术祭的套票必不可少,在某宝和高松港的观光案内都可以轻松买到。另外也得称赞一下官方的服务,在高松港有若干工作人员指引游客如何购买票券和乘船,不仅英语很6,甚至还有会中文的工作人员。更难得的是,我居然遇到了五年前第一次来 四国 接待我们的旅游局工作人员,那时他正在认真的指引游客,所以我也没有去打扰。
五年了,这感觉依旧熟悉,平静的 濑户内海 ,远处岛屿的山峦重叠,空气中是大海淡淡湿润的气味,这是最好的 春日 时光。
虽然用共通乘船券可以坐有八条航线,但偏偏没有高松直达 丰岛 这一条,所以我们先搭乘渡轮到了 小豆岛 的土庄港,再转乘快艇前往 丰岛 。这里要提醒一下大家,因为三日共通乘船券是不能搭乘快艇的,而渡轮从 小豆岛 的土庄港到 丰岛 的唐柜港要13:10分才有一班,所以为了节约时间建议大家搭乘10:30分从土庄港发往唐柜港的快艇,单程票价480円,很便宜,可以节约近三个小时的时间。
从土庄港坐快艇只需20分钟便可以到达 丰岛 。丰岛 常驻人口不足千人,面积14.5平方公里,岛上虽然有公交车,但是班次很少,所以游览 丰岛 ,最便捷的方式就是租一辆自行车。在港口的两边都有租赁自行车(同时也可以存放行李)的小店,因为正是艺术祭,所以游客比往日多了一些,电动自行车已经租完了,无奈之下我们只能来到另一侧的小店,没想到这里租车非常便宜,一小时只要100円,比起电动自行车四小时1000円便宜了太多。租车的两位大叔非常热情,付款取车,不需要任何押金和证件,收钱的时候,戴帽子的大叔一边敬礼一边用日式英语说“thank you”,相当可爱。
虽然是艺术祭,但相比旅游开发更加成熟的 小豆岛 和 直岛 ,这里似乎是一片原始之地,行人了了,满目是蓝和绿的交织,包括 丰岛 美术馆在内的十七个艺术装置散落在小岛各处。如同一个寻宝游戏,等待着大家去发现。而在门票那本小册子上面则可以对应编号盖上印章做留念。
艺术装置实在太多,而小岛本身清静祥和的氛围就足够吸引我们驻足,所以眼看过了中午,我们决定暂时放弃对艺术装置的寻找,直接前往丰岛美术馆。
来 丰岛 ,有着无敌视野的网红的斜坡也是大家争相留念的地方,而没想到这个斜坡就在 丰岛 美术馆必经之路上,顺着斜坡下去便到了美术馆。
或许再没有比 丰岛 美术馆更极简的美术馆了吧,简简单单如同这座小岛本身。整个美术馆除了售票处和咖啡馆,就一个空间,如同水滴一般的的形状,静静的躺在绿荫环抱之中。脱下鞋子,收起相机,在宽阔的空间中感受静止和流动。很神奇, 丰岛美术馆的“母体”中没有任何的支撑结构,没有棱角,圆润而光滑,像一艘有着柔美线条的飞船,又好像梦境中的空间。因为空旷而安静的空间,任何一点声响都会被放大,所以大家都尽量不言不语,时间似乎是停止的。有的人席地而坐,有的人干脆躺下,听着耳畔的鸟语,和风吹动树枝发出的沙沙声,时间似乎也变慢,然后停了下来。而这个美术馆更奇妙的地方在于,它融入了水的元素,在地面遍布着细小的孔,在往外冒着水珠,像呼吸一样,似乎有着某种节奏。缓慢的,流动着,组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它们汇合,分离,顺着光滑地面的缓坡最终汇成了一片“汪洋”。静静看着水珠的流动,一瞬间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很容易入神。而其中有何奥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吧。
美术馆外面的山坡,很适合坐着发呆,或者来一杯咖啡,静静享受着岛屿的春光。
因为计划好了时间,到土庄港的渡轮是下午4点25分,于是决定在港口附近逛逛。没想到 丰岛 另外一个有名的艺术装置“无胜者” 就隐藏其中,没想到主办方还贴心的准备了很多篮球,那就来运动一下吧!
在丰岛的安静时光,我又突然想起了濑户内国际艺术祭举办的初衷,它的主题是“海洋复兴”,曾经诸如 丰岛 这样的岛屿人丁兴旺,贸易繁荣,但因为经济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也随着全球化和老龄化的加剧,这些美丽的小岛渐渐被人遗忘,人口骤降,活力不再。为了恢复这些岛屿的生态和繁荣,艺术祭由此而生。虽然不知道未来如何,但真心希望这里越来越好。
小?别开玩笑了
小豆岛 ,是濑户内海所有的岛屿中第二大岛(第一是淡路岛 )。五年前的 四国 之旅第一站就是来的这里。彼时坐着大巴车跟团游览的我对 小豆岛 完全没有面积的概念,这一次才深深的觉得被这个可爱的名字所欺骗了, 小豆岛 ,别开玩笑了,你真的太大了!小豆岛 是一个町,也就是相当于我们的一个镇,面积接近一百平方公里,完全是一个 日本 一个小城市的规模,而岛上的景点十个手指是肯定数不过来的。所以不跟团,自由游览小豆岛 ,一辆自行车已经不能解决交通问题,最好的方法是买 小豆岛 的公交一日券(1000円)。但即使是艺术祭加开了公交车, 小豆岛 的公交车依旧少的可怜,等一个多小时是必须要有的心理准备。如果想把 小豆岛 主要景点游览一遍那么还是强烈建议在岛上住一晚。
今日的天气比昨天更加通透,海天一色,是极其纯净的蓝。即使后期降低了饱和度,整个画面也依旧蓝的浓郁。因为对小豆岛报着乱走的心态,加上公交车班次不多,所以在观光案内所匆忙买好了公交一日券便上了一辆开往映画村的公交。途径橄榄公园,果断下车。在我的记忆中,这里是 小豆岛 最美好的地方。没有十一月的秋色景象,五月初的橄榄公园全是春天的生机勃勃,微风轻拂,很舒服。
在这里可以买到 小豆岛 各种土产,橄榄油或者是调味品都非常值得购买。如果有耐心,不妨亲自动手做一个标本画或者给远方的朋友寄一张明信片。
橄榄口味的冰淇淋也是要品尝一下的,但橄榄的味道比较淡,我更喜欢酱油冰淇淋。
小豆岛是日本电影《魔女宅急便》的拍摄地,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大家都在晒骑着扫把飞行的照片。这也成为橄榄公园一个极具传播性的话题点。而让人感动的是官方准备了很多扫把供大家免费借用,虽然租借扫把在这里绝对可以做成一门生意。没有小魔女的轻盈,但老夫的少女心却一直都在~
从橄榄公园出来,我心心念念着酱油冰淇淋,于是又搭乘公交车来到了几公里外的酱油工厂。酱油工厂有个博物馆,里面详细的介绍了酱油的加工制造过程,陈旧却依旧结实的木质建筑,各种老物件,充满了怀旧气息,浓郁的昭和味,当平成也已成为历史,真的可以说是恍如隔世一般的存在了。(对了,大家不要误会,下图的房子不是酱油工厂,这只是酱油工厂的小卖部)
终于又吃到酱油冰淇淋了,满足!
由于坂手港离酱油工厂不远,加上离公交车到站的时间还早,所以我们决定步行前往。一路上弥漫着酱油的香味,搞得我都想买一瓶回家,而沿途的风景,真的总会让人忍不住驻足。
路过一户人家的门前,院子里面的樱桃树已经结满了鲜红的果实,而想必这家主人不太爱吃樱桃吧,居然无意采撷。
慢慢晃到了坂手港,这几个可爱的球瞬间吸引了我~
坂手港其实也是 小豆岛 一个重要的港口,只是客运船比较少。因为一幅壁画和一件雕塑,这个普通的港口有了一种魔幻感,却又让人感觉如此和谐。这两个作品的作者都是矢延宪司。在旧工厂墙上的壁画作品,十分震撼,细节丰富,这幅壁画的灵感来自于伊索寓言中的《 樵夫与赫耳墨斯》,这个故事相信大家一定耳熟能详,而北野武(Kitano Takeshi),没错,就是那个拍电影的怪咖大叔,他根据这个故事延生,结合日本民间传说,创造了另一个日本版的《樵夫与赫耳墨斯》, 日本 版的故事中赫尔墨斯成为了一个生活在井中的精灵,那个贪婪的农夫没有得到金斧子,于是一刀砍在了精灵的头上,于是精灵愤怒了,将灾难带到了人间。壁画描绘的就是这个惊心动魄的场景。
就在壁画前不远靠近海边的地方,坂手港的旧灯塔遗址上,矢延宪司创作了另一个作品,《the star anger》(星球上的愤怒)十分具有科技感,一只恶龙趴在旋转的卫星上,表情狰狞,霸气侧漏。
小豆岛 实在太大了,而最近的艺术装置在几公里外的映画村,于是我们决定从坂手港坐公交前往映画村。映画村因为拍摄过《二十四只眼睛》和《第八日的蝉》等电影而被大家熟知,相当于我们的影视基地,喜欢昭和味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我现在有点后悔为了想航拍一段视频没有进去看看 )
午后的 濑户内海 ,蔚蓝而平静,与其说是一片汪洋,其实更像是一片宁静的湖泊。
映画村外面这个艺术品叫《爱的路障》,圆鼓鼓的,像一个肥嘟嘟的小爪子。作者是清水久和,这位大叔很厉害,是工业设计师(设计过佳能的相机),也做家居设计,圆润可爱的风格让人觉得很放松。
说到清水久和,他的另一个作品《橄榄飞机头》给我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所以这一次我也想再来看看,找了半天终于在一个乡间的角落里面发现了他的身影。
本来打算留个影就走,没想到当地的一位大叔过来给我们示意正确的合影姿势,原来放在一旁一团黑丝一样的东西居然是飞机头的假发!戴上之后真的很沙雕,哈哈~
而放在那里的橘子也是一种玩具,可以为飞机头贴两只眼睛~
沙雕又酷炫造型不输《我是大哥大》里面伊藤的海胆头 ~
后来在网上一查才发现设计师大叔自己也很会玩,甚至还邀请过小朋友来为飞机头涂鸦(图片来源:sandodesign.com)
编号24的作品《大弧面小屋》绝对是功能性最强最实用的一个,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卫生间。官方介绍其灵感来自于 小豆岛 的酱油桶,而木质的屋顶和瓦片则和周围的建筑有着统一的风格。
在卫生间的门上发现了彩虹~
安静的下午, 小豆岛的一草一木都有着阳光满满的幸福味道。
编号26的作品叫Umaki Camp,这是一个由岛上居 民和 游客参与设计建造的空间,如同普通人家的日常空间,有厨房(餐具还挺齐全)、摄影室(可以打印照片),菜地甚至是室外的剧场,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所以这同样不仅仅是一个艺术装置,它就是岛民生活的一部分。说实话,真希望可以住在这样的屋子里。
可惜的是,本来打算去看朱哲琴的“钟舍”,却晚了一步,非常遗憾。而我们也不得不坐上发往土庄港的公交车,否则连七点半回高松的船也赶不上了。到土庄港还有十几公里的路程,我坐在公交车上,看着远处,晚霞洒在海面上,群山既朦胧又清晰,这样的时光多希望可以多停留片刻,公交车开了半个多小时,我以为晚霞就要这样散去了,没想到到了土庄港,倔强的晚霞依旧还在,而此时, 小豆岛 标号01的作品《太阳的礼物》真的如同它的名字一般,在余晖和灯光的烘托下显得如此闪亮,对我而言,这就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如果说草间婆婆的南瓜是 直岛 的代表,那么《太阳的礼物》则是 小豆岛 的代表, 小豆岛 的象征——橄榄枝组成的花环,上面雕刻着一百位小学六年级学生给大海的留言,而无疑,黄昏时分是这件艺术作品最美的一刻。
等了半个多小时,海风很冷,还好有宽敞的候船室。当坐上返回高松的渡轮,月亮升起,晚霞居然还在,在纯净的天空中留下最后一抹光芒。
大师的后花园
艺术祭的第三站,是 濑户内海 人气最高的岛屿—— 直岛 。比起原生态的丰岛 ,城市化的小豆岛 ,面积适中的直岛似乎刚刚好。而加上安藤忠雄和草间弥生两位艺术大师的作品, 直岛 绝对是真正的大师后花园。依旧是晴朗的一天,吃完了酒店丰盛的早餐,从酒店步行到高松港。一路上是上班族局促的脚步,也有着孩童们轻快的身影。老爷爷送孙子上学的景象,如此熟悉而亲切。
大家都忙着跳岛,却忘记了其实高松也是艺术祭一个重要的地点(甚至在高松机场还有艺术作品),编号01的作品叫“Liminal Air-core-”,两根八米高的彩色立柱有着镜面的效果,因此它会随着角度和时间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样子。
直岛的第一个艺术装置,就是位于宫浦港的红南瓜。草间婆婆的两个大南瓜让 直岛 成为了大家争相打卡留念的地方,比起可以移动的小黄(小黄曾经被搬到各地去展览),大红就如同长在地上一般,与这座岛成为了密不可分的整体。
而同样摆放在港口的还有《 直岛 小提琴》,比起鲜艳的红南瓜,这个艺术装置相当不起眼,但当你走近一点,换个角度,就会发现它的美。
直岛有南瓜,而这也成为了 直岛 的一个符号,所以可以看到居民的车是波点的图案,公交车同样也是波点图案。(甚至大家还可以租波点图案的自行车)
租好电动自行车,沿着地中美术馆的方向前行,一路上是辽阔的海景,而各种艺术祭的作品也藏匿其中等待大家去发现。
提前两天在网上预约好了地中美术馆的门票,离预约时间还早,我们的首要目标自然是去找小黄。终于见到了小黄,依旧貌美如初,毫无疑问,它就是 直岛 当仁不让的代言人,绝对的人气明星。可能大家并不知道,这个 黄南 瓜已经是三代目了,这也是草间婆婆第一件户外雕塑作品。有意思的是,因为 濑户内海 年年都有台风侵袭,所以经过改良后的小黄的更加坚固也更轻,便于台风季的时候“避难”。
逛得差不多了,我们从倍乐生之家离开,前往地中美术馆。地中美术馆虽然第一次去过,但这一次重游,依旧很感慨安藤忠雄桑的设计理念和巧思,虽然不大,但非常值得一看。地中美术馆有个小卖部(咖啡厅和餐吧),无敌海景,视野开阔,这个蓝色的可乐颜色貌美,而味道却……
而 直岛 另一个值得探索的区域则是岛上那些老街。这也是“家计划”的一部分。不少艺术装置都在其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参考一下我上一篇游记,并且我会在文末贴上官方的网址供大家参考。遗憾的是因为忘记了十点去领号,所以即使在套票之中,我们也没办法去参观“南寺”了,各位蜂友如果要参观南寺一定要记得先去领号。这些老街现在鲜有居民,古朴的街道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时代。
阳光是最好的画笔~
逛累了,找到一家冷饮店,来一个芝麻口味的冰淇淋,味道很浓郁。
时间不早,因为下午返回高松的渡轮最晚一班是下午五点,所以我们只好匆匆向宫浦港返回。路上正好遇到一群放学的小朋友,让我感叹的是 日本 小朋友不仅服装统一,连鞋袜也完全是整齐划一,并且一定是非常干净整洁。
到了宫浦港已经四点过,去泡汤的计划只能泡汤了,唉。有时间强烈建议大家去泡一下钱汤,因为钱汤本身也是一个艺术装置。在网上找了一张图~
登上返回高松的渡轮,望着逐渐越来越小的红南瓜,我的第二次濑户内之旅也正式结束了,虽然不知道下次相逢会是何时,但它在我心里的位置却依旧无法取代。
米其林三星の味
在连续三天跳岛之旅后,最后一天我们决定留在高松。而我还有一个心愿未了,那就是去号称米其林 三星 的公园——栗林公园逛逛。因为此时长达十日的黄金周已经过去,所以公园游客了了,加上天空飘起了小雨,让这里更显清幽。
路上遇到一群来公园写生的小朋友,经过我身边的时候,老师带头向我说“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小朋友们纷纷向我问好,这让我简直受宠若惊。但转念一想,或许我早该习惯,毕竟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太多次,霓虹大部分小朋友或者学生见到陌生人下意识的会问好,记得在姬路酒店的走廊里,一个小朋友走过,有些害羞却依旧对着我问好,国民礼仪的教育真的深入人心。对了,路上还遇到一位环卫老伯,同样他也向我问好,这样的善意比春风更让人舒适。
在 四国 的最后一天,平静却依旧美好,以这样的方式结束 四国 之行,我无比的心满意足。
观光案内
行程单
交通:目前,国内只有 上海 、 台北 和 香港 有直飞高松的航线。 上海 出发最划算,单程1000块以内就可以搞定。而从 大阪 或者 东京 前往高松或者 四国 其他地方也很方便,都有高速巴士。如果在每个地方都只待很短的时间,推荐购买 四国 铁路周游券。官方网站简体中文页面: https://shikoku-railwaytrip.com/cn/railpass.html?mfw_chid=2578-151782918&oth_chid_data=9e0cbbab-ae32-4178-880c-64ae3a851f00 这有一篇 四国 的交通攻略供参考 https://shikoku.letsgojp.com/archives/34/ 关于濑户内国际艺术祭濑户内国际艺术祭是 濑户内海 每三年一届的艺术节日,至今已举办三届。今年的展期分为三个部分春之感触(4月26-5月26日) 夏之欢聚(7月19日-8月25日)秋之拓展(9月28-11月4日)期间会有不同的艺术展品在各个展场展出,同时官方也会举办各种艺术活动。濑户内国际艺术祭官方简体中文网站: https://setouchi-artfest.jp/cn/ 几乎关于艺术祭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在上面准确查到。(再夸一句,今年的海报真的好好看 )
另外,出发前推荐大家看看《吉高由里子 in 濑户内》这部纪录片,是 日本 女演员吉高由里子2016年(上一届艺术祭)在濑户内的旅行记录。
住宿这次住的酒店,推荐高松大和鲁内酒店,第一次也住这里,位置好,市中心,购物、吃饭都很方便,早餐丰富,房间也不算小。
还有姬路的日航酒店,虽然没有早餐,但房间超大,而且位置也超级好。
高知-高 松巴 士时刻表 https://japanbusonline.com/zh-cn/CourseSearch/13700090002 德岛-高知巴士时刻表 http://www.jr-shikoku.co.jp/bus/global/tc/route/kochi-toku_ex.html 德岛旅游局官方中文页面: https://discovertokushima.net/cn/ 高知旅游局官方中文页面: http://cn.visitkochijapan.com/#lang 另外,地中美术馆从去年8月份开始需要提前预约,预约网址: http://benesse-artsite.jp/art/chichu.html 附上一篇教学: https://wenkaiin.com/blog/post/ 日本 直島:安藤忠雄之地中美術館線上預約教學,20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