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单车自驾15年50万公里,签约旅行家,超级试驾员,微信huchichi1,微信公众号:huchichi自驾笔记本,正在直播最新行程,欢迎关注,可以收到我们最新的自驾游记,了解各地实时的美景、路况和攻略】旅行就是这样,虽然很多地方你只是短暂的停留,但它们都深深的留在你的记忆里。有的景点是自然的风光,或雄伟、或奇特、或秀丽、或幽静,你的记忆里会留下一张张的图画。有的景点是人文的景观,或历史、或文化、或艺术、或民俗,你的记忆里会留下一页页的文字。有的景观既有自然的风光,又有人文的底蕴,就像题了字的风景画,更加值得收藏。而有些景观,气势恢宏,浑然天成,既有绝美的风光,又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这些地方不是三天五天或者一次两次就能游览个大概的,需要慢慢的探索,细心地体会。只要你去过,就知道这样的地方在你记忆里留下的不仅仅只是几页图画或文字,她是一幅壮观瑰丽的长长画卷,而且会永远的镌刻在你的记忆里。
当然,这样的地方不会太多,走过这么多地方,我觉得只有几个地方能达到这样的级别,例如万里长城,例如川藏线,还有一个当然就是长江三峡。十年前我就自驾游过三峡,因为我觉得游览三峡不只是坐着游轮沿江而下或者溯流江而上,看瞿塘峡的雄、巫峡的秀和西陵峡的险。这只是大三峡,作为一条主线,她串起了两岸无数的自然和人文风光,古城、古镇、天坑、地缝、溶洞、历史、民俗、美食······共同构造了一幅壮观瑰丽的史诗级画卷。三峡从地域上来说,可以分为两段,位于湖北的西陵峡和位于重庆的巫峡、瞿塘峡。相对来说,重庆段的景点更多,景观更丰富,这次自驾主要在重庆段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主要景点有巫山的小三峡、小小三峡、大昌古镇。
行程预览
【巫山】从巴东到巫山县的大宁河,就是长江三峡的巫峡段了,这段峡谷必须坐船看,因为公路基本都不是在江边。站在巫山县长江边的码头,也就是巫峡的西口,景色也是很不凡的,可以看出巫峡不愧因为俊秀而著称天下。虽然“巫山云雨”里面的巫山,是指楚国与巴国的分界巫山山脉,不是我们来的这个巫山县,但”巫山云雨“这个词用来形容这里的天气也真是太贴切了。这里经常下雨,常年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巫山住宿很便宜,最贵的酒店预定也不过400多元,推荐三星级的巫山国宾酒店,预定只要178元,不但交通方便,有很大的停车场,门口的整条街都是各种特色餐馆,吃饭非常方便。吃饭推荐国宾酒店门口的老四川就在酒店门口,味道棒,价格也实在。
【小三峡】巫山县长江边就是坐游船游览小三峡的旅游码头。小三峡游船有大有小,根据游客的数量安排,船票150元,还包括游览小小三峡。早上7:30是小三峡游船最早的一班,也是时间最固定的一班,因为大三峡游轮的游客早上要换这班船游览小三峡。其他时间例如淡季或者游客不多的时候是需要凑够了一定的游客数量才发船的。所以建议大家赶早上7:30的那一班,这样回来不到12:00,正好吃午饭,时间比较合适,要不然就要像我们一样,因为起晚了没有赶上,等到了快10:00才发船就要饿到2点多啦。整个行程往返差不多4个小时,从巫山长江大桥旁边的龙门峡开始,穿过巴雾峡,抵达最终的滴翠峡,然后在一个江面上的码头换乘小木船,游览小小三峡,最后再返回巫山的码头。小三峡和大三峡的雄奇不同,特色是秀美,喜欢摄影的朋友不用担心光线的问题,因为整个行程是一个相反方向的来回,所以去程逆光的话回程一定是顺光,你就只要期待蓝天白云或者云雾缭绕就可以了。
【小小三峡】小三峡游船的终点是滴翠峡中大宁河支流马渡河的河口,有一个水上码头,从这里换乘柳叶形的小木船游览小小三峡,这有点像是一个增值服务,让行程更加丰富,也增加了整个行程的趣味性。小小三峡是大宁河小三峡的姊妹峡,包括长滩峡、秦王峡、三撑峡,因为比大宁河小三峡更小,所以叫“小小三峡”。乘坐柳叶形小木船,纤拉杆撑,缓缓而行,饱览两岸秀美风光。这里以前只是干涸的峡谷,处于巴东的深山之中,因为三峡大坝的蓄水,水位上涨才形成的。小小三峡游览完,回到滴翠峡的水上码头,再次登上游轮返回巫山。小三峡春夏的风光虽然不错,但是满眼的绿色却是有些单调了,建议大家有机会秋天来看看,巫山的红叶也非常有名,尤其是巴雾峡内的悬崖上修建了游览步道,据说是观赏红叶的绝佳地点。
【大昌古镇】大昌古镇门票40元,包括了坐船,不坐船的话门票20元。其实大昌古镇是座袖珍的古城,城墙环绕,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四门可通话,一灯照全城”,确实很有些特色。由于三峡工程蓄水,古镇原址将全部沉寂于滔滔的大宁河水之下了。现在的大昌古镇在西包岭下的大昌湖旁,是从8公里外的原址整体搬迁过来的。大昌古镇据说始建于晋,已有1700多年历史,虽然比起现在众多的著名古镇,这里显得简单而萧条,但这里是三峡地区唯一的保存完整的古镇,所以还是不应错过的。大昌这个地方的历史比古镇还要悠久,现在根据考古推测这里可能就是过去巴人的都城,虽然还没有定论,但是也很让人觉得不虚此行。
最佳旅行季节
三峡地区最适合的旅游季节是春天和秋天,因为夏天太热,冬天太冷。春天指的是3-5月期间,6月也还可以,但是天气就越来越热了,7-8月孩子放假,其实是旅游最旺的季节,但是我上次自驾游三峡就是夏天,相信我,没错的,那太阳晒得厉害,尤其是中午前后。所以要是夏天来玩,那就尽量避开中午这段时间。秋天指的是是9-11月期间,其实我比较推荐大家秋天来,因为这段时间不但温度比较适宜,而且色彩丰富,是国内旅游大部分地方的最佳时间 。三峡的红叶非常有名,和北京的香山红叶、四川米亚罗红叶齐名,尤其是巫山,从每年的11月初到次年1月,走进巫山,如同走进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红叶画卷。
这个时候三峡的红橘刚开始收获,乘船而下,两岸漫山遍野的红叶在风中摇曳,雄奇秀丽的巫山风光,引人入胜的神话传说,充满奇趣的民俗风情,这个时候游览三峡别有一番情趣。现在因为修建了三峡大坝,三峡段水位上涨了100多米,不存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差别了。只不过很多低水位的古迹和风景都被淹没,例如我们这次游览的大昌古镇和张飞庙,都是因为原址水位上涨被淹没,而从原址上整体搬迁过来的。还有瞿塘峡著名的夔门,原来是以险峻著称,这里是三峡西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及百米,形同门户,而现在因为水位上涨,夔门的宽度变成了几百米,高度也降低了,原来险峻的峡谷也略有失色。
美食攻略
游览三峡,这里独有的风味美食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重庆的物价比四川略高,但相对于沿海城市来说,则要便宜多了。其实不用选择大馆,只要事先了解了这里的特色,或者在当地多和当地人交流一下,你就会很容易找到这里有特色的馆子,用很便宜的价格尽情的品尝三峡两岸的美食。因为饮食习惯的问题,也许有些美食你并不觉得有多美,但起码这是当地的一个特色,这也是旅行中很重要的体验。要说三峡美食,那首先肯定是这个已经风靡全国的烤鱼了。现在北京到处都是巫山烤鱼,但据当地人说,巫溪的烤鱼更正宗,因为“烤鱼,发源于巫溪,发展于万州,风靡于重庆,流行于上海”,原来和巫山没什么关系。巫溪烤鱼在流传过程中,融合腌、烤、炖三种烹饪工艺技术,充分借鉴传统川菜及川味火锅用料特点制作而成,鱼肉香脆可口,麻辣鲜香。
排骨格格,这是重庆万州的一种汉族传统小吃,格格是万县俗语,意即蒸笼,蒸笼蒸羊肉就叫羊肉格格,蒸肥肠就叫肥肠格格,蒸排骨就叫排骨格格,这些统称格格,属于渝菜系的蒸菜,每个县城几乎都有专营格格的小馆,又便宜,又好吃。
魔芋排骨,这里面配的手工魔芋不是普通的软魔芋,而是当地的特有的手工脆魔芋,排骨麻辣劲道,魔芋Q弹。不能吃太辣的一定要事先说明微辣,两个人来上一份,我觉得都不用点主食了。
翡翠凉粉,俗称斑鸠页豆腐、柴豆腐、神豆腐。这是将野生臭黄荆植物的叶片压榨成汁液,通过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半透明的胶装“豆腐”,颜色似翡翠而得名。其实这个味道一般,要是小份的尝尝就可以了,可惜很多地方都是巨大的一盘,根本吃不完。
渣海椒炒腊肉,将新鲜辣椒、姜、蒜、玉米粉放入瓷坛子腌渍而成的渣海椒,先用热油过一道,再与腊肉片、香料一起翻炒而成,辣椒发酵的酸味加上玉米的甜味,口感很不错。
到了三峡,除了烤鱼,鱼火锅也不能错过,因为太辣,真正的重庆火锅做法我们可吃不了,试试这个微辣的吧,味道也很不错,价格也很便宜。坐在长江边,看着长江水,吃着长江鱼,那感觉真是太爽了。
云雨巫山
自驾游时间长了,感觉在国内自驾花费最多的并不是餐饮住宿甚至是门票等游玩的费用,而是高昂的油价和过路费。油价起起伏伏,从10多年前的3元多,飙升到8元多,现在虽然跌回6元多,但也是占了出行的大部分费用。不过这部分费用虽然很多,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车走在路上,就要烧油,所以建议准备自驾的朋友要注意一下车子的耗油量,越野啦、四驱啊虽然开起来很爽,能去的地方也很多,但毕竟耗油量太高了,而自驾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平路上,所以耗油量和舒适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自驾游还有一大块的费用支出就是过路费,这一点虽然也能理解,但是每公里平均6毛的高速费还是让人掏起来有点肉疼。好在现在高速路越来越多,相应的国道和省道的过路费就降低了很多,很多地方都已经取消国道和省道的收费,沿途看到大部分的收费站寿终正寝,都已经被拆掉了。
所以要是不赶时间,在不多绕路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大家走国道或省道,这样既可以省下很多过路费,又可以沿途游览更多的景点,看到更多的景色。
因为是自驾车,这次三峡之行我们选择东进西出,从湖北宜昌进入重庆,到达巫山县。走高速220公里左右,3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但我们选择沿着长江走省道,经秭归、巴东到达巫山,全程340公里左右,边玩边走用了一天的时间。重庆的高速因为处于山地,隧道、高架桥非常多,所以修建成本很高,高速费也比较贵,差不多1公里6角左右。因为多走了120公里,所以总体费用差不太多。
过了巴东长江大桥,很快就进入了巫山县的范围。从这里到巫山县的大宁河,就是长江三峡的巫峡段了,这段峡谷必须坐船看,因为公路基本都不是在江边,但是沿途云山雾绕的风光也还不错。
过了这座飞架在巫峡口的大桥,就进入了巫山县。
这座巫山长江大桥称为“渝东门户桥”和“渝东第一桥”,橘红色的桥身仿佛一道彩虹,与闻名中外的巫峡融合在一起,远远望去就是一幅“长虹卧波”的美景。
到巫山已经五点多了,虽然明知道已经赶不上游船,还是去码头转了转,一是先踩踩点,确定一下明天小三峡游船的时间,二是迫不及待的欣赏一下长江巫峡的风光。
旅游码头和客运码头离得不远,但是比起旅游码头,普通客运码头就显得朴素和低调多了,但这里有着不一样的味道。虽然这次还是没有能看到巫峡绮丽幽深的全貌,但站在巫山县长江边的码头,也就是巫峡的西口,景色也是很不凡的,可以看出巫峡不愧因为俊秀而著称天下。
虽然“巫山云雨”里面的巫山,是指楚国与巴国的分界巫山山脉,不是我们来的这个巫山县,而“云雨”你也懂的,不是真正的云和雨,但”巫山云雨“这个词用来形容这里的天气也真是太贴切了。这里经常下雨,常年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
巫山住宿很便宜,最贵的酒店预定也不过400多元,这家三星级的巫山国宾酒店,预定只要178元,不但交通方便,有很大的停车场,门口的整条街都是各种特色餐馆,吃饭非常方便。
这家老四川就在酒店门口,是当地人推荐的,味道棒,价格也实在。
巫山特色的魔芋排骨,这里面配的手工魔芋不是普通的软魔芋,而是当地的特有的手工脆魔芋,排骨麻辣劲道,魔芋Q弹。不能吃太辣的一定要事先说明微辣,三个人吃一份足够了,不用再点别的菜,要是两个人来上一份,我觉得都不用点主食了。
这个翡翠凉粉,俗称斑鸠页豆腐、柴豆腐、神豆腐,是将野生臭黄荆植物的叶片压榨成汁液,通过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半透明的胶装“豆腐”,颜色似翡翠而得名。其实这个味道一般,要是小份的尝尝就可以了,可惜很多地方都是巨大的一盘,根本吃不完。
船游小三峡
早起去码头坐游船游览小三峡。巫山的天气真是奇怪啊,昨天还是阴雨绵绵,今天转眼间就晴空万里,蓝天白云了。我的运气一直没有这么好过,基本上是到哪里哪里下雨,一时间真有点不敢相信,看来我和三峡确实有缘。
小三峡游船有大有小,因为人不多,我们乘坐的游船不大,船票150元,还包括坐柳叶木舟游览小小三峡。
码头旁边停靠着大三峡的游轮,他们是早上抵达巫山的,然后乘坐7:30的小三峡游轮游览小三峡。这也是小三峡游船最早的一班,我们起晚了没有赶上,等到了快10:00才发船,因为淡季或者游客不多的时候是需要凑够了一定的游客数量才发船。所以建议大家赶早上7:30的那一班,这样回来不到12:00,正好吃午饭,时间比较合适,要不然就要像我们一样饿到2点多啦。
整个行程往返差不多4个小时,从巫山长江大桥旁边的龙门峡开始,穿过巴雾峡,抵达最终的滴翠峡,然后在一个江面上的码头换乘小木船,游览小小三峡,最后再返回巫山的码头。
虽然我们乘坐的小三峡游船不大,但是因为乘客不多,所以活动空间还是很大的,行驶平稳后可以到船头观景和拍照,非常的惬意。
这是昨天驾车经过的巫山长江大桥,橘红色的大桥静静地卧在大江之上,群峰拥萃,这里也是大三峡和小三峡的一个分界线,从桥下驶过,就进入了小三峡的第一峡——龙门峡。
这座大桥也是长江和她的支流——大宁河的分界线,所以巫山小三峡也叫大宁河小三峡。
小三峡包括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和大三峡的雄奇不同,小三峡的特色是秀美。喜欢摄影的朋友不用担心光线的问题,因为整个行程是一个相反方向的来回,所以去程逆光的话回程一定是顺光,你就只要期待蓝天白云或者云雾缭绕就可以了。
这里有多姿多彩的峻岭奇峰,变幻无穷的云雾缭绕,清幽秀洁的飞瀑清泉,神秘莫测的悬崖古洞,茂密繁盛的山林竹木,随着游船的航行,美丽的景色令人目不暇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宁河不是峡;五岳归来不看山,宁河归来不看峡。
船游小小三峡
游船的终点是滴翠峡中大宁河支流马渡河的河口,有一个水上码头,从这里换乘柳叶形的小木船游览小小三峡,这有点像是一个增值服务,让我们的行程更加丰富,也增加了整个行程的趣味性。
小小三峡是大宁河小三峡的姊妹峡,包括长滩峡、秦王峡、三撑峡,因为比大宁河小三峡更小,所以叫“小小三峡”。
乘坐柳叶形小木船,纤拉杆撑,缓缓而行,饱览两岸秀美风光。这里以前只是干涸的峡谷,处于巴东的深山之中,因为三峡大坝的蓄水,水位上涨才形成的。
在离河面约百米高的绝壁缝隙里,经风雨浸蚀的铁灰色棺木隐约可见,安然静躺在山崖与河道平行的天然岩石层理缝隙中,任脚下河水潺潺而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
小小三峡游览完,回到滴翠峡的水上码头,再次登上游轮返回巫山。
小三峡春夏的风光虽然不错,但是满眼的绿色却是有些单调了,建议大家有机会秋天来看看,巫山的红叶也非常有名,尤其是巴雾峡内的悬崖上修建了游览步道,据说是观赏红叶的绝佳地点。
小三峡游玩回来,已经两点多了,肚子饿的咕咕叫,就在码头边的饭馆解决午餐。到了三峡,鱼火锅不能错过,因为太辣,真正的重庆火锅做法我们可吃不了,试试这个微辣的。这里虽然是旅游区,但是价格公道,味道居然也很不错,重庆果然是吃货们的天堂啊。
大昌古镇
饭后直奔大昌古镇。从巫山县到大昌镇地图显示只有67公里,走103省道可以直达,但是因为赶上修路,只能先走一段沪蓉高速,草堂收费站下高速再走省道,结果一共走了95公里,高速29公里,收费20元。省道基本都是山路,虽然路况还可以但开得比较慢,到了大昌镇已经天黑了。镇子不大,古镇是完全封闭的景区,不能住宿,于是住在了镇上的宾馆。大昌古镇其实是座袖珍的古城,城墙环绕,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四门可通话,一灯照全城”,确实很有些特色。
作为曾经大宁河沿岸第一大镇,大昌历代都是郡县治地,还曾是宁河的重要码头和药材、山货集散地。这里在商周时期称为泰昌,是巴国的属地,后周时改为大昌,清康熙年间废县并入巫山县。古镇近代虽经数度战火,却奇迹般的保留了原有的风貌。
由于三峡工程蓄水,古镇原址将全部沉寂于滔滔的大宁河水之下了。现在的大昌古镇在西包岭下的大昌湖旁,是从8公里外的原址整体搬迁过来的。
大昌古镇据说始建于晋,已有1700多年历史,虽然比起现在众多的著名古镇,这里显得简单而萧条,但这里是三峡地区唯一的保存完整的古镇,所以还是不应错过的。大昌这个地方的历史比古镇还要悠久,现在根据考古推测这里可能就是过去巴人的都城,虽然还没有定论,但是也很让人觉得不虚此行。
在很多人的旅行观里面,只有丽江、周庄这样人山人海,到处都是摊位的小商品市场才是旅游的圣地,装逼的好地方,但对于我来说,旅行是去到那些没去过的地方,拥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无论是丽江周庄,还是墨脱雨崩,亦或是眼前这座大昌古镇。
这里也有很多摊位,但是游客不多,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据当地的商户说,古镇里面住户已经全部迁出,去年以前这里的房子都是免费租用的,就是谁愿意来做生意谁就来,不收任何费用。今年开始收一些费用,但也非常低,可想而知在这里逛逛感受一定是截然不同的。
逛古镇当然最重要的项目是吃小吃啦,但我从不做什么攻略,主要是上的当太多啦,可能是因为每个人口味不一样吧,大部分网上众口一词推荐的著名小吃店什么的,除了价格贵,没觉得和其他家有什么特别之处,一般都是看见什么觉得好吃就吃什么。
这家麻花店门口等了不少人,应该是味道很不错的吧?
麻花刚出锅,从他们的吃相感觉很诱人,但他们确实不是托吗?
虽然对麻花不是很感兴趣,但还是跟风买了一袋,味道还可以。嘎。嘣。脆。
逛到最里面,看到有一家自制土香的,很有意思,这个还是第一次见,这个手工香不知道啥味道的,后悔当时没有买一些。
这家石磨龙水豆花店开在这里真是屈才了,先不说味道,老板特别会吆喝,和唱歌一样,都是自己编的歌词,还上过电视。看我们喜欢拍照,在我们用膳的时候给我们唱了好几首自创的吆喝歌,可惜我一句歌词也没听懂。
味道当然也是很不错的。
温家大院是古镇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始建清朝初年。可惜我去的时候没有开门,这是要给我留下悬念吗,希望我再来?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